(共35张PPT)
登高
近体诗知识
(1)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⑤粘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3)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绝句
平仄四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诗歌鉴赏回顾:意象、画面、意境、主旨、技巧
物象:(寒)江、(大)雪、(千)山、(万)径、(孤)舟
人象:蓑笠翁
事象:独钓
独钓寒江图
孤独、寂寞、清冷
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借景抒情;夸张、衬托;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如何鉴赏古诗
时代
作者
诗歌
怎么写的
艺术风格
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
诗眼
思想性格
生平经历
写了什么
为什么写
典故
意象
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脱离了情境,诗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时代是作者思想形成的土壤,性格是诗歌个性化特色基础。
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意境,掌握杜甫诗歌情景交融、气势宏伟的特点。
2、抓住诗文中的亮点、关键字句等,进行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借以教给学生些鉴赏诗歌的方法。
3、分析诗歌意象,感受杜诗语言凝练丰富、意蕴深远的特点,体会作者沉郁苦痛的感情。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 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留下1400多首
(一生写诗3000多首诗),其经历和诗歌创作
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公元747年)
这一时期杜甫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作《望岳》。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公元747年-公元756年)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
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
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
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
四十八岁755-758年)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
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皇帝行所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
五十八岁 公元758年-公元770年)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
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
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
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剑南节度使)死,他再度漂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
“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
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
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
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
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的诗歌创作达到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登高》,就是作于这个时期。
创作背景
活动一 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一)诵读诗韵
1.诵读全诗,用“/”划分朗读节奏,用“ ”标出韵脚字,体会用韵特点。
点拨
这首诗押ai韵,“回”“杯”古音分别为huái和puāi。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创作情境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重阳节,杜甫55岁,身在夔州,登高临眺,写下此诗。
因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结束了安稳生活,离开成都顺流东下,病魔缠身而滞留夔州。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但又有了藩镇割据,国家仍然动荡不安!三年之后他病逝,《登高》成为杜甫晚期最重要的代表作。
(二)初步理解
2.诗歌主要写重阳节登高,哪些诗句是写登高所见?哪些诗句是写登高所感?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答案:(1)前两联写登高所见,后两联写登高所感。
(2)凄楚、悲伤、痛苦、孤独、沉郁、顿挫。
风
急
高
哀
清
白
天
猿啸
渚
沙
落木
长江
萧萧下
滚滚来
苍凉
凄清
孤寂
首联颔联分析
感受
活动二:探究诗歌内容。
颈联分析
作客:漂泊他乡,流浪他乡。
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全家人一起去登高山、登高塔,祈求免除灾害,求长寿。
分析: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这是作者的暮年之悲。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尾联分析
强调国家和自身命运的纠结,情感扩大,作者不仅对自身命运不堪的感伤,而且对国家命运担忧。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由于自己年老多病而无法实现心中所愿。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尾联:作者生活困苦衰颓,借酒解愁,暂时忘记,却因病不能酒。只得直面惨淡,独自舔舐伤口悲痛。
活动三:赏析技巧,体悟情感。
1.这首诗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哀”字在首联及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1)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猴、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2)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作者将其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3)“哀”字让诗句中的天、风、沙、猿啸、鸟飞顿时带上了伤感色彩,为首联营造的画面增加了无尽的悲怆意味。同时,这个“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仅写出了自然之悲象(秋),而且写出了人生之艰难(霜鬓)。
2.颔联历来为人称道,有人评它“把悲秋的情感推向了极致”,请赏析一下这一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集中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落木茫无边际、萧萧而下,是诗人仰视所望;江水奔腾不息、滚滚而去,是诗人俯视所见。这里有“萧萧”之声,也有“滚滚”之势,让人感到整个画面气象万千,苍凉悲壮,气势雄浑壮观,境界宏阔深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里仿佛感受到了诗人面对逝者如斯的江水所发出的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叹,面对一枯一荣的落木所抒发的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苦痛!沉郁悲凉的诗句,将诗人“艰难苦恨”的人生境遇书写得淋漓尽致,用语精当,气势宏伟。
3、诗三、四两联是抒情,有哪些字眼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万: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苦:是极度;极度(痛恨两鬓染霜)。
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
停: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4、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吗?
尾联还抒发了什么情感?
从诗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艰难”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
1、这首诗被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然而更多的评论家激赏前六句,对尾联则有些轻视,清代学者沈德潜更给尾联下了“结句意尽语竭,不必曲为之讳”的定评。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
活动四:探究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
(观点一)赞同沈德潜等人的观点。(1)前两联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2)颈联,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诗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
(3)而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生活困苦,鬓如霜白,困顿衰颓,狼狈失意,以致需要停杯,给人的感觉是无话可说、软绵无力。
(观点二)不赞同沈德潜等人的观点。(1)诗人的生活状态因“艰难”而“潦倒”,艰难的全部意蕴都在尾联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2)“苦”作副词,意为“很……甚”,这样就使“艰”“难”与“恨”所产生的情绪更浓厚,用字精当令人拜服。
(3)“繁”“停”二字让人触目惊心,无处宣泄的愁绪只能郁积心头,愈发沉重,且不断补充而来。若多病中的诗人杯酒不停,会加速生命的流逝速度;但停杯则使胸中的抑郁之气不得抒发,同样会导致生命在积重难返的痛苦中快速衰竭。诗人身心濒临绝地,令人倍感压抑,令人感情更加沉郁,令人不得不佩服诗人的功力。
2、 这首诗被后人推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你认为它在哪些方面堪称此誉?再次品读全诗,说说你的看法。
(一)内容上的厚实丰满。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勾勒历史,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
《登高》中的“艰难苦恨”四字,包含着郁积难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这不仅仅写出了个人的漂泊孤苦、衰老多病,鬓发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的颠沛流离。诗人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
(二)情感上的起伏回旋。杜诗中的情感表达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有着隐显缓急的变化。《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无边落木萧萧下”,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滚滚而来的“长江”展现得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冲了这种悲情。
这首诗被后人推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你认为它在哪些方面堪称此誉?再次品读全诗,说说你的看法。
(三)格律精严,追求极致。一韵到底,八句皆对,既是格律的变体,也是格律的极致。初读《登高》,仿佛八句皆对,细读则首尾未尝有对,全诗“无意于对”,仔细玩味,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诗薮》)。这样的诗律,貌似板滞,其实是大胆逆行的尝试,形成了“一意贯穿,一气呵成”“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气势,将前四句秋江之上天地苍茫而伤感压抑的气势,整个升华为后四句老病登高、苦恨潦倒却悲壮执着的情怀。杜甫将诗中的格律探索到了极致,他将格律诗这种体裁推到了古诗艺术的颠峰。
“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春女善怀,秋易感杜甫亦是如此。杜甫的《登高》作于秋天,直接写到了秋景和秋思。时世艰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渗透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杜甫的“悲秋”实际上悲的不是秋,而是安史之乱后的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秋天的萧瑟之景和万物消亡的凄凉正是当时社会动乱的真实写照。所以,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总结全诗
登 高
景
情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登高所见
(秋景)
登高所感
(家国之悲)
寓情于景
李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诗 《登高》
视角 青天仰视视角 连、横、拔、掩、倾;四万八千丈 大地情节俯视 高、急、下、来
意象 瑰丽奇特 镜湖月、谢公屐、海日、天鸡、熊、龙、森林、洞天石扉等。 宏阔工整 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手法 夸张、想象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叠加、删减 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视听结合
结构 跳跃流转 由真入梦、由梦返真 起承转合 由景入情
《梦游天姥吟留而别》与《登高》对比
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