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语言表达与病句辨析-2023一模分类汇编(广西地区)(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3语言表达与病句辨析-2023一模分类汇编(广西地区)(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3 23:4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03 语言表达与病句辨析-2023一模分类汇编(广西地区)
1.①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情陈列馆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②一些乡情陈列馆除了收藏展示功能,还在传统佳节举办包粽子等活动。③乡情陈列馆不仅能留存记忆、传承文化,还是村民的一种情感共鸣和心灵安放。④它能使外出务工游子萌发出为家乡发展振兴再创业再出力。
文段中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面从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指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各种习俗,贯穿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是生命的濡养。遍观祖国各地,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民俗俯拾即是:精美别致的壮锦,五花八门的北方面食,古色古香的蒙古包,水乡摇yè 的乌篷船……物质生活民俗,不仅是群体心意的物化存在,而且刻有地理环境的印记。
社会生活民俗
社会生活民俗包括家族、岁时、人生仪礼等。其中人生仪礼贯穿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涵盖了诞生、成年、婚姻等环节。它是生命历程中柔软的结点,它承接了上一段生命历程,又开启了新的生命前景。有人觉得它是对生命郑重回应的要诀,也有人认为它是毫无意义的存在。然而不管是庄重有序的加冠礼,还是宁静优美的“昏礼”,都会给人们一份温和的滋养,温情的抚慰。
精神生活民俗
精神生活民俗是一种无形的心理文化现象,一般包括信仰、经验知识等,如天地山河崇拜、图腾和祖灵信仰。任何民俗都不是绝对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与外界的交流,各种民俗的内容、形式,都会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的发生变化,甚至消失。
A.它是生命历程中柔软的结点,它承接了上一段生命历程,又开启了新的生命前景。
B.各种民俗的内容、形式,都会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的发生变化,甚至消失。
C.其中人生仪礼贯穿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涵盖了诞生、成年、婚姻等环节。
D.不管是庄重有序的加冠礼,还是宁静优美的“昏礼”,都会给人们一份温和的滋养。
3.下列是从以下几个文段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是( )
①知识的圣殿富丽堂皇,但每日鏖战题海的我们也难免经历彷徨。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沉下心来,心无旁骛,一心追赶,但多次不理想的成绩又怎能让人不怀疑自我。是我头脑愚钝吗?是我不够勤奋吗?还是不良学习习惯已经根深蒂固、积重难返?不,我绝不认输!老师曾说做学问要经历三重境界,或许我正需要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为人生的箴言。
②踏着夕阳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拾起一瓣落花,仍然可以嗅到书的芬芳。朝花夕拾,失败伴随着成功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失败时,我仍然可以携一份坚定,用坚定感悟失败、体会失败、接受失败……我要感谢书籍,更要感谢每一次阅读的遇见。这些遇见就像我生命里的落花,虽感伤,但回首夕阳时,我学会了坚定,这些都是读书给予我的。
A.读书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B.阅读关于他们的故事,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
C.知识的圣殿富丽堂皇,但每日鏖战题海的我们也难免经历彷徨。
D.失败时,我仍然可以携一份坚定,用坚定感悟失败、体会失败、接受失败。
4.任务三:写小议论 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练。请你围绕“青春与奋斗”的话题,写一段80字以内的“小议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结构完整。
5.班级打算选一首艾青的诗,参加集体朗诵比赛。为此,班长发起了一次讨论,你也参与其中。
班长:我建议选《风陵渡》,这首诗感情深沉,排比句多,朗诵效果会不错。
小林:别说了,这首诗大家都不熟悉,该不会你一个人喜欢,就想让全班陪你一起朗诵吧?
你认为小林的发言不利于讨论的推进,于是你对小林说:“小林, 。”
6.选择《傅雷家书》中父亲告诫儿子为祖国建设奉献力量,近年来也涌现出一大批青年学生,他们不畏难、不惧苦,主动返乡就业,参加振兴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何看待青年返乡就业振兴乡村”引发网友的热议。请围绕这个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
7.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到来,文学社就“清明祭祖”话题展开讨论。有同学认为这种活动形式烦琐,意义不大。请你针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
8.结合下述材料,请你围绕“如何弘扬传统文化”这一话题,写一段小议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字数在80字以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它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有着独特的魅力、韵味和内涵。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9.【研究现状】班委会围绕“中学生了解党史的途径”进行调研。根据上图,你得出什么调研结论?请你再提供一条了解党史的途径。
10.【邀请专家】班委会准备邀请优秀共产党员、县档案局陈馆长,于4月15日下午3点在学校操场为同学们做一场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党史讲座。如果让你代表全班同学去邀请陈馆长,请拟写出你邀请时要说的话(要求用上合适的敬辞和谦辞,字数不超过100字)。
11.班级需要一副能激发同学们奋斗精神的对联,请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下面句子中选出来,并按上下联顺序,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富强由勤俭做起 ②顽强拼搏挑时代重任 ③奋斗可创造幸福
④迈阔步争当奋进尖兵 ⑤攀高峰誓作科研闯将 ⑥自强不息做少年先锋
上联: 下联: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第④句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愿望”;
故选D。
2.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B.有误,语义重复,“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该成语和“不知不觉的发生变化”意思重复。可以去掉“潜移默化”;
故选B。
3.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
D.有误,语序不当,可将“感悟失败”与“体会失败”互换位置。
故选D。
4.青春需要奋斗。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我们要为幸福生活而努力,为创造美好国家而奋斗,没有奋斗的青春是生命中的一段空白。
【详解】本题考查表达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围绕“青春与奋斗”确定自己的观点,观点要正确鲜明,然后言简意赅地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如:奋斗的青春不会让我们留下遗憾。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人生不能重来,如果不奋斗,一定会留下遗憾。因此,请在青春的日子里努力拼搏,让奋斗成为青春的主旋律!
5.示例:小林,讨论中你发言时,如果别人随便打断你的发言,质疑你的动机,你会感到舒服吗?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表达能力。小林的话“别说了,这首诗大家都不熟悉,该不会你一个人喜欢,就想让全班陪你一起朗诵吧?”提出了《风陵渡》这首诗不适合全班朗诵的理由“大家都不熟悉”,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该不会你一个人喜欢,就想让全班陪你一起朗诵吧?”含有批评班长的意思,表达不得体。所以,可从这两点来劝阻小林。
示例:也不能这么说。《风陵渡》这首诗大家虽然都不熟悉,但是这首诗感情深沉,排比句多,确实适合朗诵。再说,我们可以继续讨论,再做选择。
6.青年返乡就业振兴乡村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青年返乡创业实现了自我人生价值,同时带动乡亲们就业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青年应立大志,用青春报效国家。
【详解】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对“如何看待青年返乡就业振兴乡村”这一话题从正面表示肯定,言之成理即可。如: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在返乡创业、振兴乡村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返乡创业年轻人善学习、肯钻研,在实现自我成长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乡村发展的机遇,带动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这片热土。
7.我认为我们应当继承“清明祭祖”这一传统节日习俗。“清明祭祖”这一活动,对于我们的先人而言,正是所谓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节日正式的祭祖,可以令逝去的先人继续被我们铭记。此外,祭奠祖先、先烈,也能让我们得以寄托哀思,宽慰自己,甚至从中获取精神力量。所以,我认为即便在今天,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也应继承“清明祭祖”这样的传统习俗。
【详解】本题考查谈看法。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材料,联系现实,有理有据地阐述理由即可。
示例:我认为我们应当继承“清明祭祖”这一传统节日习俗。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是国家纪念革命先烈的节日,也是纪念中华始祖黄帝的节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尽心奉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才是完整的孝。祭祖不是迷信而是孝善文化的传承!祭祖是为了铭记先人,更是引导后辈不忘祖恩及代代相传。祭祖,是对祖先神灵的敬意!祭祖虽然看起来只是形式,而传达的是感恩,是追思,是传承,是教育,是前传后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也应继承“清明祭祖”这样的传统习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8.示例:我们要担负起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一方面,可以向公众推荐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播文化;另一方面,要摒弃糟粕,勇于创新,发扬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
材料从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方面来说的,如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材料有关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的表述来组织答案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示例: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9.结论:学生了解党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或中学生通过家庭和社会途径了解党史的很少)
途径:示例:阅读相关的书刊。(或通过学习强国等有关网络平台;社区党建宣传橱窗;参观党史展览馆等。所列途径须具体可操作。)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结合统计图“中学生了解党的途径”数据信息,可知65%的学生是在学校了解党的信息的,20%通过社会途径,15%来自于家庭,从中可以看出中学生通过家庭和社会途径了解党史的很少,了解党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
结合以上现状,可以通过在社区、学校增设宣传橱窗让学生了解党史、组织学生参观党史文化馆、运用网络途径加强党史教育、班级开展专题学习活动、举办知识竞答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党史。
10.参考示例:陈馆长,您好!我是向阳中学九(1)的学生,我们班正在开展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诚挚地邀请您4月15日下午3点钟在学校操场为我们做一场相关的党史讲座。请问可以吗?(①内容交代清楚(语言简洁,有称呼、目的、时间地点);②谦辞和敬辞使用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邀请语的拟写。拟写时,称呼要符合对方的身份,如果是长辈或师长要用敬称;要介绍自己的身份、来意,并且发出邀请,交代清楚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活动的名称;语言要简明得体,邀请时要根据邀请对象恰当用语,并且使用委婉的语言进行邀请。答题格式可以参照“称谓+问候语+自我介绍+活动的要点(时间、地点、活动名称)+希望受邀对象参加的话语”进行拟写。
示例:陈馆长,您好!我是向阳中学九(1)的学生,我们班正在举办主题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的综合活动,我代表我们的班级真挚地邀请您为我们做一场相关的党史讲座,时间是4月15日下午3点,地点在学校操场。请问方便吗?期待您的答复!
11. ② ⑥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知识。
对联的要求是词性相对、字数相等。由②“顽强拼搏”对⑥“自强不息”;②“挑时代重任”对⑥“做少年先锋”,可知都是动宾结构,所以最终②和⑥可以作为对联;由④“迈阔步”对⑤“攀高峰”;④“争当奋进尖兵”对⑤“誓作科研闯将”可知这都是动宾结构;所以最终④和⑤可以作为对联;
由题目的要求为“班级需要一副能激发同学们奋斗精神的对联”,所以第二组关于“科研”的就不是很适合,故最终选择②和⑥。
答案第2页,共3页
答案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