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世界的聚落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聚落的形态
目录
CONTENTS
1、了解聚落的定义及主要形式。
2、学会比较城乡差别,了解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
3、能说出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4、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目标
01
聚落的形态
你能解释一下聚落的含义吗?
聚落
落:停留或居住
的地方
聚:集合、集中
人们集中的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聚落的概念
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居民点叫村庄;规模较大的居民点叫集镇。
聚落的形式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聚落的形态
人 口
交 通
建 筑
生产方式
地区 房屋建筑特点 人口密度 居民从事的职业 经济结构特点 道路密度 聚落规模
密度 高度 乡村 小 耕作、放牧、捕鱼等农业生产活动 小,交通落后
城市 密集 高 以工业、商业、服务业为主 大,交通便利
稀疏
矮
大
工业和服务业
以农业为主
小
大
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聚落的形态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自然资源丰富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其他
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聚落的形态
①②③三个乡村聚落中,哪个更有可能演变为城市?为什么?
1.地形平坦开阔,为城市规模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条件交通便利;
1
3
2
聚落的形态
交通拥堵
住房紧张
污染加剧
噪声干扰
供水不足
犯罪率上升
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聚落的形态
乡村到城市的演变
① 村庄怎样演变为城镇的?在它发展过程中它的规模和建筑有哪些变化?
② 城镇是怎样扩展成城市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景观有哪些变化
③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④ 在河流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在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聚落的形态
请大家看下边两幅图片,思考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聚落的形态
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
寒冷地区的气候:风劲、雪大,厚实的墙体可以抵御寒风,保持屋内暖和。高耸的屋顶,不易积雪。
聚落的形态
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
湿热地区雨水多,所以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墙体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利于通风散热,可以保持屋内干爽。
聚落的形态
读图,想一想,东南亚民居有什么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干栏式民居,高脚、窗大、墙体薄。有利于排水散热,在热带地区的海岸或河边造房,方便乘船生活。
聚落的形态
读图,想一想,北非民居有什么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窗户较小,房屋多采用石材和泥土修建,墙体较厚实,平顶。这与北非气候干旱,光照强,气温高有关。
聚落的形态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包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意大利比萨斜塔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水城”威尼斯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佛罗伦萨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长城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秦始皇陵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布达拉宫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拙政园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京杭大运河
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1.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的侵蚀。
2.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3.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4.重大工程处的文化遗产进行迁移。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拯救阿布·辛拜勒神庙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 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确?说说你的理由。
有人在古代建筑上刻写“×××到此一游”
敦煌博物馆对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参观的人数
2.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聚落的保护,有不同观点。你赞成下列哪一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拆旧建新
整旧如新
修旧如旧
建新如旧
活动
世界的聚落
聚落的形态
聚落的主要形式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差别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遗产的种类
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板书
课堂练习
1.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聚落
B.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不能称为聚落
C.聚落就是指原始部落
D.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D
2、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 )
A、在故宫柱子上刻“某某到此一游”
B、长城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
C、在敦煌莫高窟旁设置烧烤摊点
D、苏州园林景区内修建高大的建筑物
B
课堂练习
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其墙壁用毛石垒砌,开窗甚少,大多建在背风向阳的山坡地段。近年来,传统碉房数量急剧减少。读我国青海省南部碉房景观图,完成3~4题。
3.传统碉房开窗甚少的主要目的是( ) A.防风避寒 B.遮挡雨水
C.稳固墙体 D.阻挡沙暴
4.影响图示碉房分布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水源 B.气温
C.降水 D.地形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