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时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例14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同样适用,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运用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进行小数计算的过程中,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培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意识,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选择合理的算法使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计算下列各题。
18×4+27×2 96÷(85-53) [100-(49+13)]×12
提问:谁能说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说说怎样计算更简便。
25×37×4 45+87+55 101×28 12×6+88×6
指名学生口答简便计算的过程和得数,集体订正。
提问:这里简便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在整数运算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知道了整数运算中存在的运算律,还知道应用运算的规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那么,这些规律在小数运算中是否也适用呢 我们今天就通过具体的问题和计算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出示例14,让学生读题,看图说说求这块菜地的面积的不同方法。
学生理解题意后,自由回答。
解法一:先分别算出种茄子和辣椒的面积,再相加。列式为:6.5×3.8+3.5×3.8
解法二:先算出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长是多少米,再算出面积。列式为:(6.5+3.5)×3.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算式。
2.提问: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在讨论中相机明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指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括号里面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追问: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哪一种解法比较简便
学生口答:两种解法的结果相同,(6.5+3.5)×3.8比较简便。
指出:两道算式分别表示“一个数分别乘两个加数,再求和”以及“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这表明整数乘法分配律对小数运算同样适用,而且应用运算律能使一些计算过程更简便。
4.过渡:整数加法、乘法的其他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也适用吗
课件出示题目:在○里填上“>”“<”或“=”。
1.2+4.8○4.8+1.2 8.9+3.6+6.4○8.9+(3.6+6.4)
0.4×0.9×0.5○0.9×(0.4×0.5)
要求学生试着先算一算,再观察每组的两道算式,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关系
明确: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
提问:你能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76页“练一练”。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完成教科书第77页“练习十四”第3~5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里面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另外,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板书设计】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解法一:6.5×3.8+3.5×3.8 解法二:(6.5+3.5)×3.8
=24.7+13.3 =10×3.8
=38(平方米) =38(平方米)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
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具有学习整数简便运算的方法与经验。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在计算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整数的运算律对小数同样适用。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对简便运算的价值感受不深,不能自觉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