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地理八上第三章第三节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读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大致走向是( )
A.南北向 B.西北一东南向
C.东西向 D.西南一东北向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越下列河流中的(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3.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人口众多,用水量小 B.耕地比重大,降水量小
C.工业生产发达,水污染严重 D.降水量大,但过分集中
(2023七下·德庆期末)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水资源不足,土地资源丰富
B.北方土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
C.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
D.我国水资源北多南少,土地资源北少南多
5.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A.防治水土流失 B.防治水污染
C.兴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2023·武陟模拟)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各地水资源状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水资源、耕地资源全国占比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 )
A.北方地区水少地多 B.南方地区水土配比均衡
C.青藏地区耕地广布 D.西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
7.可推测出我国( )
A.北方地区是水稻主产区 B.“南水北调”可提高粮食产量
C.西北地区会成为大粮仓 D.青藏地区有“鱼米之乡”之称
(2023·宿城模拟) 2021年4月29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新乡段峪河退水闸等闸开始开闸放水。2021年南水北调生态补水工作全面展开。读“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此次生态补水选择在3~5月的王要原因是( )
A.3~5月秦岭、大巴山地积雪大量消融水源充足
B.3~5月汉江流域进入雨季,径流量较大
C.3~5月丹江口水库进入汛期,3~5月排水可腾出库容
D.华北地区3~5月春旱严重
9. 2021年是南水北调七周年,“南水进京”超70亿立方米。“南水”进京的影响是( )
A.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降低了北京城区的地下水位
C.彻底解决了北京缺水的问题 D.北京可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2023·北京市)法拉吉和都江堰均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法拉吉将山泉水和地下水通过水渠引到山麓地带的村庄,用于生产生活。都江堰通过渠、堰调节岷江水,引水保障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如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局部)。读图,完成各小题。
10.法拉吉和都江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11.两工程均( )
A.因全年降水稀少而引水 B.通过减少蒸发避免水资源浪费
C.因降水季节不均而蓄水 D.通过调配水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12.两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灌溉农田 D.蓄水发电
(2023七下·黄梅期末)读“南水北调部分工程图”,完成下列题目。
13.南水北调中线的水主要来自( )
A.丹江口水库 B.钱塘江 C.淮河 D.珠江
1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益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2023七下·黄冈期末)阶梯式计量水价将水价分为两段或者多段,单位水价会随着耗水量增加而增加。下表为我国东部地区三城市目前的阶梯水价。根据图表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阶梯水价(元/米3) 第二阶梯水价(元/米3) 第三阶梯水价(元/米3)
石家庄 4.74 6.47 11.66
武汉 2.32 3.08 3.84
广州 1.98 2.97 3.96
15.我国许多城市施行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 )
①促进节约用水 ②增加水厂经济收入 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④与国际水价接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治理水污染 C.提高水价 D.跨流域调水
(2023·广东)引汉江水入渭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引汉济渭”,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其主体工程秦岭输水隧洞穿越秦岭,沿线山体岩石坚硬,地质灾害频发,施工难度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如图为“引汉济渭”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7.“引汉济渭”主体工程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输水路线长 B.植被分布广
C.沿途水库多 D.地质条件复杂
18.“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利于( )①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②解决黄河流域的缺水问题
③减轻汉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④缓解渭河流域的缺水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19.(2022·贡井模拟)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全面加强节水,统筹需求和供给管理。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和汉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地域辽阔,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南方多北方少,从季节分配看主要集中在 季节。
(2)南水北调将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 流域,中线工程将湿润地区的水调往 (填干湿地区),工程将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
(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属于 (选填:内流河/外流河),夏季流量大。输入区华北平原农田面积占全国的23%,是我国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多种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 (填气象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巨大。
20.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了课题为“校园用水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性学习,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完成下列问题。
(1)寻找问题。
①图A反映的问题是 ,解决措施是 。
②图B反映的问题是 ,原因是 。
(2)将下列选项填入相应的方框内,补充完整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填数字代码)
①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
②分析处理资料、数据
③调查、收集资料,获取数据
(3)下表是对5所学校的500名同学进行调查的部分调查项目统计数据。为了更好地节水,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写出两点即可)
调查项目 有 没有
学校有没有装节水水龙头或节水器皿? 100 400
大扫除时,有没有将水龙头关紧? 445 55
擦玻璃的水,有没有用来冲厕所? 126 374
有没有打过水枪或扔过塑料水袋? 103 397
建议:
①( );
②(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3.B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答案】4.C
5.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另外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2)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分西线、中线、东线三条调水路线,此外还修建了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大入秦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4.读图分析可知, 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南方土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不足,土地资源丰富。即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6.A
7.B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点评】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青藏地区热量不足,南方地区平原较少,以上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条件。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是: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的地理区域分为四个,分别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6.北方地区水资源占比16%,耕地资源占比56%,北方地区水少地多,A正确;
南方地区水多地少,水土配比不均衡,排除B;
青藏地区耕地资源占比仅2%,耕地稀少,排除C;
西北地区水资源占比仅8%,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排除D;故选A。
7.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短缺,是小麦主产区,排除A;
我国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可推测出我国“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让北方水土配比均衡,从而提高粮食产量,B正确;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小,水资源短缺,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成为大粮仓的条件,排除C;
地处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气候湿热,水热充足,有利于水稻种植,又因为河湖密布,水域广阔,淡水渔业发达,故被称为“鱼米之乡”,青藏地区气候寒冷,不是鱼米之乡,排除D;故选B。
【答案】8.D
9.A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8.3-5月尾春季,正是华北地区春耕时期,工农业和生活的大量用水使得该地区春寒严重;
故答案为:D。
9.南水北调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情况,但是无法彻底解决;
故答案为:A。
【答案】10.A
11.D
12.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10.读图可知法拉吉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都江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故答案为:A。
11.A.都江堰地区降水比较多,A错误;
B.法拉吉是减少蒸发为了避免浪费,B错误;
C.都江堰地区降水不均,所以需要调节,C错误;
D.两地虽然降水环境不同,但都是通过调配水资源以提高利用率,D正确;
故答案为:D。
12.两地都是世界灌溉工程的遗产,作用都是为了蓄水进行灌溉;
故答案为:C。
【答案】13.A
14.C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3.读图可以看出,中线的水是从丹江口水库出发,北上到北京;
故答案为:A。
14.南水北调中线主要位于华北地区,东线是东部地区;
故答案为:C。
【答案】15.C
16.D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5.①.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节约用水,①正确;
②.阶梯水价不是为了提升收入,②错误;
③.阶梯水价是为了促进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③正确;
④.阶梯水价不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是为了解决本国的问题;
符合题意的是①③,故答案为:C。
16.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方式是修建水库;
故答案为:D。
【答案】17.D
18.D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7.读图可知,该线路需要穿过秦岭山脉,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整体施工难度很大;
故答案为:D。
18.①.该工程有利于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①正确;
②.该工程没办法完全解决黄河的缺水情况,只能缓解,②错误;
③.将汉江的水引走,可以缓解汉江流域的洪涝灾害,③正确;
④.该工程可以缓解渭河的缺水情况,④正确;
符合题意的是①③④,故答案为:D。
19.【答案】(1)夏秋
(2)黄河;半湿润
(3)外流河;春旱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1)我国地域辽阔,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南方多,北方少,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陆地上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从时间上看,夏秋季节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在汛期,大量宝贵的水资源不仅白白流入大海,而且洪涝灾害频繁。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有些河流甚至干涸断流,干旱缺水严重。
(2)南水北调将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黄河流域,该工程将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的渠首开始引水,经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省会城市,终点是北京市和天津市,北京市和天津市属于半湿润地区,该路线将湿润地区的水调往半湿润区。
(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中线工程水源地一 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属于外流河,夏季流量大。输入区华北平原农田面积占全国的23% ,是我国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多种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春旱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季暖湿的夏季风尚未来临,降水稀少,同时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又正是冬小麦的返青季节,需水量大,容易出现春旱。
【点评】"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引长江水通过京杭运河调往北方,主要往北京、天津供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通过开挖水渠,利用高差自流到北方地区,供水区域为主要为华北地区;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工程因要穿过横断山区和多条大河,因此尚未实施。
20.【答案】(1)水资源浪费;提倡节约用水 ,推行阶梯水价;水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污染
(2)
(3)建议学校安装节水水龙头或节水器皿;大扫除时,将水龙头关紧;擦完玻璃的水用来冲厕所;不打水枪,不扔塑料水袋;等(任选两点即可)
【知识点】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目前水资源利用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浪费和污染。解决水资源浪费需要提倡节约用水.推行阶梯水价,等。水污染主要是由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造成的。(2)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自选课题→确定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调查收集资料,获取数据→分析处理资料,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学校内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建议学校安装节水水龙头或节水器皿;大扫除时,将水龙头关紧;擦完玻璃的水用来冲厕所;不打水枪,不扔塑料水袋等。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具体做法有改变灌溉方式,改变作物品种,选择耐旱,耗水少的作物,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降低生产耗水,在生活中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地理八上第三章第三节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读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大致走向是( )
A.南北向 B.西北一东南向
C.东西向 D.西南一东北向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越下列河流中的(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3.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人口众多,用水量小 B.耕地比重大,降水量小
C.工业生产发达,水污染严重 D.降水量大,但过分集中
【答案】1.D
2.C
3.B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2023七下·德庆期末)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水资源不足,土地资源丰富
B.北方土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
C.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
D.我国水资源北多南少,土地资源北少南多
5.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A.防治水土流失 B.防治水污染
C.兴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答案】4.C
5.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另外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2)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分西线、中线、东线三条调水路线,此外还修建了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大入秦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4.读图分析可知, 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南方土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不足,土地资源丰富。即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3·武陟模拟)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各地水资源状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水资源、耕地资源全国占比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 )
A.北方地区水少地多 B.南方地区水土配比均衡
C.青藏地区耕地广布 D.西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
7.可推测出我国( )
A.北方地区是水稻主产区 B.“南水北调”可提高粮食产量
C.西北地区会成为大粮仓 D.青藏地区有“鱼米之乡”之称
【答案】6.A
7.B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点评】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青藏地区热量不足,南方地区平原较少,以上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条件。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是: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的地理区域分为四个,分别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6.北方地区水资源占比16%,耕地资源占比56%,北方地区水少地多,A正确;
南方地区水多地少,水土配比不均衡,排除B;
青藏地区耕地资源占比仅2%,耕地稀少,排除C;
西北地区水资源占比仅8%,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排除D;故选A。
7.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短缺,是小麦主产区,排除A;
我国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可推测出我国“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让北方水土配比均衡,从而提高粮食产量,B正确;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小,水资源短缺,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成为大粮仓的条件,排除C;
地处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气候湿热,水热充足,有利于水稻种植,又因为河湖密布,水域广阔,淡水渔业发达,故被称为“鱼米之乡”,青藏地区气候寒冷,不是鱼米之乡,排除D;故选B。
(2023·宿城模拟) 2021年4月29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新乡段峪河退水闸等闸开始开闸放水。2021年南水北调生态补水工作全面展开。读“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此次生态补水选择在3~5月的王要原因是( )
A.3~5月秦岭、大巴山地积雪大量消融水源充足
B.3~5月汉江流域进入雨季,径流量较大
C.3~5月丹江口水库进入汛期,3~5月排水可腾出库容
D.华北地区3~5月春旱严重
9. 2021年是南水北调七周年,“南水进京”超70亿立方米。“南水”进京的影响是( )
A.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降低了北京城区的地下水位
C.彻底解决了北京缺水的问题 D.北京可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答案】8.D
9.A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8.3-5月尾春季,正是华北地区春耕时期,工农业和生活的大量用水使得该地区春寒严重;
故答案为:D。
9.南水北调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情况,但是无法彻底解决;
故答案为:A。
(2023·北京市)法拉吉和都江堰均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法拉吉将山泉水和地下水通过水渠引到山麓地带的村庄,用于生产生活。都江堰通过渠、堰调节岷江水,引水保障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如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局部)。读图,完成各小题。
10.法拉吉和都江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11.两工程均( )
A.因全年降水稀少而引水 B.通过减少蒸发避免水资源浪费
C.因降水季节不均而蓄水 D.通过调配水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12.两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灌溉农田 D.蓄水发电
【答案】10.A
11.D
12.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10.读图可知法拉吉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都江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故答案为:A。
11.A.都江堰地区降水比较多,A错误;
B.法拉吉是减少蒸发为了避免浪费,B错误;
C.都江堰地区降水不均,所以需要调节,C错误;
D.两地虽然降水环境不同,但都是通过调配水资源以提高利用率,D正确;
故答案为:D。
12.两地都是世界灌溉工程的遗产,作用都是为了蓄水进行灌溉;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黄梅期末)读“南水北调部分工程图”,完成下列题目。
13.南水北调中线的水主要来自( )
A.丹江口水库 B.钱塘江 C.淮河 D.珠江
1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益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答案】13.A
14.C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3.读图可以看出,中线的水是从丹江口水库出发,北上到北京;
故答案为:A。
14.南水北调中线主要位于华北地区,东线是东部地区;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黄冈期末)阶梯式计量水价将水价分为两段或者多段,单位水价会随着耗水量增加而增加。下表为我国东部地区三城市目前的阶梯水价。根据图表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阶梯水价(元/米3) 第二阶梯水价(元/米3) 第三阶梯水价(元/米3)
石家庄 4.74 6.47 11.66
武汉 2.32 3.08 3.84
广州 1.98 2.97 3.96
15.我国许多城市施行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 )
①促进节约用水 ②增加水厂经济收入 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④与国际水价接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治理水污染 C.提高水价 D.跨流域调水
【答案】15.C
16.D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5.①.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节约用水,①正确;
②.阶梯水价不是为了提升收入,②错误;
③.阶梯水价是为了促进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③正确;
④.阶梯水价不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是为了解决本国的问题;
符合题意的是①③,故答案为:C。
16.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方式是修建水库;
故答案为:D。
(2023·广东)引汉江水入渭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引汉济渭”,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其主体工程秦岭输水隧洞穿越秦岭,沿线山体岩石坚硬,地质灾害频发,施工难度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如图为“引汉济渭”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7.“引汉济渭”主体工程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输水路线长 B.植被分布广
C.沿途水库多 D.地质条件复杂
18.“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利于( )①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②解决黄河流域的缺水问题
③减轻汉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④缓解渭河流域的缺水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7.D
18.D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7.读图可知,该线路需要穿过秦岭山脉,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整体施工难度很大;
故答案为:D。
18.①.该工程有利于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①正确;
②.该工程没办法完全解决黄河的缺水情况,只能缓解,②错误;
③.将汉江的水引走,可以缓解汉江流域的洪涝灾害,③正确;
④.该工程可以缓解渭河的缺水情况,④正确;
符合题意的是①③④,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19.(2022·贡井模拟)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全面加强节水,统筹需求和供给管理。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和汉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地域辽阔,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南方多北方少,从季节分配看主要集中在 季节。
(2)南水北调将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 流域,中线工程将湿润地区的水调往 (填干湿地区),工程将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
(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属于 (选填:内流河/外流河),夏季流量大。输入区华北平原农田面积占全国的23%,是我国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多种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 (填气象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巨大。
【答案】(1)夏秋
(2)黄河;半湿润
(3)外流河;春旱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1)我国地域辽阔,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南方多,北方少,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陆地上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从时间上看,夏秋季节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在汛期,大量宝贵的水资源不仅白白流入大海,而且洪涝灾害频繁。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有些河流甚至干涸断流,干旱缺水严重。
(2)南水北调将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黄河流域,该工程将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的渠首开始引水,经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省会城市,终点是北京市和天津市,北京市和天津市属于半湿润地区,该路线将湿润地区的水调往半湿润区。
(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中线工程水源地一 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属于外流河,夏季流量大。输入区华北平原农田面积占全国的23% ,是我国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多种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春旱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季暖湿的夏季风尚未来临,降水稀少,同时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又正是冬小麦的返青季节,需水量大,容易出现春旱。
【点评】"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引长江水通过京杭运河调往北方,主要往北京、天津供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通过开挖水渠,利用高差自流到北方地区,供水区域为主要为华北地区;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工程因要穿过横断山区和多条大河,因此尚未实施。
20.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了课题为“校园用水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性学习,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完成下列问题。
(1)寻找问题。
①图A反映的问题是 ,解决措施是 。
②图B反映的问题是 ,原因是 。
(2)将下列选项填入相应的方框内,补充完整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填数字代码)
①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
②分析处理资料、数据
③调查、收集资料,获取数据
(3)下表是对5所学校的500名同学进行调查的部分调查项目统计数据。为了更好地节水,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写出两点即可)
调查项目 有 没有
学校有没有装节水水龙头或节水器皿? 100 400
大扫除时,有没有将水龙头关紧? 445 55
擦玻璃的水,有没有用来冲厕所? 126 374
有没有打过水枪或扔过塑料水袋? 103 397
建议:
①( );
②( )。
【答案】(1)水资源浪费;提倡节约用水 ,推行阶梯水价;水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污染
(2)
(3)建议学校安装节水水龙头或节水器皿;大扫除时,将水龙头关紧;擦完玻璃的水用来冲厕所;不打水枪,不扔塑料水袋;等(任选两点即可)
【知识点】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目前水资源利用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浪费和污染。解决水资源浪费需要提倡节约用水.推行阶梯水价,等。水污染主要是由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造成的。(2)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自选课题→确定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调查收集资料,获取数据→分析处理资料,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学校内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建议学校安装节水水龙头或节水器皿;大扫除时,将水龙头关紧;擦完玻璃的水用来冲厕所;不打水枪,不扔塑料水袋等。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具体做法有改变灌溉方式,改变作物品种,选择耐旱,耗水少的作物,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降低生产耗水,在生活中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