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地理八上第三章第三节培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地理八上第三章第三节培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8 10:56:3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地理八上第三章第三节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2023·广东模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沿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2014年底,“南水”奔涌入京,对加强北京城市供水保障、推动多水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战略储备、涵养回补地下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进京”是指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把(  )流域的水调入北京。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
2.“南水进京”的重要意义是(  )
①解决发展工业用水问题 ②提高用水保障率
③改善居民用水条件 ④优化北京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3·西安模拟)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由于南水北调路线穿过黄河,黄河成为阻碍南水北去的天然屏障,中线工程在黄河河床底部40米深处以开凿隧道的形式穿越黄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下列有关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东线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
B.导致长江流域严重缺水
C.缓解了我国降水时间分配不均衡的现象。
D.解决了北方的缺水问题
4.中线工程以隧道形式穿越黄河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含沙量大 B.黄河水污染严重
C.黄河下游水流平稳 D.黄河下游是“地上河”
5.(2023·绥化)我国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是(  )
A.引滦入津 B.引黄入晋 C.南水北调 D.兴建水库
(2023八下·电白期中) 2021年11月19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长江干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白鹤滩水电站下闸蓄水,蓄水后可减少三峡入库洪水量,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发挥重要作用。图6为长江某河段主要水电站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作为中国水利工程的新“国家名片”,白鹤滩水电站的主要作用有(  )
①航运 ②灌溉 ③发电 ④防洪 ⑤养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7.建设清洁能源走廊有利于(  )
①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 ②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④彻底解决长江水污染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梅州模拟)2021年12月初,受自然原因影响,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供水部门相继发布供水预警公告,提醒广大市民积极应对今冬明春严峻的供水形势。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珠三角地区本次水资源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水资源浪费,水污染加重 B.冬季气温偏高,蒸发量大
C.冬季用水量大,供不应求 D.降水量偏少,咸潮上溯
9.珠三角地区应对本次供水不足,最合理的措施是(  )
A.暂停上游农业灌溉 B.上游水库向下游补水
C.兴建海水淡化工厂 D.加强人工降雨
(2022八下·蚌埠期中)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涵盖安徽、河南两省的大型输水工程。自南向北分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线路总长723千米,其中新挖河渠88.7千米、利用现有河湖311.6千米、疏浚扩挖215.6千米、压力管道107.1千米。读“引江济淮工程线路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关于引江济淮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A.管道输水线路/工程总长<10%
B.工程总量较小
C.工程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D.全程自流供水
11.引江济淮工程对合肥产生的显著影响有(  )
A.航运条件改善 B.冬季降水增加
C.旱涝灾害增多 D.水污染加剧
海绵城市是指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原始生态环境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和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进行吸纳、蓄滞和缓释,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如图所示的四种做法,不能反映海绵城市理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建设“海绵城市”,能够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
①雨季增加地表径流②旱时保持地面湿润
③增强城市蓄水能力④增强城市净水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18八上·江门期中)读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新地面积对比图(下图)
(1)图中资料表明(  )
A.南方地区人口多 B.南方地区土地面积大
C.北方地区人口多 D.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少
(2)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各大城市相继推出“共享单车”之后,“共享雨伞”也来了。如果只考虑降雨的影响,下列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北京 B.兰州 C.拉萨 D.广州
15.(2018·乐山)珠江全流域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西江为珠江最大支流。红水河属于西江上游,全长659km,落差达254m。西江中下游河段全长343km,落差仅24m。红水河流域耕地面积、人口仅为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半多,而西江中下游流域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红水河流域的5倍以上。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西江中下游河段相比,红水河水能资源更丰富,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势落差大 B.水量丰富 C.河段长 D.无结冰期
(2)西江中下游干流河段开发利用主要方向应包括(  )
A.建设水电站 B.航运和水源
C.锡矿、锰矿开采加工 D.海水养殖
(3)开发红水河流域,能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提供(  )
①大量清洁能源
②发展工业的原材料
③极为丰富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④十分充足的资金
⑤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
A.①②⑤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
二、综合题
16.(2021八上·牡丹江期末)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1)跨流域调水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   分布不均,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的   和   地区。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   (河道)把长江水输送到山东与天津。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长江最大的支流A   江上的   水库,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
17.读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该图说明水体已经被   了,失去了   ,加剧了水资源的   。
(2)水污染的原因是a   b   c   。
(3)解决的办法是:减少   的使用量;建设   达标排放。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东岸岸边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南阳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荥阳市王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颐和园团城湖的输水工程。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沿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南水进京”是指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北京。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水进京”的重要意义是提高用水保障率,改善居民用水条件,优化北京生态环境,②③④正确;“南水进京”能缓解水资源短缺,但并不能解决发展工业用水问题,①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答案】3.A
4.D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3.A.东线利用了京杭运河的河道,减少了大量的工程量,A正确;
B.该工程没有导致长江严重缺水,B错误;
C.该工程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情况,C错误;
D.该工程只能缓解问题,无法彻底解决,D错误;
故答案为:A。
4.黄河下游地形平坦,来自中游的泥沙在此沉积,逐渐形成地上河,导致河床高出海平面许多;
故答案为:D。
5.【答案】D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方式是兴建水库,解决空间分配不均的方式是跨流域调水;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答案】6.C
7.A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点评】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和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境内,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具有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改善下游航运条件和发展库区通航等综合效益, 它位于西南地区的山地地带,周围崇山峻岭,草木茂盛,很少具备灌溉、航运或者养殖的功能,同时与解决长江水污染问题也没有直接关系。
6.水电站一般修建在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的位置,因此航运、灌溉以及养殖不是主要作用,主要作用是发电、防洪,因此 ①②⑤不正确,③④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7.建设情节能源走廊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时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但不能够彻底解决长江水污染问题,因此 ④ 不正确, ①②③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8.D
9.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珠三角地区冬季水资源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2)水库,一般是指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有时天然湖泊也称为水库(天然水库)。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大小划分,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等。
8.根据材料分析可知, 2021年12月初,受自然原因影响,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供水部门相继发布供水预警公告。这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干燥,降水偏少,导致珠江水位较低,海水倒灌,咸潮上涨,水质降低,从而出现本次水资源危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根据上题分析可知, 珠三角地区本次水资源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珠三角地区应对本次供水不足,最合理的措施是上游水库向下游补水。暂停上游农业灌溉会造成上游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兴建海水淡化工厂耗时太长、造价太高;人工降雨要满足一定天气条件才能进行。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10.C
11.A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引江济淮工程既是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等综合利用工程,也是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事关安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它联通长江经济带、合肥经济圈、中原经济区三大战略区域,对于解决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状况,增强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水保障能力,构建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入江通道,优化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恢复巢湖水生态功能,遏制淮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势头,改善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协调与合作,支撑皖北地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0.根据材料分析可知, 引江济淮工程:
A.管道输水线路/工程总长>10%,A不符合题意;
B. 工程总量较大,B不符合题意;
C. 工程主要位于安徽省和河南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C符合题意;
D.工程需要跨域江淮分水岭,不能全程自流供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读图分析可知,引江济淮工程可以改善合肥的航运条件,减轻水污染,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该工程 不会使冬季降水增加。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12.B
13.D
【知识点】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点评】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12.读图,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雨水收集、绿色屋顶、斜坡绿地都可以对雨水进行吸纳、蓄滞和缓释, 能够反映海绵城市理念。而水泥甬路会加剧城市内涝,不能反映海绵城市理念。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因此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增加城市雨水下渗、增强城市蓄水能力、增强城市净水能力。但雨季不会增加地表径流。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答案】(1)A
(2)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南方地区人口多、水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不足;而北方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不足。
(2)如果只考虑降雨的影响,以上四个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广州,这里的降水时间长,雨季长。
故答案为:(1)A;(2)D;
【点评】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位,十分广大,但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我国有四大牧区,主要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5.【答案】(1)A
(2)B
(3)A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红水河位于珠江上游,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所以水能资源丰富。故选A。
(2)西江中下游干流河段水量大,水流较为平稳,流经珠江三角洲地区,航运价值高,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提高丰富的水源。所以开发利用主要方向应包括航运和水源。故选B。
(3)读图可知,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建有好多水电站,可以为珠江三角洲提供清洁的能源;红水河流域矿产资源有锡和锰,可以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的原材料;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可以为珠江三角洲提供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所以选A。
故答案为:(1)A;(2)B;(3)A;
【点评】(1)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答案的能力,当遇到大段材料时,学生应该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材料,往往能在材料中找到题目答案。
(2)考查学生迁移学习能力,学生学过长江黄河、通过对长江黄河的学习来自学珠江,完成相应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3)考查学生的综合意识,能够学会全面考虑问题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能力。
16.【答案】(1)空间(地区);华北;西北
(2)京杭运河
(3)汉江;丹江口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大致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不足20%,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京杭运河河道,将长江水输送到山东与天津;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工程是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经过郑州、邢台等地开挖渠道,最后输送到北京。南水北调工程有效解决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点评】"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引长江水通过京杭运河调往北方,主要往北京、天津供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通过开挖水渠,利用高差自流到北方地区,供水区域为主要为华北地区;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工程因要穿过横断山区和多条大河,因此尚未实施。
17.【答案】(1)污染;利用价值;短缺
(2)生活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农药化肥的使用
(3)农药化肥;污水处理厂
【知识点】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该图说明水体已经被污染了,失去了利用价值,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2)水污染的原因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使用。
(3)水污染和水浪费会造成水资源缺乏,其中解决水污染的办法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建设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等。
【点评】(1)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2)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
②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③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如家庭的一水多用,工业用水循环使用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地理八上第三章第三节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2023·广东模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沿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2014年底,“南水”奔涌入京,对加强北京城市供水保障、推动多水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战略储备、涵养回补地下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进京”是指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把(  )流域的水调入北京。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
2.“南水进京”的重要意义是(  )
①解决发展工业用水问题 ②提高用水保障率
③改善居民用水条件 ④优化北京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B
2.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东岸岸边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南阳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荥阳市王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颐和园团城湖的输水工程。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沿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南水进京”是指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北京。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水进京”的重要意义是提高用水保障率,改善居民用水条件,优化北京生态环境,②③④正确;“南水进京”能缓解水资源短缺,但并不能解决发展工业用水问题,①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2023·西安模拟)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由于南水北调路线穿过黄河,黄河成为阻碍南水北去的天然屏障,中线工程在黄河河床底部40米深处以开凿隧道的形式穿越黄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下列有关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东线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
B.导致长江流域严重缺水
C.缓解了我国降水时间分配不均衡的现象。
D.解决了北方的缺水问题
4.中线工程以隧道形式穿越黄河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含沙量大 B.黄河水污染严重
C.黄河下游水流平稳 D.黄河下游是“地上河”
【答案】3.A
4.D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3.A.东线利用了京杭运河的河道,减少了大量的工程量,A正确;
B.该工程没有导致长江严重缺水,B错误;
C.该工程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情况,C错误;
D.该工程只能缓解问题,无法彻底解决,D错误;
故答案为:A。
4.黄河下游地形平坦,来自中游的泥沙在此沉积,逐渐形成地上河,导致河床高出海平面许多;
故答案为:D。
5.(2023·绥化)我国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是(  )
A.引滦入津 B.引黄入晋 C.南水北调 D.兴建水库
【答案】D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方式是兴建水库,解决空间分配不均的方式是跨流域调水;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2023八下·电白期中) 2021年11月19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长江干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白鹤滩水电站下闸蓄水,蓄水后可减少三峡入库洪水量,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发挥重要作用。图6为长江某河段主要水电站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作为中国水利工程的新“国家名片”,白鹤滩水电站的主要作用有(  )
①航运 ②灌溉 ③发电 ④防洪 ⑤养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7.建设清洁能源走廊有利于(  )
①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 ②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④彻底解决长江水污染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6.C
7.A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点评】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和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境内,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具有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改善下游航运条件和发展库区通航等综合效益, 它位于西南地区的山地地带,周围崇山峻岭,草木茂盛,很少具备灌溉、航运或者养殖的功能,同时与解决长江水污染问题也没有直接关系。
6.水电站一般修建在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的位置,因此航运、灌溉以及养殖不是主要作用,主要作用是发电、防洪,因此 ①②⑤不正确,③④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7.建设情节能源走廊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时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但不能够彻底解决长江水污染问题,因此 ④ 不正确, ①②③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2022·梅州模拟)2021年12月初,受自然原因影响,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供水部门相继发布供水预警公告,提醒广大市民积极应对今冬明春严峻的供水形势。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珠三角地区本次水资源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水资源浪费,水污染加重 B.冬季气温偏高,蒸发量大
C.冬季用水量大,供不应求 D.降水量偏少,咸潮上溯
9.珠三角地区应对本次供水不足,最合理的措施是(  )
A.暂停上游农业灌溉 B.上游水库向下游补水
C.兴建海水淡化工厂 D.加强人工降雨
【答案】8.D
9.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珠三角地区冬季水资源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2)水库,一般是指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有时天然湖泊也称为水库(天然水库)。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大小划分,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等。
8.根据材料分析可知, 2021年12月初,受自然原因影响,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供水部门相继发布供水预警公告。这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干燥,降水偏少,导致珠江水位较低,海水倒灌,咸潮上涨,水质降低,从而出现本次水资源危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根据上题分析可知, 珠三角地区本次水资源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珠三角地区应对本次供水不足,最合理的措施是上游水库向下游补水。暂停上游农业灌溉会造成上游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兴建海水淡化工厂耗时太长、造价太高;人工降雨要满足一定天气条件才能进行。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2八下·蚌埠期中)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涵盖安徽、河南两省的大型输水工程。自南向北分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线路总长723千米,其中新挖河渠88.7千米、利用现有河湖311.6千米、疏浚扩挖215.6千米、压力管道107.1千米。读“引江济淮工程线路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关于引江济淮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A.管道输水线路/工程总长<10%
B.工程总量较小
C.工程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D.全程自流供水
11.引江济淮工程对合肥产生的显著影响有(  )
A.航运条件改善 B.冬季降水增加
C.旱涝灾害增多 D.水污染加剧
【答案】10.C
11.A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引江济淮工程既是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等综合利用工程,也是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事关安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它联通长江经济带、合肥经济圈、中原经济区三大战略区域,对于解决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状况,增强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水保障能力,构建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入江通道,优化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恢复巢湖水生态功能,遏制淮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势头,改善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协调与合作,支撑皖北地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0.根据材料分析可知, 引江济淮工程:
A.管道输水线路/工程总长>10%,A不符合题意;
B. 工程总量较大,B不符合题意;
C. 工程主要位于安徽省和河南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C符合题意;
D.工程需要跨域江淮分水岭,不能全程自流供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读图分析可知,引江济淮工程可以改善合肥的航运条件,减轻水污染,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该工程 不会使冬季降水增加。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海绵城市是指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原始生态环境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和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进行吸纳、蓄滞和缓释,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如图所示的四种做法,不能反映海绵城市理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建设“海绵城市”,能够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
①雨季增加地表径流②旱时保持地面湿润
③增强城市蓄水能力④增强城市净水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2.B
13.D
【知识点】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点评】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12.读图,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雨水收集、绿色屋顶、斜坡绿地都可以对雨水进行吸纳、蓄滞和缓释, 能够反映海绵城市理念。而水泥甬路会加剧城市内涝,不能反映海绵城市理念。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因此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增加城市雨水下渗、增强城市蓄水能力、增强城市净水能力。但雨季不会增加地表径流。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2018八上·江门期中)读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新地面积对比图(下图)
(1)图中资料表明(  )
A.南方地区人口多 B.南方地区土地面积大
C.北方地区人口多 D.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少
(2)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各大城市相继推出“共享单车”之后,“共享雨伞”也来了。如果只考虑降雨的影响,下列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北京 B.兰州 C.拉萨 D.广州
【答案】(1)A
(2)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南方地区人口多、水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不足;而北方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不足。
(2)如果只考虑降雨的影响,以上四个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广州,这里的降水时间长,雨季长。
故答案为:(1)A;(2)D;
【点评】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位,十分广大,但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我国有四大牧区,主要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5.(2018·乐山)珠江全流域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西江为珠江最大支流。红水河属于西江上游,全长659km,落差达254m。西江中下游河段全长343km,落差仅24m。红水河流域耕地面积、人口仅为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半多,而西江中下游流域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红水河流域的5倍以上。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西江中下游河段相比,红水河水能资源更丰富,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势落差大 B.水量丰富 C.河段长 D.无结冰期
(2)西江中下游干流河段开发利用主要方向应包括(  )
A.建设水电站 B.航运和水源
C.锡矿、锰矿开采加工 D.海水养殖
(3)开发红水河流域,能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提供(  )
①大量清洁能源
②发展工业的原材料
③极为丰富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④十分充足的资金
⑤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
A.①②⑤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
【答案】(1)A
(2)B
(3)A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红水河位于珠江上游,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所以水能资源丰富。故选A。
(2)西江中下游干流河段水量大,水流较为平稳,流经珠江三角洲地区,航运价值高,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提高丰富的水源。所以开发利用主要方向应包括航运和水源。故选B。
(3)读图可知,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建有好多水电站,可以为珠江三角洲提供清洁的能源;红水河流域矿产资源有锡和锰,可以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的原材料;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可以为珠江三角洲提供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所以选A。
故答案为:(1)A;(2)B;(3)A;
【点评】(1)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答案的能力,当遇到大段材料时,学生应该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材料,往往能在材料中找到题目答案。
(2)考查学生迁移学习能力,学生学过长江黄河、通过对长江黄河的学习来自学珠江,完成相应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3)考查学生的综合意识,能够学会全面考虑问题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能力。
二、综合题
16.(2021八上·牡丹江期末)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1)跨流域调水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   分布不均,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的   和   地区。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   (河道)把长江水输送到山东与天津。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长江最大的支流A   江上的   水库,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
【答案】(1)空间(地区);华北;西北
(2)京杭运河
(3)汉江;丹江口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大致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不足20%,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京杭运河河道,将长江水输送到山东与天津;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工程是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经过郑州、邢台等地开挖渠道,最后输送到北京。南水北调工程有效解决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点评】"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引长江水通过京杭运河调往北方,主要往北京、天津供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通过开挖水渠,利用高差自流到北方地区,供水区域为主要为华北地区;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工程因要穿过横断山区和多条大河,因此尚未实施。
17.读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该图说明水体已经被   了,失去了   ,加剧了水资源的   。
(2)水污染的原因是a   b   c   。
(3)解决的办法是:减少   的使用量;建设   达标排放。
【答案】(1)污染;利用价值;短缺
(2)生活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农药化肥的使用
(3)农药化肥;污水处理厂
【知识点】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该图说明水体已经被污染了,失去了利用价值,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2)水污染的原因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使用。
(3)水污染和水浪费会造成水资源缺乏,其中解决水污染的办法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建设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等。
【点评】(1)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2)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
②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③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如家庭的一水多用,工业用水循环使用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