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地理八上第四章第二节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3·遵义模拟)读“我国部分地区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点中,春耕春播最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导致我国春耕春播出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不同 B.降水差异
C.作物品种不同 D.生产习惯不同
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B.乙地区水热资源充足,是我国水稻的集中产区
C.丙地区雨热同期、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
D.丁地区纬度较高,热量充足,是温带经济作物的产区
(2023七下·德庆期末)读中国农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符号分别表示四种农作物,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甜菜②—甘蔗③—花生④—油菜
B.①—甜菜②—花生③—油菜④—甘蔗
C.①—花生②—甜菜③—甘蔗④—油菜
D.①—花生②—油菜③—甜菜④—甘蔗
5.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线,接近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山脉B是我国南北方的界线,也是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C.牧区D是我国的新疆牧区
D.牧区C是我国的青海牧区
(2023八下·右玉月考)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常见农业活动——水田插秧。读图,完成问题。
6.图中显示的农业生产活动,最常见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7.该地区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是( )
A.小麦 B.甜菜 C.青稞 D.油菜
(2023·安阳模拟)种子是粮食的源头,是农业的“芯片”。南繁是指将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冬季拿到我国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图为中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及部分农作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南繁基地最繁忙的月份可能是( )
A.3月—5月 B.5月—7月
C.7月—9月 D.9月—次年5月
9.据图可知,我国油菜和大豆分布特点是( )
A.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B.油菜是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油料作物
C.大豆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是大豆的最大产区
(2023·尉氏模拟)你也许想不到,一碗白米饭,它的种源80%来自海南岛。下图是海南岛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 )
A.平原作物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丘陵作物区种植温带经济作物
C.林业经济区分布在北部地区
D.生态功能区以平原、丘陵为主
11.三亚成为我国冬季“育种天堂”的突出优势是( )
①气温高,热量充足 ②纬度低,光照充足 ③冬季降水丰富,水分充足 ④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每年约有6000多名科研人员齐聚三亚,进行作物的品种选育、种子鉴定和生产推广,体现出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向( )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农产品完全依靠自给自足
C.科技助力农业的发展 D.科技可改变自然环境特征
13.(2023·杜尔伯特模拟)小明有一位网友向他介绍自己家乡时说:我们这里的农作物通常一年三熟,主要作物有水稻、椰子等热带作物。由此可知该网友的家乡所属的温度带为( )
A.中温带 B.寒温带 C.暖温带 D.热带
14.(2023·杜尔伯特模拟)关于农业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地形陡峭的山地,水土容易流失,应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B.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耕地多为旱地,粮食作物多为水稻
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
D.西部地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15.(2023·吉林模拟)在烟台读书的小刚,暑假回老家海南,想给父母带些北方的特产,他应该选择( )
A.芒果 B.柑橘 C.苹果 D.荔枝
16.(2023·扶余模拟)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下列地区中,适宜发展种植业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横断山区
17.(2023八下·宣汉期末)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有( )
①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②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③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 ④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18.(2022·邓州模拟)读我国水稻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集中产区耕地类型以 为主,农作物熟制是 。
(2)新疆稻作区和宁夏稻作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受山脉阻挡,降水稀少。宁夏稻作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地区,便于 。新疆稻作区主要分布在 盆地边缘的绿洲,来自附近高山的 是其主要的水源。
(3)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分布最北的地区,原因是夏季气候 。
(4)与大庆、青岛相比,喀什种植海水稻单位亩产量更高的气候原因是什么?
19.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 ,这叫“ “。
(2)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 可以保持水土,这叫“ ”。
(3)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 ,这叫“ “。
(4)河湖较多,适宜发展 ,这叫“ “。
20.东西差异:
(1)西部地区 广布,农业中的 地位重要,种植业只分布在有 的平原、河谷和绿洲。东部地区是 、 和 主要分布区。
(2) 和 (干湿状况)的平原地区以 业为主。
(3)林业集中分布在 和 的天然林区,以及 的人工林区。
(4) 地区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 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5)我国四大天然牧区是 (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区)、 、青海牧区、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3.C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点评】我国的农业分布特点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东部主要发展种植业,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油料作物是花生,糖料作物是甜菜;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四大牧区分别是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1.由图可知:春耕春播最早的是丁地区。故答案为:D。
2.我国春耕时间出现差异主要原因是气温不同,南方地区热量条件好,春耕时间更早。故答案为:A。
3.甲地区冬冷夏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我国重要的牧区。A错误。
乙地区气候冷湿,种植小麦和水稻。B错误。
丙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C正确。
丁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是热带经济作物的产区。
【答案】4.B
5.B
【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点评】(1)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的以北区域;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大豆的集中产区在东北平原;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甜菜是一种性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到北疆地区;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
(2)我国的四大牧区是青海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西藏牧区。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的优良畜种是牦牛;新疆牧区的优良畜种是新疆细毛羊;内蒙古牧区的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我国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牧区畜牧业以天然草场为基础,养牛、马、羊,为国民经济提供皮毛肉等;农耕区畜牧业以部分粮食或加工粮食的副产品为饲料,饲养猪牛羊、家禽等,是国民经济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
4.读图分析可知,①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是甜菜;②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的山东省等省区,是花生;③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是油菜;④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是甘蔗。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 曲线A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线,接近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A不符合题意;
B.山脉B是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界线,但不是二、三级阶梯的界线,B符合题意;
C.牧区D是我国的新疆牧区,优良畜种新疆细毛羊,C不符合题意;
D.牧区C是我国的青海牧区,优良畜种青海牦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6.B
7.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6.读图可知图中的活动是插秧,是种植水稻的过程,主要位于南方地区;
故答案为:B。
7.油菜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小麦和甜菜是北方地区的作物,青稞是青藏地区的作物;
故答案为:D。
【答案】8.D
9.A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大,因此作物种植与种植制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利用科技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8.由材料可知,冬季适合南繁,因此9月-次年5月可能是南繁基地最繁忙的月份我,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9.由图可知,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选项A正确,故答案为:A。
【答案】10.A
11.A
12.C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海南省简称“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省会海口市;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对望,东南和南部在南海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为邻;海南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中间高耸,呈穹窿山地形;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10.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海南岛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湿热,平原作物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A正确;
B、丘陵作物区种植热带经济作物,B错误;
C、林业经济区分布在南部地区,C错误;
D、生态功能区以山地、丘陵为主,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11.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亚地处低纬度地区,气温高,光照、热量充足,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大,①②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12.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合题干“每年约有6 000多名科研人员齐聚三亚,进行作物的品种选育、种子鉴定和生产推广,体现出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向”是科技助力农业的发展即科技兴农,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13.【答案】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热带全年高温,热量和降水充足,可以达到一年三熟;
故答案为:D。
【点评】温度带是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通常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这是地球的一个大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圈便在南、北极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也是23°26′。在这个纬度范围内,有极地区域特有的天文现象——极昼和极夜,故南、北纬66°34′的两条纬线,被称为南、北极圈。
14.【答案】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和华北平原以旱地为主,水资源较少,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故答案为:B。
【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15.【答案】C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苹果是温带地区的作物,芒果柑橘和荔枝都是热带和亚热带的水果;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水稻一般生长在南方的水田,小麦生长在北方的旱地,玉米则生长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经济作物包括糖料作物,甜菜生长在北方,甘蔗生长在南方。油料作物包括大豆和花生生长在北方,油菜生长在南方,纤维作物以棉花为主,生长在新疆南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16.【答案】A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A、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也是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地区,A说法正确;
B、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原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缺乏水资源,不适宜大面积的种植业发展,B说法错误;
C、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势低洼,且属于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非常匮乏,气候恶劣,不适宜种植业的发展,C说法错误;
D、横断山区:横断山区地势崎岖,山地较多,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种植业。该地区更适合发展林业、果业等特色产业,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这些条件使得该地区适合进行大面积的农作物种植,如稻谷、小麦、棉花、油料等。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有广阔的流域面积,众多的支流和湖泊,水资源非常丰富。这为灌溉和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7.【答案】C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包括:① 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中国沿海地区的海水温度适中,有利于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这为海洋牧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② 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中国沿海地区拥有宽广的大陆架,大陆架的面积较大可提供更多的适合海洋牧场建设和养殖的海域。④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中国沿海地区的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各类鱼类、贝类、海藻等。这为海洋牧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种源和资源基础。
故答案为:C。
【点评】中国发展海洋牧场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可以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就业和增收机会,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实现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8.【答案】(1)水田;一年两熟到三熟
(2)引水灌溉;塔里木;冰雪融水
(3)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4)喀什夏季昼夜温差大,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水稻集中产区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为水田。南方地区的温度带为热带和亚热带,故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2)由图可知,新疆和宁夏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且山脉阻挡湿润空气进入,因此降水稀少,宁夏稻作区主要分布于黄河沿岸地区,灌溉水源充足。新疆稻作区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附近有天山山脉,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3)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大,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
(4)与大庆和青岛相比,喀什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多晴天,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更充足。
【点评】(1)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2)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3)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19.【答案】(1)耕作;宜粮则粮
(2)林业;宜林则林
(3)畜牧业;宜牧则牧
(4)渔业;宜渔则渔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 宜粮则粮 ”。
(2) 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 宜林则林 ”。
(3) 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 宜牧则牧 ”。
(4)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 宜渔则渔 ”。
故答案为:(1)耕作;宜粮则粮;(2)林业;宜林则林;(3)畜牧业;宜牧则牧;(4)渔业;宜渔则渔。
【点评】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
20.【答案】(1)天然草场;畜牧业;灌溉水源;种植业;林业;渔业
(2)半湿润;湿润;种植
(3)东北;西南;东南部
(4)沿海;南方
(5)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1)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的畜牧业地位重要,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东部地区是季风区,降水丰富,是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2)根据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和地形图分析可知,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主要是平原,以种植业为主。
(3)根据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分析可知, 我国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 东南的人工林区。
(4)沿海地区海洋面积广阔,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南方地区河湖众多,淡水渔业发达。
(5)我国四大天然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其中内蒙古牧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区。
故答案为:(1)天然草场;畜牧业;灌溉水源;种植业;林业;渔业;(2)半湿润;湿润;种植;(3)东北;西南;东南部;(4)沿海;南方;(5)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点评】(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
(2)(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4)本题考查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和淡水渔业发达的地区,理解解答即可。
(5)我国的四大牧区是青海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西藏牧区。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的优良畜种是牦牛;新疆牧区的优良畜种是新疆细毛羊;内蒙古牧区的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地理八上第四章第二节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3·遵义模拟)读“我国部分地区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点中,春耕春播最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导致我国春耕春播出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不同 B.降水差异
C.作物品种不同 D.生产习惯不同
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B.乙地区水热资源充足,是我国水稻的集中产区
C.丙地区雨热同期、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
D.丁地区纬度较高,热量充足,是温带经济作物的产区
【答案】1.D
2.A
3.C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点评】我国的农业分布特点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东部主要发展种植业,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油料作物是花生,糖料作物是甜菜;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四大牧区分别是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1.由图可知:春耕春播最早的是丁地区。故答案为:D。
2.我国春耕时间出现差异主要原因是气温不同,南方地区热量条件好,春耕时间更早。故答案为:A。
3.甲地区冬冷夏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我国重要的牧区。A错误。
乙地区气候冷湿,种植小麦和水稻。B错误。
丙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C正确。
丁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是热带经济作物的产区。
(2023七下·德庆期末)读中国农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符号分别表示四种农作物,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甜菜②—甘蔗③—花生④—油菜
B.①—甜菜②—花生③—油菜④—甘蔗
C.①—花生②—甜菜③—甘蔗④—油菜
D.①—花生②—油菜③—甜菜④—甘蔗
5.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线,接近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山脉B是我国南北方的界线,也是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C.牧区D是我国的新疆牧区
D.牧区C是我国的青海牧区
【答案】4.B
5.B
【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点评】(1)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的以北区域;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大豆的集中产区在东北平原;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甜菜是一种性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到北疆地区;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
(2)我国的四大牧区是青海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西藏牧区。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的优良畜种是牦牛;新疆牧区的优良畜种是新疆细毛羊;内蒙古牧区的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我国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牧区畜牧业以天然草场为基础,养牛、马、羊,为国民经济提供皮毛肉等;农耕区畜牧业以部分粮食或加工粮食的副产品为饲料,饲养猪牛羊、家禽等,是国民经济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
4.读图分析可知,①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是甜菜;②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的山东省等省区,是花生;③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是油菜;④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是甘蔗。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 曲线A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线,接近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A不符合题意;
B.山脉B是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界线,但不是二、三级阶梯的界线,B符合题意;
C.牧区D是我国的新疆牧区,优良畜种新疆细毛羊,C不符合题意;
D.牧区C是我国的青海牧区,优良畜种青海牦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3八下·右玉月考)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常见农业活动——水田插秧。读图,完成问题。
6.图中显示的农业生产活动,最常见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7.该地区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是( )
A.小麦 B.甜菜 C.青稞 D.油菜
【答案】6.B
7.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6.读图可知图中的活动是插秧,是种植水稻的过程,主要位于南方地区;
故答案为:B。
7.油菜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小麦和甜菜是北方地区的作物,青稞是青藏地区的作物;
故答案为:D。
(2023·安阳模拟)种子是粮食的源头,是农业的“芯片”。南繁是指将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冬季拿到我国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图为中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及部分农作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南繁基地最繁忙的月份可能是( )
A.3月—5月 B.5月—7月
C.7月—9月 D.9月—次年5月
9.据图可知,我国油菜和大豆分布特点是( )
A.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B.油菜是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油料作物
C.大豆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是大豆的最大产区
【答案】8.D
9.A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大,因此作物种植与种植制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利用科技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8.由材料可知,冬季适合南繁,因此9月-次年5月可能是南繁基地最繁忙的月份我,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9.由图可知,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选项A正确,故答案为:A。
(2023·尉氏模拟)你也许想不到,一碗白米饭,它的种源80%来自海南岛。下图是海南岛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 )
A.平原作物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丘陵作物区种植温带经济作物
C.林业经济区分布在北部地区
D.生态功能区以平原、丘陵为主
11.三亚成为我国冬季“育种天堂”的突出优势是( )
①气温高,热量充足 ②纬度低,光照充足 ③冬季降水丰富,水分充足 ④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每年约有6000多名科研人员齐聚三亚,进行作物的品种选育、种子鉴定和生产推广,体现出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向( )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农产品完全依靠自给自足
C.科技助力农业的发展 D.科技可改变自然环境特征
【答案】10.A
11.A
12.C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海南省简称“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省会海口市;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对望,东南和南部在南海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为邻;海南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中间高耸,呈穹窿山地形;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10.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海南岛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湿热,平原作物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A正确;
B、丘陵作物区种植热带经济作物,B错误;
C、林业经济区分布在南部地区,C错误;
D、生态功能区以山地、丘陵为主,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11.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亚地处低纬度地区,气温高,光照、热量充足,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大,①②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12.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合题干“每年约有6 000多名科研人员齐聚三亚,进行作物的品种选育、种子鉴定和生产推广,体现出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向”是科技助力农业的发展即科技兴农,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13.(2023·杜尔伯特模拟)小明有一位网友向他介绍自己家乡时说:我们这里的农作物通常一年三熟,主要作物有水稻、椰子等热带作物。由此可知该网友的家乡所属的温度带为( )
A.中温带 B.寒温带 C.暖温带 D.热带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热带全年高温,热量和降水充足,可以达到一年三熟;
故答案为:D。
【点评】温度带是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通常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这是地球的一个大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圈便在南、北极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也是23°26′。在这个纬度范围内,有极地区域特有的天文现象——极昼和极夜,故南、北纬66°34′的两条纬线,被称为南、北极圈。
14.(2023·杜尔伯特模拟)关于农业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地形陡峭的山地,水土容易流失,应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B.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耕地多为旱地,粮食作物多为水稻
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
D.西部地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和华北平原以旱地为主,水资源较少,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故答案为:B。
【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15.(2023·吉林模拟)在烟台读书的小刚,暑假回老家海南,想给父母带些北方的特产,他应该选择( )
A.芒果 B.柑橘 C.苹果 D.荔枝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苹果是温带地区的作物,芒果柑橘和荔枝都是热带和亚热带的水果;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水稻一般生长在南方的水田,小麦生长在北方的旱地,玉米则生长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经济作物包括糖料作物,甜菜生长在北方,甘蔗生长在南方。油料作物包括大豆和花生生长在北方,油菜生长在南方,纤维作物以棉花为主,生长在新疆南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16.(2023·扶余模拟)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下列地区中,适宜发展种植业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横断山区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A、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也是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地区,A说法正确;
B、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原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缺乏水资源,不适宜大面积的种植业发展,B说法错误;
C、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势低洼,且属于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非常匮乏,气候恶劣,不适宜种植业的发展,C说法错误;
D、横断山区:横断山区地势崎岖,山地较多,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种植业。该地区更适合发展林业、果业等特色产业,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这些条件使得该地区适合进行大面积的农作物种植,如稻谷、小麦、棉花、油料等。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有广阔的流域面积,众多的支流和湖泊,水资源非常丰富。这为灌溉和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7.(2023八下·宣汉期末)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有( )
①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②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③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 ④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包括:① 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中国沿海地区的海水温度适中,有利于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这为海洋牧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② 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中国沿海地区拥有宽广的大陆架,大陆架的面积较大可提供更多的适合海洋牧场建设和养殖的海域。④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中国沿海地区的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各类鱼类、贝类、海藻等。这为海洋牧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种源和资源基础。
故答案为:C。
【点评】中国发展海洋牧场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可以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就业和增收机会,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实现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题
18.(2022·邓州模拟)读我国水稻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集中产区耕地类型以 为主,农作物熟制是 。
(2)新疆稻作区和宁夏稻作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受山脉阻挡,降水稀少。宁夏稻作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地区,便于 。新疆稻作区主要分布在 盆地边缘的绿洲,来自附近高山的 是其主要的水源。
(3)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分布最北的地区,原因是夏季气候 。
(4)与大庆、青岛相比,喀什种植海水稻单位亩产量更高的气候原因是什么?
【答案】(1)水田;一年两熟到三熟
(2)引水灌溉;塔里木;冰雪融水
(3)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4)喀什夏季昼夜温差大,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水稻集中产区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为水田。南方地区的温度带为热带和亚热带,故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2)由图可知,新疆和宁夏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且山脉阻挡湿润空气进入,因此降水稀少,宁夏稻作区主要分布于黄河沿岸地区,灌溉水源充足。新疆稻作区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附近有天山山脉,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3)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大,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
(4)与大庆和青岛相比,喀什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多晴天,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更充足。
【点评】(1)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2)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3)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19.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 ,这叫“ “。
(2)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 可以保持水土,这叫“ ”。
(3)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 ,这叫“ “。
(4)河湖较多,适宜发展 ,这叫“ “。
【答案】(1)耕作;宜粮则粮
(2)林业;宜林则林
(3)畜牧业;宜牧则牧
(4)渔业;宜渔则渔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 宜粮则粮 ”。
(2) 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 宜林则林 ”。
(3) 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 宜牧则牧 ”。
(4)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 宜渔则渔 ”。
故答案为:(1)耕作;宜粮则粮;(2)林业;宜林则林;(3)畜牧业;宜牧则牧;(4)渔业;宜渔则渔。
【点评】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
20.东西差异:
(1)西部地区 广布,农业中的 地位重要,种植业只分布在有 的平原、河谷和绿洲。东部地区是 、 和 主要分布区。
(2) 和 (干湿状况)的平原地区以 业为主。
(3)林业集中分布在 和 的天然林区,以及 的人工林区。
(4) 地区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 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5)我国四大天然牧区是 (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区)、 、青海牧区、 。
【答案】(1)天然草场;畜牧业;灌溉水源;种植业;林业;渔业
(2)半湿润;湿润;种植
(3)东北;西南;东南部
(4)沿海;南方
(5)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1)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的畜牧业地位重要,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东部地区是季风区,降水丰富,是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2)根据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和地形图分析可知,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主要是平原,以种植业为主。
(3)根据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分析可知, 我国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 东南的人工林区。
(4)沿海地区海洋面积广阔,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南方地区河湖众多,淡水渔业发达。
(5)我国四大天然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其中内蒙古牧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区。
故答案为:(1)天然草场;畜牧业;灌溉水源;种植业;林业;渔业;(2)半湿润;湿润;种植;(3)东北;西南;东南部;(4)沿海;南方;(5)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点评】(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
(2)(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4)本题考查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和淡水渔业发达的地区,理解解答即可。
(5)我国的四大牧区是青海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西藏牧区。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的优良畜种是牦牛;新疆牧区的优良畜种是新疆细毛羊;内蒙古牧区的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