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9.皇帝的 新装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9.皇帝的 新装教案(共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4 12:1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19 皇帝的新装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安徒生及童话这种文学体裁。(重点) 2.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重点) 3.学习快速阅读,以“新装”为线索,厘清故事情节,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重难点)
同学们,你们喜欢穿新衣服吗 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也非常喜欢穿新衣服,喜欢到了“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甚至“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这位特别的皇帝。(板书课题)
1.走近作者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2.写作背景
当时丹麦已成为英国的附属国,丹麦人民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而封建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写成了《皇帝的新装》,锋芒直指统治阶级,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病态。
3.文体知识
童 话
概念: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特点:童话往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以及家具、玩具以及整个大自然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4.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
笨蛋(bèn)   滑稽(jī)   圈定(quān)
爵士(jué) 头衔(xián) 袍子(páo)
钦差(qīn) 赏赐(cì) 炫耀(xuàn)
称职(chèn) 愚蠢(chǔn) 现款(kuǎn)
御聘(yù)(pìn) 妥当(tuǒ) 呈报(chénɡ)
陛下(bì) 勋章(xūn) 骇人听闻(hài)
随声附和(hè)
(2)解释词语
不惜:不顾惜;舍得。
炫耀:夸耀。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愚蠢:愚笨;不伶俐。
妥当:稳妥适当。
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不可救药:多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一)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分配角色。
叙述旁白 皇帝 老大臣 骗子 诚实的官员 大家(骑士、典礼官、小孩子、爸爸、老百姓)
(2)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评价。
2.速读课文,看谁能填对老师出的题目,每空只能用一个字。
情节线索:(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明确:爱 做 看 穿 揭
3.接龙复述课文。
提示:(1)皇帝有何嗜好 课文是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3)皇帝先后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和官员去看织布,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 他回去是如何向皇帝汇报的 官员有何心理活动 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 说了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看到了什么 他们又是如何想的 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7)结果如何
要求:情节完整,语言连贯,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说得简洁明白。
4.这篇课文的情节围绕一个“骗”字展开,请同学们说说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
明确: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老百姓传骗→小孩子揭骗
(二)深层探究
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 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
明确:(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2)骗子说那件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无能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大臣们怕人说自己不称职,老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又怕被人说愚蠢,所以大家都不敢说真话了。
3.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老百姓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懦与虚伪。
4.为什么老百姓刚开始不敢说真话,后来却又敢说真话了
明确:老百姓开始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好像他们都看见了皇帝穿着的“新装”。大人们说的都是假话。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说的是实话。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最后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也都说了实话。
老百姓胆小怕事,他们怕触犯皇帝,又怕受人讥笑,因而不敢讲真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那么严重,比大臣们要少一点私心。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因而能把真话传播开来。
5.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子来说出真相的
明确: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奇怪的特性”。说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胆、率真,从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三)主旨探究
  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 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地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童话以骗开始,又以骗结束,以至演出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看似荒诞无稽,而骗局却成功施展,不只在于两个骗子毒辣地利用了根本不存在的“新装”可以检验是否称职或愚蠢的奇怪的特性,更主要的在于从皇帝到大臣,再到满京城的人自欺欺人的心理本质。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阅读课文,学习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重点) 2.调动自己的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品析语言,探究写法(重难点)。 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文章以新装为线索,写了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这几个情节。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文本,品析童话中的人物和语言。
复习提问
检查知识掌握
1.听写生字词。
2.请学生复述课文。
(一)人物赏析
1.请用下面一句话说说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皇帝。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    的人,因为 。
示例: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愚蠢的人,因为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请学生回答。
明确1: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爱美的人,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是如何换穿新衣服。
明确2:我认为皇帝是一个虚伪、自欺欺人的人,因为他明明看不见这衣服,却装模作样地看衣料,穿新装。
明确3: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因为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待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小结:本文塑造了一个昏庸无能、荒唐可笑、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的皇帝。
2.大臣、骗子、老百姓、孩子各是什么样的人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
明确:(1)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骗子——狡猾、善钻空子、行骗有术。
老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
小孩子——天真无邪、敢说真话。
(2)最喜欢小孩子。
3.你如何评价这两个骗子
明确:(1)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
(2)骗子骗皇帝,以骗对骗,只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
(3)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没有写骗子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
(4)两个骗子也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病态的社会。
(5)骗子的行为不值得肯定,纯粹是为了捞取个人钱财。
(二)语言品析
安徒生童话中的语言如山中一股涓涓细流,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幼小的心灵,那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一份崇敬去慢慢品味这份美味佳肴。请仔细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明确:用“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除非”等词语把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夸张到极点,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和爱慕虚荣。
2.“‘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 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明确: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骇人听闻”“最可怕的事情”,都是皇帝心里所想,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还用了“极”“十二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暴露了皇帝的虚伪、可笑、自欺欺人的本质。
3.“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明确:一“转”一“扭”写出了皇上做作的丑态,这一细节表现了皇帝的自欺欺人。
4.“‘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明确:四个“多么”写出了众人的虚伪,从侧面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愚蠢。
(三)写法探究
本文想象丰富而且奇特,夸张大胆而且合理。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存在的,为什么却又能够令人信服
明确: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存在的,却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做出逾乎常理、骇人听闻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大臣们一味阿谀逢迎皇帝,只求保住官位,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童话作家安徒生在这样的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驰骋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叙述出这样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这样的人物形象。骗子手段高明,善于设骗;皇帝贪婪、虚荣,甘心受骗;大臣们阿谀奉承,乐于互骗,形成了这篇童话巧妙的布局。既有现实生活的充分依据,又表达了对这样的皇帝和大臣们的强烈憎恶之情。文中描写皇帝、大臣甘愿受骗并且骗人,直到皇帝在游行中听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体游行的真相以后,还硬撑着把戏演下去,都是人物特点的逻辑发展,因而能够让读者信服。
请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想象一下“皇帝回宫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续写《皇帝的新装》吧!
明确:(示例)那个光着身子的皇帝在游行受到嘲笑后恼羞成怒,当场宣布:“谁再说坏话,立即处决!”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从此,皇帝再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哎呀,把胸膛弄脏了!”就被打入了冷宫。另一次,一位大臣辞职后说:“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也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杀。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为经过的街道多,说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杀了一千多个老百姓。有一个心善的老大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了一个办法,他对皇帝说:“您向来喜欢新衣服,还是另做一套新的换上吧!”可是皇帝硬说这套神奇的衣服永远不会旧,还把他关进了监狱。人们请求皇帝给予“言论自由、嬉笑自由”,皇帝一律拒绝。以后大家都对皇帝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皇帝仍然疑心。他命令士兵,凡是有笑声的家里,都要把人抓出来杀掉,结果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大家一起拥到皇帝跟前,撕他的肉,并大声喊:“撕掉你空虚的衣裳!”最后,连士兵也站在人民这一边。皇帝就像被天上掉下的一块大石头砸在头顶上,身体一软就瘫在了地上。
同学们,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用真诚来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吧!
皇帝的新装
皇帝:昏庸无能、愚蠢至极、爱慕虚荣、自欺欺人
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骗子:狡猾、善钻空子、行骗有术
老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
小孩子:天真无邪、敢说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