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选择题
1.在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三课航天员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水球变“懒”、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实验,下列选项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水球变“懒” B.趣味饮水 C.点火发射 D.调头的扳手
2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轮胎爆 C.食物腐败 D.木炭燃烧
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浓盐酸易挥发
C.白磷在空气中能自燃 D.碳酸钙难溶于水
4.下列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
A.铜是紫红色固体 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C.铝能与酸反应 D.钠的质地较软
5.根据教育部正式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下列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扫地面 B.整理床铺 C.烹饪食物 D.修剪盆栽
6.下列生活中的一些活动,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测量体温 B.苹果榨汁
C.燃放烟花 D.整理桌椅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干冰升华吸热进行人工降雨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8.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葡萄酿酒 C.粮食霉变 D.烟花爆炸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物理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D.化学变化一定有发光、发热、变色、
10.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钢铁生锈
C.葡萄酿酒 D.冰山融化
二、非选择题
1.物质在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________就表现出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2.某化工厂发生氯气(Cl2)泄漏事故,继而发生氯气罐爆炸,周围的许多群众紧急撤离。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 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1)根据以上信息,氯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报道:氯气罐内为液氯,因氯气罐泄漏处置不当使液氯急剧气化产生爆炸,造成氯气罐爆炸的直接原因属于___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
酒精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酒精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
4.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了物质的两种不同变化形式:
a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e 白玉为床,金作马;
f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上述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你的理由是 。
(2)成语是言简言赅、通俗易懂的中华民族语言艺术之一,请你列举出至少两个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成语为 、 。
(3)李商隐的《无题》中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明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请分析其中的道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