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学习要素
1.联系写作背景,梳理论证思路,感受议论文结构严谨特征。
2.梳理观点与材料关系,感受本文论证简洁有力、富有战斗力的特征。
3.品味驳论文逻辑严密、讽刺性强的语言特点。
1.驳论文论点:在批驳对方的错误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论点。
2.事实论据的作用:通过概括、简介典型性事实来证明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驳论文语言特点:运用排比、比喻、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尖锐犀利的语言,表达对敌人的深恶痛绝;热情似火的语言,表达对中华优秀儿女的衷心爱戴。两种语言风格,相互映衬、相辅相成,显示出鲁迅杂文语言艺术的多彩与绚烂。
二、文本解读
本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侵占了东北三省,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威胁之中,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力大受打击,悲观情绪占据了一部分人的头脑,有人甚至在《大公报》发表《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公开发出“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哀叹,正是针对这种悲观情绪,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批驳文章。
鲁迅先生针对悲观者提出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言论,进行有力批驳。一方面根据对方的论证过程指出这不是“失掉自信力”,而是失掉“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本文首先列举对方的论据,再点明对方错误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接着根据对方提供的事实论据,推论出中国人不是失掉“自信力”,而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并用事实来证明;最后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排比、设问、反问、比喻、仿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批驳的语势和说服力;语言犀利,讽刺性强,有很强的感染力;关联词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说理的逻辑性。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文章一开始就从时间的角度,指出敌方论据不断发生变化。作者在列举这些敌方论据时,一再强调这些都是“事实”,初看似乎证据确凿,中国人真的是失去了自信力。然而鲁迅先生又用“总”“只”“一味”等词来修饰敌方的行为,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嘲讽戏之味也就跃然纸上了。
2.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当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在大肆宣扬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正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很多革命者转入地下工作,他们一方面要抗击日本侵略者,另一方面还要防备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追杀,他们是民族解放事业的先驱,是中国的脊梁。面对反动派的无耻言论,鲁迅先生慷慨陈词,给予有力反驳,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3.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捺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谁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既指第8段提到的先贤,也包括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当下的志士)。中国人是否有自信,不是看反动文人发表的文章,而是要去看那些被称为“中国的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他们“有确信,不自欺”,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段话表达出作者的强烈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联系写作背景,梳理论证思路,感受议论文结构严谨特征。
在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感受到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农村人们命运的关注;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杂文,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文笔的力量。先比较朗读,初步感知标题的表达效果。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前者是肯定的语气,表达出说话人对中国人的失望、悲观;后者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疑问的语气,表达出说话者的质疑、愤怒,给读者留下悬念。
▲活动设计一:抢答比赛,背景知识知多少
背景知识补充: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一些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甚至有人“求佛菩萨来保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发表《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悲观主义论调,一些走狗文人也紧随其后散布这种言论。同年9月25日,鲁迅生生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对这样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斥。
▲活动设计二:一个好汉三个帮,一起还原作者批驳的思路
操作说明:一人说观点,其他同学说出证明观点的论据,再归纳推理过程。
1.教师示范第一个观点:
观点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1: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论据2:不久,不再自夸,改信国联。
论据3:现在,不自夸,也不信国联,改为求神拜佛。
推理过程:因为从公开的文字看,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所以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其他观点的推理过程由小组合作完成。
2.观点二示例:自信力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论据3:信国联@曾经有过“他信力”
推理过程: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所以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信力是早就失掉了的。这是对核心概念“自信力”的批驳,论据不能证明这个核心概念。论证过程错误,因此论点也是错误的。
3.观点三示例:中国人现在发展着自欺力。
论据:求神拜佛。
推理过程:因为求神拜佛,就玄虚之至,它可以让人长久地麻醉自己,所以中国人发展着自欺力。这是承接“他信力”对核心概念“自信力”的进一步批驳,前后形成层进关系。
4.观点四示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1:过去,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愿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论据2:现在,有确信、不自欺的人也不少,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却被摧残抹杀。
推理过程:因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愿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现在这一类的人也不少,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却被摧残抹杀。所以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尚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活动设计三:乾坤大挪移,感受论证思路的严谨性
请同学们把文章的第3--5段和第6-8段调换一下,朗读文章内容,然后说说
这种乾坤大挪移是否可行。
第3-5段主要根据对方的论证过程,推论出中国人从未有过“自信力”,失掉的是“他信力”,并发展着“自欺力”,这是承接第1、2段直接反驳论证;第6-8段是在批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达到间接批驳对方论点的目的;第9段则是在此论证的基础上作出的总结。这样安排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因此是不可以随便挪移的。
本文是作者针对当时社会现实写的一篇杂文。开头先摆出对方的论据,继而指出对方的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接着针对性地驳论证,即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对方的观点;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要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层层推进,结构严谨,富有逻辑性。
圈画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能适当批注点评。
第二课时
1.梳理观点与材料关系,感受本文论证简洁有力、富有战斗力特征。
2.品味驳论文逻辑严密、讽刺性强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的情感。
内容复述:请运用“先…继而…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语言表达形式来复述文章内容。(参考第一课时的“课堂小结”内容)
活动设计一:欢乐大转盘
1.论据连连看,根据提供的名单搭配第7段所提到的几类人物,并指出搭配的理由。
操作说明:老师先叫第一个同学,接下来由第一位同学再叫下一位同学,活动
结束,要形成一个闭环圆圈。
司马迁、李时珍,他们是“埋头苦干的人”,默默无闻、努力工作;岳飞、文天祥,是“拼命硬干的人”,他们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和人民;屈原、海瑞,他们同情人民,伸张正义,是“为民请命的人”;玄类,历尽艰辛、为追求理想、探求佛理不怕牺牲,属于“舍身求法的人”。
2.比较:假如这些论据都放进文章中,与原文相比,你认为哪一种写法更有说服力?
原文是篇杂文,是在批驳对方错误观点中提出自己的观点,鲁迅先生通过列举几类人,证明了中国有自信力的人是大有人在的,有力批驳了反动派及其反动文人的错误言论。这样使文章简洁有力,富有战斗力。如果只列举几个人物,就达不到这种批驳效果。
▲活动设计二:小组大比拼
操作说明:各小组派出2名代表,抓住具体词句分析文章语言特点,不能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班级挑选3名同学代表作为评判员,为每组的分析打分,最后分数高的小组胜出。
示例:
1.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总“体现行为的经常性,表现出说话者的自我夸耀、盲目愚昧,起强调作用,富有嘲讽意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却也是“表现出作者的嘲讽、轻蔑、愤怒。
2.第3段“假使…也”,这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突出文章语言的逻辑严密、讽刺性强的特点。
3.仿照“自信力”创造出的“他信力”“自欺力”,体现出反动派自欺欺人的嘴脸,造语奇特,极具讽刺意味。
4.运用了排比、比喻手法,排比加强语势,突出强调了具有自信力的人有很多,他们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用“中国脊梁”比喻对历史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形象生动地揭示出他们坚定正直、拼搏进取的精神。排比修辞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所列举的四类人的歌颂之情以及自豪之感,语言富有感染力,达到批驳的效果。
▲活动设计三:接龙我在行
1.请用一组“因为…所以”的句式来理解鲁迅先生说的“自己看看地底下”的理由。
2.用一组“虽然…但是…因此”的句式概括全文内容。
操作说明: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联系前面的文章内容,由一个同学先说关联词的前一个内容,再由下一个同学说出下一个词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先生文章结构严谨的特点,理解作者写作目的。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前后的逻辑关系能够说通即可。
本节课通过梳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来感受本文批驳尖锐、富有战斗力的论证特点。从语言表现力来看,这篇文章用词精准,说理生动,有讽刺意味;同时文章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能有力批驳对方错误观点并确立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逻辑性极强。文章字里行间既有作者对反动派的蔑视批判,也有对“中国脊梁”的赞美,以及由此激发的自豪之感。
1.请从语言的表现力角度,赏析“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这句话。
2.请选择第7段中提到的四种人中的一种,补写一个具体的论据。(人物+事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