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氯及其化合物
氧化
漂白
消毒
课时二
氯气
氯气的发现
将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瑞典化学家舍勒
发现
命名
确认这种气体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氯气
英国化学家戴维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01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原理
【化学方程式】
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
【离子方程式】
+4
0
+2
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1
浓盐酸性质:还原性、酸性
MnO2 + 4H+ + 2Cl- Mn2+ + Cl2↑ + 2H2O
氧化剂还原剂的粒子个数比为:
1:2
1 : 1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收集方法
产物:
性质:
溶于水,与水反应
Cl2
ρ氯气 > ρ空气
向上排空气法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验满方法
(1)观察集气瓶口呈黄绿色,则收集满
(2)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试纸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l2,防止污染空气
Cl2 + 2I- = 2Cl- + I2
尾气处理
(3)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集满。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装置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注意事项
(1)必须用浓盐酸,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
(2)实际称取MnO2质量必须适当多于理论值,因为有一部分Cl2会滞留在发生装置中。
(4)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装置中残留的Cl2,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3)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l2,因为溶液中Ca(OH)2浓度小,吸收不完全。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思考与讨论
该装置制取的氯气是否纯净,若不纯会混有什么杂质?如何除去?
不纯净
HCl
H2O(g)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干燥Cl2
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氯气的其他实验室制法
固液不加热
2KMnO4 + 16HCl(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KClO3 + 5HCl(浓) = KCl + 3Cl2↑ + 3H2O
氯气的工业制法
02
氯气的工业制法
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 + 2H2O 2NaOH + Cl2↑ + H2↑
氯碱工业
Cl-的检验
03
Cl-的检验
【实验探究】在三只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然后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
Cl-的检验
试液2~3mL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 加入少量稀硝酸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Ag2CO3 + 2H+ = 2Ag+ + CO2↑ + H2O
Cl- + Ag+ = AgCl
生成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沉淀不溶解
生成白色沉淀
沉淀溶解,有气泡产生
Cl- + Ag+ = AgCl
CO2- + 2Ag+ = Ag2CO3
3
Cl-的检验
方法总结
试剂:稀硝酸、AgNO3溶液
排除的 干扰
CO2-
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Cl-的检验答题模板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先滴加适量稀硝酸,再滴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Cl-。
实验室制气体的基本思路
04
设计气体制备装置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明确气体制备的原理,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药品状态 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装置
分析气体是否含有杂质, 根据气体和杂质性质的差异选择除杂、净化方法
根据气体性质选择收集装置,分析是否需要尾气处理装置
气体制备装置的连接顺序
气体发生装置
01
02
03
04
气体净化装置
气体干燥装置
气体收集或性质检验装置
05
尾气收集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反应原理、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
选择依据
发生装置的基本类型
固+液―→气
气体净化装置的选择
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不引入新杂质。
净化原则
净化装置的基本类型
盛液体除杂试剂
气流:长进短出
洗气瓶
U形管
球形干燥管
盛固体除杂试剂
气流:粗进细出
气体净化装置的选择
不能与被干燥气体反应
干燥剂的选择原则
干燥剂分类
酸性干燥剂:P2O5(粉末)、硅胶(固体颗粒)、浓硫酸
碱性干燥剂:碱石灰(粉末)
中性干燥剂:无水CaCl2(白色多孔固体)
强氧化性,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如H2S
不能干燥NH3
酸性气体:CO2、NO2、SO2、Cl2、HCl、H2S
碱性气体:NH3
中性气体:N2、O2、H2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气体的密度、水溶性以及是否与水或氧气发生反应
选择依据
方法选择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尾气处理装置的选择
根据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将其转化成无毒物质或吸收
选择依据
方法选择
点燃法:如CO、H2、CH4等易燃气体可用此法,必须先验纯,再点燃。
吸收法:如Cl2、SO2、H2S、HCl等可用碱液吸收。
尾气处理装置的选择
吸收法:如Cl2、SO2、H2S、HCl等可用碱液吸收。
用于吸收溶解或反应速率不是很快的气体,如用NaOH溶液吸收Cl2、CO2等。
用于吸收极易溶且溶解很快的气体,如HCl、HBr、NH3等。
防倒吸
随堂练习
例1: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制备NaClO溶液,并设计实验(如图2所示)探究NaClO的性质。
关于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中溶液褪色的原因是:稀硫酸的加入,减弱了溶液的碱性B.II中使溶液褪色的物质是HClOC.III中产生黄绿色气体的可能原因是:ClO-+Cl-+2H+=Cl2+H2OD.对比I和III可知,加入的酸的浓度不同,发生的反应不同
A
随堂练习
例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验证氯气性质的装置(其中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
(2)装置D的作用是 ,则烧杯中的溶液是 ,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除去Cl2中的HCl
(2)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NaOH溶液;Cl2+2NaOH=NaCl+NaClO+H2O
随堂练习
例3:氯的含氧酸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在预防新冠疫情中起到重要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氯气和相应的碱溶液反应制取NaClO和KClO3,制备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持仪器略去),并研究KClO3的氧化性。已知:氯气与碱反应,温度较高时生成ClO3-,温度较低时生成ClO-。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 。(2)装置A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D中Cl2与试剂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E中最好选用试剂为 (填标号),其作用是 。A.Na2SO4溶液 B.浓H2SO4 C.饱和NaCl溶液 D.NaOH溶液
氧化
漂白
消毒
氯气
THANKS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