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3张PPT)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
选必一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标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核心概念:内外服制、宗法分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中书省制、内阁、军机处、郡县制、行省制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古人之言:“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他强调,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具有无可辩驳的显著优势。
毛公鼎
龟甲刻辞
2022年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国家诞生起,中国历代在制度安排方面凝聚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经验,其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线索之绵长、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或民族所难与相比的。
导入新课
时空坐标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
秦
西周
分封制
汉
唐
宋
元
明
清
宗法制
三公九卿
郡县制
中外朝
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
三省六部
节度使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二府三司
中书省制
废宰相
权分六部
设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康熙:南书房
雍正:军机处
地方收权分权
通判
行省
行省
废行省设三司
商
内外服制度
方国林立
中央:
地方:
州—郡—县
道—州—县
郡—县
路—府—县
省—路—府—州—县
省—府—县
省—府—县
隋
自制时间轴
自主学习
一、奠基——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舌尖上的礼仪——先秦时期的饮食礼制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王位世袭制
方式: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结果: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认识:血缘政治开端,宗法观念萌芽;生产力发展和
阶级对立产物,顺应历史趋势和社会进步,但
不能保证继承人的才能与品德。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王朝国家——夏。
1.内外服制:
2.职官制度: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材料1: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外服以至外服以外的方国,其经济多较商落后,故而也不时进入王畿抢掠。终商一代,与方国的战争十分频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内服
外服
材料2:殷衰,诸侯或不至,殷兴,诸侯归之。
——《史记》
材料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4:“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致天之罚。”
——《尚书·盘庚》
商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神秘色彩浓厚;
神权与王权结合。
(二)商朝
(松散联盟)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制:
材料1: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材料2:“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 ——钱穆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税、朝觐述职。
权利:实行再分封;可在封地内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积极: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巩固了统治;扩大了周文化范围。
消极:西周后期,导致诸侯国势力膨胀,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诸侯权
利和义务
B
影响
D
分封目的
A
分封对象
C
分封特点
E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一、奠基——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名称 内外服制度 分封制
不同
相同 比较松散的国家结构;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比较弱
更加紧密的国家结构,并与宗法制相结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方国联盟体
家国共同体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重点探讨:商朝内外服制与西周分封制的异同?
①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②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上述材料图片体现出西周宗法制的哪些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是家族血缘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家国一体(家国同构);
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
等级森严。
家国同构:"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是一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材料1:自武王至幽王,传十二世十三王,基本上行嫡长子世袭制。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
材料2:《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 班固《白虎通义》
材料3: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 ——《吕氏春秋》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法制对当时有哪些影响?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世卿世禄”的特权)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
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影响深远。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影响了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形成了“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
影响了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建立;影响了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
宗法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严格的伦理范式,“忠”“孝”观念深入民心;宗法观念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国”与“家”不可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批批忠孝之士;
宗法制本身倡导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
重点探究 宗法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1.封建政治:
2.社会习俗:
3.思想观念: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①概念
“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的乐舞。
②作用:
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的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稳定统治秩序。
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
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一簋。
材料:贵族们的衣食住行,车马舆服各个方面都有清晰的规定。有以多为贵的。如宗庙数量上,“天子七庙,诸侯五庙”。有以小为贵者。如饮食上,“天子一食,诸侯再”。贵族们不能如饕餮之徒一样无节制的饮食,而平民则可以随心所欲。—《周礼·礼器》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礼乐制:
重探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关系
①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②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
③礼乐制度维系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
宗法制
家庭生活政治化
权利继承制度
分封制
政治生活等级化
权力分配制度
礼乐制
等级观念生活化
是权利认同制度
血缘纽带
政治体现
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
维护工具
维护工具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四)原始民主遗存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上天生下百姓并为他们立了国君,让国君治理他们,不让他们丧失天性。有了国君又替他设置了辅佐的人,让他们教导保护他,不让他越过法度。所以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设置侧室,大夫有贰宗,……以便互相帮助。善良的就赞扬,有过错则纠正、有患难就救援,有过失就改正。
上边这段话,体现了商周原始民主传统的哪些特点?
民本思想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
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意见。
国人也可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原始民主遗存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重点探究:说出材料分别反映哪一种政治制度?中国早期(夏商西周)政治有何特点?
史料3: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史料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史料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史料4:自武王至幽王,传十二世十三王,基本上行嫡长子世袭制。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史料5: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一簋。
礼乐制
特点:(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
以宗法制为内核的层层分封制;统治权力带有垄断性和封闭性,阶层流动性差
(3)最高执政集团权力集中程度低
受封诸侯在封国内拥有较世袭统治权;西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4)受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
(五)特点
西周
周天子实力强大
分封制 宗法制
制度稳固
春秋
社会经济发展
诸侯争霸
分封制 宗法制
逐步瓦解
战国
政治上重大改革
君主权力加强
官僚制 郡县制
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二、创制——秦朝的政治制度
概念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秦 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
从汉到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明 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政治
公元前221
秦朝
公元前207
中央
地方
选官
监察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郡县制
军功爵制为主
御史大夫(监察中央官员);监御史(监察地方官员)
1.皇帝制度
(1)由来:
(2)特点: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皇权至上
(核心)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一)中央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1)特 点:以皇权为中心,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2)参政方式:三公九卿以“廷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供皇帝裁决。
“廷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秦朝开始的廷议在后世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其趋势是向较为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廷议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决策的合理性。廷议制度虽对君主权力有一定制约,但其作用是有限的。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
3.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1)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
(2)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3)秦朝文书十分繁密;
(4)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
概述秦朝文书制度的表现?
统一车轨、修建驰道等
条
件
中央政治制度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书同文字木方
影响:(1)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准确传送到全国各地;(2)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3)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二)地方——郡县制
春秋战国时出现,秦朝推广全国
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有利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是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重点探究: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名称 分封制 郡县制
相同 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国家结构模式之一; 目的都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结果都对当时维护统治、国家统一发挥积极作用; 不同 划分标准 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关系划分
地方权力 诸侯世袭,并拥有封地,权力较大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任,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权力较小。
与中央关系 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易形成地方割据 地方服从中央;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政治特点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中央集权)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地域取代血缘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二)地方——郡县制
三、演变——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前221
秦朝
公元220
东汉
西汉
前207
公元25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朝
元朝
清朝
明朝
581
907
1271
1368
1644
1840
960
三公九卿
中外朝
尚书台
三省制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
一省两院
废丞相权分六部 设内阁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 军机处
商:有较系统国家机构
西周:权力与血缘的结合
族权与政权的结合
春秋:宗法血缘开始瓦解 战国:郡县官僚开始产生, 君主权力加强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先秦时期
权力
继承
权力
分配
因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先秦时期不存在行政中枢一说。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材料: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吴晗
【思考】该漫画是否符合君臣关系演进的历史趋势?
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
维护专制统治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初:汉承秦制,三公九卿制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西汉晚期: 尚书权力逐渐增大
东汉: 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尚书一职的历史演变
秦:九卿少府属官地位低下
西汉:进入中朝,地位渐高
东汉:形成尚书台,成为行政枢纽。
1、汉——中外朝制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是对中外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东汉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此时的“台阁”( )
A.是氶相等三公的下属机构
B.是对中外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C.完全掌握了国家决策权力
D.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B
课堂训练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前221
秦朝
公元220
东汉
西汉
前207
公元25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朝
元朝
清朝
明朝
581
907
1271
1368
1644
1840
960
三公九卿
中外朝
尚书台
三省制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
一省两院
废丞相权分六部 设内阁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 军机处
2.魏晋南北朝——三省制
到魏晋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已完全被架空,成为荣誉头衔,而尚书
令、中书令、门下侍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宰相,形成三省制。
与秦汉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是三个机构,与三公由三位首长统辖大权相比,
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与后来的隋唐相比,三省权力划分尚未制度化。
魏晋南北朝
三公
九卿
皇帝
东汉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尚书台成为决策、执行的中枢机构,三公被架空。
皇帝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曹魏】
【西晋】
西汉
秦朝
皇帝
三公
九卿
【决策】
【执行】
中朝
三省六部制
出现三省制的雏形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3、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 省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六 部
……唐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位同宰相。……
——摘编自《唐宋之后无宰相:相权的削弱和分割》
1、形成过程
魏晋 三省制初成
隋朝 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唐朝 三省六部制完善,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3、隋唐——三省六部制
皇帝
皇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同意后交予审议
提交上奏
审议政令
起草政令
执行
机构
通过
审议
封驳
政事堂(议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3、隋唐——三省六部制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草拟
审核
执行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职能
①中书省:草拟皇帝的诏令(起草诏令)
②门下省:审核诏令(封驳审议)
③尚书省:执行
特点
职权分明: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三分相权、加强皇权、集体宰相制(群相),
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
意义
①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 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 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④ 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3、隋唐——三省六部制
(2020浙江卷)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
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A
课堂训练
(一)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宰相人数增加,相权进一步分散,皇权加强
(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还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 “三司”担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
职能性分割(多设机构,分化事权)
4、宋——二府三司制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4.元朝的中书省(一省制)
: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相权有所加强。
皇 帝
御史台
行政
枢密院
军事
监察
宣政院
宗教西藏
吏
户
工
刑
礼
兵
中书省
误区警示:
唐中书省:
中央决策机构之一,起草诏令
元中书省:
宰相机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元朝实行一省制原因何在?有何弊端?
1、原因:①元朝统治面积空前扩大,事务繁杂,
蒙古贵族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②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改
三省为一省。
2、弊端: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中书令一员……以太子兼之……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元史·百官志》
一省两院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5.明朝
重点探究: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原因及影响?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罚,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明史·胡惟庸传》
(1)废宰相: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
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
A、原因:
①历史原因:前朝丞相权势过重的教训。
②现实原因:废行省设三司,相权扩大。
③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
④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记三千二百九十一事”。 —(清)孙承泽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
——朱元璋
B、影响:
①加强皇权
②政务繁忙,效率低,易决策失误。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5.明朝
(2)设内阁:
①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
②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洪武十五年……设置殿阁学士……大学士皆正五品官,使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预机务。
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则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值文渊阁,得以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学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自此始。
——《明清简史》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张居正偶感腹疼,万历皇帝会亲手调制椒汤面给先生食用。
1584年阳历五月,张居正死后两年被抄家,罪状是“污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箝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
思考:根据张居正待遇发生如此大的转变,谈谈你对宰相制与内阁制异同的认识。
宰相制 内阁制
相似 不同 地位 (权力来源)
任免
职权
对皇权作用
职能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最高行政机构,法定
(制度赋予)
政务咨询机构,非法定
(皇帝信任)
无决策权,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统领百官
一定程度制约皇权
无法制约,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选拔任命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无决策权和行政权,权力来源于皇帝个人信任,不能制约皇权。
(一)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5.明朝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朝皇帝担心内阁变成事实上的宰相,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万历皇帝二十四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这就使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
表现:
①司礼监获得批红权;
②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
思考:内阁当政,宦官弄权,是否意味着皇权衰弱?
无论内阁当政还是宦官弄权,其权力本质仍出自皇权,实质上都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
明朝锦衣卫的标配:绣春刀、飞鱼服
内阁:
严嵩专权20余年,被嘉靖皇帝罢免;
张居正死后被万历皇帝抄家;
司礼监:
刘瑾干政,被明武宗凌迟;
魏忠贤干政,被崇祯皇帝赐自尽。
皇帝信任内阁时,内阁权力大,出现首辅专政
皇帝信任宦官时,司礼监权力大,出现宦官专权
(一)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5.明朝
(3)宦官专权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6.清朝
(1)议政王大臣会议
创立于皇太极时期,撤于乾隆57年(1792),主要参加有八旗旗主等议政王、议政大臣等,是当时国家的议政和决策中心。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拟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满洲贵族集体决策,皇权受到限制。
(1)背景:清初入关后,采用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同时保留祖制——议
政王大臣会议。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2)设立:康熙在宫内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起草谕旨。
(3)目的:强化君主专制,消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4)影响:中枢权力遂一分为三。内阁、议政处、南书房互相制约,最后集权
于皇帝。
(5)认识:在宫内设南书房的思路,与汉武帝中朝决策相近,含有削弱议政王
大臣会议权力之意,同时含有将外朝内阁的部分权力归于内廷之意。
(2)南书房(乾隆)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6.清朝
(3)军机处:
设立:雍正时期
原因:直接:办理西北军务;
根本:加强君主专制。
军机大臣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机要政务,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性质:中枢秘书机构(非法定机构)
特点:①简:机构简单、朝臣兼职
②速:办事效率高
③密:保密性好,外界干扰少
影响:①提高行政效率
②加强皇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
西汉:(汉武帝)
“中外朝”制
东汉: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制
元:中书省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雍正)军机处
想一想:中国古代宰相制度变化有哪些特点?
(一)中央行政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前221
秦朝
公元220
东汉
西汉
前207
公元25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朝
元朝
清朝
明朝
581
907
1271
1368
1644
1840
960
三公九卿
(确立)
中外朝
重用亲信
削弱相权
尚书台
三省制
三省六部制
相权一分为三
二府三司
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财权
一省两院
相权扩大
废丞相权分六部 设内阁
相权消失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 军机处
(顶峰)
1.积极:防止分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2.消极:统治日益腐败,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进步,封建制度渐趋
衰落。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前221
秦朝
公元220
东汉
西汉
前207
公元25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清朝
明朝
581
907
1271
1368
1644
1840
960
郡县制
郡国并行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618
道、州、县三级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 (节道史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省、路、府、州、县 (行省制)
省、府、县三级制
1.西汉初郡国并行制: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
中央统治
15个郡
诸侯统治
39个郡
中央统治
97万户 450万人
诸侯统治
180万户 850万人
汉初全国有54个郡,各诸侯国就占了39个,仅齐一国就占有7郡,而归西汉王朝中央政府管辖的只有15个郡;从户口构成上看,在全国277万户、1300万人口中,由中央政府统辖的只有97万户、450万人,仅是全国户口总数的1/3。
当时,由于天子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使刘姓宗室诸侯的势力日益壮大,于是骄纵起来,处处与朝廷对抗
王国问题严重,
威胁中央的统治。
材料1:汉兴之初,海内皆定,同姓寡少,以惩亡秦之败。 ——《汉书》
材料2: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 柳宗元《封建论》
思考:汉初实行郡国并行的原因?该制度的弊端?
王国问题解决了吗?
郡国并行制
分封七个异姓王
剪除异姓诸侯王
分封同姓诸侯王
汉景帝
“削藩”
七国之乱
诸侯王
拥兵自重
平定
七国之乱
王国问题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前221
秦朝
公元220
东汉
西汉
前207
公元25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清朝
明朝
581
907
1271
1368
1644
1840
960
郡县制
郡国并行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618
道、州、县三级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 (节道史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省、路、府、州、县 (行省制)
省、府、县三级制
1.西汉初郡国并行制:
(1)含义:西汉初年,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
(2)原因:吸收秦亡的教训,巩固王朝统治。
(3)影响:造成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书·诸侯王表》
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汉郡统辖。名为“推恩”,实为软性削藩,虽诸侯国仍长期存在但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解决办法:汉武帝:“推恩令”和剌史监督地方。 推恩令意义:王国越分越小,诸侯王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县二级制与“州”的出现
思考:从西汉到东汉,地方行政管理有什么突出变化?
东汉十三州示意图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沿袭)
州刺史
【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职权:监察地方(位卑权重,只有监察权)】
)
州刺史/州牧
(地方一级行政单位,掌地方最高行政权、领兵权)
特点与影响:内轻外重,干弱枝强,导致东汉末军阀割据混战。
(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前221
秦朝
公元220
东汉
西汉
前207
公元25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清朝
明朝
581
907
1271
1368
1644
1840
960
郡县制
郡国并行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618
道、州、县三级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 (节度史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省、路、府、州、县 (行省制)
省、府、县三级制
2.唐朝节度使和藩镇割据
版图的拓展
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增置军镇
节度使权力扩大
国家出现外重内轻局面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掌握边镇武力的官员,后来其权力扩大,不仅领兵,而且把持民政与财赋。节度使盘踞一方,在当时被称为藩镇。
节度使
招抚室韦、靺鞨
管理西域
防御突骑施和坚昆
防御突厥
绥靖境内少数民族
防御吐蕃
1.结合材料、观察地图,推测节度使设置的初衷是什么?曾起过什么作用?
2.结合材料,后期为何会带来问题?带来了什么后果?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前221
秦朝
公元220
东汉
西汉
前207
公元25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清朝
明朝
581
907
1271
1368
1644
1840
960
郡县制
郡国并行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618
道、州、县三级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 (节度史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省、路、府、州、县 (行省制)
省、府、县三级制
2.唐朝节度使和藩镇割据
(1)节度使 A、原因
版图的拓展
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增置军镇
节度使权力扩大
国家出现外重内轻局面
B、结果:
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历时八年,763年被唐平定。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政治
边防空虚,周边不宁,吐蕃、南诏等少数民族政权不断进犯。
黄河流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江南经济未遭破坏,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唐代中央集权大大削弱,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经济
民族关系
思考: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什么C、影响?
安史之乱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2)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增设节度使。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但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实为割据势力。这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边疆形势紧张
在边疆增设军镇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名词解释: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2)藩镇割据
A、原因: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
B、表现:
①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
②经济上,拥有财权;
③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
C、影响:
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同时也延续了唐朝的统治,但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D、 藩镇割据“新”解
材料一 (安史之乱后)的藩镇,是一种帝国为化解安史之乱危机相当理性的举措……在与藩镇的博弈中,唐帝国通过不断学习调整……延续时间比代表“盛唐”气质的帝国前期还要长。
——李碧妍《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2018新课标全国I卷高考
与中央对立,长期割据
与中央存在摩擦,但未达到割据的程度。
保住了江南财政重地,为唐后期立国根本
材料二 “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宋史·尹源传》
藩镇与中央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材料1: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极个别藩镇割据,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唐末黄巢之乱,才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
藩镇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河北地区,与中央对立,长期割据“虽名藩臣,羁縻而已”。东南地区中央直接控制,保住了江南财政重地,为唐后期立国根本。中原、西南、西北地区,与中央存在摩擦,但未达到割据的程度。中央依赖藩镇维系统治,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统治
(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前221
秦朝
公元220
东汉
西汉
前207
公元25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清朝
明朝
581
907
1271
1368
1644
1840
960
郡县制
郡国并行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618
道、州、县三级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 (节度史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省、路、府、州、县 (行省制)
省、府、县三级制
3.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背景: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吸取唐末以来的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措施:①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并设通判监督,节度使转化为虚职;(削实权)
②设转运司管地方财政,大部分赋税上交中央;(制钱谷)
③地方精兵编入禁军,定期更驻(更戍法)。(收精兵)
影响:①大大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唐以来的藩镇割据问题
②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积贫局面
宋代的军队主要分禁军、厢军,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被称为“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宋初将各地军队中精壮者抽调朝廷成为禁军,不及等者留本地作为地方军,虽间或出戍外地,但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主要从事工役或杂役,厢军因而也称“役兵”。 ——摘自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
更戍法: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但将领不随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此举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力。宋神宗时,罢废更戍法。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多民族国家统一——元朝的统治
(1)含义:
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2)性质:
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又是中央派出机构(双重性)
◎元朝疆域图
地方
行省·10个
路、府、州、县、宣慰司
中央
腹里(河北、山东、山西)
(一)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4.元朝行省制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多民族国家统一——元朝的统治
材料一: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以省官(中书省官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七》
材料二:行省“诸行省用及(超过)千定(锭),必咨都省” “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 ——《元史·百官志七》
材料三: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3)特点
①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
②行省受制于中央,权力大而不专,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③打破“山川形便”,采取 “犬牙交错”政区划分方式。
思考:材料反映了行省制的什么特点?
(一)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4.元朝行省制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山川形便
犬牙交错
行省划分依据:一改以往以山川形便为依据的行政区划,以犬牙交错为主导,使各省无山川险阻可依,便于中央进行政治控权和军事镇压。
削弱了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使行省失去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环境
材料一: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行省制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行省也是蒙元帝国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一)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4.元朝行省制
(4)影响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史料实证】
1.废行省,设三司:
(1)职能:
①承宣布政使司负责行政;
②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司法监察;
③都指挥使司负责军事。
(2)特点:三司分权 互不统属 权归中央
明
皇帝
地方
布政司
民政、财政
都指挥使司
军政
按察司
监察、司法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5.明朝(省、府、县三级制)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真题例证】
(3)评价: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对强化中央集权。
稳定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
1.废行省,设三司:
(2016·全国Ⅰ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B
(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5.明朝(省、府、县三级制)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1)内容:负责一省的军民大政;
巡抚、巡按属于京官,由中央临时派遣。
(2)作用:有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2.设立巡抚、巡按:
(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1.明初:地方权力一分为三,即以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务,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狱政,都指挥使司掌地方军权,避免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但三司并行使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治“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率。
2.明中叶以后:临时派遣的巡抚日益常态化与制度化,在事实上成为地方“三司”的上级,最终完成了其地方官化。
3.清朝:督抚成为地方行政最高长官,总督、巡抚成为总掌地方军政要务的封疆大吏。
4.晚清: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督抚势力膨胀,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明清时期的督抚制度
5.明朝(省、府、县三级制)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强或削弱专制主义(或君权))
6.清朝:省、府、县三级制
到清朝,巡抚由临时委派到永久存在,成了一省长官;由负责监察到负责地方行政;由一般加衔到正式建制。尤其是总督,节制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是清代实施地方要地及边区统治的重要官制设计。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清朝督抚制度示意图
明清:
巡抚、巡按
民政
(包括财政)
司法
军事
明:废行省,设三司,分属中央
清:督抚-18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
思考:从明到清,巡抚、总督的设立反映了何种信息?
将军辖区
总督、巡抚—内地18省
办事大臣辖区
总揽一省之权
彼此独立
互相牵制
分属中央
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
(1)层级变化?说明什么?
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2)谁最稳定?谁变化最频繁?
县最稳定,最高一级变化最频繁,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特征。
(3)州、道、路最初的职能是什么?
演变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央设立的监察机构通常会演变成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二)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地方行政区划: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材料1:人们都常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津津乐道的事例极多,但有一项更伟大的文明,而且已创造出并行用了两千余年,却为人们所忽视,这就是在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制度的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应当说,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张传玺
材料2: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官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3: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史学探讨】如何看待中国的封建制度?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政治: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
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民族关系: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经济:封建社会末期,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政治: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宦官专政、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
思想文化: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梳理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隋
唐
两宋
元
明
清 世袭制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
内外服制
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
郡县制
中朝
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中书省(一省制)
行省制
废宰相(洪武),设内阁(永乐)
军机处(雍正)
省、府、县三级制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