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新课标地理真题变式 分层精准练 第2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高考新课标地理真题变式 分层精准练 第2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31 11:17:4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高考新课标地理真题变式 分层精准练 第2题
一、选择题
(2023·广东模拟)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高铁货运业务的国家1984年,巴黎一里昂的TGV高铁邮政专列开通,均为夕发朝至,最高运行速度达270km/h,并与沿线公路系统相结合,实现了邮政包裹“门对门”的快速运输,促进了沿线高铁物流的飞速发展,下图示意TGV高铁邮政专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TGV高铁邮政专列与公路运输相结合的主要目的是(  )
A.分散市场风险 B.减少恶性竞争
C.带动沿线发展 D.扩大物流腹地
2.TGV高铁邮政专列均为夕发朝至,这样可以(  )
A.提高运输速度 B.减少邮件延误
C.协调高铁客运 D.减少噪声污染
(2023·张家界模拟)根据中国民航规定,海拔高度在2438米及以上的机场为高原机场。2022年12月23日10:59,南航CZ5193航班平稳降落在新疆塔什库尔千红其拉甫机场,标志着塔什库尔千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不通航的历史正式终结,我国最西端、新疆首个高高原机场正式开门迎客。新疆的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则增加至25个,继续保持全国机场数量领先地位。浙江机场数量名列全国第14名。图左为机场照片,图右为新疆和浙江轮廓图(比例尺相同),气泡标志为该塔县机场所在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新疆建设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机场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疆天气利于飞行 B.机场建设成本低
C.打造新疆旅游基地 D.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4.有关新疆与浙江机场建设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新疆机场数量多主要是市场需求量大
B.浙江机场数量较少主要是省区面积小
C.新机场能够助力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
D.在旺季能够分担青藏铁路线客运压力
(2023高二下·湖北月考)舟山群岛深水岸线长达280km。舟山港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和东部沿海要冲,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是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网的重要节点。舟山港已与36个城市实现海铁联运业务(即将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结合起来的物流运输模式)。2005年舟山港深水港开港运营。下图为“舟山港周边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舟山群岛筑港的突出优势最可能是(  )
A.港阔水深 B.风浪小 C.台风影响小 D.结冰期短
6.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  )
①提升宁波城市等级②缩短了舟山到宁波空间距离③提高舟山港运输量④扩大港口经济腹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3高三上·杭州模拟)为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口集聚、土地紧缺等问题,也为了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围绕轨道交通站点进行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利用轨道交通线路引导城市的合理发展。下图为东京都市圈围绕交通站、点开发的三种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三种开发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模式A——居住用地集聚于站点②模式B——人口向轨道沿线集聚
③模式C——工业用地集聚于站点④模式C——郊区形成新的增长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轨道交通引导下的三种开发模式有利于(  )
A.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B.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C.加快城市扩张速度 D.缓解郊区土地紧缺
二、综合题
9.(2023·南通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都市是规模庞大、经济发达、具有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大城市,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上海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材料二1843年,上海正式对外开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主港区不断变化。图为“上海港空间’演变示意图”
(1)简述上海港主港区位置变化特点。
(2)简析上海港主港区区位变化的原因。
(3)说明上海港发展对上海成为大都市的促进作用。
10.(2023·德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叶具有吸湿性、吸味性,决定了其对于运输、储存、包装等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对交通运输业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交通对茶叶品牌的创建、保护、发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茶叶品牌大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传统茶叶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下图示意中国茶叶主产区分布。
(1)据图描述我国茶叶主产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2)古时我国饮茶之风盛行。宋、元两代的榷茶制度,促使南茶北运更加繁忙。水运具有运量大、运价低等优点,但运输茶叶也存在局限。试说明古代利用水运运茶的缺陷。
(3)论述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对茶叶区域品牌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具体可分为运量、运费、速度、灵活性、连续性、稳定性等。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考虑运输的时间、物品价值、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结合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确定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1.A、高铁邮政专列是运输邮政包裹,市场风险小,A错误;
BD、高铁运输大宗、长距离、相同运输方向的包裹,公路派送小件、短距离、多方向的邮政包裹,相互间不存在恶性竞争,两者相结合有利于扩大物流腹地,B错误,D正确;
C、运输包裹对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作用不大,C错误。
故答案为:D。
2.AD、运输速度与噪声污染与高铁的研发技术和运行特点有关,夕发朝至不能提高运输速度和减少噪声污染,AD错误;
B、邮件派送的准时率与派送效率有关,夕发朝至不能减少邮件延误,B错误;
C、高铁客运集中在白天,夜间运输邮件,可以协调高铁客运,C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3.D
4.C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飞机场的区位因素:
1、机场应该位于城市或地区的中心位置,以便乘客和货物能够方便地到达机场。
2、机场选址需要考虑土地价格,因为机场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3、机场选址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源等因素。
4、机场选址需要考虑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水路等。
5、机场选址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包括乘客和货物的需求。
6、机场选址需要考虑安全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
7、机场选址需要考虑环保因素,包括噪音、空气污染等。
3.通过材料,新疆天气也会有雨雪、大风,天气不全是利于飞行的,A错;因为是高高原,气温低,条件恶劣,机场建设成本不低,B错;建设机场与打造新疆旅游基地并无必然联系,C错;机场建设都是因为市场需求,故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正确的,D正确。故答案为:D。
4.新疆机场数量多主要因为新疆面积太大,经济据点间的距离远,不是市场需求量大,A错;浙江机场数量较少主要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合修建的地方少。省区面积小不是主因,B错;新机场提升交通运输能力,能够助力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C正确;青藏铁路不经过新疆,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5.A
6.D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水域条件、陆域条件、施工建设条件等,主要决定港口位置。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经济腹地、城市依托、交通联系、附近港口的数量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等,主要影响港口兴衰。
5.从图中和材料中可以分析出舟山群岛筑港的突出优势港阔水深,A正确;浙江舟山地区夏秋季节风浪大,台风影响大,本地区无结冰期,排除BCD。故答案为:A。
6.根据所学知识,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不能提升宁波城市等级,①不符合题意;也不能缩短了舟山到宁波空间距离,②不符合题意;但可以提高舟山港运输量,扩大港口经济腹地,③④符合题意,D正确,排除ABC。故答案为:D。
【答案】7.D
8.B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城市交通的特点
【解析】【点评】城市形态(或城市地域形态/空间形态)
地域形态 团块状 组团式 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 平原地形,市中心吸引作用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河流限制
布局特点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互不连属 城市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 易造成城市环境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大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
城市举例 中国成都、合肥、美国华盛顿 重庆、上海浦东新区 兰州、延安、洛阳、西宁、宜昌
7.由图可知,圈越大,说明人口集聚的程度越高。A人口集聚在城市中心,但不是居住用地集聚在站点,应该是商业用地占据最核心的位置,①错误;B模式人口集聚在轨道沿线各站点,②正确;C模式人口集聚在郊区新城,在郊区形成新的增长极,但也不是工业用地占据最核心的位置,③错误,④正确。故答案为:D。
8.从材料“为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口集聚、土地紧缺等问题”,所以所轨道交通引导下的三种开发模式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B正确;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城市扩张的关系不大,AC错误;C模式人口往郊区集聚,不会缓解郊区的土地紧缺,D错误;故答案为:B。
9.【答案】(1)由黄浦江畔不断向上、下游延伸扩大;拓展至长江沿岸及杭州湾北岸;黄浦江畔港区外迁(基本消失);在东海新建了洋山深水港区。
(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港吞吐量不断增加,港区范围扩大;科技发展,船舶、装卸设施大型化,对航道水深及陆域土地面积要求提高;上海老城区产业结构、功能区调整,老港区外迁。
(3)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带动相关产业(制造业、金融、贸易等)发展;就业机会增加,吸引人口迁入,提升城市规模;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港口区位不断改善,腹地不断增大,辐射范围扩大。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得,上海港主港区由黄浦江畔不断向上、下游延伸扩大;此外信息显示拓展至长江沿岸及杭州湾北岸;江边港区基本外迁,黄浦江畔港区外迁(基本消失);在东海新建了洋山深水港区。
(2)上海港主港区区位变化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港口的需求不断增加,上海港吞吐量不断增加,港区范围扩大;其次,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科技发展,船舶、装卸设施大型化,对航道水深及陆域土地面积要求提高;此外,城市的扩张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也对主港区的位置产生了影响,上海老城区产业结构、功能区调整,老港区外迁。
(3)上海港的发展,使得上海的城市进一步向外扩张,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港吞吐量不断增加,港区范围扩大;使得上海的交通地位进一步提升,增强了上海作为大都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随着上海港的发展,会吸引了更多人才和外资企业到上海,带来更多资金、技术与人才,就业机会增加,吸引人口迁入,进一步促进上海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上海在全球的知名度。
【点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1.地形(地形起伏→速度、工程量、安全、河流流速)
2.地质(地质构造、岩石特点。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加固地基,避开断层。地质灾害等)
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大雾、湿热、干旱、大风、台风)
4.水文(避开沼泽,少跨河流,缩短桥涵总长度)
5.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决定因素)
1.人口城市:地方公路尽量多通过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2.经济因素:高速公路以直达为主,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
3.远离重要文物古迹(震动、尾气污染等)
4.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植被破坏、避免噪音污染扰民。
5.社会政策: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就业、扶贫、巩固国防;
6.技术因素: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延伸交通线的范围。
【目的】:合理布局,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原则】: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10.【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可分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北茶区四大茶叶主产区。
(2)受水路分布的影响较大,运输灵活性差;沿途湿度较大,茶叶容易受潮。
(3)现代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茶叶区域品牌的弘扬、推广;随着农村和偏远山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产生新的茶叶品牌;便捷的交通缩短了不同区域的时空距离,加剧区域茶叶品牌的竞争,导致某些传统的茶叶品牌逐步消亡。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据图描述,我国茶叶主产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不均匀的,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可以将主产区分为四个主要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和江北茶区。西南茶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四川和贵州等省份,是我国茶叶的重要生产区之一。这个地区以普洱茶、大叶种茶和高山茶等为主要特色。江南茶区位于我国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这个地区的水土条件适宜茶树生长,以绿茶和红茶为主要产出品种。华南茶区位于我国广东、福建等省份,这个地区气候湿润,适宜茶树生长,以乌龙茶和白茶为主要品种。江北茶区位于我国宁夏、山西等省份,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适合茶树的生长,以黑茶和红茶为主要生产品种。综合来看,我国茶叶主产区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并可以划分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和江北茶区四个主要茶叶产区。这些地区因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生产出不同品种的茶叶,为茶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古代利用水运运茶有一定的缺陷,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受水路分布的影响较大:水运的优势在于运量大、运价低等方面,但其缺点是受制于水路的分布情况。在古代,水路的分布相对有限,只能通过河流、湖泊等水域进行运输。这意味着只有特定的水路能够通行,而茶叶生产区和消费区之间的某些地方可能没有便利的水路可供选择,限制了水运茶叶的灵活性。2. 潮湿环境容易受茶叶质量影响:水运茶叶的运输过程中,沿途的水域环境通常相对湿润,湿度较大。这对于带有吸湿性的茶叶来说,容易导致茶叶受潮,影响茶叶的质量和口感。茶叶的枝叶、颗粒容易吸湿变软,使茶叶变得不易保存和销售。3. 远距离水运的营运成本较高:对于一些远离主要水路的茶叶产地而言,水运茶叶的营运成本相对较高。长途水路运输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风险也增加。这可能导致茶叶的价格上涨,并降低茶叶远距离水运的经济效益。
(3)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对茶叶区域品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 弘扬和推广茶叶区域品牌: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的便捷性使得茶叶区域品牌的推广更加容易。茶叶产地可以利用现代交通工具将自己的产品快速、高效地运送到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市场。这使得茶叶区域品牌能够更广泛地被消费者认可和接触,从而增强品牌影响力,提升茶叶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2. 新的茶叶品牌产生:随着农村和偏远山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一些原本相对较难接触的茶叶产地被纳入了现代交通网络中。这使得这些地区的茶叶生产能够更加顺利地运输到市场上。同时,新的交通运输方式也能够促进农民对于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的学习和交流,有助于产生新的茶叶品牌。3. 加剧茶叶区域品牌的竞争:现代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得茶叶区域品牌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茶叶产地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受限于地理条件和交通不便,而是可以相互竞争和比较优劣。这加速了茶叶市场的差异化竞争,推动产地提升茶叶品质和品牌形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4. 传统茶叶品牌逐步消亡:随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一些传统的茶叶品牌可能逐渐消亡。现代交通使得茶叶市场更加开放和竞争,对品质和品牌形象要求更高,这对于一些传统品牌可能形成挑战。
故答案为:(1)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可分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北茶区四大茶叶主产区;(2)受水路分布的影响较大,运输灵活性差;沿途湿度较大,茶叶容易受潮;(3)现代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茶叶区域品牌的弘扬、推广;随着农村和偏远山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产生新的茶叶品牌;便捷的交通缩短了不同区域的时空距离,加剧区域茶叶品牌的竞争,导致某些传统的茶叶品牌逐步消亡。
【点评】交通运输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 农产品出口和供应链:交通运输极大地改善了农产品的出口能力和供应链的效率。通过陆路、水路、航空等交通方式,农产品可以迅速运送到全球市场。现代化的运输网络使得农民能够更好地将农产品输送到城市和国际市场,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2. 农产品价格和市场机会: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农产品的价格更加稳定,市场机会更多。通过便捷的交通,农产品可以及时调拨和运输到需求高的地区,减少食品浪费,提高农产品的价值。此外,交通运输也打开了新的市场机会,例如农村地区可以将特色农产品推向城市消费者,丰富了市场选择。3. 农产品分布和流通:交通运输的改善促使农产品在不同地区之间更好地分布和流通。通过高效的运输网络,农产品可以以更快的速度被运送到远离产区的地方。这有助于解决地理上的农产品供需失衡问题,满足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使得农民能够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4.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便捷的运输条件使得施行农业技术、农机化和农业生产方式改革更加容易,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同时,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5. 农产品多样化和多样性维护: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使得农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有助于维护农产品的多样性。通过交通运输,各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可以迅速流通,得以保护和传承。这对于农产品的品质保护和地方特色的维护非常重要。综上所述,交通运输对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改善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促进了农产品的分布和流通,解决了供需失衡问题;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产品的多样化和多样性维护。因此,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高考新课标地理真题变式 分层精准练 第2题
一、选择题
(2023·广东模拟)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高铁货运业务的国家1984年,巴黎一里昂的TGV高铁邮政专列开通,均为夕发朝至,最高运行速度达270km/h,并与沿线公路系统相结合,实现了邮政包裹“门对门”的快速运输,促进了沿线高铁物流的飞速发展,下图示意TGV高铁邮政专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TGV高铁邮政专列与公路运输相结合的主要目的是(  )
A.分散市场风险 B.减少恶性竞争
C.带动沿线发展 D.扩大物流腹地
2.TGV高铁邮政专列均为夕发朝至,这样可以(  )
A.提高运输速度 B.减少邮件延误
C.协调高铁客运 D.减少噪声污染
【答案】1.D
2.C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具体可分为运量、运费、速度、灵活性、连续性、稳定性等。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考虑运输的时间、物品价值、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结合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确定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1.A、高铁邮政专列是运输邮政包裹,市场风险小,A错误;
BD、高铁运输大宗、长距离、相同运输方向的包裹,公路派送小件、短距离、多方向的邮政包裹,相互间不存在恶性竞争,两者相结合有利于扩大物流腹地,B错误,D正确;
C、运输包裹对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作用不大,C错误。
故答案为:D。
2.AD、运输速度与噪声污染与高铁的研发技术和运行特点有关,夕发朝至不能提高运输速度和减少噪声污染,AD错误;
B、邮件派送的准时率与派送效率有关,夕发朝至不能减少邮件延误,B错误;
C、高铁客运集中在白天,夜间运输邮件,可以协调高铁客运,C正确。
故答案为:C。
(2023·张家界模拟)根据中国民航规定,海拔高度在2438米及以上的机场为高原机场。2022年12月23日10:59,南航CZ5193航班平稳降落在新疆塔什库尔千红其拉甫机场,标志着塔什库尔千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不通航的历史正式终结,我国最西端、新疆首个高高原机场正式开门迎客。新疆的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则增加至25个,继续保持全国机场数量领先地位。浙江机场数量名列全国第14名。图左为机场照片,图右为新疆和浙江轮廓图(比例尺相同),气泡标志为该塔县机场所在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新疆建设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机场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疆天气利于飞行 B.机场建设成本低
C.打造新疆旅游基地 D.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4.有关新疆与浙江机场建设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新疆机场数量多主要是市场需求量大
B.浙江机场数量较少主要是省区面积小
C.新机场能够助力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
D.在旺季能够分担青藏铁路线客运压力
【答案】3.D
4.C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飞机场的区位因素:
1、机场应该位于城市或地区的中心位置,以便乘客和货物能够方便地到达机场。
2、机场选址需要考虑土地价格,因为机场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3、机场选址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源等因素。
4、机场选址需要考虑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水路等。
5、机场选址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包括乘客和货物的需求。
6、机场选址需要考虑安全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
7、机场选址需要考虑环保因素,包括噪音、空气污染等。
3.通过材料,新疆天气也会有雨雪、大风,天气不全是利于飞行的,A错;因为是高高原,气温低,条件恶劣,机场建设成本不低,B错;建设机场与打造新疆旅游基地并无必然联系,C错;机场建设都是因为市场需求,故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正确的,D正确。故答案为:D。
4.新疆机场数量多主要因为新疆面积太大,经济据点间的距离远,不是市场需求量大,A错;浙江机场数量较少主要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合修建的地方少。省区面积小不是主因,B错;新机场提升交通运输能力,能够助力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C正确;青藏铁路不经过新疆,D错误。故答案为:C。
(2023高二下·湖北月考)舟山群岛深水岸线长达280km。舟山港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和东部沿海要冲,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是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网的重要节点。舟山港已与36个城市实现海铁联运业务(即将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结合起来的物流运输模式)。2005年舟山港深水港开港运营。下图为“舟山港周边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舟山群岛筑港的突出优势最可能是(  )
A.港阔水深 B.风浪小 C.台风影响小 D.结冰期短
6.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  )
①提升宁波城市等级②缩短了舟山到宁波空间距离③提高舟山港运输量④扩大港口经济腹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5.A
6.D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水域条件、陆域条件、施工建设条件等,主要决定港口位置。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经济腹地、城市依托、交通联系、附近港口的数量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等,主要影响港口兴衰。
5.从图中和材料中可以分析出舟山群岛筑港的突出优势港阔水深,A正确;浙江舟山地区夏秋季节风浪大,台风影响大,本地区无结冰期,排除BCD。故答案为:A。
6.根据所学知识,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不能提升宁波城市等级,①不符合题意;也不能缩短了舟山到宁波空间距离,②不符合题意;但可以提高舟山港运输量,扩大港口经济腹地,③④符合题意,D正确,排除ABC。故答案为:D。
(2023高三上·杭州模拟)为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口集聚、土地紧缺等问题,也为了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围绕轨道交通站点进行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利用轨道交通线路引导城市的合理发展。下图为东京都市圈围绕交通站、点开发的三种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三种开发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模式A——居住用地集聚于站点②模式B——人口向轨道沿线集聚
③模式C——工业用地集聚于站点④模式C——郊区形成新的增长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轨道交通引导下的三种开发模式有利于(  )
A.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B.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C.加快城市扩张速度 D.缓解郊区土地紧缺
【答案】7.D
8.B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城市交通的特点
【解析】【点评】城市形态(或城市地域形态/空间形态)
地域形态 团块状 组团式 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 平原地形,市中心吸引作用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河流限制
布局特点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互不连属 城市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 易造成城市环境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大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
城市举例 中国成都、合肥、美国华盛顿 重庆、上海浦东新区 兰州、延安、洛阳、西宁、宜昌
7.由图可知,圈越大,说明人口集聚的程度越高。A人口集聚在城市中心,但不是居住用地集聚在站点,应该是商业用地占据最核心的位置,①错误;B模式人口集聚在轨道沿线各站点,②正确;C模式人口集聚在郊区新城,在郊区形成新的增长极,但也不是工业用地占据最核心的位置,③错误,④正确。故答案为:D。
8.从材料“为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口集聚、土地紧缺等问题”,所以所轨道交通引导下的三种开发模式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B正确;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城市扩张的关系不大,AC错误;C模式人口往郊区集聚,不会缓解郊区的土地紧缺,D错误;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9.(2023·南通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都市是规模庞大、经济发达、具有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大城市,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上海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材料二1843年,上海正式对外开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主港区不断变化。图为“上海港空间’演变示意图”
(1)简述上海港主港区位置变化特点。
(2)简析上海港主港区区位变化的原因。
(3)说明上海港发展对上海成为大都市的促进作用。
【答案】(1)由黄浦江畔不断向上、下游延伸扩大;拓展至长江沿岸及杭州湾北岸;黄浦江畔港区外迁(基本消失);在东海新建了洋山深水港区。
(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港吞吐量不断增加,港区范围扩大;科技发展,船舶、装卸设施大型化,对航道水深及陆域土地面积要求提高;上海老城区产业结构、功能区调整,老港区外迁。
(3)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带动相关产业(制造业、金融、贸易等)发展;就业机会增加,吸引人口迁入,提升城市规模;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港口区位不断改善,腹地不断增大,辐射范围扩大。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得,上海港主港区由黄浦江畔不断向上、下游延伸扩大;此外信息显示拓展至长江沿岸及杭州湾北岸;江边港区基本外迁,黄浦江畔港区外迁(基本消失);在东海新建了洋山深水港区。
(2)上海港主港区区位变化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港口的需求不断增加,上海港吞吐量不断增加,港区范围扩大;其次,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科技发展,船舶、装卸设施大型化,对航道水深及陆域土地面积要求提高;此外,城市的扩张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也对主港区的位置产生了影响,上海老城区产业结构、功能区调整,老港区外迁。
(3)上海港的发展,使得上海的城市进一步向外扩张,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港吞吐量不断增加,港区范围扩大;使得上海的交通地位进一步提升,增强了上海作为大都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随着上海港的发展,会吸引了更多人才和外资企业到上海,带来更多资金、技术与人才,就业机会增加,吸引人口迁入,进一步促进上海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上海在全球的知名度。
【点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1.地形(地形起伏→速度、工程量、安全、河流流速)
2.地质(地质构造、岩石特点。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加固地基,避开断层。地质灾害等)
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大雾、湿热、干旱、大风、台风)
4.水文(避开沼泽,少跨河流,缩短桥涵总长度)
5.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决定因素)
1.人口城市:地方公路尽量多通过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2.经济因素:高速公路以直达为主,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
3.远离重要文物古迹(震动、尾气污染等)
4.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植被破坏、避免噪音污染扰民。
5.社会政策: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就业、扶贫、巩固国防;
6.技术因素: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延伸交通线的范围。
【目的】:合理布局,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原则】: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10.(2023·德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叶具有吸湿性、吸味性,决定了其对于运输、储存、包装等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对交通运输业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交通对茶叶品牌的创建、保护、发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茶叶品牌大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传统茶叶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下图示意中国茶叶主产区分布。
(1)据图描述我国茶叶主产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2)古时我国饮茶之风盛行。宋、元两代的榷茶制度,促使南茶北运更加繁忙。水运具有运量大、运价低等优点,但运输茶叶也存在局限。试说明古代利用水运运茶的缺陷。
(3)论述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对茶叶区域品牌的影响。
【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可分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北茶区四大茶叶主产区。
(2)受水路分布的影响较大,运输灵活性差;沿途湿度较大,茶叶容易受潮。
(3)现代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茶叶区域品牌的弘扬、推广;随着农村和偏远山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产生新的茶叶品牌;便捷的交通缩短了不同区域的时空距离,加剧区域茶叶品牌的竞争,导致某些传统的茶叶品牌逐步消亡。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据图描述,我国茶叶主产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不均匀的,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可以将主产区分为四个主要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和江北茶区。西南茶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四川和贵州等省份,是我国茶叶的重要生产区之一。这个地区以普洱茶、大叶种茶和高山茶等为主要特色。江南茶区位于我国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这个地区的水土条件适宜茶树生长,以绿茶和红茶为主要产出品种。华南茶区位于我国广东、福建等省份,这个地区气候湿润,适宜茶树生长,以乌龙茶和白茶为主要品种。江北茶区位于我国宁夏、山西等省份,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适合茶树的生长,以黑茶和红茶为主要生产品种。综合来看,我国茶叶主产区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并可以划分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和江北茶区四个主要茶叶产区。这些地区因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生产出不同品种的茶叶,为茶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古代利用水运运茶有一定的缺陷,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受水路分布的影响较大:水运的优势在于运量大、运价低等方面,但其缺点是受制于水路的分布情况。在古代,水路的分布相对有限,只能通过河流、湖泊等水域进行运输。这意味着只有特定的水路能够通行,而茶叶生产区和消费区之间的某些地方可能没有便利的水路可供选择,限制了水运茶叶的灵活性。2. 潮湿环境容易受茶叶质量影响:水运茶叶的运输过程中,沿途的水域环境通常相对湿润,湿度较大。这对于带有吸湿性的茶叶来说,容易导致茶叶受潮,影响茶叶的质量和口感。茶叶的枝叶、颗粒容易吸湿变软,使茶叶变得不易保存和销售。3. 远距离水运的营运成本较高:对于一些远离主要水路的茶叶产地而言,水运茶叶的营运成本相对较高。长途水路运输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风险也增加。这可能导致茶叶的价格上涨,并降低茶叶远距离水运的经济效益。
(3)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对茶叶区域品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 弘扬和推广茶叶区域品牌: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的便捷性使得茶叶区域品牌的推广更加容易。茶叶产地可以利用现代交通工具将自己的产品快速、高效地运送到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市场。这使得茶叶区域品牌能够更广泛地被消费者认可和接触,从而增强品牌影响力,提升茶叶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2. 新的茶叶品牌产生:随着农村和偏远山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一些原本相对较难接触的茶叶产地被纳入了现代交通网络中。这使得这些地区的茶叶生产能够更加顺利地运输到市场上。同时,新的交通运输方式也能够促进农民对于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的学习和交流,有助于产生新的茶叶品牌。3. 加剧茶叶区域品牌的竞争:现代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得茶叶区域品牌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茶叶产地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受限于地理条件和交通不便,而是可以相互竞争和比较优劣。这加速了茶叶市场的差异化竞争,推动产地提升茶叶品质和品牌形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4. 传统茶叶品牌逐步消亡:随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一些传统的茶叶品牌可能逐渐消亡。现代交通使得茶叶市场更加开放和竞争,对品质和品牌形象要求更高,这对于一些传统品牌可能形成挑战。
故答案为:(1)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可分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北茶区四大茶叶主产区;(2)受水路分布的影响较大,运输灵活性差;沿途湿度较大,茶叶容易受潮;(3)现代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茶叶区域品牌的弘扬、推广;随着农村和偏远山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产生新的茶叶品牌;便捷的交通缩短了不同区域的时空距离,加剧区域茶叶品牌的竞争,导致某些传统的茶叶品牌逐步消亡。
【点评】交通运输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 农产品出口和供应链:交通运输极大地改善了农产品的出口能力和供应链的效率。通过陆路、水路、航空等交通方式,农产品可以迅速运送到全球市场。现代化的运输网络使得农民能够更好地将农产品输送到城市和国际市场,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2. 农产品价格和市场机会: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农产品的价格更加稳定,市场机会更多。通过便捷的交通,农产品可以及时调拨和运输到需求高的地区,减少食品浪费,提高农产品的价值。此外,交通运输也打开了新的市场机会,例如农村地区可以将特色农产品推向城市消费者,丰富了市场选择。3. 农产品分布和流通:交通运输的改善促使农产品在不同地区之间更好地分布和流通。通过高效的运输网络,农产品可以以更快的速度被运送到远离产区的地方。这有助于解决地理上的农产品供需失衡问题,满足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使得农民能够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4.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便捷的运输条件使得施行农业技术、农机化和农业生产方式改革更加容易,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同时,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5. 农产品多样化和多样性维护: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使得农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有助于维护农产品的多样性。通过交通运输,各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可以迅速流通,得以保护和传承。这对于农产品的品质保护和地方特色的维护非常重要。综上所述,交通运输对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改善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促进了农产品的分布和流通,解决了供需失衡问题;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产品的多样化和多样性维护。因此,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