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期初限时训练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小题)
1.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
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认为铅球是铁制的”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步骤()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
2、某中学运动会男子400米比赛时,发令员在起跑线后方某处,运动员在各自赛道的起点处等待发令,如
图所示。发令枪响同时有闪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枪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B.运动员中在第8赛道的听到枪声最晚
C.枪声和闪光都必须依靠空气传播的
D.发令员戴耳塞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发负
3.如图所示,将大小相同、齿数不同的发音齿轮分别装在玩具电动机上。当齿轮以相同的转速匀速转动时,
将一张硬纸片分别接触不同的齿轮,使硬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
硬纸片
4.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分析表格信息,下列选项
介质
/(ms,
介质
vi (m's"l,
正确的是()
水(5℃)
1450
冰
3230
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的传插速度快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B.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
水(20℃)
1480
软木
500
C.声速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D.在25℃海水中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回声速度小于1531m/s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纸屑会跳起
②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③用手拍桌子力度越大声音越响
④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消失。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6.学校合唱团的师生们在疫情期间“云合作”了一首抗“疫”歌曲,收到了师生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歌词
由语文组张老师作了改编,广大听众依然很容易分辨出这首歌改编自《天空中最亮的星》,主要根据声音
的()
A.声速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7.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变成了超声波
第1页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儿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
8。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可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被某些动物接收到,
编场1000Hz·120000Hz
而有所反应,表格中是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其中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
海豚150Hz≈15000011z
方能感觉到地震的是()
猫
60Hz-65000Hz
A.蝙蝠
B.海豚
C.猫
D.狗
狗
15Hz~50000Hz
9、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弓毛和弦摩
琴头一
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外弦、
、内弦、>弦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弓杆
一干斤
琴杆
B.加大摩擦弦的力度
马毛
C.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D.旋转弦轴,调整弦的松紧程度
花线
简
10.《诗经》有云:“伯氏吹埙(x),仲氏吹篪(chi)”。其中的“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多
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用力吹埙,可使埙内空气柱振动频率加快
C.人们主要依靠音色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D.吹埙的过程中,按住不同的小孔,会改变声音的音调
11.如图为某种声音的波形图,下图为四种发声器发出声音的波形图,那么如图的声音可能发自下图中的
哪一个发声器()
护2
A
12.对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A.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
B.B超-利用X射线获得人体内部信息
C.超声波清洗器~声波具有能量
D.雷达-靠超声波来实现监测空中的飞机
13.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
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
A.方向性好
B,穿透力强
C.能量集中
D.遇物反射
14,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
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
感应器
经历的时间为5×103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
2.5m
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测搞台
A.1.70m
B.1.65m
C.0.85m
D.0.80m
第2页初二物理期初练习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D 6.D 7.D 8.D 9.B 10.B 11.A 12.C 13.D 14.B 15.B
16.(1)空气柱 (2)马的声带 17.响度大 音色好 音调高 18.甲、乙、丙 甲、乙、丁
19.乙丙甲 20.大于 音色 响度 6 不能 21.(1)(b) 无规则的 (2)响度 分贝(dB) 不能 (3)噪声 声源 信息 22.瓶和水 从右向左 23.(1)1020 (2)11.29s (3)0.05 1
24.(1)C (2)相同 快慢 音调 频率 (3)钢尺振动频率低于20Hz,发出的是次声波
25.(1)琴弦长短 能 (2)90 1.02 (3)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更具普遍性
26.(1)手机闹铃 (2)B (3)泡沫塑料 (4)转换法 27.(1)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弹起 小丽 小刚的做法分不清是音叉振动使乒乓球跳动还是敲击音叉的动作使乒乓球跳动 (2)空气 (3)(2)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28.(1)C (2)不变 变小 (3)还能听到微弱的 不可以 29.(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