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掌握什么是参照物;
(3)知道运动的绝对性。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三、教学分析
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我们把这里所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世界上所有物体都在运动,这就是运动的绝对性。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列举生活中关于运动的实例,比如:汽车的运动,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流星雨,
八大行星的运动,布朗运动等等。
总结:发现从微观粒子到宏观世界,一切物体都处于_______之中。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二、授新课
演示: 思考:小熊动了吗?
你参考了什么物体?
如果除了小熊和小狗之外再没有其它物体,还能判断老虎是否运动吗?
1、参照物: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来作为______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1)参照物的选取是______。
(2)一般选择_____作为参照物。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______,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3、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 ______________,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要判断一个物体(研究对象)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再根据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来做出判断,小明选取站台为参照物,而小华选取已开动的列车为参照物,所以他们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课件演示】小明和小华坐在未启动的列车里,此时右边的一辆列车从小华旁边驶过。他们关于运动和关于运动和静止争论起来:小华说:“火车终于动起来了”,小明说:“火车根本没动,还停在站台上。” 他们坐的火车动了吗 ?
【讨论】教师引导:组织辩论赛
辩题:火车到底动or不动? 学生活动:正方:小明派 观点--相对于站台 火车不动 反方:小华派 观点--相对于已开行的列车 火车动 老师点评,大家说的都对。其实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必须要选定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物理上把这种物体叫参照物.
【点拨】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辩论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小结归纳】(板书)
3、参照物: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师: 刚才男生选取什么为参照物
生:站台.因为男生乘坐的火车和站牌位置没变,所以男生认为火车没动。 而女生选取对面的火车作为参照物.因为女生乘坐的火车和对面的火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女生认为火车动了。
通常我们默认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刚才我们说气球运动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大石头是静止的, 所选的参照物是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列举一些实例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进一步感受一下运动和静止.请大家拿出小车,在车上的小孔里插上一个小红旗,推动小车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做完后请你思考:
1、小车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小红旗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问:看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