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讲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检测(能力卷)
一、单选题
1.(2023·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集合,且,则实数为( )
A.2 B.3 C.0或3 D.
2.(2023秋·河南信阳·高一信阳高中校考阶段练习)已知集合,,,则A,B,C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3秋·湖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集合,,若,则实数a的所有可能取值构成的集合为( )
A. B. C. D.
4.(2022秋·内蒙古呼伦贝尔·高一海拉尔第一中学校考期末)命题“存在实数满足”的否定为( )
A.任意实数满足 B.任意实数满足
C.任意实数满足 D.存在实数满足
5.(2023秋·江苏苏州·高三苏州中学校考开学考试)“”是“且”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2023春·江西南昌·高二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满足条件 的所有集合的个数是( )
A.32 B.31 C.16 D.15
7.(2023秋·江苏·高三淮阴中学校联考开学考试)设集合,其中为实数. 令,.若的所有元素和为,则的所有元素之积为( )
A.0 B.2 C.4 D.0或4
8.(2022秋·江苏常州·高一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函数在数学上称为高斯函数,也叫取整函数,其中表示不大于的最大整数,如.那么不等式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9.(2023秋·辽宁锦州·高一统考期末)关于的方程的解集中只含有一个元素,则的可能取值是( )
A. B.0 C.1 D.5
10.(2022秋·江苏盐城·高一统考期中)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可以是( )
A.0 B.1 C. D.
11.(2023秋·河南信阳·高一信阳高中校考阶段练习)我们知道,如果集合,那么S的子集A的补集为且,类似地,对于集合A、B我们把集合且,叫做集合A和B的差集,记作,例如:,,则有,,下列解析正确的是( )
A.已知,,则
B.如果,那么
C.已知全集、集合A、集合B关系如上图中所示,则
D.已知或,,则或
12.(2022秋·江苏扬州·高一统考阶段练习)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A.若且则至少有一个大于 B.
C.的充要条件是 D.至少有一个实数,使得
三、填空题
13.(2023·全国·高一假期作业)已知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4.(2023·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集合中有8个子集,则的一个值为 .
15.(2023春·湖南岳阳·高一校考阶段练习)若集合,实数的值为
16.(2023·江苏·高一假期作业)已知.若,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四、解答题
17.(2022秋·湖北黄冈·高一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命题,,,
(1)若“”是成立的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和有且只有一个为假,求实数.
18.(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若,求的取值范围.
19.(2022秋·湖北黄冈·高一校考阶段练习)设全集,集合,集合.
(1)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则”是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2023春·江西新余·高二统考期末)已知全集为实数集,集合,.
(1)若,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集合;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2023春·辽宁葫芦岛·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集合或,.
(1)若,求的取值范围;
(2)若,且,求的取值范围.
22.(2023春·湖南岳阳·高一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校考开学考试)设集合,
(1)若时,求,
(2)若,求的取值范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讲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检测(能力卷)
一、单选题
1.(2023·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集合,且,则实数为( )
A.2 B.3 C.0或3 D.
【答案】B
【分析】根据得或,求出后验证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且,
所以或,
①若,此时,不满足互异性;
②若,解得或3,
当时不满足互异性,当时,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故选:B
2.(2023秋·河南信阳·高一信阳高中校考阶段练习)已知集合,,,则A,B,C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化简各集合,明确各集合表示的数的特点,即可判断各集合的关系,即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知,
,
,
由此可知集合表示被3除余1的数再除以6的数的集合,集合C表示被6除余1的数再除以6的数的集合,
故,
故选:A
3.(2023秋·湖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集合,,若,则实数a的所有可能取值构成的集合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由题意可知,对集合B分等于空集和不等于空集两种情况讨论,分别求出符合题意的a的值即可.
【详解】集合,
∵,∴,
①当时,,符合题意,
②当时,,,
则有或,解得:或,
综上所述,实数a的所有可能的取值组成的集合为
故选:D
4.(2022秋·内蒙古呼伦贝尔·高一海拉尔第一中学校考期末)命题“存在实数满足”的否定为( )
A.任意实数满足 B.任意实数满足
C.任意实数满足 D.存在实数满足
【答案】C
【分析】根据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关系,准确改写,即可求解.
【详解】根据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关系,可得命题“存在实数满足”的否定为“任意实数满足”.
故选:C.
5.(2023秋·江苏苏州·高三苏州中学校考开学考试)“”是“且”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当,此时满足,但且不成立,所以充分性不成立;
反之:若且,可得成立,所以必要性成立,
所以“”是“且”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6.(2023春·江西南昌·高二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满足条件 的所有集合的个数是( )
A.32 B.31 C.16 D.15
【答案】B
【分析】根据已知所给的集合关系将问题转化求集合真子集即可.
【详解】由集合满足条件 ,
所以集合至少含元素1,2,将1,2看成一个整体用来表示,
则上述集合关系式变成: ,
则此时集合为集合的真子集,
问题转化为求集合的真子集的个数即:,
故满足题意的集合有31个.
故选:B.
7.(2023秋·江苏·高三淮阴中学校联考开学考试)设集合,其中为实数. 令,.若的所有元素和为,则的所有元素之积为( )
A.0 B.2 C.4 D.0或4
【答案】A
【分析】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讨论参数的取值,然后得到并集的结果,根据并集中的元素之和求出参数,然后在求元素之积
【详解】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且.由题意,.
情况一:若时
当时,,,,
的所有元素和为,符合题意,此时的所有元素之积为;
当时,,,,
的所有元素和为,不符题意;
情况二:若时,此时,,,
但此时含有唯一的无理数,不可能元素之和为;
情况三:若,,且时,则中只有唯一重复元素,
则,由题意,即,
此时,矛盾.
综上所述,时符合题意,此时的所有元素之积为.
故选:A
8.(2022秋·江苏常州·高一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函数在数学上称为高斯函数,也叫取整函数,其中表示不大于的最大整数,如.那么不等式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先解不等式,再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则,则,
又因为表示不大于的最大整数,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因为所求的时不等式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只要求出不等式解集的一个非空真子集即可,
选项中只有 .
故选:B.
二、多选题
9.(2023秋·辽宁锦州·高一统考期末)关于的方程的解集中只含有一个元素,则的可能取值是( )
A. B.0 C.1 D.5
【答案】ABD
【分析】由方程有意义可得且,并将方程化为;根据方程解集中仅含有一个元素可分成三种情况,由此可解得所有可能的值.
【详解】由已知方程得:,解得:且;
由得:;
若的解集中只有一个元素,则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方程有且仅有一个不为和的解,,解得:,
此时的解为,满足题意;
②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其中一个根为,另一根不为;
由得:,,此时方程另一根为,满足题意;
③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其中一个根为,另一根不为;
由得:,,此时方程另一根为,满足题意;
综上所述:或或.
故选:ABD
10.(2022秋·江苏盐城·高一统考期中)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可以是( )
A.0 B.1 C. D.
【答案】AC
【分析】分和两种情况讨论集合中的原式,即可求解.
【详解】当时,,满足条件,
当时,若,则,无解,
若,则,无解,
若,则,无解,
若,则,得,
综上可知,或,只有AC符合条件.
故选:AC
11.(2023秋·河南信阳·高一信阳高中校考阶段练习)我们知道,如果集合,那么S的子集A的补集为且,类似地,对于集合A、B我们把集合且,叫做集合A和B的差集,记作,例如:,,则有,,下列解析正确的是( )
A.已知,,则
B.如果,那么
C.已知全集、集合A、集合B关系如上图中所示,则
D.已知或,,则或
【答案】BD
【分析】根据差集定义逐项判断可得答案.
【详解】对于A:由且,故,故A错误;
对于B:由且,则,故,故B正确;
对于C:由韦恩图知:如下图阴影部分,
所以,故C错误;
对于D:或,则或,故D正确.
故选:BD.
12.(2022秋·江苏扬州·高一统考阶段练习)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A.若且则至少有一个大于 B.
C.的充要条件是 D.至少有一个实数,使得
【答案】ABD
【分析】假设,中没有一个大于得,与矛盾可判断A;可判断B;取时可判断C;取可判断D.
【详解】对于A,假设,中没有一个大于2,即,,则,与矛盾,故A正确;
对于B,由即,则,故在上恒成立,故B正确;
对于C,当时,,推不出,必要性不成立,故C错误;
对于D,当,此时,所以至少有一个实数,
使得,故D正确.
故选:ABD.
三、填空题
13.(2023·全国·高一假期作业)已知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分析】问题等价于有解,即或,解得答案.
【详解】已知问题等价于有解,即或,解得.
故答案为:
14.(2023·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集合中有8个子集,则的一个值为 .
【答案】4或9(写出一个即可)
【分析】由题意可知,集合中有三个元素,则有三个因数,即可求出的值.
【详解】集合中有8个子集,
由知,集合中有三个元素,则有三个因数,
因为,,
除1和它本身外,还有1个,所以的值可以为4,9.
故答案为:4或9(写出一个即可)
15.(2023春·湖南岳阳·高一校考阶段练习)若集合,实数的值为
【答案】
【分析】由已知中集合,根据集合相等对应元素分别相等,我们可以分若、、,三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结合集合元素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令,,,,,,
,,,,,
若,则,则,,,,,,满足要求;
若,则,而中元素,矛盾;
若,则,则,,,,,,满足要求;
故实数的值为.
故答案为:
16.(2023·江苏·高一假期作业)已知.若,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或.
【分析】根据,分和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详解】已知集合,且,
或
当时,,解得,符合题意;
当时,且,
则或,解得,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或.
故答案为:或.
四、解答题
17.(2022秋·湖北黄冈·高一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命题,,,
(1)若“”是成立的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和有且只有一个为假,求实数.
【答案】(1);
(2).
【分析】(1)由命题为真,求出的取值范围,再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列出不等式求解作答.
(2)由命题为真,求出的取值范围,再结合(1)及已知分情况讨论作答.
【详解】(1)因为,,当时,恒成立,即,
当时,不等式对不恒成立,
当时,,解得或,
因此命题为真时,或,而“”是成立的充分条件,
则,
当,即时,,符合题意,于是,
当,即时,或,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
(2)由(1)知,命题为真,或,命题为真时,,解得或,
而命题和有且只有一个为假,即一真一假,
当真假时,即或并且,解得,
当假真时,即并且或,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8.(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若,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
【分析】由集合的特性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得出的取值范围.
【详解】
,得
综上,且
即的取值范围为
19.(2022秋·湖北黄冈·高一校考阶段练习)设全集,集合,集合.
(1)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则”是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根据给定条件,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列出不等式求解作答.
(2)将问题转化为,再分空集和非空集合讨论求解作答.
【详解】(1)由“”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 ,
又,,
因此或,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命题“,则”是真命题,则有,
当时,,解得,符合题意,因此;
当时,而,
则,无解,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
20.(2023春·江西新余·高二统考期末)已知全集为实数集,集合,.
(1)若,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集合;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由题图知,再根据已知及集合的交补运算求集合M即可.
(2)讨论、,根据集合的包含关系列不等式组求参数范围.
【详解】(1)解:时,,由图知,,
因为,所以,
所以.
(2)当时,,解得,此时成立;
当时,,解得,
因为,所以,解得,
所以;
综上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1.(2023春·辽宁葫芦岛·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集合或,.
(1)若,求的取值范围;
(2)若,且,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根据并集结果可得,分别讨论和的情况即可求得结果;
(2)由交集结果可知,分别讨论、和,根据可构造不等式求得结果.
【详解】(1)由题意知:;
,;
①当,即时,满足,此时;
②当时,若,则,解得:;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
(2),,,即,解得:,,;
①当,即时,,
,解得:;
②当,即时,,
,解得:;
③当,即时,,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
22.(2023春·湖南岳阳·高一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校考开学考试)设集合,
(1)若时,求,
(2)若,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或
(2)或
【分析】(1)根据交集、补集和并集的概念可求出结果;
(2)由得,再分类讨论是否为空集,根据子集关系列式可求出结果.
【详解】(1)∵,,
∴当时,则,所以,
或,又,
所以或.
(2)∵, ∴,
∴当时,则有,即,满足题意;
当时,则有,即,
可得,解得:.
综上所述,的范围为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