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讲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检测(基础卷)
一、单选题
1.(2023·高一课时练习)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解集只有一个元素,则m的值为( )
A.2 B. C. D.不存在
2.(2023秋·河南信阳·高一信阳高中校考阶段练习)已知集合,,,则A,B,C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3秋·河南信阳·高一信阳高中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全集的两个非空真子集满足,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3秋·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已知,若集合,,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2022秋·云南保山·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命题:,,若命题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2023秋·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淮安方特、龙宫大白鲸世界、西游乐园三个景点时,甲说:我去过的景点比乙多,但没去过淮安方特;乙说:我没去过龙宫大白鲸世界;丙说:我们三个人去过同一个景点.则乙一定去过的景点是( )
A.淮安方特 B.龙宫大白鲸世界
C.西游乐园 D.不能确定
7.(2022秋·新疆乌鲁木齐·高一校考期中)给出四个结论:
①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集合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与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②
8.(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已知集合,,则M与P的关系为( )
A.M=P B.M P
C.P M D.M P
二、多选题
9.(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
B.,
C.“”的充要条件是“”
D.“,”是“”的充分条件
10.(2023秋·全国·高一随堂练习)若非空集合A,B,C满足,且B不是A的子集,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是“”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是“”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是“”的充要条件
D.“”既不是“”的充分条件,也不是“”的必要条件
11.(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多选)设集合,若,则a的值为( )
A.0 B.
C.1 D.2
12.(2023秋·高一单元测试)若集合,则能使成立的a的值可能为( )
A.2 B.4 C.7 D.9
三、填空题
13.(2023春·天津北辰·高一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求实数x的值 .
14.(2023春·江苏苏州·高二校考期中)已知集合,,若,则实数m可能的取值为 .
15.(2023·全国·高一课堂例题)设,,,则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16.(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是的必要条件的命题有
(1)若是无理数,则是无理数.
(2)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若,则.
(4)若和都是偶数,则是偶数.
四、解答题
17.(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指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p: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q:四边形是矩形;
(2)p:x=1或x=2,q:x2-3x+2=0;
(3)p:m>0,q:方程x2+x-m=0有实根.
18.(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设集合S中的元素全是实数,且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①;②若,则.
(1)求证:若,则;
(2)若,则在S中必含有其他的两个元素,试求出这两个元素.
19.(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已知集合,,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0.(2023·江苏·高一假期作业)已知全集,集合.
(1)若b=4时,存在集合M使得A M B,求出所有这样的集合M;
(2)集合A,B能否满足?若能,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1.(2023秋·高一单元测试)已知全集.
(1)求;
(2)若且,求的取值范围.
22.(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已知集合,.
(1)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试卷第4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解的个数与判别式的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关于x的方程的解集只有一个元素,
所以,解得.
故选:C
2.A
【分析】化简各集合,明确各集合表示的数的特点,即可判断各集合的关系,即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知,
,
,
由此可知集合表示被3除余1的数再除以6的数的集合,集合C表示被6除余1的数再除以6的数的集合,
故,
故选:A
3.D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借助韦恩图判断ABC;结合集合的包含关系推理判断D作答.
【详解】由是全集的两个非空真子集,,得,
如图,当时,,A错误;
观察图形,,BC错误;
由,得,因此,D正确.
故选:D
4.A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验证充分性以及必要性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若,则,所以,故充分性满足;
若,则或,显然必要性不满足;
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5.B
【分析】根据原命题为假可知其否定为真,由一元二次方程无根可构造不等式求得结果.
【详解】若命题为假命题,则其否定,为真命题,
,解得:.
故选:B.
6.C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结合集合的交集思想即可求解.
【详解】先从乙说的出发,可以推出乙可能去过淮安方特或西游乐园,
再由甲说的,可以推出甲去过龙宫大白鲸世界和西游乐园,
则乙只能去过淮安方特和西游乐园中的一个,
再结合丙说的,利用集合交集的思想,即可判断出乙一定去过西游乐园.
故选:C.
7.D
【分析】根据集合元素的特征逐一判断各选项.
【详解】对于①,集合不满足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故①错误;
对于②,集合仅有1个元素,故②正确;
对于③,集合与元素相同,是两个相同的集合,故③错误;
对于④,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无限集,故④错误.
故选:D.
8.D
【分析】变化,可知 又可判断时,,则
【详解】①对于任意
∵,∴,
∴,由子集定义知.
②∵,此时,即,
而在时无解,.
综合①②知,M P.
故选:
9.ABC
【分析】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判断A选项;利用特殊值法可判断B选项;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可判断C选项;利用充分条件的定义可判断D选项.
【详解】对于A选项,,,所以,命题“,”为假命题,A错;
对于B选项,当时,,故命题“,”为假命题,B错;
对于C选项,当时,,则无意义,即“”“”,
另一方面,当时,则有,即,即“”“”,
所以,“”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C错;
对于D选项,当,时,,即“,”是“”的充分条件,D对.
故选:ABC.
10.ACD
【分析】由并集的概念,,但,再由充分、必要条件概念可判断选项.
【详解】∵非空集合A,B,C满足,且B不是A的子集,
∴由,
即:“”是“”的必要条件.
由,或.
∵B不是A的子集,∴不一定有,即,
所以“”不是“”的充分条件.即仅有B正确.
故选:ACD.
11.AB
【分析】根据交集的概念分类讨论计算即可.
【详解】,
∵,
∴或.
①当时,则方程无解,此时.
②当时,此时,
∴,得.
综上得或.
故选:AB
12.ABC
【分析】讨论A是否为空集,解相应的不等式,综合可得答案.
【详解】当,即时,;
当,即时,,
要使,须有,解得,即,
综上可知,,结合选项可知a的值可取2,4,7,
故选:ABC
13.
【分析】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以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建立方程,可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可知:,,
令,解得;令,解得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4.0、1、
【分析】分,和三种情况,进行求解,得到答案.
【详解】若时,,满足要求,
若,则,
若,则,解得,
综上:实数m可能的取值为0、1、.
故答案为:0、1、
15.12
【分析】用列举法表示集合,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所以,
所以的所有元素之和为12.
故答案为:12.
16.(1)(2)(4)
【分析】根据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逐一求解.
【详解】(1)若是无理数,则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所以是无理数,所以,所以是的必要条件.
(2)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所以,所以是的必要条件.
(3)若,则或;
所以,所以是的不必要条件.
(4)两个偶数的乘积仍是偶数.所以,所以是的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1)(2)(4).
17.(1)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p是q的充要条件
(3)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分析】(1)根据矩形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形进行判断即可
(3)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判别式的关系判断即可.
【详解】(1)∵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四边形是矩形;四边形是矩形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或,或,
∴p是q的充要条件.
(3)∵方程的,即方程有实根;
方程有实根,即,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18.(1)证明见解析
(2)集合S中必含有两个元素.
【分析】(1)根据集合S中元素的性质,循环迭代即可得出证明;
(2)由可得,由可得,由可得,由此可知会循环出现三个数,所以集合S中必含有两个元素.
【详解】(1)证明:因为,所以,由,则,
可得,即,
故若,则.
(2)由,得;
由,得;
而当时,,…,
因此当时,集合S中必含有两个元素.
19.
【分析】讨论和两种情况,根据子集关系,列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当时,时,,
即;
当时,,
解得,即,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0.(1);
(2)能,.
【分析】(1)当时,由,得到,求得,结合条件即可求解;
(2)由,得到,分和,两种情况讨论,结合集合的包含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1)解:当时,可得,
因为,所以,
又由,
又因为A M B,
所以这样的集合M共有如下6个:.
(2)解:能;
由,可得,
若时,此时满足是的一个子集,此时,解得;
若时,由(1)知,
当时,,此时,此时不是的一个子集;
当时,,此时,此时是的一个子集;
当时,,此时,此时是的一个子集,
综上可得,当或时,满足,
此时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1.(1)或
(2)
【分析】(1)先求出集合,再求即可,
(2)先求出,然后由,对和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详解】(1)因为,
所以或,
因为,
所以或
(2)因为
所以或,
当时,成立,此时,解得,
当时,因为,
所以,或,解得,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22.(1)
(2)
【分析】利用数轴,根据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范围即可.
【详解】(1),,∴,
解得,
∴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2)当时,或,解得或,
∴当时,.
∴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讲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检测(基础卷)
一、单选题
1.(2023·高一课时练习)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解集只有一个元素,则m的值为( )
A.2 B. C. D.不存在
2.(2023秋·河南信阳·高一信阳高中校考阶段练习)已知集合,,,则A,B,C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3秋·河南信阳·高一信阳高中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全集的两个非空真子集满足,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3秋·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已知,若集合,,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2022秋·云南保山·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命题:,,若命题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2023秋·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淮安方特、龙宫大白鲸世界、西游乐园三个景点时,甲说:我去过的景点比乙多,但没去过淮安方特;乙说:我没去过龙宫大白鲸世界;丙说:我们三个人去过同一个景点.则乙一定去过的景点是( )
A.淮安方特 B.龙宫大白鲸世界
C.西游乐园 D.不能确定
7.(2022秋·新疆乌鲁木齐·高一校考期中)给出四个结论:
①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集合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与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②
8.(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已知集合,,则M与P的关系为( )
A.M=P B.M P
C.P M D.M P
二、多选题
9.(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
B.,
C.“”的充要条件是“”
D.“,”是“”的充分条件
10.(2023秋·全国·高一随堂练习)若非空集合A,B,C满足,且B不是A的子集,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是“”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是“”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是“”的充要条件
D.“”既不是“”的充分条件,也不是“”的必要条件
11.(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多选)设集合,若,则a的值为( )
A.0 B.
C.1 D.2
12.(2023秋·高一单元测试)若集合,则能使成立的a的值可能为( )
A.2 B.4 C.7 D.9
三、填空题
13.(2023春·天津北辰·高一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求实数x的值 .
14.(2023春·江苏苏州·高二校考期中)已知集合,,若,则实数m可能的取值为 .
15.(2023·全国·高一课堂例题)设,,,则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16.(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是的必要条件的命题有
(1)若是无理数,则是无理数.
(2)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若,则.
(4)若和都是偶数,则是偶数.
四、解答题
17.(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指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p: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q:四边形是矩形;
(2)p:x=1或x=2,q:x2-3x+2=0;
(3)p:m>0,q:方程x2+x-m=0有实根.
18.(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设集合S中的元素全是实数,且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①;②若,则.
(1)求证:若,则;
(2)若,则在S中必含有其他的两个元素,试求出这两个元素.
19.(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已知集合,,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0.(2023·江苏·高一假期作业)已知全集,集合.
(1)若b=4时,存在集合M使得A M B,求出所有这样的集合M;
(2)集合A,B能否满足?若能,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1.(2023秋·高一单元测试)已知全集.
(1)求;
(2)若且,求的取值范围.
22.(2023秋·高一课时练习)已知集合,.
(1)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试卷第4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