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13.2致大海(课件+教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13.2致大海(课件+教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4 18:00:14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致大海
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出身贵族,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1920年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流放南高加索,度过了四年的放逐生活。1824年又第二次被放逐。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抒情诗篇。
知人论世
活动一:诵读感知
任务:诵读全诗后思考,本诗是一首抒情诗,作者来到大海边与大海告别。请找出作者与大海告别的部分。
第一部分:(1-2 )诗人与大海告别。
第二部分:(3-13)诗人面对大海引发的联想。
第三部分:(14-15) 再次告别大海,铭记大海,传播心声。
活动二:品读探究
Auxiliary text descriptions can be further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the title points
任务:诗歌是美的艺术,诗凭借自然,也超脱自然,它是根据自然而建立的另一个“美”的世界。同学们品读思考,分组探究,本诗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意境美:
语言美:
情感美:
拿破仑
拿破仑曾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引入俄国,激起俄国代年青知识分子反抗沙皇专制暴政的革命热情,推进了俄国和整个欧洲反对封建统治的民主主义运动的发展,所以普希金在《拿破仑》一诗的最后称“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一句话,在普希金看来,拿破仑是一面张扬着自由主义精神的旗帜。
资料链接
拜 伦
拜伦是英国历史上的浪漫主义诗人,《再别康桥》中涉及到的康河其上游即名拜伦潭,可见拜伦已成为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拜伦思想的核心有两个词:“自由和正义”。他有两句名言,“我可以独自兀立于人间,但绝不把我自由的思想换取一座王位”,“啊,自由,你在牢狱里才最为灿烂”。表达了对自由的深刻理解,意思是只有失去自由才能倍感自由的可责。拜伦不仅歌唱自由,而且还身体力行地投入到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战争中去。最后病死在希腊民族解放战争的前线,为自由而献身。拜伦的精神是自由主义精神。
资料链接
活动二:品读探究
本诗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意境美:壮观,汹涌,喧腾,深沉,倔强...
语言美:体式谨严,四五行一节,和谐整齐;第二人称的使用便于抒发感情;拟人,反复,排比,呼应等手法运用,增强感情意蕴。
情感美:沉郁的离别之情(对自由的向往之情)①②;对自由的热爱③④;对失去自由而被束缚的愁苦⑥⑦;对英雄的礼赞⑨- ;壮志难酬、前途渺茫的悲哀 ;对自由的执着追求 。
雄浑阔大
对于本诗,你还有哪些疑问?请仔细研读并思考。
第④⑤节中,诗人对大海充满了热爱之情,却为何称大海“任性的脾气发作”,“喜怒无常”?
活动三:研读质疑
写出大海的美是多样,也体现了冲破一切不可阻挡的力量,引发诗人对自由的向往热爱。
对于本诗,你还有哪些疑问?请仔细研读并思考。
活动三:研读质疑
在第 节中,这一节中的“你”指什么 如何理解最后一节在诗歌中的作用
“你”表面上是指大海,实质上是指自由和解放。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迷惘”和“苦思”,并表示将会把“你”带到“寂静的荒原”—第二次流放的地方。诗人的心灵因“大海”而得到彻底的净化,最后这一节卒章显志,是全文的深化和升华。
活动四:演读品味
作业
阅读舒婷的《致大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致大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谢谢大家!
美好生活《致大海》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知人论世,在诵读中体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清诗歌结构, 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教学难点 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题研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请同学们背一背关于海的诗句。
(可提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古往今来一大批的作家与诗人有着挥之不去的海洋情结。由于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人们对它怀有不同的情感与态度,不同时期的大海呈现出不同的形象,显示出不同的人文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普希金的《致大海》,感受一下普希金笔下的大海。
知人论世
普希金(1799-1837),出身贵族,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1920年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流放南高加索,度过了四年的放逐生活。1824年又第二次被放逐。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抒情诗篇。
活动一:诵读感知
任务:诵读全诗后思考,本诗是一首抒情诗,作者来到大海边与大海告别。请找出作者与大海告别的部分。
第一部分:(1-2 )诗人与大海告别。
第二部分:(3-13)诗人面对大海引发的联想。
第三部分:(14-15) 再次告别大海,铭记大海,传播心声。
活动二:品读探究
诗歌是美的艺术,诗凭借自然,也超脱自然,它是根据自然而建立的另一个“美”的世界。
任务:同学们朗诵诗歌,并请快速划出描写大海句子,品读思考,分组探究,本诗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意境美:(壮观,汹涌,喧腾,深沉,倔强...)雄浑阔大
语言美:体式谨严,四五行一节,和谐整齐;第二人称的使用便于抒发感情;拟人,反复,排比,呼应等手法运用,增强感情意蕴。(如将“波光”写成“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大海对话,使大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大海——自由的热爱之情。第① 首尾呼应)
情感美:沉郁的离别之情(对自由的向往之情)①②;对自由的热爱③④;对失去自由而被束缚的愁苦⑥⑦;对英雄的礼赞⑨- ;壮志难酬、前途渺茫的悲哀 ;对自由的执着追求 。
【资料链接1】拿破仑
拿破仑曾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引入俄国,激起俄国代年青知识分子反抗沙皇专制暴政的革命热情,推进了俄国和整个欧洲反对封建统治的民主主义运动的发展,所以普希金在《拿破仑》一诗的最后称“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一句话,在普希金看来,拿破仑是一面张扬着自由主义精神的旗帜。
【资料链接2】拜 伦
拜伦是英国历史上的浪漫主义诗人,《再别康桥》中涉及到的康河其上游即名拜伦潭,可见拜伦已成为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拜伦思想的核心有两个词:“自由和正义”。他有两句名言,“我可以独自兀立于人间,但绝不把我自由的思想换取一座王位”,“啊,自由,你在牢狱里才最为灿烂”。表达了对自由的深刻理解,意思是只有失去自由才能倍感自由的可责。拜伦不仅歌唱自由,而且还身体力行地投入到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战争中去。最后病死在希腊民族解放战争的前线,为自由而献身。拜伦的精神是自由主义精神。
活动三:研读质疑
对于本诗,你还有哪些疑问?请仔细研读并思考。
1.第④⑤节中,诗人对大海充满了热爱之情,却为何称大海“任性的脾气发作”,“喜怒无常”?
写出大海的美是多样,也体现了冲破一切不可阻挡的力量,引发诗人对自由的向往热爱。
在第 节中,这一节中的“你”指什么 如何理解最后一节在诗歌中的作用
“你”表面上是指大海,实质上是指自由和解放。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迷惘”和“苦思”,并表示将会把“你”带到“寂静的荒原”—第二次流放的地方。诗人的心灵因“大海”而得到彻底的净化,最后这一节卒章显志,是全文的深化和升华。
活动四:演读品味
同学们酝酿好感情,根据配乐视频朗诵。教师适当点拨。
课堂小结
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因而“大海”浸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把握了此点便等于掌握了解读诗歌的钥匙,另外要欣赏品味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佳妙之处,还必须通过反复的诵读,只有这样涵泳咀嚼才能探微览胜,深入佳境。
作业
阅读舒婷的《致大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致大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板书设计
(1-2 )与大海告别。 拟人
(3-13)引发的联想。 反复 排比
(14-15) 再次告别大海。 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