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数学必修上《1.1.1集合的表示方法》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上册数学必修上《1.1.1集合的表示方法》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04 18:1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集合的表示方法》 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能选择不同的语言,包括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等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并能正确的运用集合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即列举法、描述法表示集合。
2、能力目标:使学生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与作用,体验和理解分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交流与思辨中加深对两种表示方法的理解,在角色的变换中体验数学带给他们的乐趣。学会欣赏数学中的简洁美。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列举法和描述法的具体内容及注意事项。
2、难点: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3、解决办法:从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回顾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更为简洁、科学的方法来表示集合。
三、学法
课前必须先做好充分的预习,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以提高听课效率。采取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步骤
温故知新
下列对象哪些能形成集合,哪些不能形成集合?对不能形成集合的对象说明理由。
⑴荆州中学的优秀学生 ⑵所有的正三角形 ⑶细长的矩形的全体
⑷2的近似值的全体 ⑸小于10的质数 ⑹小于5的所有实数
⑺中的字母 ⑻中的字母 ⑼小于0的正数
⑽所有的自然数 ⑾直线上所有的点
讲授新课
1、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你能找到比自然语言更简洁、更科学的方法来表示上述几个集合吗?它们有何特点?
2、揭示主题,探求新知
(1)、列举法:
注:
(2)、描述法:
()文字描述法:
()符号描述法:
注:
学生分组解决问题:你能将上述能形成集合的对象用描述法表示出来?对于不能表示有没有其它方法可以?
深入探究:以下几个集合分别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它们中哪些是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哪些是数集?哪些集合相等?
A= B= C= D= E= F=
集合的分类:①按元素个数多少分,可分为:
②按元素特性分,可分为:
思考:列举法与描述法的区别与联系
3、典例分析:
例1、下列四个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的是( )
A. B. C. D.
例2、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由方程的所在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②大于2且小于6的有理数。
③由直线上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自然数的点组成的集合。
4、课堂演练:
1.集合中含有2个元素的集合是( )
A. B.
C. D.{
2.已知集合且,
则 ,= 。
课堂小结
两种方法:
两种思想:
一种体验:
课外作业
1. 下列表示集合的方法是否是列举法
(1)1,2,3,4 (2) {x是大于2小于8的整数}
(3){x=1, x=2} (4) {1,3,6,0}
2.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15的正约数的集合 (2)20以内的正奇数的集合
3.下面关于集合的表示正确的个数是(  )
①{2,3}≠{3,2}; ②{(x,y)|x+y=1}={y|x+y=1};
③{x|x>1}={y|y>1}; ④{x|x+y=1}={y|x+y=1}. A.0B.1C.2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