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聚落与环境
1.聚落的含义:人们的聚居地—— 和 ,统称聚落。
2.乡村和城市的差异
聚落类型 规模 劳动生产方式或类型
乡村 较 主要有农村、 、渔村等不同类型。人们一般从事 、放牧、 等生产活动
城市 较 人们主要从事 业、服务业等工作
由于 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乡村
城市
小
牧村
耕作
捕鱼
大
工
劳动生产方式
3.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条件:聚落的形成与 密切相关。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地形 、土壤肥沃、水源 、自然资源丰富、交通 等。
4.聚落的分布:目前,在一些河流 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 ,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 、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5.聚落的形态
环境
平坦
充足
便利
中下游平原
发达
高山
典型地区 形成原因 聚落的形态
平原地区 地形平坦,聚落规模较 ,人口众多,房屋密集 团块状
山区 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 条带状
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
大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意义:聚落与当地 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2.处理好聚落 与 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3.《世界遗产名录》: 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 ,我国山西省的 、云南省的 、安徽省的 、澳门历史城区等。
自然环境
发展
保护
法国
威尼斯城
平遥古城
丽江古城
皖南古村落
聚落与环境
读聚落景观图片,回答1~2题:
甲 乙 丙 丁
1.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与丁聚落比较,乙聚落( )
A.居民全部从事海洋渔业 B.房屋更集中密集
C.交通经常堵塞 D.大气污染非常严重
C
B
3.(2023大庆期中)读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 )
A.团块状,气候因素 B.团块状,地形因素
C.条带状,气候因素 D.条带状,河流因素
D
周庄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周庄古镇60%以上的民居为明清建筑,仅0.47平方千米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据此回答4~5题:
4.影响周庄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资源
5.当地政府注重古聚落保护的原因是( )
A.古聚落是旅游资源,能带来环境效益
B.古聚落记录了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C.古聚落更方便当地居民生活
D.古聚落里有很多古董、文物,价值很高
C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B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西桥忽见。”据此回答1~2题:
1.词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有蝉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市,这里有桥 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2.古时,聚落密集的地区大多分布在( )
A.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沿海地区 B.山区和河流中下游平原
C.山区和高原 D.山区和沿海地区
B
A
3.(2023信阳期末)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B.聚落既是人类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C.平原地区聚落比较集中,高山、荒漠地区聚落比较稀少
D.传统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不相关,与人类活动关系也不大
4.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与其所在地搭配正确的是( )
A.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
B.丽江古城—我国湖南省
C.水上城市威尼斯—法国
D.平遥古城—我国山西省
D
D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1)“聚落”一词在古代指村落,中国的《汉书·沟洫志》中记载道:“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这说明聚落的组成主要包括 。结合图中“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请你推测,古代的聚落分布地具有的特点有 .
。(任答三点即可)
(2)聚落是人类的居住地,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现在聚落分为
和 两大类,读两幅景观图,说出两类聚落的差异: .
。(提示:从房屋数量、道路特点等方面回答)
住宅(房屋)
靠近水源、能长草、附近有猎物、交通
便利、人口集中
城市
乡村
城市房屋数量多,乡村房屋数量少;
城市道路等级高、密度大,乡村道路等级低、密度小;等等
材料二 我国某地地形模型及该地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月均温/℃ -4.7 -1.9 4.8 13.7 20.1 24.7
月降水量/毫米 3 7 9 20 33 78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 26.1 24.9 19.9 12.8 3.8 -2.7
月降水量/毫米 192 212 57 24 7 3
(3)结合表格中的气候资料,分析图中甲、乙、丙三处聚落,你认为乡村聚落景观保存最完整的是 。最容易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 ,你的理由是 .
(任答两点即可)。
丙
甲
甲聚落地形平坦、靠近河流、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
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为主题进行了探究。
(一)探究过程:
(1)水源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水源的有无、远近影响农业灌溉,以及人类生活饮用水,例如,世界文明多为大河文明,以中国为例,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河流孕育农业和人类;又如沙漠中聚落选址在大河绿洲沿岸;同时,水源影响交通运输,所以,聚落多分布于 。
河流沿岸
(2)气候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聚居的人口多,聚落也较多,且规模较大;气候寒冷的两极、干燥的 地区和气候 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少,聚落也少。聚落的建筑特征受气候的影响明显。东南亚热带地区生活的人们,其民居最有可能是 (填字母)。
A.墙厚的土屋 B.窗少的石头房 C.通风透气的高脚屋 D.冰屋
(3)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从不同海拔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地形类型)地区,聚落分布较多;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人口少。
沙漠
湿热
C
平原
(二)探究结论:
(4)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交通 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5)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 ②热带雨林地区 ③土壤肥沃 ④沙漠地区 ⑤水源充足 ⑥自然资源丰富 ⑦交通便利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⑦
C.②④⑤⑥⑦
D.①③⑤⑥⑦
便利
D
谢谢观赏!(共10张PPT)
第2课时 人口问题与不同的人种
人口问题
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资源短缺:水资源紧张、粮食短缺、耕地减少等。
(2)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
(3)社会经济问题:就业 、饥饿贫困、居住条件 、交通压力增大等。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 ,国防兵源 ,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
3.解决措施: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使人口的增长与 的发展相适应,
与 相协调。
困难
差
短缺
不足
社会、经济
环境、资源
1.三大人种: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 人、黄种人和 人三个主要人种。
2.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
白种
不同的人种
黑种
三大人种 主要体质特征
黄种人 皮肤呈 色,头发 ,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白种人 肤色很 ,头发 状,鼻梁高,嘴唇 ,体毛较多
黑种人 肤色 ,头发 ,嘴唇较 ,体毛很少
淡黄
黑直
浅
波
薄
黝黑
卷曲
厚
3.三大人种的分布:同一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 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 分布,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白种人 非洲 部、 洲、亚洲 部和南部、大洋洲东南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东南部
黄种人 亚洲 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 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北
欧
西
东
非
集中
零星
人口问题
1.(2023菏泽期中)读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说明丁国人口年龄结构产生的问题是( )
A.就业困难
B.居住条件差
C.交通压力大
D.养老负担重
2.(2023娄底期中)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存在的地区是( )
A.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B.大洋洲的澳大利亚
C.北美洲
D.欧洲
D
A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的小朋友属于( )
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4.不属于图中小朋友体质特征的是( )
A.肤色黝黑 B.鼻梁细高
C.体毛较少 D.头发卷曲
5.某公司专门为这种肤色的人研制化妆品,下列大洲或地区中最有销售市场的是( )
A.亚洲东部 B.非洲南部
C.北美洲 D.欧洲
不同的人种
C
B
B
(2023惠州期末)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国家老年人口比例的倍增(成倍增长)时间。据此回答1~2题:
1.与中国相比较( )
A.甲国人口基数更大
B.乙国2020年老年人口比例更高
C.丙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间更晚
D.丁国老年人口倍增速度更慢
2.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情况下,丙国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B.生态环境压力大
C.养老负担减轻 D.就业压力大
D
A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读图,回答3~4题:
3.对图中各要素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世界人均粮食产量不断上升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4.世界人口数量的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世界人均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③自然资源枯竭 ④环境污染加重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B
B
5.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的主要人种是 种人。
(2)除亚洲外, 洲和 洲的黄种人也较多。
(3)欧洲、北美洲的主要人种是 种人。
(4)阿拉伯人属于 种人,因纽特人属于 种人。
(5)非洲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 。(任答两条即可)
白
北美
南美
白
白
黄
资源短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2022烟台模拟)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时段是( )
A.①—②和②—③ B.①—②和③—④
C.①—②和④—⑤ D.②—③和④—⑤
2.该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A
B
谢谢观赏!(共11张PPT)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1课时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的增长
1.人口增长特点: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 ; 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
2.表示方法
(1)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 来表示。
(2)公式: 。
3.地区差异: 、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十分缓慢
工业革命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欧洲
亚洲
1.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 。
人口密度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口 程度。
2.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 。
(1)稠密区:亚洲的A 和B 、
C 及D 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2)稀疏区:E极端 的沙漠地区;F气候过于
的雨林地区;G终年 的高纬度地区;H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人口数
世界人口的分布
疏密
不平衡
东部
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干旱
湿热
严寒
世界人口的增长
(2022烟台)下图是2005—2015年世界各大洲平均出生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人口增长率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内)由人口出生、死亡和迁移变动而引起人口增长的比率。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数据,2005—2015年各大洲人口出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
A.非洲、大洋洲、南美洲、亚洲、北美洲、欧洲
B.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
C.非洲、大洋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
D.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欧洲、北美洲
2.据图可以推断,2005—2015年( )
A.大洋洲的总人口超过欧洲 B.各大洲中非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C.亚洲是死亡率最高的大洲 D.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3.(2023永州期中)2021年某区域总人口为20 000人,当年出生并成活200个婴儿,死亡260人,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1.3% B.-1.3%
C.-0.3% D.0.3%
C
B
C
4.(2022宜昌一模)湖北省的总人口数约5 775万人(2020年),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约为( )
A.32平方千米/人 B.304人/平方千米
C.304平方千米/人 D.32人/平方千米
5.(2023济南期末)下图是世界人口分布图,关于图中四地人口疏密程度及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人口稀疏
B.②是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
C.③是中纬度沿海平原地区,人口稠密
D.④是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人口稀疏
B
世界人口的分布
D
1.(威海中考改编)下图为“金砖五国”人口密度、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2020年)统计图,下表为“金砖五国”不同年龄人口构成情况。下列关于五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南非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最高的是中国 D.人口数量最少的是巴西
B
年龄段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中国 17.95% 68.55% 13.5%
印度 27.05% 66.77% 6.18%
巴西 21.33% 69.74% 8.93%
南非 29.08% 65.6% 5.32%
俄罗斯 17.9% 67.41% 14.69%
(2023北京阶段练习)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是人类大陆图。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Q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酷寒干燥 B.高温潮湿
C.高温干燥 D.空气稀薄
3.图中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B.大洋洲比南美洲多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北半球比南半球多
4.某同学编写了一段顺口溜——“高纬高山 ,沙漠内陆 ,雨林湿又 ,人们定居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横线处分别对应的是( )
A.旱、寒、热 B.寒、旱、热 C.热、旱、寒 D.寒、热、旱
C
D
B
5.某探险队于6月至7月,经图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途经①②③④四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为 。(填数码)
(2)②地区人口 ,主要原因是 。
(3)④地区人口 ,主要原因是 。
(4)③地区降水 ,是造成这里人口 的主要原因。
(5)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
①
稀疏
海拔高,环境恶劣
稀疏
纬度高,气候严寒
少
稀疏
①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下面是他们的探究程序,请你与他们一道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图1为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图、图2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图3为世界人口海陆分布图、图4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分析与探究]
(1)地形与人口分布。结合图1,从地形类型看,我国64.9%的人口分布在 地区。
(2)海陆位置与人口分布。从海陆位置看,图2、图3反映出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是 。
(3)纬度与人口分布。由图4可知,世界人口大部分位于 半球的降水较多、气候温和的中纬度
和 纬度地带。
(4)从世界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有 ,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归纳与总结]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受到地形地势、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水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反思与提高]
(5)图2中,A地形区为 ,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但是因为气候过于湿热,人口稀疏;B区域虽临大西洋,但因为 气候广布,人口稀疏。
平原
沿海多,内陆少
北
低
亚洲东部和南部
欧洲西部
亚马孙平原
热带沙漠
谢谢观赏!(共5张PPT)
阶段练习5
1.右图为六大洲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统计图。下列关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直接关系
B.非洲、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C.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多,所以人口增长越快越好
D.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D
2.(2023西安期中)右图为六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据图推测,欧洲在人口方面存在问题的不利影响有( )
①居民就业难度大 ②劳动力短缺 ③养老压力大 ④教育问题突出,学生入学难度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
(2023烟台期末)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划分的。读图,回答3~5题:
3.读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图,非洲北部、欧洲、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分别是( )
A.白种人、白种人、黄种人
B.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
C.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D.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
4.①地区分布的主要人种是( )
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5.②地区的人种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狭长,是长期适应 环境的结果。( )
A.寒冷 B.高寒缺氧
C.炎热干燥 D.湿热
A
C
A
6.下表是亚、欧、非三大洲人口总数及自然增长率统计表,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及不同纬度、海拔人口分布比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亚洲 欧洲 非洲
2019年年中人口数量/亿 45.42 7.45 13.02
人口自然增长率/% 1.4 -0.1 2.4
(1)亚、欧、非三大洲中,人口密度较大且人口分布较为均匀的是 洲。
(2)亚洲的 部和 部,人口稠密;亚洲北部B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3)表中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 (填“增长”或“减少”)的趋势,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有 。
(4)A地区主要人种是 ,他们的服饰很有特色,尤其是男子大多身着白袍,白袍衣袖宽大、利于 ,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
欧
东
南
纬度较高,气候寒冷
减少
劳动力不足、老龄化现象严重等
白种人
通风透气
谢谢观赏!(共10张PPT)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
1.主要语言:汉语、 语、法语、俄语、 语和 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 的工作语言。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英
西班牙
阿拉伯
联合国
英语
2.六种主要语言的分布
语言 主要分布国家或地区
汉语 中国
英语 洲的西部、 洲、 亚洲的 部等
俄语 俄罗斯、亚洲中西部的一些国家
法语 法国、 洲中部和西部的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 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洲北部、 洲西部的国家
欧
北美
南
非
拉丁美
非
亚
世界三大宗教
三大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发源地 . 半岛
主要分 布地区 、美洲和大洋洲 亚洲的 部和东南部, 非洲的 部和东部 亚洲的 部和东南部
标志性建筑 佛寺、佛塔
其他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教徒被称为 世界第三大宗教
亚洲的西部
欧洲
阿拉伯
古印度
西
北
东
教堂
清真寺
穆斯林
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居民以白种人为主,使用的语言以英语为主,大多信仰基督教。
世界的语言
1.(2022新疆)下列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有( )
①汉语 ②日语 ③德语 ④英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小雪想去美国留学,她首先要过的语言关是 ( )
A.阿拉伯语 B.法语 C.英语 D.西班牙语
3.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关于汉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语仅限汉族人使用
B.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
C
D
4.(2023齐齐哈尔期末)春节期间,小明一家人去欧洲旅游,他看到当地有很多人戴着“十”字架,经常去教堂,他们信仰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5.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A
世界三大宗教
B
(2023济南期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招募了近4万名志愿者,要求志愿者能使用汉语或某外语进行交流、具备志愿服务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等五项基本条件。据此回答1~2题:
1.会徽“冬梦”可以体现中华文化中的( )
A.汉字 B.服饰
C.饮食 D.交通方式
2.冬奥会志愿者要能使用汉语或某外语进行交流,“某外语”最可能是( )
A.俄语 B.英语
C.德语 D.法语
A
B
3.(2023惠州期末)下图为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关于甲、乙、丙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地使用的语言主要是阿拉伯语 ②乙地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③丙地居民主要是黄种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2023驻马店期末)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西班牙语、法语都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C.亚洲南部的居民以黄种人为主 D.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C
B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1)写出图中A~F处所代表的主要语言:
A ,B , C ,D ,E ,F 。
(2)图中A处所在的国家是 ,B处常见的宗教建筑是 ,C处主要为 种人。
(3)D、E、F三处语言都起源于 洲,这些语言为什么起源于该大洲却分布在其他大洲
汉语
阿拉伯语
俄语
西班牙语
法语
英语
中国
清真寺
白
欧
参考答案:殖民扩张。
绥芬河边境贸易繁荣,是我国最大的对俄商品进出口集散地之一,每天来绥芬河购物的俄罗斯游客多达5 000人,他们大量采购各种生活必需品。读下图,回答1~2题:
1.因商业需要,绥芬河的商场、酒店、公共交通等场所的服务人员大多会讲一种外语,推测他们使用的外语最可能是( )
A.英语 B.阿拉伯语
C.法语 D.俄语
2.多数俄罗斯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 )
A.清真寺 B.教堂
C.庙宇 D.佛塔
D
B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