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教案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6.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教案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4 19:5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3)举例说出二氧化碳能够使农作物增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让学生认同生物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二氧化碳能够使农作物增产;举例说出温度和氧气影响农作物生长和果蔬保鲜。
2.教学难点: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温室中二氧化碳的调控的视频。新鲜的水果、蔬菜、豆子、稻谷的图片,农民锄地的图片,哈密瓜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原理和表达式。讲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重要的生命活动,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使农作物获得丰收。在严冬季节,我们能吃到的新鲜的蔬菜(反季节蔬菜),是人们在温室中栽培出来的。那么,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道理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二)互动授课
1.播放温室中二氧化碳的调控的视频。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110页的图6-13。提问:温室中的调控系统是怎样调控二氧化碳浓度的?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二氧化碳自动调控系统可以监测到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通过施放钢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使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0.5%~0.6%。这种利用二氧化碳使农作物增产的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又被称为“室中肥料”。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0~111页“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给农作物施加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增施有机肥料,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直接施放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点煤球炉,让煤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2)除了利用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的方法来增强光合作用,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能增强光合作用?
学生:合理密植;适量浇水;增强光照;延长光照时间。
师生小结: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最大程度地满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对光、二氧化碳和水的需求,农业生产就可能获得丰收。
3.展示新鲜的水果、蔬菜、豆子、稻谷的图片。提问:农产品应怎样保存?原理是什么?
学生:对于小麦、玉米、稻谷这类果实或种子,可以把它们晒干后贮藏起来;可以适当地降低温度来贮藏水果、蔬菜。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呼吸作用的表达式,说出减少氧气的供应,也有利于保存食物。
教师总结:降低环境温度、适当地减少氧气的供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都是为了降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农产品能保存较长的时间。过渡:我们已经知道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供给植物的生命活动需要。一般说来,农作物根部的氧气供应充足时,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根的生长和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4.展示农民锄地的图片。讲解:农民锄地就是为植物的根提供充足的氧气,利于根的生长和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提问:农作物的呼吸作用是不是越强越好呢?
学生:农作物呼吸作用过强,消耗的有机物太多,会影响产量。
教师总结:对于农作物,有时可以通过降低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农作物中有机物的积累增加,以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效果。
5.展示哈密瓜的图片。提问:运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分析新疆吐鲁番市生产的哈密瓜为什么特别甜?
学生:新疆吐鲁番市昼夜温差大,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远远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使果实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比较高。
教师总结:温度、氧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等都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在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瓜果蔬菜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植物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高效、立体的。主要依靠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在有限的土地上集约化经营,以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