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课
我 看
穆
旦
新课导入
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常常用优美的文字来描写各种季节:白居易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写春的美好;王勃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秋的凄凉。那么,现代诗人穆旦,又是怎样来描写季节给人的感受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穆旦的《我看》一诗,看看诗人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穆旦的相关知识,积累“忧戚、飘逸、摇曳”等重点词语。
2.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重点)
3.分析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情感美。(难点)
4.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重点)
5.善于发现自然之美,培养热爱自然与生命的情感。(素养)
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出生于天津。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南开大学外文系教授。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大大拓展了新诗的表现范围,增强了新诗的表现力度,开创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新局面。 代表诗作有《赞美》《诗八首》等。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
文学常识
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成员有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湜、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杭约赫九人。
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1981年结集出版诗集《九叶集》,“九叶诗派"由此得名。
在新诗写作中,九叶诗派追求现实与艺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美,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在艺术上,九叶诗派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
写作背景
本诗选自《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从1937年10月,穆旦开始听燕卜荪的《当代英诗》课,对叶芝、艾略特和奥登为代表的英国现代诗,有了精确的了解。1938年,年仅20岁的穆旦与几百位师友一起踏上了学校西迁之路,抵达了昆明。一路上他目睹正遭受日寇侵略的祖国山河的现状,亲身经历了现实的苦难,更加坚定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渴望。本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作的。这首诗借鉴的是英国现代诗的“玄学思辨”,即一种思辨想象力。是一种对自然意象和意境的感悟,对社会现代生活的思辨。诗人以满腔爱国热血和最深的情感,描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吟唱中,蕴含着希望与新生。
字音字形
丰润( ) 揉过( ) 翅翼( ) 红晕( ) 枉然( ) 摇曳( ) 忧戚( ) 勃发( ) 漫游( ) 飘逸( ) 挽( )
摇曳
rùn
róu
yì
yùn
wǎng
yè
qī
bó
màn
yì
wǎn
字音易错,与“弋(yì)”区分开。
字音字形
( )红晕
( )眩晕
晕
yùn
yūn
【串句记忆法】虽然他常年奔(bēn)波在城市之间,工作十分辛苦,但他依然觉得生活有奔(bèn)头。
字音易错,如“晕(yùn)车”。
多音字
字音字形
形近字
揉( )
蹂( )
糅( )
揉搓
蹂躏
糅合
róu
róu
róu
潮( )嘲( )
潮汐
嘲笑
cháo
cháo
翼( )
冀( )
翅翼
冀北
yì
jì
【串句记忆法】市书法家协会偕(xié)同市老龄委举办了书法展,其中有楷(kǎi)书、行书、隶书等。这些作品的陈列与展厅格局看起来十分和谐(xié)。
词语理解
丰润:
忧戚:
枉然:
本文指丰茂滋润。
忧伤。戚,悲伤。
白白地。
飘逸:
漂浮,飘散。
流盼:
转动目光观看。
勃发:
焕发;蓬勃生发。
坦荡:
摇曳:
漫游:
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
摇荡,晃动。
随意游览。
沉醉:
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朗读课本
朗读指导:(1)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
(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
(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4)注意词语的重读;
(5)读出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朗读课本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朗读课本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整体感知
导思1.题目为《我看》,那诗人“看”到了什么?
导思2:诗歌主要借助于哪些意象来抒发感情?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
内容概况
诗歌想象
导思3.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一下。
写作手法
关键词
热爱自然
整体感知
1.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 (第1、2节):描绘“我”看到的大自然的景色。
第二层(第3—5节):直接抒情,表达“我”对大自然的喜爱及融入大自然的情感。
整体感知
2.通过范读诗歌,说说“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整体感知
3.第一节“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都包含哪些意象?表现了春天时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描绘了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荡漾的远水,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傍晚时分柔美、恬静、充满生机的春景图。
意象
春风
春草
特点
勃勃生机
美丽生动
整体感知
4.找出第一节中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揉过”“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整体感知
5.第二节紧承第一节哪个词语?第二节描写的意象有哪些?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紧承第一节的“向晚”。
意象:展翅的飞鸟、天边的流云和大地。
画面: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了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整体感知
6.这一节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鸟”静静地滑翔在晴空中的情状写得形象生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流云人格化,把流云与大地交相辉映的景象描写得生动形象、美丽动人,令人沉醉。
整体感知
7.结合一二节思考:诗人是如何描写所看到的春日美景的?有什么作用?
诗人看到“青草”联想到“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看到“飞鸟”联想到“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看到“流云红晕”联想到“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作者联想自然丰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情景交融,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整体感知
8.在第三节中,“你”指的是什么?作者笔下的“大自然”有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你”指的是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大自然”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大自然”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
这种包容性通过“欢乐和忧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等表现出来;“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则通过“丰润”和“勃发”表现出来。
整体感知
9.读第四节,如何理解“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例如诗歌、绘画)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整体感知
10.“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这句话怎么理解?
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飘逸。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整体感知
11.“去吧,去吧”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诗人让飞奔的生命进到自由之中的热切盼望。反复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情感的表达更强烈。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整体感知
12.“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目睹自然的活力,欣然接受生命所赋予的一切,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生命像大自然中的“鸟”“云”“树”一样坦荡自在,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之情。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整体感知
13.“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这两句诗有怎样的内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含义:大自然创造了人和万物。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生命又将回归于大自然。欢笑、哀愁、幸福、痛苦,终将化为一片平静。
作用:点出诗歌主旨,发出渴望与大自然拥抱的呼声,欢笑与哀愁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如同花朵一样开了又谢。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整体感知
14.品读第五节,思考:作者在这里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
作者目睹自然的活力,欣然接受生命所赋予的一切,希望能够融入自然,跟自然万物一样,让时间去点燃,让时间去熄灭,自由放飞自己的心灵。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整体感知
15.读全诗,请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心中为什么有“忧戚”和“哀愁”?
这首诗写于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已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民族危急时刻,诗人心中充满对祖国的忧虑。
整体感知
16.诗歌后三节都是作者所思,其情感怎样变化的?
第三节主要写在孕育了万物、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面前,“我”的“欢乐和忧戚”是微之甚微的, 以此突出大自然的博大。
第四节主要写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 但他们留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飘逸。
第五节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抒写出希望将生命融入自然,让“我”的爱回归大自然之中去,真正获得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的归宿。
整体感知
17.诗歌的标题是“我看”,然而诗歌第三、四、五节都非诗人所见,这样拟题合适吗?
合适。因为诗人在前两节描绘了“我看”到的景物,极力渲染了景物的静谧美好,展现了中国北方原野的生机与活力。后三节是诗人面对美景的思索,诱因是眼前的美景,这三节虽然没有写看到的景物,但是由“看”引发的思考与呼告,仍然和“看”有联系,因而这样拟题是合适的。
主题概括
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大自然。这就是真正获得了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的归宿。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春天的大自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诗人因时代而产生的欢乐和忧戚。
写作特点
1.用丰富的意象来隐喻和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以鲜明深邃的诗歌意象传达情感,阐述思想。诗歌中的大量意象可谓形神兼备,形情兼备,形理兼备。如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展翅的飞鸟、深远的晴空、被夕阳染红的流云、沉醉了的大地。
写作特点
2.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全诗一共五节,第1节押ao韵;第2节押i韵;第3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又换韵为a韵;第4节又换韵为i;第5节又换韵为iu和i。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写作特点
3.首尾照应,结构严谨。第5节的“天风”“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照应了第1节和第2节;“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3节的“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像季节燃起花朵”又照应了第1节的“春”。处处照应,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情感抒发得很强烈。
板书设计
我看
看
思
春风、青草、绿潮
思索生命
飞鸟、流云、大地
自然之美
致敬哲人
拥抱自然
人生意义
热爱生命
渴望自由
课外拓展
穆旦的爱国意识
穆旦的爱国意识非常浓烈。当时,社会上抵制日货,穆旦就不让母亲买海带、海蜇皮吃,因为这类海鲜大多是从日本进口的。母亲若是买来,他不仅一口也不吃,甚至会把它倒掉。“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从青年时代起,鲁迅的这句话就是穆旦最喜欢的名言。1942年原本在校任教的穆旦响应“青年知识分子入伍”的号召,投笔从戎,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中,他在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中穿山越岭,扶病前行,踏着堆堆白骨最终才侥幸逃出野人山。
课外拓展
从温馨的泥土里伸出来的
以嫩枝举在高空中的树丛,
沐浴着移转的金色的阳光。
水彩未干的深蓝的天穹
紧接着蔓绿的低矮的石墙,
静静兜住了一个凉夏的清晨。
全都盛在这小小的方园中:
那沾有雨意的白色卷云,
远栖于西山下的烦嚣小城。
如同我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
躲在密叶里的陌生的燕子
永远鸣啭着同样的歌声。
当我踏出这芜杂的门径,
关在里面的是过去的日子,
青草样的忧郁,红花样的青春。
1938年8月
园
穆旦
课后作业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穆旦在现代诗歌史上的成就以及地位。
2.读一读穆旦的其他作品。
3.大自然是美丽的,让人心动的。请为四季写一段赞美词(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