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生物五年真题二年模拟汇编专题16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选择题
1.(2021·深圳)绿化校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按自己的喜好挑选名贵的品种
B.调查学校植物品种、数量
C.注重植物的空间搭配,做到疏密相间、协调自然
D.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得一年四季各有风景
【答案】A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校园绿化要有实用性,所种植物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最大的效益。因此最好不要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A符合题意。
B.校园绿化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调查学校植物品种、数量,因地制宜的增加绿化面积,美化校园环境,B不符合题意。
C.校园绿化要注重植物的空间搭配,做到疏密相间、协调自然,既美观又有利于植物的生长,C不符合题意。
D.栽培植物时需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夏秋冬花不断,四季绿满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2.(2021·南海)《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云南昆明举行生物多样性又成为国际范围的热点关注内容。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围湖造田 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彻底消灭对人有害的动物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围湖造田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大量引进外来物种,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生物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消灭对人有害的动物,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2021·南海)我国著名的遗传育种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是( )
A.克隆羊 B.杂交水稻 C.转基因水稻 D.彩色棉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A.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一只是提供了细胞膜和细胞质;另一只提供了细胞核;第三只提供了胚胎的发育场所(子宫)。因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所以,培育出的小羊多莉更像供核的母羊。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克隆技术,不符合题意。
B.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符合题意。
C.转基因水稻,是指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不同品种水稻或近缘物种的抗虫基因、抗病基因等导入某种水稻基因组内培育出的水稻品种。应用的技术手段是转基因技术,不符合题意。
D.彩色棉花是注入棉花的彩色基因获得的,属于转基因技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袁隆平在育种中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4.(2021·广州)下列植物中,共同特征最多的一组植物是( )
A.向日葵和玉米 B.玉米和肾蕨
C.肾蕨和葫芦藓 D.向日葵和葫芦藓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图中,向日葵和玉米都是被子植物,肾蕨是蕨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所以,共同特征最多的一组植物是向日葵和玉米。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5.(2021·广东)小明对青蛙、蛇、蝙蝠和孔雀四种动物进行了如下归类,其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是孔雀,卵生、用气囊辅助呼吸
B.乙是蝙蝠,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C.丙是蛇,有鳞片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丁是青蛙,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甲有牙齿,而鸟类是有喙无齿的,A说法错误。
B、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有牙齿的分化,胎生哺乳,B说法错误。
C、蛇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着鳞片,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体内肺发育完善,通过肺完成气体交换,所以丙为蛇,C说法正确。
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肺发育不完善,靠皮肤辅助呼吸,体外受精,变态发育,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明确以下几点是关键:鸟类有喙无齿,体内有气囊,哺乳动物有牙齿的分化,胎生哺乳,体内有膈;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爬行动物的肺发育完善,生殖和发育脱离开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两栖动物肺发育不完善,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的限制,是水陆过渡动物。
6.(2021·广东)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与之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
A.杉科 B.水杉属 C.松杉目 D.裸子植物门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小的、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所以,题干中,水杉是稀有物种,分类单位是种这个等级,除了种之外,属是第二个较小单位,分类单位小,共同特征多,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差异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差异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7.(2020·深圳)下列行为违反动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是( )
A.售卖鲜艳夺目的玫瑰花束
B.售卖各种各样的金鱼
C.售卖甘甜多汁的深圳龙眼
D.售卖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BC.玫瑰花束、金鱼、深圳龙眼都属于正常的养殖动物或栽培植物,它们的正常交易,不违反法律法规,ABC不符合题意。
D.朱鹮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不能买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朱鹮是鹮科朱鹮属动物,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
8.(2020·广东)关于生物分类等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目”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C.同“门”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D.“犬属”比“犬科”的动物种类多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A错误。
B.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B正确。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C错误。
D.科>属,“犬属”比“犬科”的动物种类少,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9.(2020·广州)以下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丰富动植物资源,应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对某些濒危物种可以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D.自然保护区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故A错误。
B.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故B正确。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C正确。
D.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10.(2019·广东)下列各组生物中,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最为相似的是( )
A.海带、榕树 B.木耳、银杏
C.葫芦蘚、肾蕨 D.紫菜、芒果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海带生活在水中,榕树生活在陆地上,生活环境不同,海带靠孢子繁殖,故A不符合题意。
B、木耳属于大型真菌,靠孢子繁殖后代,银杏为种子植物,种子繁殖。所以繁殖方式不同,木耳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生活环境也不同,B不符合题意。
C、葫芦藓和肾蕨都属于孢子植物,都靠孢子繁殖后代,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可见C符合题意。
D、紫菜水域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代,芒果为被子植物,生活在陆地上,可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类群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熟知绿色植物根据繁殖方式不同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恒和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靠种子繁殖后代。
11.(2019·广东)“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生物的分类依据从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表格中,最小的分类单位为种,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表格中,水稻和小麦是同科,所以共同特征较多,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表格中,水稻和小麦是同科,所以共同特征较多,亲缘关系较近,小麦和大豆属于同门,不同纲,不同科,所以亲缘关系较少,可见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对确定植物间亲缘关系比较可靠,可见D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生物的分类依据从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12.(2019·广东)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入侵会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易地保护
D.生物多样性为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其中,就地保护能保护生物及生物所生活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最有效的措施,可见C说法错误,故C符合题意。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为生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极其保护,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明确: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13.(2019·广州)下列分类单位所包括的生物中,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种 B.目 C.门 D.纲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就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在本题的选项中,种是最小的单位,同一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是最多。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14.(2023·惠东模拟).原产于我国的菊,经改良目前在世界上已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其中我国有7000个品种。这个事例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一方面( )
A.物种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所以,题干中,原产于我国的菊,经改良目前在世界上已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其中我国有7000个品种,这个事例说明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15.(2023·广东模拟)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不属于威胁生物多样性因素的是( )
A.栖息地大量减少 B.乱捕滥杀
C.外来物种入侵 D.生物进化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等。而生物进化不属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16.(2023·广东模拟)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分类等级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A.哺乳纲 B.食肉目 C.犬科 D.犬属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故选项分类等级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哺乳纲。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7.(2023·龙华模拟)“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的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鼠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多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水稻
D.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可见,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A错误;
BC、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都属于禾本科(禾亚科),因此它们的的共同特征较多,亲缘关系较近,BC正确;
D、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其中的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是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相对稳定,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18.(2023·宝安模拟)长江白鲟又名中国剑鱼,最早产于一亿多年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令人惋惜的是,长江白鲟于2019年12月23日被宣布灭绝。目前每年有一万到两万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因此不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B.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因素
C.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不会影响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们仍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制定必要的保护措施,不符合题意 ;
B、 栖息地的丧失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因素,不符合题意;
C、 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会影响基因的多样性,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19.(2023·广东模拟)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题11图( )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或遗传)多样性、物种(或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少
C.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应该多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本地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B错误;
C、物种基因库是指某个生物种类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组成的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生物个体”没有“基因库”,C错误;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这些物种可能会因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①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②掠夺式的开发利用;③环境污染;④外来物种的影响。
(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20.(2023·河源模拟)下图所示几种常见动物分类表,其中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北极熊和大熊猫 B.大熊猫和家猫
C.荒漠猫和家猫 D.家猫和兔狲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可知:A中北极熊和大熊猫同科不同属;B中大熊猫和家猫同目不同科;C中荒漠猫和家猫同属不同种,D中家猫和兔狲同科不同属,相比其他三选项,B中同目的大熊猫和家猫所处分类级别最大,亲缘关系最远,所以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学家把生物的分类单位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不同等级。
2、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少,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21.(2023·清远模拟)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下列图中不能称为植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病毒的种类;苔藓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BC 、图中都是绿色植物,有细胞结构,细胞中大多都有叶绿体,AB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是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2.(2023·德庆模拟)莲出淤泥而不染,荷花共有200多个品种,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B.物种的多样性
C.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荷花共有900多个品种,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3.(2022·河源模拟) 2021年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召开,呼吁各方要采取行动,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实施休渔刺度,保证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C.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生物种类多样性
D.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从我国的国情看,实施休渔制度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有效的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A不符合题意。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不符合题意。
C、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D、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和挽救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四条: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制定法律和政策等,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
24.(2022·茂南模拟)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利用手机形色APP识别植物,为提高识别准确率,应重点拍植物的哪些器官( )
A.根、茎 B.根、叶 C.花、果实 D.根、种子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为它们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稳定,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故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利用手机形色APP识别植物,为提高识别准确率,应重点拍植物的花和果实。
故答案为:C。
【分析】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为它们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稳定,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
25.(2022·湛江模拟)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为了丰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我国应该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D.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我国建立了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不同种生物的基因有所不同,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尽相同,所以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A不符合题意。
B.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灭绝,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B符合题意。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C不符合题意。
D.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我国建立了濒危物种的种质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6.(2022·电白模拟)如图为几种岭南水果的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几项组合中,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
A.橙、柚 B.橙、龙眼 C.柚、黄皮 D.荔枝、龙眼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橙、柚同属于柑橘属;橙属于柑橘属,芸香科,无患子目,龙眼属龙眼属,无患子科,无患子目;柚属于柑橘属,芸香科;黄皮属于黄皮属,芸香科;荔枝属于荔枝属,无患子科;龙眼属于龙眼属,无患子科。由比较可知,橙、龙眼共同特征最少。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27.(2022·南海模拟)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小”的是 ( )
A.界 B.属 C.纲 D.种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28.(2022·电白模拟)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在全球出现了多种变异,毒株类型增多,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 )
A.基因多样性 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活环境多样性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种类的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生物与环境又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所以,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在全球出现了多种变异,毒株类型增多,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9.(2022·茂南模拟)我国有药用植物1万余种,如甘草、桔梗、杜仲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遗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我国有药用植物1万余种,如甘草、桔梗、杜仲等,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0.(2022·茂南模拟)瓦屋山上的珙桐,被称为“中华鸽子树”,是植物界的“活化石”。要保护好珙桐,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强管理和保护立法 B.把珙桐迁移到植物园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对破坏者重金罚款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1.(2022·英德模拟)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易地保护 B.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C.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D.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选:D。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2022·江海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属”
B.“禾本科”包括的生物种类比“禾本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少
C.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分类单位“种”所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BD.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亲缘关系越近,A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较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较多,但是生物的特征并不完全相同,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33.(2022·普宁模拟)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1年我国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指生物种类多样性
B.围湖造田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迁地保护
D.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
【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围湖造田,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会使生态系统的物质成分减少,B不符合题意。
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C不符合题意。
D.基因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调节能力越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二、实验探究题
34.(2023·龙华模拟)实验探究
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是一种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小鼠 数量 每日饲喂量(g/只) 饲喂食物 饲喂天数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甲 30 8 27 数量多 排列整齐 7.34
乙 30 8 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 27 数量少 排列散乱 1.84
丙 30 8 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 27 基本消失 -0.12
(1) 本实验研究的对象小鼠体内有 属于脊椎动物。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 。
(3)本实验设置中小鼠不用1只,而是30只的目的是 。
(4)由实验结果可知,微塑料影响了小鼠 的功能,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结合生活实际,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答案】(1)脊柱
(2)不含微塑料的普通饲料
(3)避免偶然性
(4)消化(消化和吸收);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合理即可)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动物根据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小鼠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故填:脊柱;
(2)本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的含量,除了微塑料,其他变量应该适宜且相等,因此甲组对照组是不含微塑料的普通饲料;
故填:不含微塑料的普通饲料;
(3)只选1只小老鼠,容易出现“小老鼠本身有疾病、本身具有特殊抗性”等偶然性,因此需要取多只,避免偶然性;
故填:避免偶然性;
(4)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分析,饲喂含微塑料饲料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少,且排列散乱,因此可见微塑料会影响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影响体长;据此可以提出建议:少用一次性塑料,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等。
故填:消化和吸收;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分析】(1)在实验设计中,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其他变量需要适宜且相等,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2)在实验设计中,实验数量不能太少,避免出现偶然性。在实验设计中,应该设置重复实验,增加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4)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
(5)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小肠的特点是:①多,消化液多;②长,小肠有5-6米;③大,小肠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④薄,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三、读图理解题
35.(2020·广东)读图理解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淤泥滩涂上,是维持海岸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系统。广东省海岸线长,红树林资源丰富,如图为红树林滩涂生态系统模式简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的红树和水草等属于生态系统的 ,能通过 制造有机物;淤泥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 ,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红树植物根系发达、是图中 (填编号)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增大的共同结果,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由图中④的 吸收;红树植物能生存于海滩淤泥中,有“拒盐”和“泌盐”的特殊结构,这是生物 环境的表现,是 选择的结果。
(3)如果红树林生存环境被污染,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通过 不断积累,对生物造成危害。一段时间后,图中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红树林是地球上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保护红树林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答案】(1)生产者;光合作用;分解者
(2)②;根毛区(成熟区);适应;自然
(3)食物链;白鹭;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根尖的结构及功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图中的红树和水草等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淤泥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2)②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③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红树植物根系发达,是图中②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细胞增大的共同结果。根尖的成熟区具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红树植物能生存于海滩淤泥中,有“拒盐”和“泌盐”的特殊结构,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3)红树林生存环境中白鹭处于食物链的最高级,若被污染,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则白鹭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3)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
四、资料分析题
36.(2023·河源模拟)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22年12月9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又增添一些海洋物种:儒艮、鲍鱼、柱状珊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现包括150388个物种,其中拥有“美人鱼”之称的儒艮群现在被列为濒危或极危。
资料二:双色怪柳猴只生活在巴西的马瑙斯周边,它在140~150天的孕期后才会生出1~2只幼仔,群体中能够繁殖的雌猴地位高。随着城市经济活动的发展,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致它们的栖息地迅速被人类夺走。白背兀鹫现在只能在印度、巴基斯坦等有限地区看到它们的身影,造成它们数量减少的原因是用于家畜的一种叫作“双氯芬酸”的抗炎药物,一旦这种药进入它体内,两天之内就会致死。哥斯达黎加特有的箭毒蛙,因其美丽的外表而常被人类当作宠物,但也因此偷猎走私不断.
资料三:2022年7月21日,IUCN 发布的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中,正式宣布“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1)“美人鱼”儒艮不是鱼,鱼用 呼吸,儒艮虽生活在水中,却用肺呼吸,可产下发育完整的幼崽,并用乳汁喂养幼崽。由此判断,儒艮属于 动物,这类动物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和 ,这有利于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2)双色怪柳猴群体中有分工合作,且能够繁殖的雌猴地位最高,可见其具有 行为。
(3)资料二中导致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有 (至少答出两点)。
(4)以上资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可依据身体内有无 。将以上动物分成鲍鱼、珊瑚虫和双色怪柳猴、白背兀鹫、箭毒蛙、长江白鲟两大类。
(5)长江白鲟灭绝可能与过度捕捞和环境改变有关,请你写出保护珍稀动物的一种措施 。
【答案】(1)鳃;哺乳;胎生;哺乳
(2)社会
(3)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的消失、偷猎走私、家畜用抗炎药等原因(根据资料回答合理即可)
(4)生物种类(种类、物种);脊柱
(5)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建立种质库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社会行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1)鱼用鳃呼吸,“美人鱼”儒艮用肺呼吸,产完整幼崽,用乳汁喂养幼崽,所以儒艮不是鱼,是哺乳动物,其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
故填:鳃;哺乳;胎生;哺乳。
(2)双色怪柳猴群内有分工、有等级,其行为具有了社会性。
故填:社会。
(3)资料二中导致野生动物减少的原因有:“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破坏了栖息地、药物伤害、偷猎走私。
故填:人类活动破坏了栖息地、药物伤害、偷猎走私。
(4)资料中提到了儒艮、鲍鱼等多种不同物种,属于物种的多样性,或者叫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填:生物种类(种类、物种)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将野生植物移入动植物园或野生动植物养殖基地。
故填: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建立种质库等,合理即可)
【分析】1、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内有膈;用肺呼吸;大脑发达;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2、营群体生活的生物行为具有社会性:群体内有明显的组织、明确的分工,明显的等级。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物种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当说到某地域有很多种生物时,属于物种的多样性;当说到某物种有很多品种时,属于遗传的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将濒危、稀有的动植物移入人工养殖厂或野生动植物繁育基地、加强教育和法治管理。
37.(2023·龙川模拟)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英国某园艺公司主管保罗 哈索德研制出一种神奇的植物名为番茄薯,同时可产多颗小番茄和大量马铃薯。据悉马铃薯与番茄同为茄科植物,番茄薯就是利用马铃薯作砧木,采用插接或者劈接的方法,形成了地下长薯块地上结红果的植物。培育过程中采用的嫁接技术是农业上一种重要的常用育种方法。
(1)马铃薯与番茄都有种子,属于 植物,果实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开花、 、受精和结果这几个阶段。
(2)番茄薯的产生利用了农业育种的重要方法: 技术。在这个过程中番茄的枝条是作为 插接或者劈接到马铃薯上的,属于植物的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该生殖方式的主要优点是使后代保持 的优良性状。
(3)番茄薯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光能转变为 储存在有机物中,还能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4)超市在售卖番茄和马铃薯时,一般会将其放在冰柜中并用保鲜膜包裹,其主要原理是冰柜和保鲜膜会抑制植物的 作用。
(5)在生物的分类中,马铃薯与番茄同为茄科植物,比这级分类单位大的还 (写一个)。
【答案】(1)种子;传粉
(2)嫁接;接穗;无性;亲本
(3)化学能;碳-氧
(4)呼吸
(5)界(门、纲、目)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物分类的单位;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马铃薯与番茄都有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所以,果实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和结果几个阶段。
(2)根据题干所述,番茄薯的产生是利用马铃薯作砧木,番茄枝条作接穗实现的,这属于嫁接技术,嫁接过程中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该生殖方式的主要优点是使后代保持 亲本的优良性状。
(3) 番茄薯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 所以番茄薯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4)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温度低或者在氧气浓度低的情况下,呼吸作用会受到抑制,超市在售卖番茄和马铃薯时,一般会将其放在冰柜中并用保鲜膜包裹,其主要原理是冰柜和保鲜膜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5)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可见,在生物的分类中,马铃薯与番茄同为茄科植物,比这级分类单位大的还有界、门、纲、目等。
故答案为:(1)种子、传粉;(2)嫁接、接穗、无性、亲本;(3)化学能、碳-氧;(4)呼吸;(5)界。
【分析】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需要熟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植物的无性生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的应用、生物的分类单位等基础知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产生更大的变异,使后代产生新的性状,生活力比较强,更有利于适应环境,有利于种族的繁衍。
38.(2022·广东模拟)2021年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请分析以下资料作答。
资料一:习近平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习近平指出,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
资料二:习近平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资料三: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1)资料一中提到的5个国家公园,每一个国家公园里的动植物种类都非常丰富,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 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即保护 的多样性。
(2)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资料一中提到的大熊猫为原型设计。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体温 ,其生殖发育的主要特点是 。
(3)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对资料二中习近平说的“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保护环境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B.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
C.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D.伐木开荒,充分利用青山资源
(4)资料三中提到的“碳中和”的“碳”指的是 ,此气体主要被绿色植物的 作用所吸收利用后释放出 ,以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答案】(1)物种或生物种类;遗传或基因;生态系统
(2)恒定;胎生、哺乳
(3)D
(4)二氧化碳或CO2;光合;氧气或O2;碳—氧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资料一中每一个国家公园里的动植物种类都非常丰富,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可以说一个物种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载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遗传)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2)“冰墩墩”以资料一中提到的大熊猫为原型设计,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其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这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
(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寓意深刻。首先,它提示我们应该去关注和保护青山绿水、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己,A正确;目前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大到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冰川融化、土地沙漠化,小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电池污染引起铅汞中毒、水资源浪费、纸张浪费、空气污染等等,无一不在潜移默化的威胁到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的生存状态,体现了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同时也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健康和生命安全,B正确;这句话中人和青山是相互影响的,叶体现了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C正确;人类在利用青山资源时,应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D错误,故答案为:D。
(4)资料三中“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CO2)。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二氧化碳主要可以被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然后释放出氧气(O2)以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9.(2020·新会模拟)中华白海豚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眼睛较小,视力较差,其辨别物体的位置和方向主要靠回声定位系统,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水深5﹣25米的河口海域是它们最喜欢的生活环境,该区域与人类活动区域高度重合,被认为是导致中华白海豚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港珠澳大桥修建过程中,为保护中华白海豚,有关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守住了“白海豚零伤亡,不搬家”的承诺。经过机构调查跟踪发现,自港珠澳大桥施工以来,中华白海豚的数量从2010年的1200头增加到2018年的2000多头,打造了人类与海洋和谐共处的绿色环保示范工程。
请根据以上资料内容分析回答:
(1)中华白海豚在分类上属于 动物,用 呼吸;生殖方式是 。
(2)建立 是保护中华白海豚最为有效的措施。
(3)海豚等动物的回声定位系统已被生命科学部门和军事部门用作 学研究来发明创造出各种仪器设备。
(4)生物多样性包括 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
(5)现在地球上平均每个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地球上的物种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请你举出一个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具体的实际行动 。
【答案】(1)哺乳;肺;胎生哺乳
(2)自然保护区
(3)仿生
(4)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
(5)人类活动破坏环境;植树造林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1)中华白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中华白海豚最为有效的措施。
(3)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可见,海豚等动物的“回声定位”功能研制了雷达就是应用了仿生学。
(4)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5)栖息地的破坏或者丧失是影响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地球上的物种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破坏环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从小事做起,从实际行动做起,比如大量的植树造林,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国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故答案为:(1)哺乳、肺、胎生哺乳;(2)自然保护区;(3)仿生;(4)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5)人类活动破坏环境、植树造林。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和保护措施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基础知识,并注意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熟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五、综合应用题
40.(2021·深圳)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在先后用了 1000 多个水稻品种,做了 3000 多个试验,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终于攻克了制种技术难关,水稻亩产量逐年提高,切实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为全球粮食的稳定持续供应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与普通水稻相比,杂交水稻产量的提高,本质是改变 。
(2)水稻花在结构层次中属于 (选填“生殖器官”或“营养器官”)。
(3)杂交水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为 。
(4)杂交水稻最终能量来源于 。
(5)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选填“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或“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1)遗传物质
(2)生殖器官
(3)淀粉
(4)太阳能
(5)基因的多样性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的概念;光合作用的实质;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子代,就是杂交水稻。因此,杂交水稻属于有性生殖,新品种的基因组成发生了改变。所以,与普通水稻相比,杂交水稻产量的提高,本质是改变遗传物质。
(2)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由茎运到叶等地方供植物体利用,在叶里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植物的根、茎、叶与营养物质有关,所以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因此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所以,水稻花在结构层次中属于生殖器官。
(3)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淀粉等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因此,杂交水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
(4)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所以,杂交水稻最终能量来源于太阳能。
(5)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故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基因的多样性。
【分析】(1)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供植株利用,通过茎运到叶,在叶里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根、茎、叶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合成有关,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可见花、果实和种子与生殖有关系,属于生殖器官。
(2)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3)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41.(2020·深圳)在一场关于海洋知识的沙龙中,同学们热烈讨论着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
甲同学说:“我认为海葵 海蜇 扇贝是无脊椎动物 ”
乙同学说:“我认为比目鱼 鲸 海龟才是无脊椎动物 ”
丙同学说:“比目鱼很可爱,具有很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
……
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材料中 (填“甲”或“乙”)同学的说法正确
(2)乙同学所说的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3)试举出鱼类适应于水中生活的结构或特征: (列举一种即可)
(4)海龟也能够适应陆地生活,其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5)某些地方由于环境污染与海鲜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答案】(1)甲
(2)鲸
(3)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4)肺
(5)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1)海葵 海蜇 扇贝的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比目鱼 鲸 海龟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故甲同学的说法正确;
(2)比目鱼属于鱼类,海龟属于爬行动物,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3)比目鱼属于鱼类,鱼类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4)海龟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
(5)某些地方由于环境污染与海鲜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析】1、脊椎动物是指体内有脊椎骨的动物,包括圆口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六大类。
无脊椎动物是身体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
2、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常见的有海蜇、海葵、水螅、珊瑚虫等。
3、三类脊椎动物的特征比较如下:
动物类群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常见动物
鱼类 生活在海洋、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中 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青鱼、草鱼、鲢鱼、带鱼
爬行类 生活在陆地上,头部后面有颈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蜥蜴,扬子鳄,蛇
哺乳类 生活在陆地上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家兔、老虎、豹子、马
42.(2019·广州)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水网交织,鸢飞鱼跃,融都市的繁华与自然生态美景于一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珠湿地动植物种类丰富。据统计,有鸟类177种,鱼类54种;昆虫285种,高等植物630种等,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海珠湿地属于湿地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植物、鸟类、鱼类、昆虫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 部分。除此之外,生态系统还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部分。
(3)海珠湿地划定鸟类保护区66公顷,恢复鸟类栖息觅食繁殖地30公顷,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以下能正确表示海珠湿地中一条食物链的是_____。
A.阳光→水草→鱼→鸟 B.虾→鱼→鸟
C.鸟→鱼→水草 D.水草→鱼→鸟
(5)为了防止 入侵,威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海珠湿地投入了大量资源防治水葫芦、薇甘菊、福寿螺等生物。
【答案】(1)生物种类
(2)生物;非生物
(3)栖息地
(4)D
(5)外来物种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海珠湿地动植物种类丰富。据统计,有鸟类177种,鱼类54种;昆虫285种,高等植物630种等,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多样性。(2)海珠湿地属于湿地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植物、鸟类、鱼类、昆虫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生物部分。除此之外,生态系统还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部分。(3)海珠湿地划定鸟类保护区66公顷,恢复鸟类栖息觅食繁殖地30公顷,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4)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因此能正确表示海珠湿地中一条食物链的是水草→鱼→鸟。(5)为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威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海珠湿地投入了大量资源防治水葫芦、薇甘菊、福寿螺等生物。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43.(2023·德庆模拟)综合应用。
湿地生态系统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人们模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污水处理,下图是我县某乡镇建立的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体的新型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除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外还应该有 。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 和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人工湿地中挺水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3)如果上图排入的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微塑料,则该生态系统中 体内的微塑料含量最高。
(4)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主要扮演 的角色,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如果大量污水排入湿地,会导致藻类大量爆发,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虾等死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当藻类刚爆发时,为修复该湿地生态系统,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1)非生物部分
(2)直接价值;间接价值;直接;叶绿体;碳—氧
(3)鱼
(4)分解者;自动调节;减少污水的排放、增加挺水植物的量、增加浮游动物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富集;光合作用的实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解析】【解答】(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所以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还应该有非生物成分。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它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害物质含量越高。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鱼体内的微塑料含量最高。
(4)细菌和真菌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机物,所以细菌和真菌主要扮演分解者的角色。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果大量污水排入湿地,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会产生严重失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当藻类刚爆发时,为修复该湿地生态系统,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少污水的排放、增加挺水植物的量、增加浮游动物。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44.(2022·遂溪模拟)2021年5月3日,《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落下帷幕,来自上海轨道公交总队的陈曦骏获总冠军,再次掀起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热潮。在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歌赋中,许多文人墨客借着对动植物特征习性的概括,抒发情怀,讴歌大自然。如:
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D.一行白鹭上青天 E.清风半夜鸣蝉 F.海阔凭鱼跃 G.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H.听取蛙声一片
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学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为部分动植物分类图,写出图中①②③所对应生物的诗句依次是 (填诗句的字母,顺序错误不给分)。诗句A中所描述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2)诗句F中描述的动物,写出其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两个特点: 、 。
(3)诗句 中的动物体温不恒定(填诗句的字母,漏填不给分)。D生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 呼吸的独特方式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
(4)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的分类等级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各诗句生物中,与水杉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填分类图中的序号或字母)。
(5)下表为D和③的生存受到威胁的各种原因及其比例:
偷猎 丧失栖息地 生物入侵 其他原因
D 20% 60% 12% 8%
③ 23% 40% 17% 20%
它们的生存受到威胁最主要的原因是 ,因此,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答案】(1)BEC;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鱼的体形呈流线型,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
(3)EFGH;飞行;双重
(4)B或①
(5)丧失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1)植物有种子,但是种子裸露,那么①则为裸子植物,题干中,“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中“松”为裸子植物,②为无脊椎动物,题干中,“E清风半夜鸣蝉”中“蝉”为无脊椎动物;③为胎生哺乳的脊椎动物,为哺乳动物,题干中,“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中的“老骥”为老马,马为哺乳动物;诗句A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反应的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诗句F中,“海阔凭鱼跃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类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可以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身体两侧有侧线,可以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鱼类靠鳍游泳,鱼用鳃呼吸,这些特点是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
(3)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体温素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所以,题干中,体温不恒定的为:E蝉(节肢动物)、F鱼、G龟(爬行动物)H蛙(两栖动物),D白鹭属于鸟类,鸟类一般营飞行生活,体内有气囊,与肺相通,飞行时进行双重呼吸,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的交换的效率,可以满足飞行时鸟类对氧气的需要。
(4)水杉的种子是裸露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裸子植物,题干中,“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中,松属于裸子植物,与水杉的亲缘关系最近。
(5)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生物多样性收到威胁的原因中,丧失栖息地的比例占的最高,D占60%,③40%,所以,生物生存受到威胁最主要的原因是丧失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1)BEC、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鱼的体形呈流线型,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3)EFGH、飞行、双重;(4)B或①;(5)丧失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类群的特征、植物类群的特征、生物的分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基础知识,考查点较多,解答此题还需要理解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比如鸟类一般营飞行生活,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等,鸟类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鸟类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这种气囊辅助呼吸的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鱼类靠鳃呼吸,靠鳍游泳,体表有测线,可以感知水流、水压、测定方向;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生殖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1 / 1广东省中考生物五年真题二年模拟汇编专题16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选择题
1.(2021·深圳)绿化校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按自己的喜好挑选名贵的品种
B.调查学校植物品种、数量
C.注重植物的空间搭配,做到疏密相间、协调自然
D.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得一年四季各有风景
2.(2021·南海)《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云南昆明举行生物多样性又成为国际范围的热点关注内容。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围湖造田 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彻底消灭对人有害的动物
3.(2021·南海)我国著名的遗传育种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是( )
A.克隆羊 B.杂交水稻 C.转基因水稻 D.彩色棉
4.(2021·广州)下列植物中,共同特征最多的一组植物是( )
A.向日葵和玉米 B.玉米和肾蕨
C.肾蕨和葫芦藓 D.向日葵和葫芦藓
5.(2021·广东)小明对青蛙、蛇、蝙蝠和孔雀四种动物进行了如下归类,其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是孔雀,卵生、用气囊辅助呼吸
B.乙是蝙蝠,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C.丙是蛇,有鳞片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丁是青蛙,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6.(2021·广东)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与之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
A.杉科 B.水杉属 C.松杉目 D.裸子植物门
7.(2020·深圳)下列行为违反动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是( )
A.售卖鲜艳夺目的玫瑰花束
B.售卖各种各样的金鱼
C.售卖甘甜多汁的深圳龙眼
D.售卖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
8.(2020·广东)关于生物分类等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目”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C.同“门”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D.“犬属”比“犬科”的动物种类多
9.(2020·广州)以下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丰富动植物资源,应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对某些濒危物种可以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D.自然保护区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10.(2019·广东)下列各组生物中,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最为相似的是( )
A.海带、榕树 B.木耳、银杏
C.葫芦蘚、肾蕨 D.紫菜、芒果
11.(2019·广东)“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12.(2019·广东)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入侵会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易地保护
D.生物多样性为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13.(2019·广州)下列分类单位所包括的生物中,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种 B.目 C.门 D.纲
14.(2023·惠东模拟).原产于我国的菊,经改良目前在世界上已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其中我国有7000个品种。这个事例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一方面( )
A.物种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15.(2023·广东模拟)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不属于威胁生物多样性因素的是( )
A.栖息地大量减少 B.乱捕滥杀
C.外来物种入侵 D.生物进化
16.(2023·广东模拟)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分类等级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A.哺乳纲 B.食肉目 C.犬科 D.犬属
17.(2023·龙华模拟)“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的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鼠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多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水稻
D.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18.(2023·宝安模拟)长江白鲟又名中国剑鱼,最早产于一亿多年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令人惋惜的是,长江白鲟于2019年12月23日被宣布灭绝。目前每年有一万到两万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因此不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B.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因素
C.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不会影响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19.(2023·广东模拟)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题11图( )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或遗传)多样性、物种(或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少
C.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应该多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本地生物的多样性
20.(2023·河源模拟)下图所示几种常见动物分类表,其中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北极熊和大熊猫 B.大熊猫和家猫
C.荒漠猫和家猫 D.家猫和兔狲
21.(2023·清远模拟)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下列图中不能称为植物的是( )
A. B.
C. D.
22.(2023·德庆模拟)莲出淤泥而不染,荷花共有200多个品种,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B.物种的多样性
C.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3.(2022·河源模拟) 2021年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召开,呼吁各方要采取行动,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实施休渔刺度,保证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C.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生物种类多样性
D.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24.(2022·茂南模拟)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利用手机形色APP识别植物,为提高识别准确率,应重点拍植物的哪些器官( )
A.根、茎 B.根、叶 C.花、果实 D.根、种子
25.(2022·湛江模拟)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为了丰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我国应该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D.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我国建立了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26.(2022·电白模拟)如图为几种岭南水果的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几项组合中,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
A.橙、柚 B.橙、龙眼 C.柚、黄皮 D.荔枝、龙眼
27.(2022·南海模拟)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小”的是 ( )
A.界 B.属 C.纲 D.种
28.(2022·电白模拟)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在全球出现了多种变异,毒株类型增多,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 )
A.基因多样性 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活环境多样性
29.(2022·茂南模拟)我国有药用植物1万余种,如甘草、桔梗、杜仲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遗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0.(2022·茂南模拟)瓦屋山上的珙桐,被称为“中华鸽子树”,是植物界的“活化石”。要保护好珙桐,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强管理和保护立法 B.把珙桐迁移到植物园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对破坏者重金罚款
31.(2022·英德模拟)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易地保护 B.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C.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D.建立自然保护区
32.(2022·江海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属”
B.“禾本科”包括的生物种类比“禾本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少
C.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分类单位“种”所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
33.(2022·普宁模拟)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1年我国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指生物种类多样性
B.围湖造田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迁地保护
D.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
二、实验探究题
34.(2023·龙华模拟)实验探究
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是一种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小鼠 数量 每日饲喂量(g/只) 饲喂食物 饲喂天数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甲 30 8 27 数量多 排列整齐 7.34
乙 30 8 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 27 数量少 排列散乱 1.84
丙 30 8 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 27 基本消失 -0.12
(1) 本实验研究的对象小鼠体内有 属于脊椎动物。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 。
(3)本实验设置中小鼠不用1只,而是30只的目的是 。
(4)由实验结果可知,微塑料影响了小鼠 的功能,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结合生活实际,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三、读图理解题
35.(2020·广东)读图理解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淤泥滩涂上,是维持海岸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系统。广东省海岸线长,红树林资源丰富,如图为红树林滩涂生态系统模式简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的红树和水草等属于生态系统的 ,能通过 制造有机物;淤泥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 ,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红树植物根系发达、是图中 (填编号)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增大的共同结果,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由图中④的 吸收;红树植物能生存于海滩淤泥中,有“拒盐”和“泌盐”的特殊结构,这是生物 环境的表现,是 选择的结果。
(3)如果红树林生存环境被污染,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通过 不断积累,对生物造成危害。一段时间后,图中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红树林是地球上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保护红树林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四、资料分析题
36.(2023·河源模拟)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22年12月9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又增添一些海洋物种:儒艮、鲍鱼、柱状珊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现包括150388个物种,其中拥有“美人鱼”之称的儒艮群现在被列为濒危或极危。
资料二:双色怪柳猴只生活在巴西的马瑙斯周边,它在140~150天的孕期后才会生出1~2只幼仔,群体中能够繁殖的雌猴地位高。随着城市经济活动的发展,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致它们的栖息地迅速被人类夺走。白背兀鹫现在只能在印度、巴基斯坦等有限地区看到它们的身影,造成它们数量减少的原因是用于家畜的一种叫作“双氯芬酸”的抗炎药物,一旦这种药进入它体内,两天之内就会致死。哥斯达黎加特有的箭毒蛙,因其美丽的外表而常被人类当作宠物,但也因此偷猎走私不断.
资料三:2022年7月21日,IUCN 发布的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中,正式宣布“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1)“美人鱼”儒艮不是鱼,鱼用 呼吸,儒艮虽生活在水中,却用肺呼吸,可产下发育完整的幼崽,并用乳汁喂养幼崽。由此判断,儒艮属于 动物,这类动物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和 ,这有利于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2)双色怪柳猴群体中有分工合作,且能够繁殖的雌猴地位最高,可见其具有 行为。
(3)资料二中导致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有 (至少答出两点)。
(4)以上资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可依据身体内有无 。将以上动物分成鲍鱼、珊瑚虫和双色怪柳猴、白背兀鹫、箭毒蛙、长江白鲟两大类。
(5)长江白鲟灭绝可能与过度捕捞和环境改变有关,请你写出保护珍稀动物的一种措施 。
37.(2023·龙川模拟)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英国某园艺公司主管保罗 哈索德研制出一种神奇的植物名为番茄薯,同时可产多颗小番茄和大量马铃薯。据悉马铃薯与番茄同为茄科植物,番茄薯就是利用马铃薯作砧木,采用插接或者劈接的方法,形成了地下长薯块地上结红果的植物。培育过程中采用的嫁接技术是农业上一种重要的常用育种方法。
(1)马铃薯与番茄都有种子,属于 植物,果实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开花、 、受精和结果这几个阶段。
(2)番茄薯的产生利用了农业育种的重要方法: 技术。在这个过程中番茄的枝条是作为 插接或者劈接到马铃薯上的,属于植物的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该生殖方式的主要优点是使后代保持 的优良性状。
(3)番茄薯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光能转变为 储存在有机物中,还能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4)超市在售卖番茄和马铃薯时,一般会将其放在冰柜中并用保鲜膜包裹,其主要原理是冰柜和保鲜膜会抑制植物的 作用。
(5)在生物的分类中,马铃薯与番茄同为茄科植物,比这级分类单位大的还 (写一个)。
38.(2022·广东模拟)2021年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请分析以下资料作答。
资料一:习近平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习近平指出,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
资料二:习近平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资料三: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1)资料一中提到的5个国家公园,每一个国家公园里的动植物种类都非常丰富,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 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即保护 的多样性。
(2)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资料一中提到的大熊猫为原型设计。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体温 ,其生殖发育的主要特点是 。
(3)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对资料二中习近平说的“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保护环境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B.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
C.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D.伐木开荒,充分利用青山资源
(4)资料三中提到的“碳中和”的“碳”指的是 ,此气体主要被绿色植物的 作用所吸收利用后释放出 ,以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39.(2020·新会模拟)中华白海豚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眼睛较小,视力较差,其辨别物体的位置和方向主要靠回声定位系统,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水深5﹣25米的河口海域是它们最喜欢的生活环境,该区域与人类活动区域高度重合,被认为是导致中华白海豚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港珠澳大桥修建过程中,为保护中华白海豚,有关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守住了“白海豚零伤亡,不搬家”的承诺。经过机构调查跟踪发现,自港珠澳大桥施工以来,中华白海豚的数量从2010年的1200头增加到2018年的2000多头,打造了人类与海洋和谐共处的绿色环保示范工程。
请根据以上资料内容分析回答:
(1)中华白海豚在分类上属于 动物,用 呼吸;生殖方式是 。
(2)建立 是保护中华白海豚最为有效的措施。
(3)海豚等动物的回声定位系统已被生命科学部门和军事部门用作 学研究来发明创造出各种仪器设备。
(4)生物多样性包括 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
(5)现在地球上平均每个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地球上的物种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请你举出一个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具体的实际行动 。
五、综合应用题
40.(2021·深圳)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在先后用了 1000 多个水稻品种,做了 3000 多个试验,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终于攻克了制种技术难关,水稻亩产量逐年提高,切实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为全球粮食的稳定持续供应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与普通水稻相比,杂交水稻产量的提高,本质是改变 。
(2)水稻花在结构层次中属于 (选填“生殖器官”或“营养器官”)。
(3)杂交水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为 。
(4)杂交水稻最终能量来源于 。
(5)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选填“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或“基因的多样性”)。
41.(2020·深圳)在一场关于海洋知识的沙龙中,同学们热烈讨论着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
甲同学说:“我认为海葵 海蜇 扇贝是无脊椎动物 ”
乙同学说:“我认为比目鱼 鲸 海龟才是无脊椎动物 ”
丙同学说:“比目鱼很可爱,具有很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
……
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材料中 (填“甲”或“乙”)同学的说法正确
(2)乙同学所说的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3)试举出鱼类适应于水中生活的结构或特征: (列举一种即可)
(4)海龟也能够适应陆地生活,其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5)某些地方由于环境污染与海鲜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42.(2019·广州)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水网交织,鸢飞鱼跃,融都市的繁华与自然生态美景于一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珠湿地动植物种类丰富。据统计,有鸟类177种,鱼类54种;昆虫285种,高等植物630种等,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海珠湿地属于湿地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植物、鸟类、鱼类、昆虫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 部分。除此之外,生态系统还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部分。
(3)海珠湿地划定鸟类保护区66公顷,恢复鸟类栖息觅食繁殖地30公顷,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以下能正确表示海珠湿地中一条食物链的是_____。
A.阳光→水草→鱼→鸟 B.虾→鱼→鸟
C.鸟→鱼→水草 D.水草→鱼→鸟
(5)为了防止 入侵,威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海珠湿地投入了大量资源防治水葫芦、薇甘菊、福寿螺等生物。
43.(2023·德庆模拟)综合应用。
湿地生态系统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人们模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污水处理,下图是我县某乡镇建立的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体的新型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除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外还应该有 。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 和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人工湿地中挺水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3)如果上图排入的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微塑料,则该生态系统中 体内的微塑料含量最高。
(4)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主要扮演 的角色,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如果大量污水排入湿地,会导致藻类大量爆发,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虾等死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当藻类刚爆发时,为修复该湿地生态系统,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个即可)。
44.(2022·遂溪模拟)2021年5月3日,《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落下帷幕,来自上海轨道公交总队的陈曦骏获总冠军,再次掀起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热潮。在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歌赋中,许多文人墨客借着对动植物特征习性的概括,抒发情怀,讴歌大自然。如:
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D.一行白鹭上青天 E.清风半夜鸣蝉 F.海阔凭鱼跃 G.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H.听取蛙声一片
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学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为部分动植物分类图,写出图中①②③所对应生物的诗句依次是 (填诗句的字母,顺序错误不给分)。诗句A中所描述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2)诗句F中描述的动物,写出其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两个特点: 、 。
(3)诗句 中的动物体温不恒定(填诗句的字母,漏填不给分)。D生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 呼吸的独特方式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
(4)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的分类等级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各诗句生物中,与水杉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填分类图中的序号或字母)。
(5)下表为D和③的生存受到威胁的各种原因及其比例:
偷猎 丧失栖息地 生物入侵 其他原因
D 20% 60% 12% 8%
③ 23% 40% 17% 20%
它们的生存受到威胁最主要的原因是 ,因此,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校园绿化要有实用性,所种植物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最大的效益。因此最好不要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A符合题意。
B.校园绿化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调查学校植物品种、数量,因地制宜的增加绿化面积,美化校园环境,B不符合题意。
C.校园绿化要注重植物的空间搭配,做到疏密相间、协调自然,既美观又有利于植物的生长,C不符合题意。
D.栽培植物时需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夏秋冬花不断,四季绿满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2.【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围湖造田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大量引进外来物种,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生物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消灭对人有害的动物,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A.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一只是提供了细胞膜和细胞质;另一只提供了细胞核;第三只提供了胚胎的发育场所(子宫)。因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所以,培育出的小羊多莉更像供核的母羊。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克隆技术,不符合题意。
B.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符合题意。
C.转基因水稻,是指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不同品种水稻或近缘物种的抗虫基因、抗病基因等导入某种水稻基因组内培育出的水稻品种。应用的技术手段是转基因技术,不符合题意。
D.彩色棉花是注入棉花的彩色基因获得的,属于转基因技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袁隆平在育种中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4.【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图中,向日葵和玉米都是被子植物,肾蕨是蕨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所以,共同特征最多的一组植物是向日葵和玉米。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5.【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甲有牙齿,而鸟类是有喙无齿的,A说法错误。
B、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有牙齿的分化,胎生哺乳,B说法错误。
C、蛇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着鳞片,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体内肺发育完善,通过肺完成气体交换,所以丙为蛇,C说法正确。
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肺发育不完善,靠皮肤辅助呼吸,体外受精,变态发育,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明确以下几点是关键:鸟类有喙无齿,体内有气囊,哺乳动物有牙齿的分化,胎生哺乳,体内有膈;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爬行动物的肺发育完善,生殖和发育脱离开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两栖动物肺发育不完善,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的限制,是水陆过渡动物。
6.【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小的、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所以,题干中,水杉是稀有物种,分类单位是种这个等级,除了种之外,属是第二个较小单位,分类单位小,共同特征多,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差异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差异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7.【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BC.玫瑰花束、金鱼、深圳龙眼都属于正常的养殖动物或栽培植物,它们的正常交易,不违反法律法规,ABC不符合题意。
D.朱鹮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不能买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朱鹮是鹮科朱鹮属动物,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
8.【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A错误。
B.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B正确。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C错误。
D.科>属,“犬属”比“犬科”的动物种类少,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9.【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故A错误。
B.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故B正确。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C正确。
D.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10.【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海带生活在水中,榕树生活在陆地上,生活环境不同,海带靠孢子繁殖,故A不符合题意。
B、木耳属于大型真菌,靠孢子繁殖后代,银杏为种子植物,种子繁殖。所以繁殖方式不同,木耳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生活环境也不同,B不符合题意。
C、葫芦藓和肾蕨都属于孢子植物,都靠孢子繁殖后代,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可见C符合题意。
D、紫菜水域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代,芒果为被子植物,生活在陆地上,可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类群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熟知绿色植物根据繁殖方式不同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恒和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靠种子繁殖后代。
11.【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生物的分类依据从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表格中,最小的分类单位为种,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表格中,水稻和小麦是同科,所以共同特征较多,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表格中,水稻和小麦是同科,所以共同特征较多,亲缘关系较近,小麦和大豆属于同门,不同纲,不同科,所以亲缘关系较少,可见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对确定植物间亲缘关系比较可靠,可见D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生物的分类依据从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12.【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其中,就地保护能保护生物及生物所生活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最有效的措施,可见C说法错误,故C符合题意。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为生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极其保护,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明确: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13.【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就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在本题的选项中,种是最小的单位,同一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是最多。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14.【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所以,题干中,原产于我国的菊,经改良目前在世界上已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其中我国有7000个品种,这个事例说明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15.【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等。而生物进化不属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16.【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故选项分类等级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哺乳纲。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7.【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可见,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A错误;
BC、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都属于禾本科(禾亚科),因此它们的的共同特征较多,亲缘关系较近,BC正确;
D、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其中的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是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相对稳定,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18.【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们仍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制定必要的保护措施,不符合题意 ;
B、 栖息地的丧失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因素,不符合题意;
C、 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会影响基因的多样性,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19.【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B错误;
C、物种基因库是指某个生物种类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组成的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生物个体”没有“基因库”,C错误;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这些物种可能会因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①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②掠夺式的开发利用;③环境污染;④外来物种的影响。
(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20.【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可知:A中北极熊和大熊猫同科不同属;B中大熊猫和家猫同目不同科;C中荒漠猫和家猫同属不同种,D中家猫和兔狲同科不同属,相比其他三选项,B中同目的大熊猫和家猫所处分类级别最大,亲缘关系最远,所以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学家把生物的分类单位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不同等级。
2、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少,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21.【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病毒的种类;苔藓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BC 、图中都是绿色植物,有细胞结构,细胞中大多都有叶绿体,AB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是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2.【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荷花共有900多个品种,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3.【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从我国的国情看,实施休渔制度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有效的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A不符合题意。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不符合题意。
C、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D、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和挽救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四条: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制定法律和政策等,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
24.【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为它们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稳定,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故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利用手机形色APP识别植物,为提高识别准确率,应重点拍植物的花和果实。
故答案为:C。
【分析】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为它们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稳定,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
25.【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不同种生物的基因有所不同,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尽相同,所以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A不符合题意。
B.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灭绝,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B符合题意。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C不符合题意。
D.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我国建立了濒危物种的种质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6.【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橙、柚同属于柑橘属;橙属于柑橘属,芸香科,无患子目,龙眼属龙眼属,无患子科,无患子目;柚属于柑橘属,芸香科;黄皮属于黄皮属,芸香科;荔枝属于荔枝属,无患子科;龙眼属于龙眼属,无患子科。由比较可知,橙、龙眼共同特征最少。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27.【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28.【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种类的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生物与环境又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所以,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在全球出现了多种变异,毒株类型增多,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9.【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我国有药用植物1万余种,如甘草、桔梗、杜仲等,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0.【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1.【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选:D。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BD.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亲缘关系越近,A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较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较多,但是生物的特征并不完全相同,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33.【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围湖造田,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会使生态系统的物质成分减少,B不符合题意。
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C不符合题意。
D.基因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调节能力越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4.【答案】(1)脊柱
(2)不含微塑料的普通饲料
(3)避免偶然性
(4)消化(消化和吸收);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合理即可)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动物根据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小鼠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故填:脊柱;
(2)本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的含量,除了微塑料,其他变量应该适宜且相等,因此甲组对照组是不含微塑料的普通饲料;
故填:不含微塑料的普通饲料;
(3)只选1只小老鼠,容易出现“小老鼠本身有疾病、本身具有特殊抗性”等偶然性,因此需要取多只,避免偶然性;
故填:避免偶然性;
(4)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分析,饲喂含微塑料饲料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少,且排列散乱,因此可见微塑料会影响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影响体长;据此可以提出建议:少用一次性塑料,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等。
故填:消化和吸收;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分析】(1)在实验设计中,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其他变量需要适宜且相等,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2)在实验设计中,实验数量不能太少,避免出现偶然性。在实验设计中,应该设置重复实验,增加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4)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
(5)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小肠的特点是:①多,消化液多;②长,小肠有5-6米;③大,小肠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④薄,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35.【答案】(1)生产者;光合作用;分解者
(2)②;根毛区(成熟区);适应;自然
(3)食物链;白鹭;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根尖的结构及功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图中的红树和水草等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淤泥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2)②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③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红树植物根系发达,是图中②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细胞增大的共同结果。根尖的成熟区具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红树植物能生存于海滩淤泥中,有“拒盐”和“泌盐”的特殊结构,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3)红树林生存环境中白鹭处于食物链的最高级,若被污染,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则白鹭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3)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
36.【答案】(1)鳃;哺乳;胎生;哺乳
(2)社会
(3)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的消失、偷猎走私、家畜用抗炎药等原因(根据资料回答合理即可)
(4)生物种类(种类、物种);脊柱
(5)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建立种质库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社会行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1)鱼用鳃呼吸,“美人鱼”儒艮用肺呼吸,产完整幼崽,用乳汁喂养幼崽,所以儒艮不是鱼,是哺乳动物,其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
故填:鳃;哺乳;胎生;哺乳。
(2)双色怪柳猴群内有分工、有等级,其行为具有了社会性。
故填:社会。
(3)资料二中导致野生动物减少的原因有:“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破坏了栖息地、药物伤害、偷猎走私。
故填:人类活动破坏了栖息地、药物伤害、偷猎走私。
(4)资料中提到了儒艮、鲍鱼等多种不同物种,属于物种的多样性,或者叫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填:生物种类(种类、物种)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将野生植物移入动植物园或野生动植物养殖基地。
故填: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建立种质库等,合理即可)
【分析】1、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内有膈;用肺呼吸;大脑发达;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2、营群体生活的生物行为具有社会性:群体内有明显的组织、明确的分工,明显的等级。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物种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当说到某地域有很多种生物时,属于物种的多样性;当说到某物种有很多品种时,属于遗传的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将濒危、稀有的动植物移入人工养殖厂或野生动植物繁育基地、加强教育和法治管理。
37.【答案】(1)种子;传粉
(2)嫁接;接穗;无性;亲本
(3)化学能;碳-氧
(4)呼吸
(5)界(门、纲、目)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物分类的单位;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马铃薯与番茄都有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所以,果实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和结果几个阶段。
(2)根据题干所述,番茄薯的产生是利用马铃薯作砧木,番茄枝条作接穗实现的,这属于嫁接技术,嫁接过程中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该生殖方式的主要优点是使后代保持 亲本的优良性状。
(3) 番茄薯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 所以番茄薯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4)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温度低或者在氧气浓度低的情况下,呼吸作用会受到抑制,超市在售卖番茄和马铃薯时,一般会将其放在冰柜中并用保鲜膜包裹,其主要原理是冰柜和保鲜膜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5)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可见,在生物的分类中,马铃薯与番茄同为茄科植物,比这级分类单位大的还有界、门、纲、目等。
故答案为:(1)种子、传粉;(2)嫁接、接穗、无性、亲本;(3)化学能、碳-氧;(4)呼吸;(5)界。
【分析】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需要熟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植物的无性生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的应用、生物的分类单位等基础知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产生更大的变异,使后代产生新的性状,生活力比较强,更有利于适应环境,有利于种族的繁衍。
38.【答案】(1)物种或生物种类;遗传或基因;生态系统
(2)恒定;胎生、哺乳
(3)D
(4)二氧化碳或CO2;光合;氧气或O2;碳—氧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资料一中每一个国家公园里的动植物种类都非常丰富,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可以说一个物种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载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遗传)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2)“冰墩墩”以资料一中提到的大熊猫为原型设计,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其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这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
(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寓意深刻。首先,它提示我们应该去关注和保护青山绿水、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己,A正确;目前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大到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冰川融化、土地沙漠化,小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电池污染引起铅汞中毒、水资源浪费、纸张浪费、空气污染等等,无一不在潜移默化的威胁到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的生存状态,体现了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同时也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健康和生命安全,B正确;这句话中人和青山是相互影响的,叶体现了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C正确;人类在利用青山资源时,应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D错误,故答案为:D。
(4)资料三中“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CO2)。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二氧化碳主要可以被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然后释放出氧气(O2)以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9.【答案】(1)哺乳;肺;胎生哺乳
(2)自然保护区
(3)仿生
(4)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
(5)人类活动破坏环境;植树造林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1)中华白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中华白海豚最为有效的措施。
(3)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可见,海豚等动物的“回声定位”功能研制了雷达就是应用了仿生学。
(4)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5)栖息地的破坏或者丧失是影响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地球上的物种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破坏环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从小事做起,从实际行动做起,比如大量的植树造林,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国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故答案为:(1)哺乳、肺、胎生哺乳;(2)自然保护区;(3)仿生;(4)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5)人类活动破坏环境、植树造林。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和保护措施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基础知识,并注意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熟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40.【答案】(1)遗传物质
(2)生殖器官
(3)淀粉
(4)太阳能
(5)基因的多样性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的概念;光合作用的实质;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子代,就是杂交水稻。因此,杂交水稻属于有性生殖,新品种的基因组成发生了改变。所以,与普通水稻相比,杂交水稻产量的提高,本质是改变遗传物质。
(2)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由茎运到叶等地方供植物体利用,在叶里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植物的根、茎、叶与营养物质有关,所以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因此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所以,水稻花在结构层次中属于生殖器官。
(3)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淀粉等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因此,杂交水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
(4)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所以,杂交水稻最终能量来源于太阳能。
(5)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故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基因的多样性。
【分析】(1)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供植株利用,通过茎运到叶,在叶里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根、茎、叶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合成有关,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可见花、果实和种子与生殖有关系,属于生殖器官。
(2)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3)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41.【答案】(1)甲
(2)鲸
(3)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4)肺
(5)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1)海葵 海蜇 扇贝的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比目鱼 鲸 海龟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故甲同学的说法正确;
(2)比目鱼属于鱼类,海龟属于爬行动物,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3)比目鱼属于鱼类,鱼类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4)海龟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
(5)某些地方由于环境污染与海鲜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析】1、脊椎动物是指体内有脊椎骨的动物,包括圆口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六大类。
无脊椎动物是身体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
2、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常见的有海蜇、海葵、水螅、珊瑚虫等。
3、三类脊椎动物的特征比较如下:
动物类群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常见动物
鱼类 生活在海洋、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中 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青鱼、草鱼、鲢鱼、带鱼
爬行类 生活在陆地上,头部后面有颈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蜥蜴,扬子鳄,蛇
哺乳类 生活在陆地上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家兔、老虎、豹子、马
42.【答案】(1)生物种类
(2)生物;非生物
(3)栖息地
(4)D
(5)外来物种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海珠湿地动植物种类丰富。据统计,有鸟类177种,鱼类54种;昆虫285种,高等植物630种等,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多样性。(2)海珠湿地属于湿地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植物、鸟类、鱼类、昆虫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生物部分。除此之外,生态系统还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部分。(3)海珠湿地划定鸟类保护区66公顷,恢复鸟类栖息觅食繁殖地30公顷,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4)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因此能正确表示海珠湿地中一条食物链的是水草→鱼→鸟。(5)为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威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海珠湿地投入了大量资源防治水葫芦、薇甘菊、福寿螺等生物。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43.【答案】(1)非生物部分
(2)直接价值;间接价值;直接;叶绿体;碳—氧
(3)鱼
(4)分解者;自动调节;减少污水的排放、增加挺水植物的量、增加浮游动物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富集;光合作用的实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解析】【解答】(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所以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还应该有非生物成分。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它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害物质含量越高。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鱼体内的微塑料含量最高。
(4)细菌和真菌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机物,所以细菌和真菌主要扮演分解者的角色。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果大量污水排入湿地,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会产生严重失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当藻类刚爆发时,为修复该湿地生态系统,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少污水的排放、增加挺水植物的量、增加浮游动物。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44.【答案】(1)BEC;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鱼的体形呈流线型,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
(3)EFGH;飞行;双重
(4)B或①
(5)丧失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1)植物有种子,但是种子裸露,那么①则为裸子植物,题干中,“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中“松”为裸子植物,②为无脊椎动物,题干中,“E清风半夜鸣蝉”中“蝉”为无脊椎动物;③为胎生哺乳的脊椎动物,为哺乳动物,题干中,“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中的“老骥”为老马,马为哺乳动物;诗句A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反应的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诗句F中,“海阔凭鱼跃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类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可以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身体两侧有侧线,可以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鱼类靠鳍游泳,鱼用鳃呼吸,这些特点是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
(3)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体温素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所以,题干中,体温不恒定的为:E蝉(节肢动物)、F鱼、G龟(爬行动物)H蛙(两栖动物),D白鹭属于鸟类,鸟类一般营飞行生活,体内有气囊,与肺相通,飞行时进行双重呼吸,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的交换的效率,可以满足飞行时鸟类对氧气的需要。
(4)水杉的种子是裸露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裸子植物,题干中,“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中,松属于裸子植物,与水杉的亲缘关系最近。
(5)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生物多样性收到威胁的原因中,丧失栖息地的比例占的最高,D占60%,③40%,所以,生物生存受到威胁最主要的原因是丧失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1)BEC、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鱼的体形呈流线型,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3)EFGH、飞行、双重;(4)B或①;(5)丧失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类群的特征、植物类群的特征、生物的分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基础知识,考查点较多,解答此题还需要理解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比如鸟类一般营飞行生活,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等,鸟类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鸟类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这种气囊辅助呼吸的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鱼类靠鳃呼吸,靠鳍游泳,体表有测线,可以感知水流、水压、测定方向;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生殖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