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6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6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3 14:04:4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6题
一、原题
1.(2023·全国乙卷)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宽叶性状: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茎性状。这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为研究该种植物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错误的是(  )
A.从实验①可判断A基因纯合致死,从实验②可判断B基因纯合致死
B.实验①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
C.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
D.将宽叶高茎植株进行自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结合题干信息,实验①子代中宽叶∶窄叶=2∶1,可看出纯合宽叶致死,进而判断A基因纯合致死;实验②子代中高茎∶矮茎=2∶1,可看出纯合宽叶致死,进而判断B基因纯合致死,A正确;
B、实验①子代中既有宽叶又有窄叶,所以亲本基因型为Aabb。由于AA基因纯合致死,所以子代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B正确;
C、由于AA和BB基因纯合致死,所以宽叶高茎植株基因型不可能为AABb、AABB或AaBB,所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只能为AaBb,C正确;
D、将宽叶高茎(AaBb)植株进行自交,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以一对一对分析,再用乘法原理计算:Aa×Aa→Aa占2/3,aa占1/3,Bb×Bb→Bb占2/3,bb占1/3,因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1/3=1/9,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二、基础
2.(2021·哈尔滨模拟)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矮茎植株的比例为(  )
A.1/4 B.1/6 C.3/8 D.1/16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用纯合的高茎红花(AABB)与矮茎白花(aabb)杂交,F1(AaBb)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A_B_:A_bb:aaB_:aabb=9:3:3:1.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A_bb和aabb),在剩余植株中:若只考虑茎高,剩余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aa=3:1,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从理论上讲,剩余植株自交产生矮茎的比例为2/4×1/4+1/4=3/8,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3.(2023高一下·蚌埠月考)纯合高茎常态叶玉米与纯合矮茎皱形玉米杂交,F1全为高茎常态叶,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数量是高茎常态叶83株,矮茎皱形叶81株,高茎皱形叶19株,矮茎常态叶17株。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高茎与矮茎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②常态叶与皱形叶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③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测交后代中,高茎∶矮茎=(83+19)∶(81+17)≈1∶1,说明高茎与矮茎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①正确;
②测交后代中,常态叶∶皱形叶=(83+17)∶(81+19)=1∶1,说明常态叶与皱形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正确;
③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交后代表现型及数量是∶高茎常态叶83,矮茎皱形叶81,高茎皱形叶19,矮茎常态叶17,为3∶3∶1∶1,而不是1∶1∶1∶1,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③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正确,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由题意知,纯合高茎常态叶玉米与纯合矮茎皱形叶玉米杂交,F1代全为高茎常态叶,说明高茎对矮茎是显性,常态叶对皱形叶是显性;且子一代是双杂合子,双隐性亲本测交,测交后代的四种表型是不是1:1:1:1,是两多、两少,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遵循连锁交换定律。
4.(2019高三上·双流月考)某二倍体植物有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两对相对性状,且均各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高茎红花亲本,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7:1:3:l。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现象
C.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植株(或受精卵)致死现象
D.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占1/3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上分析可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不符合题意;出现7:1:3:1的原因可能是存在某种基因型配子致死现象(如aB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B符合题意;出现7:1:3:1的原因是不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植株(或受精卵)致死现象(若为纯合致死,则其他表现型的比例也会改变),C不符合题意;若aB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自交后代中有三种纯合子,占3/12=1/4,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高茎红花亲本自交后代出现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7:1:3:1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子代性状的分离出现比例7:1:3:1,有可能是某种雌配子或雄性配子(aB或Ab)致死。据此答题。
5.(2022高二上·弥勒开学考)牵牛花的开红花(A)对开白花(a)为显性,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牵牛花植株M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子代的表型之比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是3∶3∶1∶1,那么M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别为(  )
A.Aabb红花窄叶 B.AAbb红花窄叶
C.AaBb红花宽叶 D.aaBb白花宽叶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某牵牛花植株M与另一红花宽叶牵牛花植株AaBb杂交,其后代中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是3∶3∶1∶1,分析子代中红花∶白花=3∶1,宽叶∶窄叶=1∶1,说明前者是自交Aa×Aa,后者是杂合子测交Bb×bb,所以与AaBb杂交的某植株M基因型为Aabb,表型为红花窄叶。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
6.(2022高一下·湖州期中)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
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
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
【答案】A
【知识点】交配类型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杂合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产生XB、Xb两种卵细胞;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产生Xb、Y两种花粉,其中Xb花粉致死,只有Y花粉参与受精,因此后代全部为雄株,1/2为宽叶(XBY),1/2为窄叶(XbY),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 花粉致死 ,说明形成的雄配子致死,此题干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即雄性个体只能产生Y型和 XB型的雄配子,Xb是致死的,无法产生Xb的配子,所以针对同窄叶雄株只能产生Y型配子这一种配子;针对宽叶雄株可以产生Y型和 XB型两种配子。
7.(2021高三上·重庆月考)番茄的花色有红色(A)和白色(a)之分,叶形有宽叶(b)和窄叶(B)之分,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让一株番茄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窄叶:白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宽叶=6:3:2:1。若再让F1中的红色窄叶随机传粉得到F2,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A.红色窄叶:白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宽叶=9:4:2:1
B.红色窄叶:白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宽叶=16:4:2:1
C.红色窄叶:白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宽叶=9:3:3:1
D.红色窄叶:白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宽叶=16:8:2:1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F1中的红色窄叶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1:2,再让F1中的红色窄叶随机传粉得到F2,由F1红色窄叶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1:1,B:b=2:1,再结合A基因纯合致死可知,花色中红色[1AA(致死)、2Aa]与白色(1aa)的性状分离比为2:1,叶形中窄叶与宽叶的性状分离比为(1- ):( )=8:1,则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窄叶:白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宽叶=16:8:2:1。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8.(2021高一下·合肥期末)高等植物剪秋罗是雌雄异株,其性别由X、Y性染色体决定。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现在用宽叶雌株(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则子代表现性及比例为(  )
A.1/4为宽叶雄株,1/4为宽叶雌株,1/4为窄叶雄株,1/4为窄叶雌株
B.1/2为宽叶雄株,1/2为窄叶雌株
C.1/2为宽叶雄株,1/2为宽叶雌株
D.1/2为宽叶雄株,1/2为窄叶雄株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
【解析】【解答】杂合体宽叶雌株(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雌配子为XB、Xb,由于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所以雄配子只有Y一种,则后代基因型为XBY、XbY,所以后代全部为雄株,一半是宽叶,一半是窄叶,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图解:
宽叶雄株 : 窄叶雄株=1:1。
9.(2019·武邑模拟)番茄花色和叶片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
B.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C.亲本红色窄叶植株测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4
D.亲本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及性状的显隐性;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题意中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是9:3:3:1的变型,可知红色纯合致死,而且,红色相对于白色为显性,窄叶相对于宽叶为显性,A不符合题意;由题意可知红色纯合致死,红色为显性,B不符合题意;亲本红色窄叶植株是双杂合个体,测交后代全部为杂合体,C不符合题意;亲本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中白色窄叶和白色宽叶中各有一个组合是纯合子,所以杂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依据题意可知,控制番茄花色和叶片宽窄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其中红色:白色=2:1,可知红色纯合致死。据此答题。
10.(2021高三上·白山期末)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红花与白花(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为一对相对性状,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性状。下表中是该植物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亲本组合 F1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 表现型 红花高茎 红花矮茎 白花高茎 白花矮茎
甲 红花高茎×白花矮茎 200 198 0 205
乙 红花矮茎×红花高茎 197 309 0 104
A.根据乙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B.甲组亲本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C.在乙组F1的红花矮茎植株中,杂合子大约有206株
D.用甲组亲本中的红花高茎植株自交,可验证含基因aB的雄配子不育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及性状的显隐性;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乙组的亲本都为红花,而F1中出现白花,说明白花对红花为隐性,即红花对白花为显性,A正确;
B、甲组亲本白花矮茎的基因型为aabb,再结合表格可知,F1中出现白花和矮茎,说明甲组亲本红花高茎的基因型是AaBb,B正确;
C、在乙组F1的红花矮茎植株中,杂合子占2/3,大约有206株,C正确;
D、用甲组F1中的红花高茎植株AaBb自交,基因aB的雄配子不育和基因aB的雌配子不育,结果都是一样的,无法验证,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显性性状是指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出现的亲本性状;隐性性状是指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未出现的亲本性状。
2、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杂合子的基因组成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因此至少可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11.(2021高一下·广东期中)某自花传粉的植物,茎有高茎(D)和矮茎(d)、紫茎(B)和绿茎(b)两对相对性状。现用两纯合品种杂交,所得F1再自交,F2中高紫茎∶高绿茎∶矮紫茎∶矮绿茎=7∶1∶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茎的高矮和紫绿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两纯合亲本的性状为高紫茎、矮绿茎或高绿茎、矮紫茎
C.出现F2的性状分离比是因为F1产生的某种雄(或雌)配子致死
D.若让F2中的高绿茎植株自交,其后代出现高绿茎的概率为1/2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C、由F2的性状分离比7∶1∶3∶1是9:3:3:1的变式分析可知,生物体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DdBb,与正常的9∶3∶3∶1分离比相比,高紫茎和高绿茎各少2个,因此通过棋盘法分析可知是基因型为D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造成的,因此A、C正确;
B、由于D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因此亲本不可能为纯合的高绿茎植株,B错误;
D、分析可知,F2中的高绿茎植株基因型为Ddbb,因此其自交后代只出现高绿茎和矮绿茎植株,且二者比例为1∶1,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用两纯合品种杂交,所得F1再自交,F2中高紫茎∶高绿茎∶矮紫茎∶矮绿茎=7∶1∶3∶1为9:3:3:1的变式,生物体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根据相关比例推测亲本的基因型。
12.(2021高三下·湖北月考)牵牛花自交的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7:3:1:1,高茎和矮茎分别由基因A、a控制,红花和白花分别由基因B、b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产生基因型为aB的雌雄配子均不育
C.F1高茎红花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占4/7
D.F1中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测交后代可能无矮茎红花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B、根据F1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最可能是亲本中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AB错误;
C、F1高茎红花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3AaBb,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占3/7,C错误;
D、若F1中高茎红花植株(AaBb)aB花粉不育,则该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测交后代不会出现矮茎红花,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牵牛花自交的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7:3:1:1, 性状分离比和“9:3:3:1”有一定差距。如果把后代个数分为16份,推测双显基因型牵牛花少2份,一显一隐基因型牵牛花少2份,其余基因型牵牛花个体正常。进而推测可能由于某种配子不育导致后代的这种性状分离比。配子的基因型有四种,分别是AB,Ab,aB,ab。进行逐一排除,得出答案。
三、提高
13.(2021·哈尔滨模拟)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
B.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
C.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
D.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如果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母本只能产生XB的配子,父本产生的Xb致死,因此只能产生含Y染色体的配子,后代全为XBY,宽叶雄株,A错误;
B、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雄性亲本产生Y和X的两种配子,又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Y,后代的雄性植株全是宽叶,雌性亲本只产生一种XB的配子,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B错误;
C、若后代全为雄株,雄性亲本只产生Y的配子,又由题意可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Y,后代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说明雌性亲本产生两种配子,基因型分别是XB、Xb,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C错误;
D、若后代性别比为1:1,说明没有雄配子致死现象,所以父本应该是XBY,且雌性后代全部是宽叶;而后代中宽叶个体占3/4,说明有窄叶后代,则母本的基因型为XBXb,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14.(2020·温州模拟)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红花与白花、宽叶与窄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且存在某种隐性基因导致花粉致死现象。将表现型相同的亲本杂交得到F1,F1随机授粉得到F2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红花宽叶 红花窄叶 白花宽叶 白花窄叶
雌性 30/96 0 2/96 0
雄性 45/96 15/96 3/96 1/9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
B.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C.F2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中宽叶♂:窄叶♂:宽叶♀:窄叶♀=7:1:7:1
D.F2红花雌株与红花雄株杂交,后代中红花♂:白花♂:红花♀:白花♀=24:1:24:1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F1随机交配得F2,在F2中白花(aa)占1/16,所以F1产生a配子的概率为1/4,A配子的概率为3/4,即F1中关于花色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1,所以亲本关于花色的基因型组合为AA×Aa;在F2雄性个体中窄叶(XbY)占1/4,所以F1雌性个体产生Xb配子的概率为1/4,XB配子的概率为3/4,即F1雌性个体中关于叶型的基因型为XBXB和XBXb,且比例为1:1,由于两亲本表现型相同,所以亲本关于叶型的基因型组合为XBXb×XBY。因此两亲本基因型为AaXBY、AAXBXb,A正确;
B、因为在F2雌雄个体中花色表现型及比例相同,所以花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
C、F2中宽叶雌株(XBXB占3/4,XBXb占1/4)与窄叶雄株(XbY)杂交,产生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XB:Xb=7:1;Xb雄配子致死,所以只有Y一种雄配子可以与雌配子结合,所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窄叶♂=7:1,C错误;
D、F2中红花雌株和红花雄株中各基因型所占比例相同(AA占9/15,Aa占6/15),所以产生雌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4:1,后代雌雄表现型及比例相同,为红花:白花=24:1,但由于Xb花粉致死,F2中红花雌株和红花雄株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雌雄个数不同,所以不会出现红花♂:白花♂:红花♀:白花♀=24:1:24:1,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由题可知,F2中雌性个体中红花与白花比例为15:1,宽叶与窄叶比例为1:0;雄性个体中红花与白花比例为15:1,宽叶与窄叶比例为3:1,由此可知: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A/a)在常染色体上,控制宽叶与窄叶的基因(B/b)在X染色体上。因为F2中雌性个体为雄性个体个数的1/2,且雌性中无窄叶个体(XbXb),可以推得含有b基因的花粉致死。
15.(2020·包头模拟)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用两种纯合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花高茎∶紫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27∶9∶2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花和白花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F2中的所有白色植株随机受粉,得到的F3中紫花植株占8/49
C.F2中紫花高茎个体的基因型有9种
D.亲本性状的表现型不可能是白花高茎和白花矮茎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子二代中紫花∶白花=9∶7,说明紫花和白花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错误;
B、A、B同时存在表现为紫花,其他表现为白花,F2中的所有白色植株基因型和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1∶2∶1∶2∶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aB∶ab=2∶2∶3,随机受粉,得到的F3中紫花植株占2/7×2/7×2=8/49,B正确;
C、F2中紫花高茎个体的基因型(A-B-C-)有2×2×2=8种,C错误;
D、根据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可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Cc,亲本为纯合体,基因型可能为AABBCC×aabbcc或AAbbCC×aaBBcc或AABBcc×aabbCC或AAbbcc×aaBBCC,只有A-B-表现紫花,其余表现白花,所以亲本性状的表现型可能是白花高茎和白花矮茎,如AAbbcc×aaBBCC和AAbbCC×aaBBc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两种纯合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花高茎∶紫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27∶9∶21∶7,子二代中高茎∶矮茎=3∶1,符合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因此高茎和矮茎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子二代中紫花∶白花=9∶7,可以改写成9∶3∶3∶1,因此玉米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控制花色的基因为A/a和B/b,控制株高的基因为C/c,所以子一代相关基因型为AaBbCc,A、B同时存在表现为紫花,其他表现为白花。
16.(2020高一下·西安月考)已知豌豆的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不会出现(  )
A.27种基因型,8种表现型
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
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
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假设控制豌豆花色的基因为A、a,控制茎高矮的基因为B、b,控制籽粒形状的基因为C、c。
A.纯合的红花高茎籽粒皱缩植株(AABBcc)与纯合的白花矮茎籽粒饱满植株(aabbCC)杂交,F1代基因型为AaBbCc,F2代理论上有3×3×3=27种基因型,2×2×2=8种表现型,A不符合题意;
B.F2代中高茎籽粒饱满(B_C_):矮茎籽粒皱缩(bbcc)=(3/4×3/4):(1/4×1/4)=9:1,不会出现15:1,B符合题意;
C.F2代中红花籽粒饱满(A_C_):红花籽粒皱缩(A_cc):白花籽粒饱满(aaC_):白花籽粒皱缩(aacc)=9:3:3:1,C不符合题意;
D.F2代中红花高茎籽粒饱满(A_B_C_):白花矮茎籽粒皱缩(aabbcc)=(3/4×3/4×3/4):(1/4×1/4×1/4)=27:1,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型种类数及某种基因型概率的计算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先分解:
Aa ×Aa→后代有3 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 1cc)o 所以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中有3 ×2 ×3 = 18种基因型,AaBBCC出现的概率(1/2) ×(1/2) ×(1/4) =1/16。
2.表现型种类数及某种表现型概率的计算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杂交后代中可能有多少种表现型?
先分解:
Aa ×Aa→后代有2种表现型;
Bb × bb→后代有2种表现型;
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
所以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中有2×2×2=8种表现型。
17.(2021·黑龙江模拟)某种植物的表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F2有4种表型: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根据杂交实验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高茎和矮茎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
B.F2中高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
C.F2中矮茎白花的基因型种类比矮茎紫花的基因型种类多
D.若用F1进行测交,则后代4种表型的比例为1∶1∶1∶1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F2中,高茎:矮茎=(162+126):(54+42)=3:1,可知株高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是AaCcDd,F2中高茎基因型是2种:AA、Aa,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CCDD、CCDd、CcDD、CcDd,所以高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F2的矮茎紫花植株基因型有:aaCCDD、aaCCDd、aaCcDD、aaCcDd四种基因型,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CCdd、aaCcdd、aaccDD、aaccDd、aaccdd5种基因型,F2中矮茎白花的基因型种类比矮茎紫花的基因型种类多,C正确;
D、如果F1(AaCcDd)进行测交,则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高茎:1矮茎)(1紫花:3白花)=1(高茎紫花):3(高茎白花):1(矮茎紫花):3(矮茎白花),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F2的表型比例,高茎:矮茎=(162+126):(54+42)=3:1,故株高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F1的基因型为Aa;F2中,紫花:白花=(162+54):(126+42)=9:7,故紫花的基因型为C_D_,白花的基因型为ccD_,C_dd,ccdd,因此F1的基因型为CcDd。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CcDd。
18.(2019·沈阳模拟)某二倍体植物的株高受A—a、B—b、D—d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种显性基因均存在的植株表现为高茎,否则为矮茎。现有一株杂合的高茎植株M和纯合的矮茎植株N,其中植株M的体细胞内有一条染色体(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并且含有该异常染色体的配子不能受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M的体细胞内部分核基因不成对存在
B.植株M自交,子代可能全部是矮茎植株
C.植株M与N杂交,子代可能全部是矮茎植株
D.植株M自交,子代不可能全部是高茎植株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解析】【解答】由于“植株M的体细胞内有一条染色体缺失了一段”,致使部分核基因在体细胞中不成对存在,A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植株M的基因型有一种可能是AaBbDd,若B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由于含有该异常染色体的配子不能受精,则该植株自交或测交,子代应全部为矮茎,B、C不符合题意;若植株M的基因型为AABbDD,且b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该植株自交,子代均为高茎植株,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_B_D_的植株开红花,其余基因型开白花。 杂合的高茎植株M 的基因型为AaBbDd或AABbDd或AaBBDd或AaBbDD。据此答题。
19.(2020·长治模拟)金鱼草中红花宽叶与白花窄叶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中有10株红花宽叶,20株红花中等叶,10 株红花窄叶,20 株粉红花宽叶,40 株粉红花中等叶,20株粉红花窄叶,10株白花宽叶,20 株白花中等叶以及10株白花窄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2 中属于纯合体的是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
C.若亲本为纯合的红花窄叶和白花宽叶,F2也可得到与上述相同的结果
D.F2 中红花中等叶与粉红花窄叶杂交,F3中白花中等叶占1/4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根据题意,金鱼草的两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不完全显性,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F2中表现有粉红花、中等叶为杂合体,所以纯合体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B正确;
C、根据F2的表型比可推出亲本是纯合的红花宽叶与白花窄叶,也可以是纯合的红花窄叶和白花宽叶,C正确;
D、F2中红花中等叶与粉红花窄叶杂交,F3 中的表现型有粉红花中等叶、粉红花窄叶、红花中等叶、红花窄叶,无白花中等叶,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由题意可知,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宽叶:中等叶:窄叶=1:2:1。
四、培优
20.(2022·湛江模拟)某水生观赏植物的叶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类型,其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类型。现让两个纯种的普通叶黑色种子(甲)植株和枫形叶白色种子(乙)植株杂交得F1,再让F1自交得F2,F2的表现类型及比例为普通叶黑色种子:枫形叶黑色种子:普通叶白色种子:枫形叶白色种子=27∶21∶9∶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杂交实验F2表现类型及比例推测,控制该植株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只有三对,且其中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通过分析可知,该观赏植物的叶形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若将F1与乙植株杂交,则所得子代的表现类型及比例应为普通叶黑色种子∶枫形叶黑色种子∶普通叶白色种子∶枫形叶白色种子=1∶1∶1∶1
D.若让F2中的枫形叶黑色种子长成的植株相互杂交,则其子代中不可能出现普通叶黑色种子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该植株的叶形性状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而种子颜色性状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植株的叶形性状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若让F1(AaBbCc)与乙植株(aabbcc)杂交,所得子代的表现类型及比例应为普通叶黑色种子(1AaBbCc)∶枫形叶黑色种子(1AabbCc+1aaBbCc+1aabbCc)∶普通叶白色种子(1AaBbcc)∶枫形叶白色种子(1Aabbcc+1aaBbcc+1aabbcc)=1∶3∶1∶3,C错误;
D、若让F2中的枫形叶黑色种子长成的植株相互杂交,则其子代中可能出现普通叶黑色种子,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每对等位基因分离产生两种配子,n对等位基因产生配子数为2n,该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为2n,对该个体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为2n,对该个体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为2n,该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为3n。
21.(2020·大同模拟)氰酸是野生型三叶草产生的一种有自我保护作用的化学物质。用两株偶然得到的无法产生氰酸的三叶草植株(突变株1和突变株2)及野生型三叶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 得到如表结果:
杂交 F1表型 F2表型
突变株1×野生型 有氰酸 753有氰酸,247无氰酸
突变株2×野生型 无氰酸 1342无氰酸,452有氰酸
突变株1×突变株2 无氰酸 1180无氰酸,270有氰酸
已知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与氰酸合成有关的两对等位基因中的某一对对另一对存在抑制效应,所有植株均种植在同一自然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株1的产生是因为体内与氰酸合成有关的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是纯合子
B.长时间来看,突变株1与突变株2杂交后代形成的种群中无氰酸个体将占大多数
C.突变株2的产生是因为与抑制效应有关的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基因型为AABB
D.若突变株1与野生型杂交组的F2中B的基因频率为50.2%,则有氰酸植株中纯合子占1/3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C、由以上分析可知,突变株1、2应为突变纯合子,且A对B存在抑制效应,又由图表杂交结果可知突变株1与野生型(aaBB)杂交F1均为有氰酸,F2中有氰酸:无氰酸的值接近3:1; 突变株2与野生型(aaBB)杂交F1均为无氰酸,F2中无氰酸:有氰酸的值接近3:1,故可推知突变株1基因型为aabb,突变株2基因型为AABB,A、C正确;
B、由题干信息知:氰酸是野生型三叶草产生的一种有自我保护作用的化学物质,长期来看,无氰酸个体可能会因无法自我保护而大量减少甚至消失,B错误;
D、突变株1与野生型杂交组的F2中,含有B基因的个体为aaBb和aaBB,表现为有氰酸,设纯合子为x,则2x+(753-x)=(753+247)×2×50.2%,可得X=251,占有氰酸总数的比例为1/3,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据题干信息可知,A(a)与B(b)之间存在抑制效应,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有氰酸,突变株1与突变株2杂交组F1均为无氰酸,且F2性状分离比接近13:3,故可推知该组F1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无氰酸,可推知A对B有抑制效应,则突变株1、基因型应为AABB、aabb,但仅由此组无法进一步确定对应关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6题
一、原题
1.(2023·全国乙卷)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宽叶性状: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茎性状。这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为研究该种植物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错误的是(  )
A.从实验①可判断A基因纯合致死,从实验②可判断B基因纯合致死
B.实验①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
C.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
D.将宽叶高茎植株进行自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二、基础
2.(2021·哈尔滨模拟)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矮茎植株的比例为(  )
A.1/4 B.1/6 C.3/8 D.1/16
3.(2023高一下·蚌埠月考)纯合高茎常态叶玉米与纯合矮茎皱形玉米杂交,F1全为高茎常态叶,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数量是高茎常态叶83株,矮茎皱形叶81株,高茎皱形叶19株,矮茎常态叶17株。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高茎与矮茎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②常态叶与皱形叶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③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4.(2019高三上·双流月考)某二倍体植物有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两对相对性状,且均各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高茎红花亲本,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7:1:3:l。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现象
C.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植株(或受精卵)致死现象
D.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占1/3
5.(2022高二上·弥勒开学考)牵牛花的开红花(A)对开白花(a)为显性,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牵牛花植株M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子代的表型之比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是3∶3∶1∶1,那么M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别为(  )
A.Aabb红花窄叶 B.AAbb红花窄叶
C.AaBb红花宽叶 D.aaBb白花宽叶
6.(2022高一下·湖州期中)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
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
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
7.(2021高三上·重庆月考)番茄的花色有红色(A)和白色(a)之分,叶形有宽叶(b)和窄叶(B)之分,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让一株番茄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窄叶:白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宽叶=6:3:2:1。若再让F1中的红色窄叶随机传粉得到F2,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A.红色窄叶:白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宽叶=9:4:2:1
B.红色窄叶:白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宽叶=16:4:2:1
C.红色窄叶:白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宽叶=9:3:3:1
D.红色窄叶:白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宽叶=16:8:2:1
8.(2021高一下·合肥期末)高等植物剪秋罗是雌雄异株,其性别由X、Y性染色体决定。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现在用宽叶雌株(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则子代表现性及比例为(  )
A.1/4为宽叶雄株,1/4为宽叶雌株,1/4为窄叶雄株,1/4为窄叶雌株
B.1/2为宽叶雄株,1/2为窄叶雌株
C.1/2为宽叶雄株,1/2为宽叶雌株
D.1/2为宽叶雄株,1/2为窄叶雄株
9.(2019·武邑模拟)番茄花色和叶片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
B.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C.亲本红色窄叶植株测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4
D.亲本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
10.(2021高三上·白山期末)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红花与白花(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为一对相对性状,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性状。下表中是该植物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亲本组合 F1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 表现型 红花高茎 红花矮茎 白花高茎 白花矮茎
甲 红花高茎×白花矮茎 200 198 0 205
乙 红花矮茎×红花高茎 197 309 0 104
A.根据乙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B.甲组亲本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C.在乙组F1的红花矮茎植株中,杂合子大约有206株
D.用甲组亲本中的红花高茎植株自交,可验证含基因aB的雄配子不育
11.(2021高一下·广东期中)某自花传粉的植物,茎有高茎(D)和矮茎(d)、紫茎(B)和绿茎(b)两对相对性状。现用两纯合品种杂交,所得F1再自交,F2中高紫茎∶高绿茎∶矮紫茎∶矮绿茎=7∶1∶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茎的高矮和紫绿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两纯合亲本的性状为高紫茎、矮绿茎或高绿茎、矮紫茎
C.出现F2的性状分离比是因为F1产生的某种雄(或雌)配子致死
D.若让F2中的高绿茎植株自交,其后代出现高绿茎的概率为1/2
12.(2021高三下·湖北月考)牵牛花自交的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7:3:1:1,高茎和矮茎分别由基因A、a控制,红花和白花分别由基因B、b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产生基因型为aB的雌雄配子均不育
C.F1高茎红花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占4/7
D.F1中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测交后代可能无矮茎红花
三、提高
13.(2021·哈尔滨模拟)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
B.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
C.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
D.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
14.(2020·温州模拟)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红花与白花、宽叶与窄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且存在某种隐性基因导致花粉致死现象。将表现型相同的亲本杂交得到F1,F1随机授粉得到F2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红花宽叶 红花窄叶 白花宽叶 白花窄叶
雌性 30/96 0 2/96 0
雄性 45/96 15/96 3/96 1/9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
B.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C.F2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中宽叶♂:窄叶♂:宽叶♀:窄叶♀=7:1:7:1
D.F2红花雌株与红花雄株杂交,后代中红花♂:白花♂:红花♀:白花♀=24:1:24:1
15.(2020·包头模拟)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用两种纯合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花高茎∶紫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27∶9∶2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花和白花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F2中的所有白色植株随机受粉,得到的F3中紫花植株占8/49
C.F2中紫花高茎个体的基因型有9种
D.亲本性状的表现型不可能是白花高茎和白花矮茎
16.(2020高一下·西安月考)已知豌豆的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不会出现(  )
A.27种基因型,8种表现型
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
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
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
17.(2021·黑龙江模拟)某种植物的表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F2有4种表型: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根据杂交实验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高茎和矮茎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
B.F2中高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
C.F2中矮茎白花的基因型种类比矮茎紫花的基因型种类多
D.若用F1进行测交,则后代4种表型的比例为1∶1∶1∶1
18.(2019·沈阳模拟)某二倍体植物的株高受A—a、B—b、D—d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种显性基因均存在的植株表现为高茎,否则为矮茎。现有一株杂合的高茎植株M和纯合的矮茎植株N,其中植株M的体细胞内有一条染色体(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并且含有该异常染色体的配子不能受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M的体细胞内部分核基因不成对存在
B.植株M自交,子代可能全部是矮茎植株
C.植株M与N杂交,子代可能全部是矮茎植株
D.植株M自交,子代不可能全部是高茎植株
19.(2020·长治模拟)金鱼草中红花宽叶与白花窄叶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中有10株红花宽叶,20株红花中等叶,10 株红花窄叶,20 株粉红花宽叶,40 株粉红花中等叶,20株粉红花窄叶,10株白花宽叶,20 株白花中等叶以及10株白花窄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2 中属于纯合体的是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
C.若亲本为纯合的红花窄叶和白花宽叶,F2也可得到与上述相同的结果
D.F2 中红花中等叶与粉红花窄叶杂交,F3中白花中等叶占1/4
四、培优
20.(2022·湛江模拟)某水生观赏植物的叶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类型,其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类型。现让两个纯种的普通叶黑色种子(甲)植株和枫形叶白色种子(乙)植株杂交得F1,再让F1自交得F2,F2的表现类型及比例为普通叶黑色种子:枫形叶黑色种子:普通叶白色种子:枫形叶白色种子=27∶21∶9∶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杂交实验F2表现类型及比例推测,控制该植株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只有三对,且其中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通过分析可知,该观赏植物的叶形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若将F1与乙植株杂交,则所得子代的表现类型及比例应为普通叶黑色种子∶枫形叶黑色种子∶普通叶白色种子∶枫形叶白色种子=1∶1∶1∶1
D.若让F2中的枫形叶黑色种子长成的植株相互杂交,则其子代中不可能出现普通叶黑色种子
21.(2020·大同模拟)氰酸是野生型三叶草产生的一种有自我保护作用的化学物质。用两株偶然得到的无法产生氰酸的三叶草植株(突变株1和突变株2)及野生型三叶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 得到如表结果:
杂交 F1表型 F2表型
突变株1×野生型 有氰酸 753有氰酸,247无氰酸
突变株2×野生型 无氰酸 1342无氰酸,452有氰酸
突变株1×突变株2 无氰酸 1180无氰酸,270有氰酸
已知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与氰酸合成有关的两对等位基因中的某一对对另一对存在抑制效应,所有植株均种植在同一自然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株1的产生是因为体内与氰酸合成有关的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是纯合子
B.长时间来看,突变株1与突变株2杂交后代形成的种群中无氰酸个体将占大多数
C.突变株2的产生是因为与抑制效应有关的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基因型为AABB
D.若突变株1与野生型杂交组的F2中B的基因频率为50.2%,则有氰酸植株中纯合子占1/3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结合题干信息,实验①子代中宽叶∶窄叶=2∶1,可看出纯合宽叶致死,进而判断A基因纯合致死;实验②子代中高茎∶矮茎=2∶1,可看出纯合宽叶致死,进而判断B基因纯合致死,A正确;
B、实验①子代中既有宽叶又有窄叶,所以亲本基因型为Aabb。由于AA基因纯合致死,所以子代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B正确;
C、由于AA和BB基因纯合致死,所以宽叶高茎植株基因型不可能为AABb、AABB或AaBB,所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只能为AaBb,C正确;
D、将宽叶高茎(AaBb)植株进行自交,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以一对一对分析,再用乘法原理计算:Aa×Aa→Aa占2/3,aa占1/3,Bb×Bb→Bb占2/3,bb占1/3,因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1/3=1/9,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用纯合的高茎红花(AABB)与矮茎白花(aabb)杂交,F1(AaBb)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A_B_:A_bb:aaB_:aabb=9:3:3:1.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A_bb和aabb),在剩余植株中:若只考虑茎高,剩余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aa=3:1,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从理论上讲,剩余植株自交产生矮茎的比例为2/4×1/4+1/4=3/8,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3.【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测交后代中,高茎∶矮茎=(83+19)∶(81+17)≈1∶1,说明高茎与矮茎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①正确;
②测交后代中,常态叶∶皱形叶=(83+17)∶(81+19)=1∶1,说明常态叶与皱形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正确;
③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交后代表现型及数量是∶高茎常态叶83,矮茎皱形叶81,高茎皱形叶19,矮茎常态叶17,为3∶3∶1∶1,而不是1∶1∶1∶1,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③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正确,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由题意知,纯合高茎常态叶玉米与纯合矮茎皱形叶玉米杂交,F1代全为高茎常态叶,说明高茎对矮茎是显性,常态叶对皱形叶是显性;且子一代是双杂合子,双隐性亲本测交,测交后代的四种表型是不是1:1:1:1,是两多、两少,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遵循连锁交换定律。
4.【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上分析可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不符合题意;出现7:1:3:1的原因可能是存在某种基因型配子致死现象(如aB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B符合题意;出现7:1:3:1的原因是不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植株(或受精卵)致死现象(若为纯合致死,则其他表现型的比例也会改变),C不符合题意;若aB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自交后代中有三种纯合子,占3/12=1/4,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高茎红花亲本自交后代出现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7:1:3:1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子代性状的分离出现比例7:1:3:1,有可能是某种雌配子或雄性配子(aB或Ab)致死。据此答题。
5.【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某牵牛花植株M与另一红花宽叶牵牛花植株AaBb杂交,其后代中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是3∶3∶1∶1,分析子代中红花∶白花=3∶1,宽叶∶窄叶=1∶1,说明前者是自交Aa×Aa,后者是杂合子测交Bb×bb,所以与AaBb杂交的某植株M基因型为Aabb,表型为红花窄叶。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
6.【答案】A
【知识点】交配类型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杂合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产生XB、Xb两种卵细胞;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产生Xb、Y两种花粉,其中Xb花粉致死,只有Y花粉参与受精,因此后代全部为雄株,1/2为宽叶(XBY),1/2为窄叶(XbY),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 花粉致死 ,说明形成的雄配子致死,此题干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即雄性个体只能产生Y型和 XB型的雄配子,Xb是致死的,无法产生Xb的配子,所以针对同窄叶雄株只能产生Y型配子这一种配子;针对宽叶雄株可以产生Y型和 XB型两种配子。
7.【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F1中的红色窄叶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1:2,再让F1中的红色窄叶随机传粉得到F2,由F1红色窄叶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1:1,B:b=2:1,再结合A基因纯合致死可知,花色中红色[1AA(致死)、2Aa]与白色(1aa)的性状分离比为2:1,叶形中窄叶与宽叶的性状分离比为(1- ):( )=8:1,则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窄叶:白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宽叶=16:8:2:1。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8.【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
【解析】【解答】杂合体宽叶雌株(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雌配子为XB、Xb,由于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所以雄配子只有Y一种,则后代基因型为XBY、XbY,所以后代全部为雄株,一半是宽叶,一半是窄叶,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图解:
宽叶雄株 : 窄叶雄株=1:1。
9.【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及性状的显隐性;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题意中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是9:3:3:1的变型,可知红色纯合致死,而且,红色相对于白色为显性,窄叶相对于宽叶为显性,A不符合题意;由题意可知红色纯合致死,红色为显性,B不符合题意;亲本红色窄叶植株是双杂合个体,测交后代全部为杂合体,C不符合题意;亲本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中白色窄叶和白色宽叶中各有一个组合是纯合子,所以杂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依据题意可知,控制番茄花色和叶片宽窄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其中红色:白色=2:1,可知红色纯合致死。据此答题。
10.【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及性状的显隐性;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乙组的亲本都为红花,而F1中出现白花,说明白花对红花为隐性,即红花对白花为显性,A正确;
B、甲组亲本白花矮茎的基因型为aabb,再结合表格可知,F1中出现白花和矮茎,说明甲组亲本红花高茎的基因型是AaBb,B正确;
C、在乙组F1的红花矮茎植株中,杂合子占2/3,大约有206株,C正确;
D、用甲组F1中的红花高茎植株AaBb自交,基因aB的雄配子不育和基因aB的雌配子不育,结果都是一样的,无法验证,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显性性状是指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出现的亲本性状;隐性性状是指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未出现的亲本性状。
2、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杂合子的基因组成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因此至少可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11.【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C、由F2的性状分离比7∶1∶3∶1是9:3:3:1的变式分析可知,生物体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DdBb,与正常的9∶3∶3∶1分离比相比,高紫茎和高绿茎各少2个,因此通过棋盘法分析可知是基因型为D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造成的,因此A、C正确;
B、由于D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因此亲本不可能为纯合的高绿茎植株,B错误;
D、分析可知,F2中的高绿茎植株基因型为Ddbb,因此其自交后代只出现高绿茎和矮绿茎植株,且二者比例为1∶1,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用两纯合品种杂交,所得F1再自交,F2中高紫茎∶高绿茎∶矮紫茎∶矮绿茎=7∶1∶3∶1为9:3:3:1的变式,生物体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根据相关比例推测亲本的基因型。
12.【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B、根据F1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最可能是亲本中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AB错误;
C、F1高茎红花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3AaBb,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占3/7,C错误;
D、若F1中高茎红花植株(AaBb)aB花粉不育,则该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测交后代不会出现矮茎红花,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牵牛花自交的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7:3:1:1, 性状分离比和“9:3:3:1”有一定差距。如果把后代个数分为16份,推测双显基因型牵牛花少2份,一显一隐基因型牵牛花少2份,其余基因型牵牛花个体正常。进而推测可能由于某种配子不育导致后代的这种性状分离比。配子的基因型有四种,分别是AB,Ab,aB,ab。进行逐一排除,得出答案。
13.【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如果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母本只能产生XB的配子,父本产生的Xb致死,因此只能产生含Y染色体的配子,后代全为XBY,宽叶雄株,A错误;
B、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雄性亲本产生Y和X的两种配子,又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Y,后代的雄性植株全是宽叶,雌性亲本只产生一种XB的配子,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B错误;
C、若后代全为雄株,雄性亲本只产生Y的配子,又由题意可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Y,后代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说明雌性亲本产生两种配子,基因型分别是XB、Xb,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C错误;
D、若后代性别比为1:1,说明没有雄配子致死现象,所以父本应该是XBY,且雌性后代全部是宽叶;而后代中宽叶个体占3/4,说明有窄叶后代,则母本的基因型为XBXb,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14.【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F1随机交配得F2,在F2中白花(aa)占1/16,所以F1产生a配子的概率为1/4,A配子的概率为3/4,即F1中关于花色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1,所以亲本关于花色的基因型组合为AA×Aa;在F2雄性个体中窄叶(XbY)占1/4,所以F1雌性个体产生Xb配子的概率为1/4,XB配子的概率为3/4,即F1雌性个体中关于叶型的基因型为XBXB和XBXb,且比例为1:1,由于两亲本表现型相同,所以亲本关于叶型的基因型组合为XBXb×XBY。因此两亲本基因型为AaXBY、AAXBXb,A正确;
B、因为在F2雌雄个体中花色表现型及比例相同,所以花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
C、F2中宽叶雌株(XBXB占3/4,XBXb占1/4)与窄叶雄株(XbY)杂交,产生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XB:Xb=7:1;Xb雄配子致死,所以只有Y一种雄配子可以与雌配子结合,所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窄叶♂=7:1,C错误;
D、F2中红花雌株和红花雄株中各基因型所占比例相同(AA占9/15,Aa占6/15),所以产生雌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4:1,后代雌雄表现型及比例相同,为红花:白花=24:1,但由于Xb花粉致死,F2中红花雌株和红花雄株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雌雄个数不同,所以不会出现红花♂:白花♂:红花♀:白花♀=24:1:24:1,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由题可知,F2中雌性个体中红花与白花比例为15:1,宽叶与窄叶比例为1:0;雄性个体中红花与白花比例为15:1,宽叶与窄叶比例为3:1,由此可知: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A/a)在常染色体上,控制宽叶与窄叶的基因(B/b)在X染色体上。因为F2中雌性个体为雄性个体个数的1/2,且雌性中无窄叶个体(XbXb),可以推得含有b基因的花粉致死。
15.【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子二代中紫花∶白花=9∶7,说明紫花和白花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错误;
B、A、B同时存在表现为紫花,其他表现为白花,F2中的所有白色植株基因型和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1∶2∶1∶2∶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aB∶ab=2∶2∶3,随机受粉,得到的F3中紫花植株占2/7×2/7×2=8/49,B正确;
C、F2中紫花高茎个体的基因型(A-B-C-)有2×2×2=8种,C错误;
D、根据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可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Cc,亲本为纯合体,基因型可能为AABBCC×aabbcc或AAbbCC×aaBBcc或AABBcc×aabbCC或AAbbcc×aaBBCC,只有A-B-表现紫花,其余表现白花,所以亲本性状的表现型可能是白花高茎和白花矮茎,如AAbbcc×aaBBCC和AAbbCC×aaBBc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两种纯合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花高茎∶紫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27∶9∶21∶7,子二代中高茎∶矮茎=3∶1,符合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因此高茎和矮茎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子二代中紫花∶白花=9∶7,可以改写成9∶3∶3∶1,因此玉米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控制花色的基因为A/a和B/b,控制株高的基因为C/c,所以子一代相关基因型为AaBbCc,A、B同时存在表现为紫花,其他表现为白花。
16.【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假设控制豌豆花色的基因为A、a,控制茎高矮的基因为B、b,控制籽粒形状的基因为C、c。
A.纯合的红花高茎籽粒皱缩植株(AABBcc)与纯合的白花矮茎籽粒饱满植株(aabbCC)杂交,F1代基因型为AaBbCc,F2代理论上有3×3×3=27种基因型,2×2×2=8种表现型,A不符合题意;
B.F2代中高茎籽粒饱满(B_C_):矮茎籽粒皱缩(bbcc)=(3/4×3/4):(1/4×1/4)=9:1,不会出现15:1,B符合题意;
C.F2代中红花籽粒饱满(A_C_):红花籽粒皱缩(A_cc):白花籽粒饱满(aaC_):白花籽粒皱缩(aacc)=9:3:3:1,C不符合题意;
D.F2代中红花高茎籽粒饱满(A_B_C_):白花矮茎籽粒皱缩(aabbcc)=(3/4×3/4×3/4):(1/4×1/4×1/4)=27:1,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型种类数及某种基因型概率的计算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先分解:
Aa ×Aa→后代有3 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 1cc)o 所以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中有3 ×2 ×3 = 18种基因型,AaBBCC出现的概率(1/2) ×(1/2) ×(1/4) =1/16。
2.表现型种类数及某种表现型概率的计算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杂交后代中可能有多少种表现型?
先分解:
Aa ×Aa→后代有2种表现型;
Bb × bb→后代有2种表现型;
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
所以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中有2×2×2=8种表现型。
17.【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F2中,高茎:矮茎=(162+126):(54+42)=3:1,可知株高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是AaCcDd,F2中高茎基因型是2种:AA、Aa,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CCDD、CCDd、CcDD、CcDd,所以高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F2的矮茎紫花植株基因型有:aaCCDD、aaCCDd、aaCcDD、aaCcDd四种基因型,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CCdd、aaCcdd、aaccDD、aaccDd、aaccdd5种基因型,F2中矮茎白花的基因型种类比矮茎紫花的基因型种类多,C正确;
D、如果F1(AaCcDd)进行测交,则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高茎:1矮茎)(1紫花:3白花)=1(高茎紫花):3(高茎白花):1(矮茎紫花):3(矮茎白花),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F2的表型比例,高茎:矮茎=(162+126):(54+42)=3:1,故株高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F1的基因型为Aa;F2中,紫花:白花=(162+54):(126+42)=9:7,故紫花的基因型为C_D_,白花的基因型为ccD_,C_dd,ccdd,因此F1的基因型为CcDd。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CcDd。
18.【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解析】【解答】由于“植株M的体细胞内有一条染色体缺失了一段”,致使部分核基因在体细胞中不成对存在,A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植株M的基因型有一种可能是AaBbDd,若B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由于含有该异常染色体的配子不能受精,则该植株自交或测交,子代应全部为矮茎,B、C不符合题意;若植株M的基因型为AABbDD,且b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该植株自交,子代均为高茎植株,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_B_D_的植株开红花,其余基因型开白花。 杂合的高茎植株M 的基因型为AaBbDd或AABbDd或AaBBDd或AaBbDD。据此答题。
19.【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根据题意,金鱼草的两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不完全显性,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F2中表现有粉红花、中等叶为杂合体,所以纯合体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B正确;
C、根据F2的表型比可推出亲本是纯合的红花宽叶与白花窄叶,也可以是纯合的红花窄叶和白花宽叶,C正确;
D、F2中红花中等叶与粉红花窄叶杂交,F3 中的表现型有粉红花中等叶、粉红花窄叶、红花中等叶、红花窄叶,无白花中等叶,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由题意可知,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宽叶:中等叶:窄叶=1:2:1。
20.【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该植株的叶形性状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而种子颜色性状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植株的叶形性状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若让F1(AaBbCc)与乙植株(aabbcc)杂交,所得子代的表现类型及比例应为普通叶黑色种子(1AaBbCc)∶枫形叶黑色种子(1AabbCc+1aaBbCc+1aabbCc)∶普通叶白色种子(1AaBbcc)∶枫形叶白色种子(1Aabbcc+1aaBbcc+1aabbcc)=1∶3∶1∶3,C错误;
D、若让F2中的枫形叶黑色种子长成的植株相互杂交,则其子代中可能出现普通叶黑色种子,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每对等位基因分离产生两种配子,n对等位基因产生配子数为2n,该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为2n,对该个体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为2n,对该个体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为2n,该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为3n。
21.【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C、由以上分析可知,突变株1、2应为突变纯合子,且A对B存在抑制效应,又由图表杂交结果可知突变株1与野生型(aaBB)杂交F1均为有氰酸,F2中有氰酸:无氰酸的值接近3:1; 突变株2与野生型(aaBB)杂交F1均为无氰酸,F2中无氰酸:有氰酸的值接近3:1,故可推知突变株1基因型为aabb,突变株2基因型为AABB,A、C正确;
B、由题干信息知:氰酸是野生型三叶草产生的一种有自我保护作用的化学物质,长期来看,无氰酸个体可能会因无法自我保护而大量减少甚至消失,B错误;
D、突变株1与野生型杂交组的F2中,含有B基因的个体为aaBb和aaBB,表现为有氰酸,设纯合子为x,则2x+(753-x)=(753+247)×2×50.2%,可得X=251,占有氰酸总数的比例为1/3,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据题干信息可知,A(a)与B(b)之间存在抑制效应,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有氰酸,突变株1与突变株2杂交组F1均为无氰酸,且F2性状分离比接近13:3,故可推知该组F1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无氰酸,可推知A对B有抑制效应,则突变株1、基因型应为AABB、aabb,但仅由此组无法进一步确定对应关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