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4 18:1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贝多芬说过:“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时,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战胜挫折,享受美好的生活。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一岁半就失聪失明失声,但是她坚强面对厄运,战胜磨难并成为了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今天我们来认识她。
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1968年),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在出生的第十九个月时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后考入哈佛大学。代表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1887年3月3日,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莎莉文教会她写字、手语。在莎莉文老师充满爱心的教育下,海伦自强不息,最终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内心充满了对安妮·莎莉文老师的感激。课文记叙的就是引领海伦·凯勒走向光明,为她“再塑生命”的莎莉文老师的事迹,节选自她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背景知识
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3.体会莎莉文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艺术。
第一部分(第1段):综述莎莉文老师在“我”的一身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第2~13段):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教育情况。
第一层(2~5段):写莎莉文老师和“我”的初步接触,初步写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能力。
第二层(6~13段):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和“我”的日常生活,体现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能力。
整体感知
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
默读文章,复述故事
复述要求:
闭上眼睛,假如自己是海伦 凯勒,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我”成长的故事。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在没有遇到莎莉文老师之前,海伦 凯勒处在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
要求: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语句。
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一天”
因为“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在“这一天”莎莉文老师来到“我”家,使“我”的人生发生了改变,此后“我”过上了和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
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
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
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
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比喻,“我”在黑暗的世界中焦躁恐惧的心理。
反复,对光明的渴望
课文1~5段,作者在莎莉文老师出场前铺垫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课文
交代了莎莉文老师来“我”家的时间,以及对“我”的重要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然后介绍了“我”内心的烦躁、苦恼以及对光明的渴盼,这既为下文埋下伏笔,又与下文经过莎莉文老师的教导,“我”对生活充满了期望形成对比。突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
理解句子含义
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反面说明了受教育的重要性,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航船才能冲破阻碍旅途的大雾,找到准确的航向,从而靠近理想的人生港湾。
分析莎莉文老师与“我”第一次见面时,给“我”布娃娃的目的。
这是老师对“我”爱的表现,“布娃娃”是用来启迪“我”智慧的“道具”。
文主要写了莎莉文老师的哪些事?

写了三件事:
(1)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2)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大自然。
(3)莎莉文老师教“我”理解爱的含义。
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
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海伦·凯勒的感受又是如何的?
段落 事 件 海伦的感受
第5段
第6、8段
第7段
第9—12段
第13段
“我”第一次与老师亲密接触
给“我”洋娃娃,
教“我”拼写doll
教“我”学会简单的字
教“我”学会区分“杯”和“水”
教“我”比较复杂的字
陌生
自豪、高兴
领悟
不耐烦—恍然大悟
—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喜悦、幸福
总之,莎莉文老师到来后海伦凯勒的内心感受是:希望、快乐、自由、光明、有生命、有爱……
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试举例说明。
文中写莎莉文教海伦·凯勒认识的事物很繁多,如莎莉文作为陌生人第一次见到海伦就搂抱她,有意识地给她布娃娃,并教她拼写“doll”。在海伦无法区别“杯”和“水”的时候,就让海伦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使海伦领悟到“水”这个字指的是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从此海伦开始大量地认识事物。
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立刻伸出双手。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找出描写莎莉文老师的句子,品读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握”一“抱”,形象地描写出莎莉文老师母亲般的爱心。
思考:在“重塑生命”的过程中,海伦是怎样表现的?表现了海伦怎样的性格特点?
强烈的好奇心
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
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
执著的求知欲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在第11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说明了什么?
去井房之前,作者处在黑暗而沉寂的世界中,陷进了痛苦的深渊。去井房后,井房的经历,不仅让海伦懂得了“水”这个词表达的具体内容,也让她第一次获得了事物的概念,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好的感受。这是思维的一次飞跃。
说明老师的教育艺术的成功。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聪明的海伦不仅对“水”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她对世界万物都有了新的认识。“水”让海伦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好的感受。
理解“再塑生命”:
表层意思: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深层意思: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海伦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她的人生因此发生了重大转折,生命的意义焕然一新。
小组讨论:海伦成功再塑生命的因素有哪些?
海伦自身的毅力:海伦没有放弃认识文字。
海伦通过水受到了启发。
海伦自身对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
海伦遇到了意位好老师。
课文最后一段“我”“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的原因是什么
莎莉文老师给了“我”幸福的感受与生存的欲望,使“我”感受到生活的意义。
试谈谈“我”转变前后的不同感受。?
转变前:我整天处于黑暗、寂静的世界之中,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
转变后: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为什么作者什么也看不见,却能感受到如此美的世界呢?
明确:
心中有爱,我们应该珍惜自己一双明亮的眼睛,用心去感受我们看到的世界。
热爱生活
敏而好学
坚忍不拔
教“我”认识事物
莎莉文老师
海伦 凯勒
主观努力
再塑生命的人
共创奇迹
爱心博大,
教育有方
结构梳理
1.结合课文,写一篇短文,谈谈对“再塑生命”体会。
2.海伦 凯勒是世界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士,像海伦 凯勒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很多。请同学们了解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苦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进行相关资料积累。
课后作业
海伦在她的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深情地抒发了她对莎莉文老师的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亲爱的老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穿棱 恍然大悟 搓捻 不可名状
B.迁徒 花团锦簇 唯恐 期期艾艾
C.企盼 美不胜收 遨游 落英缤纷
D.争执 不求甚解 惭愧 混为一潭
C
【解析】 A.棱一梭 B.徒一徙 D.潭一谈
2.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比喻)
B.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拟人)
C.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排比)
D.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C
【解析】 C.反复
3.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x”)
(1)本课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 )
(2)莎莉文老师喜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启发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 ( )
(3)课文中的“我”,一个固执、任性的孩子,如果不是莎莉文老师的帮助,“我”永远不可能走出黑暗。( )


x
【解析】(3)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