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 无脊椎动物专题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五单元 授课人 Xxx
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4)无脊椎动物的汇总。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本单元采取“分——总”的结构,先分别介绍不同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和特征,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分),最后汇总讲解和区分无脊椎动物的特点(总)。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课本教材。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和接受情况合理利用课本教材。生物的结构模型。如蚯蚓、蝗虫等模型,更好地展示无脊椎动物的结构。网络资源。网络中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图片、科普视频、纪录片等资源丰富,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本单元教学重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点。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本单元教学难点:(1)区分不同无脊椎动物;(2)辨析不同无脊椎动物的特征。
2022新课标要求 本单元内容属于2022年新课标“生物的多样性”中的一个章节。(1)2022年新课标整体要求: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种类丰富,不同的生物在形态和结构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别,进而认识到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时,本主题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2)2022年新课标内容要求:2.2 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可以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类群2.2.3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如线虫动物(蛔虫)、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蝗虫、蜜蜂)等。(3)2022年新课标学业要求:①对于给定的一组生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②分析不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③主动宣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物多样性。
单元学情 大多数学生对于无脊椎动物没有基础的概念,对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等动物类群的分类更没有认识,但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了解接触过水母、蛔虫、蚯蚓、蜗牛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认识的这些动物引入,由浅入深,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无脊椎动物。本单元内容相似,不同的无脊椎动物之间相似点较多,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区分。
单元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描述各类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能说出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不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辨析,加强学生的分类汇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学习,学生能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通过对身边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进行讲解,学生能关注到生活中的生物学。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对无脊椎动物结构的学习,让学生加深“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这一生命观点,同时通过对无脊椎动物的学习,加强学生“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观念。科学思维:通过观看无脊椎动物的影片或者图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生物科学思维,通过对不同无脊椎动物进行归类,培养学生生物分类的科学意识。科学探究:通过“观察蚯蚓”、“观察双壳类动物”等实验,让学生更好地应用观察法,同时通过对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加强学生对“分类法”的理解。社会责任: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使命感。
达成评价表 无脊椎动物大单元学习评价总表
知识点 评价要点 教师评价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学生课堂状态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成果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学生课堂状态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成果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学生课堂状态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成果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无脊椎动物的汇总 学生课堂状态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成果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无脊椎动物大单元学习评价细表
关键问题 子问题 核心任务 评价设计
单元课时规划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课时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掌握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各自的特点和常见生物,掌握两种生物之间的联系 1课时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掌握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各自的特点和常见生物,掌握两种生物之间的联系 1-2课时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掌握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各自的特点和常见生物,掌握两种生物之间的联系 1课时
无脊椎动物的区别和联系(表格设计辨析) 列出表格,能准确区分不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特征 1课时
分课时设计(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课题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主要讲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特征和常见的生物,讲解这些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学习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并没有基础的认识,但对水母、珊瑚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涉及到的“辐射对称”等名词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需要有图像帮助学生理解。
3.学习目标确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掌握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②能说出两种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两种生物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归类和分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生活中的无脊椎动物为例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对生物学科的热情,同时通过讲解珊瑚和珊瑚礁,加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能说出来两种生物的大致区别难点:区分几种动物是属于腔肠动物还是扁形动物
5.评价量表 知识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评价量表
任务列表 任务要求(总分25分) 学生自评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任务一:明确动物的分类 ①能否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理由(4分);②能否说出无脊椎动物的类群(6分)。
任务二:了解几种腔肠动物及其特征 ①能否说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总3分);②能否说出几种常见的腔肠动物(总5分)。
任务三:了解几种扁形动物及其特征 ①能否说出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总3分);②能否说出几种常见的扁形动物(总4分)。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任务一:明确动物的分类
1.教师展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内部结构图,让学生根据图示寻找两类动物的区别。第一大类: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第二大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2.教师讲解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没有。3.教师简单介绍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主要有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六大类群。 自主探究:学生带着问题快速分析图片并寻找分类的原因。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详细讲解两类动物的区别。 以不同动物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类群的分类原因。【评价标准】①能否根据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总4分):说出脊柱得2分,说出脊椎骨形成脊柱得2分;②能否说出无脊椎动物的类群(总6分):说出1个得1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任务二:了解几种腔肠动物及其特征
1.教师介绍腔肠动物,展示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的图片,展示水母/水螅捕食的视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呈辐射对称;②体表有刺细胞;③有口无肛门。 2.教师展示珊瑚虫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参考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判断珊瑚虫是否属于腔肠动物。 3.教师讲解珊瑚虫也属于腔肠动物的一员,讲解珊瑚虫和珊瑚礁的关系,讲解珊瑚礁具有形成岛屿、加固海岸、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场所等作用。 合作探究: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和视频。小组内讨论腔肠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总结语言。小组内汇总答案,达成共识。教师总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学生认真观察珊瑚虫的图片和视频,根据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认真听讲,了解珊瑚虫和人类、大自然的关系。 让学生通过汇总了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同时学会利用生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判断,通过学习珊瑚礁,了解腔肠动物和人类、大自然的关系。【评价标准】①能否说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总3分):说出1个得1分;②能否说出几种常见的腔肠动物(总5分):说出1个得1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任务三:了解几种扁形动物及其特征
1.教师介绍扁形动物,展示涡虫、血吸虫、绦虫、华支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呈两侧(左右)对称;②背腹扁平;③有口无肛门。2.教师展示蛔虫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参考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判断蛔虫属不属于扁形动物。3.教师讲解蛔虫不属于扁形动物。4.教师讲解生食鱼虾可能会感染华支睾吸虫,猪肉不煮熟可能会含有猪肉绦虫,日本血吸虫引发血吸虫病等。5.教师总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简单区分:①腔肠动物体内有明显的腔,扁形动物背腹扁平;②腔肠动物辐射对称,扁形动物左右对称;③两者都是有口无肛门,消化过的食物从口排出。 合作探究: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小组内讨论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总结语言。小组内汇总答案,达成共识。教师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学生认真观察蛔虫的图片和视频,根据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认真听讲,了解几种扁形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让学生通过汇总了解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同时学会利用生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判断;通过教师讲解,了解扁形动物和人类的关系。【评价标准】①能否说出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总3分):说出1个得1分;②能否说出几种常见的扁形动物(总4分):说出1个得1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珊瑚礁被破坏会如何危害人类。
9.教学反思
知识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评价量表
知识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评价量表
知识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评价量表
资料分析和汇总的评价量表
明确动物的分类
明确无脊椎动物的类群
明确腔肠动物的特点,熟悉几种常见的腔肠动物
明确扁形动物的特点,熟悉几种常见的扁形动物
明确线形动物的特点,熟悉几种常见的线形动物
明确环节动物的特点,熟悉几种常见的环节动物
明确软体动物的特点,熟悉几种常见的软体动物
明确节肢动物的特点,熟悉几种常见的节肢动物
了解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动物类群包含什么?
无脊椎动物包含什么?
腔肠动物有什么特点?
扁形动物有什么特点?
线形动物有什么特点?
环节动物有什么特点?
软体动物有什么特点?
节肢动物有什么特点?
这些动物和人类有什么关系?
无脊椎动物是什么?
动物
主要特征:
①身体呈辐射对称;②体表有刺细胞;
③有口无肛门。
主要特征:
①身体呈两侧对称;
②背腹扁平;
③有口无肛门。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