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SJ
第1课时 认识平均分(一)
掌握把一些物体按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通过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掌握把一些物体按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解决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不患寡而患不均
《论语季氏》记载:鲁国“三桓”之一的季氏准备讨伐附庸国颛臾。冉有、季路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与他们的一段对话。其间,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担心土地人口不足,而担心管制不公平;不担心财富不足,而担心不能安居乐业。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凭借着手中的权力恣意夺取他人的土地和财产,造成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和动荡不安。孔子认为“均”是"安”的基础,“不均”是"不安"的隐患,因此提出“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通过历史经验和现实考察,清醒地意识到民众的普遍社会心理——“不患寡而患不均”。
今天,悟空采了6个桃子。想把桃子分成两堆,你们猜一猜可以怎样分?
猴哥猴哥,我胃口大,我要多吃两个!
二师兄,行李都是我背着,我出的力最多,我也要多吃!
小朋友你来帮它们分一分吧!
初步认识平均分
看图与理解
1
把 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先用圆片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一堆2个,一堆4个
分法一:
看图与理解
1
把 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先用圆片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分法二:
一堆1个,一堆5个
看图与理解
1
把 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先用圆片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分法三:
两堆都是3个。
分析与解答
三种分桃子的方法。
一堆分2个,另一堆分4个。
每堆都是3个。
一堆分1个,另一堆分5个。
每堆都是3个这种分法最公平。
想一想
每堆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还可以怎样平均分?
每堆分2个,分成3堆:
每堆分1个,分成6堆:
易错警示:平均分时必须每份分得同样多。
探究每几个分一份求份数
分析与解答
2
有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先在图中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8个 ,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 )人。
4
想一想
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先分一分,再说一说。
每2根一份,分成了( )份;
6
想一想
12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先分一分,再说一说。
每3根一份,分成了( )份;
4
想一想
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先分一分,再说一说。
每4根一份,分成了( )份;
3
想一想
把12根小棒平均分,可以怎么分?先分一分,再说一说。
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6
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3
4
每6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2
易错警示: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的时候可以借助学具分一分,也可以按每几个一份圈一圈。
达标检测,巩固练习
1.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
2.先圈一圈,再填空。
(1)
10块 ,每2块一份,分成了( )份。
(2)
9块 ,每3块一份,分成了( )份。
(3)
15块 ,每5块一份,分成了( )份。
3
3
5
3.
15个 ,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 )人。
5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根据每几个分成一份的要求平均分一些物品,每几个分一份,可以几个一圈,圈出几份就可以分成几份。
3.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的时候可以借助学具分一分,也可以按每几个一份圈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