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地球和地图——2024届高考地理大单元每周拔高练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周 地球和地图——2024届高考地理大单元每周拔高练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4 20:2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周 地球和地图——2024届高考地理大单元每周拔高练
读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 )
A.实际面积相同,比例尺不同 B.比例尺相同,面积不同
C.实际面积:甲>乙>丙 D.比例尺:乙>甲>丙
2.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正西方 D.西南方
下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局部图”,图中虚线为昏线。据此完成3~5题。
3.甲地位于丁地的方位是(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4.当图中乙地的地方时为20时时( )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全球昼夜平分
C.丁地的地方时为21时20分 D.北京时间为次日4时
5.若某直升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
A.向正西方向 B.向正东方向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南,后东北
下图为某个半球经纬网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对图中A地坐标的判读准确的是( )
A.(60°N,20°E) B.(60°N,20°W) C.(60°s,20°E) D.(60°s,20°W)
7.从A地到B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北,再向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
8.若不考虑地形因素,AB两地的最近地表距离大约是( )
A.6660千米 B.13320千米 C.15540千米 D.20000千米
某日,小李在某地(135°E,35°N)广场游玩时,发现广场平面图中的指向标模糊不清(图a)。他通过观测广场石柱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图b),确定了平面图的指向标。据此完成9~10题。
9.该广场平面图的指向标应该是图c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小李再次测量发现该石柱的影长变短,则第二次观测日期可能在( )
A.2月16日前后 B.5月18日前后 C.8月2日前后 D.11月10日前后
3月28日早晨太阳初升时,王先生驾车行驶在西安(34°N,109°E)某路段上,看到太阳的位置从车辆右前方变成正前方。下图为“西安局部交通地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此时,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
A.5:00 B.6:15 C.7:00 D.8:45
12.王先生驾车行驶的路段是( )
A.南二环—建工路 B.新安路—西影路
C.新安路—建工路 D.东二环—新安路
13.与该日相比,6月1日王先生在同一路段看到太阳转为正前方时( )
A.地方时相同 B.地方时提前
C.太阳高度相同 D.太阳高度变大
地磁北极是磁轴的北极方向与地面的交点,是地球表面地球磁场方向垂直向下的点。地磁北极与地理北极并不相同,其位置在不断的改变。目前,地磁北极位于(79.3°N,71.5°W)。巴罗镇位于阿拉斯加州,是北美洲大陆最北端的村镇。下图为巴罗镇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巴罗镇位于地磁北极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5.巴罗镇到北极圈最近的距离大约为( )
A.120千米 B.510千米 C.2100千米 D.4700千米
16.小明在图上量的巴罗镇到北极圈的距离为2.5cm,则该图的比例尺最可能为( )
A.1:10000000 B.1:20000000 C.1:30000000 D.1:40000000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了开发当地旅游业,在ab处修建了一座桥梁,以高架桥方式水平经过图示位置。据此完成17~18题。
17.有关图中各地说法正确的是( )
A.G地点观日出最佳 B.乙位于甲的东北方
C.甲地晴日比丙地多 D.在甲处能看到丁处
18.图中ab处桥梁有多个桥墩,若a处桥墩高度为7米,则b处桥墩高度可能为( )
A.9米 B.16米 C.22米 D.28米
同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中某地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图中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60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1030米,据此完成19~21题。
19.关于图示区域中河流描述正确的是( )
A.自北流向南 B.有凌汛现象 C.位于向斜谷 D.宜开发水能
20.若构造等高线表示的是含煤地层,则煤层埋藏最深的是( )
A.A B.B C.C D.D
21.若B点处有一落差20米的樱布。则C点的海拔最可能为( )
A.610~650米之间 B.640~680米之间
C.660~700米之间 D.670~710米老间
读某地地形图,据此完成22~24题。
22.为了减少因视线受阻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甲乙丙丁四处应该设置凸面镜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3.某游客沿公路游览,发现一辆汽车正自西向东在下坡,该游客位于( )
A.A B.B C.C D.D
24.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河流呈现“慢—快—慢”的流速变化
②最高点与最低点差值可以为85米
③B处是3月21日看日出的最佳选择地
④公路DC段比CB段更容易遭遇地质灾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地理坐标甲____;____。丙____;____。
(2)某人面北而立,前为中纬度,后为高纬度,西为东半球,东为西半球,则他站在图中的____点
(3)图中六点中,____点处于高纬度地区,____点所在的纬线最短。
(4)图中甲、乙两点,甲位于乙的____方向。
26.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图,回答问题。
(1)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用数字式表示)。
(2)若将小河水引向度假村,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____更合理 原因是____。
(3)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理由是____。
(4)丙地难以看到甲村,理由是____。
27.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D处是________ (地形),其海拔高度在________米以上。
(2)若B点气温是20℃,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则C点的气温应是________。
(3)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________。若在该地区修筑一水库,则水坝的位置应建在________处。若坝的海拔为100米,则坝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米。
(4)若从B地修筑一条公路到E地,BGE与BFE两条线路中较合理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5)若有甲、乙两人分别从C、E两点向D处攀登,分析两条路线的利弊________。
(6)经图中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地所在的省区简称可能是( )
A.鲁 B.浙 C.青 D.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甲乙丙三个阴影区跨过的经纬度范围相同,但纬度越高,纬线圈越小,故甲乙丙实际面积不同,A错误;甲乙丙实际面积不同,图上面积相同,故比例尺不同,B错误;纬度越高,纬线圈越小,故实际面积甲<乙<丙,C错误;实际面积甲<乙<丙,图上面积相同,故比例尺甲>乙>丙,D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图中甲位于30E一60°E,60°N一80°N,故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西北方向,C正确。故选C。
3.答案:C
解析:由图中经度分布特点10°W向西到O°、10°E可判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如下图所示则图示中心极点为南极点,所以甲、丁两地相比,甲地位置偏东,且甲地更靠近南极点,故甲地位于丁地东南方向,C正确。故选C。
4.答案:D
解析:由于图中虚线为昏线,所以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昏线的左侧是夜半球、右侧是昼半球,如上图所示,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A、B错误;根据经线的变化规律可知,乙地所在经线与10°W、10°E相邻,而且居于中间,所以为0°经线,可以推断丁地的经度为20°W;当乙地地方时为20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知,丁地的地方时为20-(20°-0°)+15°=18:40;北京时间为20+(120°-0°)+15°=28时,即次日4时,C错误,D正确。故选D。
5.答案:C
解析:乙、丁位于同一纬线上,通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即先向南再向北,而从东西方向来看,从乙运动到丁始终与自转方向相反,为向西运动,因此,从乙地飞往丁地的最近航线方向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如上图所示,C正确。故选C。
6.答案:B
解析:根据经纬度差及其变化,可知该图所示为北半球经纬网图,A点的纬度为60°N;自西向东东经度数增大,西经度数减小,所以A的经度为20°W(注意A与图中70°E之间存在0°经线),B正确。故选B。
7.答案:C
解析:“最近的走法”即是寻找过A、B两点的大圆的劣弧。读图可知,A、B经度相差180°,位于同一经线圈上,经线圈为大圆,且两地位于北半球,所以两地间的地表最近距离为沿着经线圈的方向先向正北走,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走,C正确。故选C。
8.答案:A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A、B两地间的地表最近距离为沿着经线圈的方向先向正北走,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走,这期问A地到北极点再到B地跨了60个纬度,地表距离约为111千米×60=6660千米,A正确。故选A。
9.答案:C
解析:该广场位于135°E,当北京时间12:00时,当地地方时为13:00时,太阳位于南偏西,影子朝北偏东方向,指向标为图中的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答案:B
解析:该地位于35°N,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5°,根据图中石柱高度和影长可算出此时太阳高度大于60°,大于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55°,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2月16日前后、11月10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半球,A、D错误;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小李再次测量发现该石柱的影长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8月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影子变长,C错误;5月18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影子变短,B正确。故选B。
11.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此时为3月28日早晨,接近于3月21日前后的春分日,由于春分日昼夜等长,日出的地方时约在6时左右,西安的经度是109°E,。北京时间的经度是120°E,120°E比109°E靠东11°,时间早44分钟,所以此时北京时间在6:44分前后,选项中与该数值最接近的时间是7:00,C正确,A、C、D错误。故选C。
12.答案:A
解析:3月28日日出正东稍偏北方向,读图可知,南二环—建工路路段方向应为自西南向东北转为自西向东,太阳由右前方转为正前方,符合题干内容,A正确;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可知,图示新安路—西影路路段方向应为自西北向东南转为自西向东,太阳由左前方转为正前方,不符合题干内容,B错误;图示新安路—建工路路段方向应为自西南向东北(太阳在右后方)转为自西向东(太阳在正前方),太阳由有右后方转为正前方,不符合题干内容,C错误;读图可知,东二环—新安路路段应为自北向南转为自西北向东南,太阳由正东方转为左前方,不符合题干内容,D错误。故选A。
13.答案:D
解析:3月28日在春分日后约7天,与3月28日相比,6月1日昼长更长,所以3月28日日出时间晚,两地地方时不同,A错误;与3月28日相比,6月1日昼长更长,日出时间晚,地方时更延后,B错误;3月28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则西安太阳高度不断变大,故6月1日与3月28日太阳高度不同,C错误;3月28日以后,西安太阳高度不断变大,与3月28日相比,6月1日太阳高度变大,D正确。故选D。
14.答案:D
解析:地磁北极位于(79.3°N,71.5°W),而巴罗镇的位置大约位于(71.1°N,159°W),由此可判断,巴罗镇应位于地磁北极的西南方向,D正确。故选D。
15.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巴罗镇的位置大约(71.1°N,159°W),该镇到北极图最近的距离应是经过巴罗镇的经线,在此经线上从巴罗镇到北极圈相差大约4.6个纬度,按照经线上相差1个纬度地表距离相差111千米可计算其最短距离是4.6×111千米=510.6千米,B正确。故选B。
16.答案:B
解析:读图并结合上题可知,巴罗镇到北极圈的最近距离约为510千米,图上巴罗镇到北极圈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知,该图的比例尺为2.5cm:510km≈1:20000000,B正确。故选B。
17.答案:A
解析:首先注意图中指向标,可知右侧为北。图中G地位于山顶,东南部为山谷,是观日出的最佳地点,A正确;乙位于甲的西北方,B错误;我国华北夏季盛行东南季风,甲地位于山地东南坡,为迎风坡,多地形雨,丙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C错误;在甲处不能看到丁处,视线会被陡崖和山脊阻挡,D错误。故选A。
18.答案:B
解析:图中ab间桥梁是水平,所以桥梁的海拔为860米,b地桥墩底部的海拔840~850米,所以b地桥墩高度为10~20米。四个选项中只有16米在此范围内,可能是桥墩高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答案:C
解析:根据等高线“凸高为低”特征及指向标,河流应自南向北流,A错误;该区域为我国南方地区没有凌汛现象,B错误;河流所在的谷地中,图示地层均表现出中间低两侧高,故为向斜谷,C正确;图示河谷宽浅,且落差小,不宜修建拦水坝开发水能,D错误。故选C。
20.答案:D
解析:埋藏深度为地形等高线与埋藏等高线的差值,差值越大埋藏越深。D处的差值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答案:C
解析:图中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60米,根据地形等高线从海平面0m计数的特征可知,相距最高峰1030m最近的地形等高线数值为1020m,距离C点最近的地形等高线数值为720m。题中B点附近有20m的落差,故相对下游的C点取值范出应为660-700m,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答案:A
解析:“视线受阻”的地方才需要安放凸面镜,图中丙与丁是河谷,没有阻挡视野的地形,行驶的汽车可以很方便的看见对面的来车情况,不需要凸面镜,C、D错误;甲、乙部位是山脊转弯处,需要安装,但乙地位于弯道内侧,汽车无法通过镜子看到对面的来车,B错误;甲位于弯道的外侧,凸面镜面对着公路两侧的方向,两个来向的车都可以通过凸面镜看到对方,A正确。故选A。
23.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图例,可以判断出该图的下方为北方,所以该图的右方为西方,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出若游客位于B处,汽车没有至西向东经过,B错误;若游客位于C与D两个位置,则可以判断出汽车由西向东上坡,C、D错误;当游客位于A处时,可以发现汽车自西向东下坡,A正确。故选A。
24.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出等高线密集则河流流速较快,所以图中河流呈现“慢一快一慢”的流速变化,①正确;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出图中海拔最高的高度为790到800米,图中海拔最低的位置,海拔为720到730米,所以最高点与最高点的差值在60到80米之间,不可能为85米,②错误;3月21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B处的东方为山脊,会阻挡太阳,因此在B处无法看到日出,③错误,公路DC段比CB段更平缓,更不容易遇到地质灾害,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答案:
(1)170°W;60°S;170°E;70°S
(2)戊
(3)丙和丁;丁
(4)正东
解析:
(1)由图可知,该图极点为南极点,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则顺时针方向为向东。由图可见,甲所在经线为170°,且位于180°经线顺时针方向,即其位于180°经线东侧,180°经线东侧为西经,故甲为170°W,由围可知,图中各点均位于南半球,均为南纬。则甲为170°W,60°S;丙则位于170°E,结合图示,其纬度为70°S,即丙为170E,70°S
(2)东西半球分界线为20°W和160°经线组成的闭合经线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结合题干可知,其应位于160°E:纬度划分中,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结合题干,其应位于60°S,故其应位于160°E,60°S,读图可知,应为戊点。
(3)结合上题可知,高纬度应为丙丁两点,纬度越高,纬线圈长度越短,故图示各点所在纬线最短的为丁。
(4)读图可知,甲乙在同一条纬线上,不分南北;图示极点为南极点,甲乙之间为劣弧,甲位于乙顺时针方向,结合第一问分析可知,顺时针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即为向东,则可知甲位于乙的正东方向。
26.答案:
(1)1:100000
(2)①;从高处向地处可实现自流输水
(3)④;沿等高线穿行,坡度较缓易于通行。
(4)山脊阻挡视线
解析:
(1)读图分析,原图比例尺为1:200000,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两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1/200000×2=1:100000。
(2)读图分析,①线路从度假村上游引水,水质较好,而且可以顺地势实现自流引水,因此③线路更合理。
(3)读图分析,③线路大致沿等高线穿行,坡度较缓,修建难度较小,且便于通行。
(4)读图分析,图中丙地和甲村之间有山脊阻挡,因此难以看到甲村。
27.答案:(1)山地;700
(2)17.6℃
(3)从西北向东南;A;20
(4)BFE;工程量小,难度小
(5)CD线路近、坡度大,ED坡度小,但线路长
(6)B
解析:(1)读图可知,D处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应为山地。读图可知,等高距为100米,故D处海拔高度在700米以上。
(2)B地海拔为100米,C地海拔为500米,BC两地相对高度为40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B地气温20℃,C地气温下降2.4℃,故C地气温为17.6℃。
(3)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干流AQ段流向是从西北向东南;水坝的位置应建在口袋型洼地出口最狭窄处A处;若坝的海拔为100米,则根据图上的比例尺可计算出坝的长度大约是20-25米。
(4)BGE与BFE两条线路中,首选线路是BFE,因为BFE线路大致与等高线平行,线路虽然较长,但坡度平缓,工程量小,难度小,行驶平稳安全。BGE虽然线路短,但穿越条等高线,坡度陡,施工难度大,造价高。
(5)据图可知,从B处向D处攀登,优点是线路短,缺点是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从E处向D处攀登,等高线稀疏,坡度缓,但线路长。
(6)茶叶、竹、柑橘等属于亚热带的物产,四省中只有浙江位于亚热带地区,故B正确。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