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小世界”单元能力提升卷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任务不需要使用放大镜的是( )。
A.观察桂花树叶的形状 B.观察植物花的结构
C.修理精密仪器 D.公安人员观察案发现场
2.昆虫用( )辨别气味。
A.鼻子 B.嘴 C.触角 D.足
3.用放大镜不能观察到的是( )。
A.昆虫眼睛的特点 B.昆虫是如何吃食物的
C.蚂蚁身体内部的结构 D.苍蝇脚上有很多毛
4.实验室里有一台显微镜,它的目镜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20倍,这个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A.30倍 B.100倍 C.200倍 D.1020倍
5.下列几组镜片组合中,能让物体放得最大的是( ), 光学显微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A. B. C. D.
6.毛毛同学观察某生物装片标本时的视野如图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的物体移动到中间,应向( )移动装片。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7.血液中的( )能够帮助我们和病毒、细菌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
A.成熟的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肌肉细胞
8.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方法正确的是( )。
B. C. 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离开活细胞也可以表现出生命活动迹象
B.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C.保持湿润可以防霉
D.人们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各种疫苗,这种办法一定能预防所有传染病
10.春天,池塘里的水常常发绿,其原因是( )。
A.绿色工业废水大量流入池塘 B.绿地上的绿草、绿树倒映在水中
C.水中绿色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D.水中苔藓植物大量繁殖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形的透明体,它的放大倍数是最小的
B.放大镜的镜面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
C.自然界的生物,有的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D.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信息也更多,同时视野也变大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现显微镜的目镜或物镜的镜面比较脏,用手直接擦掉即可
B.调节反光镜,可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C.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将低倍物镜变换成高倍物镜,看到的情况是:视野范围变大,细胞变小
D.制作玻片标本时,盖玻片内有气泡没有关系,不影响我们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13.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
A.变形虫 B.大肠杆菌 C.洋葱表皮细胞 D.草履虫
14.下列不属于微生物共同特点的是( )。
A.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B.都能生长
C.需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D.采用卵生或胎生的方式繁殖
15.下列不属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成果的重要领域是( )。
A.医药 B.食品 C.克隆 D.重工业
16.载玻片上有很小的字母q,则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
A.q B.b C.p D.d
17.下列水中不含微生物的是( )。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D.海水
18.圆形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时,看到的图像与实际相比( )。
A.偏小 B.偏大 C.没有变化 D.不确定
19.在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常常加一些脱脂棉纤维,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将不同的微生物分隔开 B.吸取多余水分
C.减慢微生物运动速度 D.给微生物提供合适环境
20.下列人类利用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们利用微生物技术防治疾病
B.人们利用大肠杆菌来改造食品,使食品更有营养
C.人们利用微生物来发酵馒头,使馒头膨大松软
D.人们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二、填图和连线题(10分)
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罗伯特·胡克 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
列文虎克 率先指出微生物与健康有关,发明“巴氏消毒法”
巴斯德 世界上第一个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的人
简·施旺麦丹 人体血液红细胞的发现者
2.请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
三、综合探究题(50分)
1.随着观察工具的发展,人的视野不断拓宽,一个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微小世界被人类逐渐认识,生命世界的诸多奥秘得以发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你会正确使用显微镜吗?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序。
①安放 ②对光 ③观察 ④上片 ⑤调焦
( )→( )→( )→( )→( )
(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我们要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与低倍物镜相比,用高倍物镜观察时我们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会( )。
A.更多,更大 B.更多,更小 C.更少,更大 D.更少,更小
(3)下列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形状与名称不对应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 B.人体神经细胞 C.红细胞 D.线虫
2.毛毛想在课外继续对草履虫进行研究,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题目。
(1)毛毛最好取用( )来培养草履虫。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池塘水 D.纯净水
(2)建议毛毛用__________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
(3)为了让草履虫繁殖得更快,培养液应放在( )。
A.黑暗的角落 B.冰箱的冷藏柜中
C.阳台上 D.以上三项都可以
(4)下列是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的过程,制作顺序是( )→( )→( )。
B. C.
(5)在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常在载玻片上放一些脱脂棉纤维,目的是( )。
A.固定微生物 B.控制微生物运动
C.增加水的营养 D.吸收多余水分
3.奇奇家有一只泰迪犬“修勾”,最近修勾总是不停地用爪子在身上挠来挠去,爸爸告诉奇奇修勾身上可能长了跳蚤。奇奇刚好在学校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爸爸给他买了一台简易显微镜,他想用显微镜研究一下跳蛋。 在爸爸的帮助下,奇奇从修勾身上抓到了一只活跳蚤,开始了他的研究。
(1)跳蚤会跳来跳去,想要将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有什么办法固定住这只跳蚤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功固定住跳蚤后,奇奇仔细观察了跳蚤,发现跳蚤有__________对足,两对触角,身体分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根据上述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判断跳蚤属于( )。
A.爬行动物 B.微生物 C.细菌 D.昆虫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放大镜的放大原理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凸透镜是一种最简单的放大镜。光线通过它的时候会发生折射,聚到一点上,这一点叫做焦点。用放大镜看东西时,如果物体放在焦点以内,从物体传播过来的光线经过折射后进到眼睛里,而眼睛以为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我们会觉得这个物体比原来大了许多(原理如图所示)。使用放大镜观察时,要使物体和镜面保持平行,调整放大镜和物体间的距离,直到看到清楚的图像为止。注意,不要用放大镜看太阳,因为它能会聚光线,灼伤眼睛。
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所成的像
(1)放大镜的放大原理:光线通过它的时候会发生____________,从物体传播过来的光线经过折射后进到眼睛里,而眼睛以为光线是____________传播过来,就这样我们觉得这个物体比原来大了许多。
(2)不用放大镜看太阳,因为它能____________光线,灼伤眼睛。
5.自制简易显微镜的方法。
设计图 简要步骤(文字说明) 简易显微镜的原理(文字说明)
参考答案
一、
1. A
2. C
3.C
4. C
5. A
6. D
7. C
8. B
9. B
10. C
11. C
12. B
13. C
14. D
15. D
16. B
17. A
18. B
19. C
20. B
二、
2.
三、
1.(1)① ② ④ ⑤ ③ (2)C (3) A
2.(1)C (2)干草(稻草) (3)C (4)B C A (5)B
3.(1)说法合理即可。(2)三 胸 腹 (3)D
4.(1)折射沿直线 (2)会聚
5. (合理即可)
设计图 简要步骤(文字说明) 简易显微镜的原理(文字说明)
略 先准备两个放大镜,然后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将最后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更好地放大物体的图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