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第二课时)-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命科学优质课件(沪教版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3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第二课时)-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命科学优质课件(沪教版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7 18:0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1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
基本条件
1.2.3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第二课时)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
人类能在怎样的环境中生存
什么是人体的内环境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
思考讨论
2、肾小球、肾小囊壁和肾小管分别有什么作用?
3、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有什么区别?
1、什么是排泄?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由大肠排出算不算排泄?
4、泌尿系统对机体的什么物质平衡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我们每天要吃很多的东西,在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废物,人体内会产生哪些废物,这些废物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呢?
泌尿系统
  在生理学中,把以上物质经血液循环通过某些器官从体内排出的过程叫做排泄。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由大肠排出,不属于排泄的范畴。
  肾排出的排泄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肾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另一些具有排泄作用的器官,排泄并不是它的主要生理功能,只是在完成其本身生理功能的同时,起到一些排泄作用。
尿液是如何形成的?
什么叫做原尿?
什么叫做重吸收?
人体终尿约占原尿的百分比是多少?
第一步: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这个过程中,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均可以通过肾小球进入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第二步: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会继续吸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多数的水分和其他少量的物质。尿素和其他废弃物则留在肾小管里。
正常成年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约为1000~2000ml,平均1500ml。
尿量的多少与外界温度、饮水多少以及活动状况有关。
终尿淡黄色,颜色与尿量多少有关;
pH5.0~7.0,酸碱度与食物性质有关。
尿液在肾脏中生成的模式图
肾性水肿
  人体几乎所有的系统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内环境稳定的维持。
(一)哪些系统主要参与了维持内环境稳定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一种缓慢进行性疾病,可能在童年时就开始。
病因:1.高血压2.高血脂3.吸烟4.糖尿病5.肥胖6.遗传因素7.其他
类别 收缩压 舒张压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目前国内高血压的诊断采用2005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
(二)维持内环境稳定性的意义
内环境对细胞的生存与生理
功能的维持十分重要。
1、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直接环境。
2、细胞生活与活动的场所。
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维持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1、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和细胞的新陈代谢使内环境不断发生变化。
2、通过人体器官的活动与调节又使变化了的内环境得以恢复。
1.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 小肠 B. 大肠 C. 胃 D.食管2.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左右,主要是因为肾小管能进行………………………………………………………………………………( )A. 呼吸 B. 滤过 C. 重吸收 D. 消化
A
课后练习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