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你认识它们吗? 
野生大熊猫生活在哪里呢? 
? 
环境 
野生大熊猫的分布 
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统称为环境 
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因素 
阳光 
温度 
水 
土壤 
…… 
蚯蚓 
田鼠 
麦蚜虫 
七星瓢虫 
杂草 
……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沙漠大多寸草不生 
热带雨林生物资源丰富 
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阳光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春天的梨花 
秋天的菊花 
莲座叶 
包心叶 
大雁南飞 
仓鼠冬眠 
温度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 
总结: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非生物因素 
常见实例 
雨露滋润禾苗壮 
朵朵葵花向太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水分 
阳光 
温度 
二.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种间关系 
水稻 
杂草 
竞争关系 
寄生关系 
共生关系 
捕食关系 
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总结: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生物因素 
举例 
种内关系 
雄虎为争夺栖息地与其他雄虎进行斗争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种间关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蛔虫与人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种内斗争 
种内互助 
捕食 
竞争 
寄生 
共生 
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水分 …… 
生物因素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骆驼尿液量少、耐高温 
海豹皮下脂肪非常厚 
骆驼刺根系发达 
保护色 
北 
极 
狐 
夏天 
秋天 
冬天 
雷鸟 
竹叶青 
警戒色 
箭毒蛙 
毒蝇鹅膏菌 
蓝环章鱼 
拟态 
兰花螳螂 
枯叶蝶 
四. 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探究 
绿色植物对环境湿度的影响 
大树下面好乘凉 
防风固沙 
四. 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小结: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水分 …… 
生物因素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生物 
环境 
依赖、适应 
影响、改变 
影响 
习题巩固 
对于一只生活在麦田中的刺猬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A .麦田中的植物和蛇、鸟等动物 
B .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 
C .除这只刺猬外的其他刺猬、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D .除刺猬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2. 鸳鸯夜晚栖息山林,清晨飞到湖内嬉戏。影响鸳鸯此行为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水分 C .空气 D .温度 
A 
C 
习题巩固 
3. 如图是两棵植物,你认为 A 、 B 植物分别分布在什么环境里( ) 
 
A .干燥地区和湿润地区 B .寒冷地区和温暖地区 
C .湿润地区和干燥地区 D .温暖地区和寒冷地区 
A 
习题巩固 
4. 下列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 .有机农场通过饲养蚯蚓改善土质 
C .莲藕生长在水中其根状茎和叶柄内部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D .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C 
习题巩固 
5. 某班同学设计了"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潮湿和干燥处的鼠妇数量。如表是八个小组的记录: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分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习题巩固 
(2)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需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严密的逻辑。当实验结果不符假设时,应( ) 
A .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 .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 .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 D .重新提出假设何进行实验 
(3)二组小丽同学认为鼠妇难于捕捉而且不卫生,因此选择一、两只进行实验就可以了。这种说法正确吗?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不正确? 
一两只鼠妇数量太少,可能存在偶然性,误差比较大,实验结果不准确 
习题巩固 
(4)潮湿处鼠妇的平均值是______ ,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还想继续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7)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减小误差 
潮湿处鼠妇较多、干燥处鼠妇较少 
水分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温度 
将鼠妇放归到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