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第一课时) 课件(沪教版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3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第一课时) 课件(沪教版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7 18:1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
基本条件
1.2.3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第一课时)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
人类能在怎样的环境中生存
什么是人体的内环境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计数
(3.5~5.5)*1012/L
血红蛋白
120~176g/L
血小板计数
(100~300)*109/L
白细胞计数
(4~10)*109/L
凝血时间
2~5min
部分血液常规检查项目
及其正常值参考范围
测量一天之内的体温变动
测定运动对心率影响
用pH试纸测定唾液的pH
人体一些生理数据的正常值
3、唾液无色无味,pH6.6~pH7.1。
4、正常人每天分泌量约为
1、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3℃~37.2℃。
2、正常人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 ℃~0.6℃。
1.0升~1.5升。
人体一些生理数据的正常值
1、清晨2时~5时体温最低;下午17时~19时最高。
2、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1 ℃ 。
3、女性的体温一般较男性高0.3 ℃左右。
1、人体正常的呼吸频率是 —
2、正常成年人心率大约是 —
3、心率的波动范围是 —
4、女性的心率较男性的快。
16次~18次/分钟
75次/分钟
60次~100次/分钟
5、体力活动以及精神兴奋时心跳都可能增快。
人体一些生理数据的正常值
1、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3.9毫摩尔/升~6.1毫摩尔/升。(mmol/L)
2、血液pH7.35~pH7.45。
3、安静时:收缩压
(90毫米汞柱~140毫米汞柱)
舒张压
(60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
人体一些生理数据的正常值
内环境自稳态
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总在一定水平上稳定,如体温总是维持在37 ℃左右。
2、这种稳定状态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在微小的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
  人体几乎所有的系统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内环境稳定的维持。
(一)哪些系统主要参与了维持内环境稳定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1、血液从哪里获得氧气和养分?
2、组织细胞从哪里获得养分和氧气?
3、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基本过程是怎
样的?心脏的四个腔分别连通什么血管?
思考与讨论
心脏的四个腔分别连通什么血管?
左心室——主动脉,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人体几乎所有的系统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内环境稳定的维持。
(一)哪些系统主要参与了维持内环境稳定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思考与讨论
1、呼吸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分别的作用是什么?
2、肺泡毛细血管有哪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完成气体的交换?
3、呼吸系统维持了血液中什么物质的稳定?
呼吸系统
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系统
呼吸道

气体出入的通道
氧气和二氧化碳
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清洁、温暖、湿润空气的作用
  血液流到肺泡毛细血管时,由于浓度的差异,氧气就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扩散到肺泡中,再从肺泡排出体外。
高浓度→低浓度
The danger of smoking
Lung of healthy people
Lung of smoking people
当当小法官!
有一对夫妇被指控犯有溺杀女婴的罪名,但他们却矢口否认,说女婴生下来就已经死了。
你有办法证实吗?
人在出生前是不用肺呼吸的,而是从脐动脉提供养料氧气
用鼻呼吸好还是用嘴呼吸好?为什么?
因为鼻腔内的鼻毛可以阻挡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
鼻腔内的黏膜分泌黏液,能粘住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并使空气变的湿润。
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口腔不具备这一点。
用鼻呼吸好
呼吸系统的活动可补充细胞代谢消耗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维持细胞外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稳定。
呼吸系统与内环境
  人体几乎所有的系统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内环境稳定的维持。
(一)哪些系统主要参与了维持内环境稳定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思考与讨论
1、消化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消化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说小肠是最重要的吸收场所?可否给出证据?
3、消化系统对于内环境自稳态起到什么作用?
消化系统
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吸收少量的水和无机盐。
  食物的各种消化产物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通过胃、肠的粘膜上皮细胞而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
毛细血管
被动吸收:水、维生素。
主动吸收:葡萄糖、氨基酸、钠、钾等离子。
毛细淋巴管 脂类物质
大肠:吸收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
平面结构
皱襞突起
小肠绒毛
微绒毛
面积变化
0.33m2
1m2
10m2
200m2
放大倍数
3
10
(30)
20
(600)
小肠不同层次结构的名称及放大倍数
大肠全长1.5米左右。起始部位为盲肠,终止于肛门。大肠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
大肠形态图
  大肠是消化道的最后一段。大肠的功能是贮存食物残渣,吸收水分,形成和排出粪便。
  吸收后的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送达全身的组织细胞。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可补充细胞外液中因细胞代谢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
消化系统与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