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解读课件)-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解读课件)-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8 16: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单元内容解读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人教版 生物 七年级 上册
目 录
CONTENTS
单元内容

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

教学策略

课时安排

单元导语从生物圈的角度,引导学生在学习绿色植物的知识时,还要关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曾这样形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你能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吗?
一、单元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以及它们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结果等。
第三部分:介绍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主要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作为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为各种生物构建身体和进行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四部分:介绍我国植被的主要类群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植被保护。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章是: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本章从植物的进化顺序依次介绍了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本章中两节课的内容都具有共性。从进化的角度去了解植物的主要特征,进而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本章可以是说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知识基础。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二章是被子植物的一生。本章有三节课,是按照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传粉、受精、结果、产生新种子的生命周期展开的。 本章内容有详有略,重在植株的生长和开花、结果。同时在了解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时,要注重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本章还安排了较多的探究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本土资源,创设情境,尽可能的开展。
第三、四、五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主要作用
第三、四、五章从章标题上看是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但其内核内容仍然是绿色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有关。比如,绿色高等植物通过根吸收水、通过茎运输水,再主要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参与到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少部分的水留在植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与此同时,植物还要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核心内容就是植物体的三大生理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本章的知识内容主要以了解为主,重在对学生核心素养中态度责任的养成。教学的主要内容为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认识保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态度责任观。
二、单元课标要求
本单元涉及到是新课标第二和第四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和植物的生活。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依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可将生物分成不同的类群。生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生物的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种类丰富,不同的生物在形态和结构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别,进而认识到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时,本主题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植物分布广泛,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运用这些生命活动原理分析、解释、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并从物质循环和能量变化的角度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
三、单元内容要求
概念2 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1.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可以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类群。
(1)藻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2)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到种子植物,逐渐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植物繁殖过程逐渐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概念4 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
2.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1)种子包括种皮和胚等结构。(2)种子萌发需要完整、有活力的胚,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等环境条件。(3)根的生长主要包括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4)叶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茎和叶。
(5)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精子与雌蕊产生的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6)植物可以通过抒插、嫁接、组织培养等无性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
3.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养分,进行物质运输,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1)植物根部吸收生活所需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供植物利用,其中大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2)叶片产生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供植物其他器官利用(3)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4.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2)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4)植物可以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5)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四、教学策略
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本章主要是要充分利用本土植物的实物或标本,组织学生通过观察,识别不同植物类群的特征,并尝试进行分类。
通过列表、讨论等方式,对不同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繁殖方式等进行比较,从宏观上帮助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从进化角度去认识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本章可先从宏观的角度去了解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然后按照课标对不同阶段进行详略的微观学习。
本章的教学策略主要还是通过探究活动和联系实际去帮助理解。如通过第一节“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引导学生设计对照试验。关于“植株的生长”,是通过演示实验辅助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则可以依托本土资源,进行对花的解剖观察,还可通过品尝果实,理解开花和结果的连续性。
被子植物的一生
种子的萌发
植株的生长
开花和结果
植株的繁殖
第三、四、五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这三章核心内容围绕的是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关于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围绕:根吸收水→导管运输水→叶片散失水自下而上的顺序,通过观察、探究实验等途径,了解蒸腾作用。
第四、第五章同样也是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同时,还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科学史,认识科学发展是科学家长期探究和努力的过程。最后,不管是哪种生理作用,都要侧重链接生活,通过实例分析,了解植物生理作用去实际运用。
第六章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
本章是在学习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责任态度的培养。
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播放视频,了解我国植被类型和现状。然后通过资料分析,认识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顺利成章唤起学生爱绿、护绿的态度责任观。教材中,安排了“关于绿校园的设计活动”。师可以结合学期初1.1.2“调查校园生物”的基础之上,开展该活动。但由于该活动是本章的难点,师要给予设计方法的指导。
思维导图
节次 课时
第一章 第1节 藻类、苔藓、蕨类 2课时
第2节 种子植物 2课时
第二章 第1节种子的萌发 2课时
第2节 植株的生长 1.5课时
第3节开花和结果 1.5课时
五、课时安排
节次 课时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课时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2课时
第五章第1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课时
第2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课时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2课时
谢 谢
THANKS
人教版 生物 七年级 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