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A版(新课标)高中必修第一册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人教A版(新课标)高中必修第一册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05 06:2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
1.经历借助公式推导,,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公式的意义,发展学生逻辑推理素养.
2.掌握,,等公式,发展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经历从公式出发推导其它和角、差角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和角与差角的正弦公式的推导;逆用公式进行恒等变换.
(
课前准备
)
PPT课件.
资源引用:【知识点解析】认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知识点解析】认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知识点解析】认识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
教学过程
)
(一)整体感知
引导语:前一节课我们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圆的旋转对称性,借助两点间距离的坐标公式推导出了公式,今天我们将继续探究如何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表示.
(二)新知探究
问题1:你能依据与之间的联系,利用公式,推导出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吗?
★资源名称:【知识点解析】认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使用说明:本资源展现“认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辅助教师教学,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合教师课堂进行展示讲解.
注:此图片为“知识卡片”缩略图,如需使用资源,请于资源库调用.
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讲解其证明思路及具体证明过程,教师进行适当地点拨.
预设答案:(简记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解决目标与已学公式对比分析,寻找差异,获得新知.
问题2:我们已经得到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那么怎样利用已推出公式得到正弦公式呢?以前学过的哪个公式可以实现正弦、余弦的转化呢?请你试一试.
★资源名称:【知识点解析】认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使用说明:本资源展现“认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辅助教师教学,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合教师课堂进行展示讲解.
注:此图片为“知识卡片”缩略图,如需使用资源,请于资源库调用.
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之后按自己的想法完成证明.教师巡视,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引导,收集学生们的不同证法,并找相应的学生展示其证法.
预设答案:诱导公式五、六可以实现正弦与余弦的转化;证明如下:
(简记为).
然后用替换上式中的可得
(简记为).
以上只是其中一种证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目前的公式与新目标之间的差异,制定方案,完成新公式的推导.
问题3:你能根据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关系,从出发,推导出用任意角的正切表示的公式吗?
★资源名称:【知识点解析】认识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使用说明:本资源展现“认识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辅助教师教学,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合教师课堂进行展示讲解.
注:此图片为“知识卡片”缩略图,如需使用资源,请于资源库调用.
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之后按自己的想法完成证明并展示.
预设答案:证明顺序有两种,即先证和角正切公式,或先证差角正切公式;先证的公式直接由相应角的正弦与余弦相除即可,后证的公式除相除之外,还可以借助先证出的公式证明.如先证和角正切:

(简记作).
随后将替换为,即可得到, (简记作).
公式,,给出了任意角α,β的三角函数值与其和角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为方便起见,我们把这三个公式都叫做和角公式.类似地,,,都叫做差角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已推导出的公式获得更多的公式,在此过程中,学会用联系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逻辑推理素养.
例1 已知sin α=,α是第四象限角,求sin,cos,tan的值.
追问1:题目中给出了几个条件?你能否由这些条件出发得到新的条件?为了得到题目要求出的三个数值,我们需要借助什么工具?需要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是否已经出现在已知条件中或可由已知条件推出?
预设答案:两个条件,即角的正弦值与角终边所在的象限.可以根据这些条件算出的余弦值与正切值.为了求出所求数据,需借助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需要的数据是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以及的正弦、余弦正切值.这些数据均可从条件中轻易推出.
解:由sin α=,α是第四象限角,得cos α===,
所以tan α===.
于是有sin=sin cos α-cos sin α=××=;
cos=cos cos α-sin sin α=××=;
tan====-7.
设计意图:本题目条件简单,问题明确,可加强学生对新学公式的认知程度.另外,本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即先认真分析条件,适度拓展条件,在明确任务,了解前进的方向,联想解决问题需要的工具(公式、定理等)、数据,再将这些所需的条件与已知条件及拓展条件相联系,逐步拉近已知条件与待求结论的距离.
追问2:如果去掉“是第四象限角”这个条件,则答案如何?
预设答案:正确答案是,当是第三象限角时,所求的三个三角函数值依次是;当是第四象限角时,所求的三个三角函数值依次是.但有些学生可能会错误表达为sin的值为或,cos的值为或,tan的值为或.这种错误的表述方式增加了搭配的可能性,解答的准确性大幅下降,教师若发现学生存在这样的表达方式,应及时指出.
设计意图:对题目作简单的变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巩固相关公式,对学生渗透分类与整合的数学思想,另一方面为培养学生表述问题的准确性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对追问3做了铺垫.
追问3:观察追问2两种情况下的答案,你有什么发现?在本题条件下有sin=cos.那么对于任意角α,此等式成立吗?若成立,你会用几种方法予以证明?
预设答案:等式对任意角都成立.证明方法有多种,如等号左右两侧分别用展开后比较;将或者换元,然后借助诱导公式即可证明.
设计意图:通过延伸,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一题多解.
例2 利用和(差)角公式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sin 72°cos 42°-cos 72°sin 42°;
(2)cos 20°cos 70°-sin 20°sin 70°;
(3)sin 66°sin 54°-sin 36°sin 24°;
(4).
追问:以上4个问题有什么结构特征?你是否在某些公式中见到过这样的结构特征?
预设答案:前3个问题都含有四个三角函数值,其中两个的乘积与另外两个的乘积作差,在正弦、余弦的和角与差角公式的等号右侧有过类似的结构特征;第4个问题仅含正切值,为分式形式,且分母中有常数1,与和角正切公式结构相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题目的结构特征,并联想相关公式,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方向与线索.
解:(1)由公式S(α-β), sin 72°cos 42°-cos 72°sin 42°=sin(72°-42°) =sin 30°=;
(2)由公式C(α+β),得cos 20°cos 70°-sin 20°sin 70°=cos(20°+70°) =cos 90°=0;
(3)(方法一) sin 66°sin 54°-sin 36°sin 24°= cos24° cos 36°-sin 36°sin 24°,
由公式C(α+β),原式=cos(36°+24°)=cos60°=
(方法二) sin 66°sin 54°-sin 36°sin 24°= sin 66°cos36°-cos 66°sin 36°,
由公式S(α-β),原式=sin(66°-36°)=sin 30°=
(4)由公式T(α+β)及tan 45°=1,得==tan(45°+15°) =tan 60°=.
设计意图:本题目主要考察公式的逆用,即从公式的右侧出发,变形到左侧的恒等变换方式.适度训练之后,学生对公式会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本题目中的(1)(2)是简单的公式反用,(3)的灵活度更上了一个台阶,学生需要借助诱导公式,变更函数名称,以凑成公式右侧的形式,再加以解决,解答(4)时,需要以退为进,逆向化归,将代换成,这个变形技巧在例3中出现过,已经作过了铺垫.
(三)归纳小结
问题4:这两节课的内容中出现了很多性质和公式,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推出关系?你能画一个结构图来反映这种关系吗?你在使用这些公式解决问题时有哪些心得体会?
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归纳、思考并回答.
预设答案:
公式中的均为任意角,故可以代换成任意值,包括零、特殊角、甚至可以是两个任意角的和或差;公式均需要四个值齐备时方可使用,缺一不可,必要时需要从公式的右侧变形化简成左侧的形式;公式中,若之中有一个是,则公式的结构会更简洁.
设计意图:回顾反思,在头脑中形成思维网络.
(四)作业布置
教科书习题5.5第4,5,6,13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1.(1)已知cos θ=,θ∈,求sin的值;
(2)已知sin θ=,θ是第三象限角,求cos的值;
(3)已知tan α=3,求tan的值.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n 72°cos 18°+cos 72°sin 18°; (2)cos 72°cos 12°+sin 72°sin 12°;
(3); (4)cos 74°sin 14°-sin 74°cos 14°;
(5)sin 34°sin 26°-cos 34°cos 26°; (6)sin 20°cos 110°+cos 160°sin 70°.
3.已知sin(α-β)cos α-cos(β-α)sin α=,β是第三象限角,求sin的值.
预设答案:1.(1);(2);(3)-2.
2.(1)1;(2);(3)1;(4);(5);(6).
3..
设计意图:通过若干题目,促使学生巩固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并能从正用或者逆用两个方向着手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提升学生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