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易备课】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易备课】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部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4 22:3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能从多角度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
通过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感悟民族意识,感悟责任心;
通过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深刻理解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
台湾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184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背景: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53-1854年
黑船事件
《神奈川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
明治维新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明治维新
清朝北洋舰队——致远舰
日本联合舰队——吉野号
“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
——李鸿章
“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使国威布于四方。”
——《天皇御笔信》(1867年)
目的:防御以保和平
目的:对外以求扩张
世界
日本
亚洲
中国
朝鲜
1、背景:
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0年,日本提出所谓的“大陆政策”,逐渐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日本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日本大陆政策》
材料1: 19世纪80年代,明治维新的各项重要改革都已完成,政局趋于稳定,为发展资本主义铺平了道路。从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来看,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速度最快。1891-1899年其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4.3%,远远高于同期英国1.6%、法国2.6%、美国3.5%、德国4.8%的水平。
材料2:萨摩藩主岛津齐彬在1852年听到清朝咸丰皇帝蒙尘承德时,曾感慨到:“万没想到,清国竟至惰弱如此,真乃柔弱之国也。以彼国土之辽阔,岂无忠臣义士 自先年鸦片之乱兴,已过数年,而内政仍然不整。……实不知羞辱之甚也。恐早已病入膏育,无可救治也。
材料3:1874年,东方小而落后的日本,在美国怂惠下,居然对大清帝国进行挑衅出兵侵略台湾,吞并疏球,并且也迫使大清帝国赔偿军费,索取白银五十万两,这就给清朝统治集团以更大震动。
一、甲午中日战争
根据材料,你认为近代日本敢于侵略中国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腐朽、明治维新使日本不断强大、资本主义世界的相五勾结。
2、导火线: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5月,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7 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朝鲜东学党起义
一、甲午中日战争
3、战争过程: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一、甲午中日战争
3、战争过程: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李鸿章命令:陆军“可守则守,不可守则退”;海军“保船制敌”、“不得出大洋海战”。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一、甲午中日战争
3、战争过程: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黄海海战之后,日军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辽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一、甲午中日战争
3、战争过程: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一、甲午中日战争
3、战争过程: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旅顺屠城后,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下面这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人试结合旅顺屠城的史实,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材料说明这一罪行充分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残暴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的严重践踏。
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一、甲午中日战争
3、战争过程: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威海卫战役
辽东战役
1895 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写信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劝其率舰队投降,遭到严词拒绝。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北洋舰队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成果,它的覆灭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一、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问题思考:结合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
答:无论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是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都是从海上来侵略中国的。长期以来,我国只重视陆防,不重视海防,列强的侵华带给我们刻骨铭心的伤痛。因此,我们要重视海防,树立海权意识,走海洋强国道路,走科技强军道路。加强海军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
阶段 战场 主要战役 战况 重要人物
开始 丰岛海面 \
第一阶段 (1894.7-9) 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
第二阶段 (1894.10-1895.初) 辽东地区 山东半岛
邓世昌
左宝贵
徐邦道
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平壤失守,战火至华
丧失黄海制海权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占领大连、旅顺
旅顺大屠杀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丁汝昌
一、甲午中日战争
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的民族英雄
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一、甲午中日战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战中国战败的原因。
材料一: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从1888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公开大规模整修颐和园。与此同时,慈禧还下令进行“三海”工程。颐和园工程和“三海”工程耗资巨大,大大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自1888年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
——吴杰章《中国近代海军史》
材料二:明治天皇于1887年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然而从国库岁入中尚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30万日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伊藤首相接到御旨深为感动,便召集地方长官作了传达。……竞相申请为海防捐款。到9月底,捐款总额达103万8千日元。海军将这些捐款和天皇的赐金全部用于扩充海军军备。
——《日本海军史》
材料三: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四:“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日]陆奥宗光
① 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无能(根本原因)
③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
②日本政府的支持、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④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甲午中日战争已经过去百余年,百余年后的今天,我们能从这场战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一、甲午中日战争
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要重视海军建设、加强海防。
与时俱进,要学习世界先进制度和技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中方谈判代表李鸿章
日方谈判代表伊藤博文
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影印件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2 亿两 ;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
《马关条约》的内容:
进一步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加剧民众负担,使得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2 亿两 ;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
《马关条约》的内容:
影响:
进一步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加剧民众负担,使得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马关条约》的影响: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2.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随后几年中,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清政府是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今天的招商引资则是在中国政府充分行使主权的情况下,主动利用外资来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双赢互惠的。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 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当时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美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呢?
当时美国正在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为争夺中国市场,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门户开放”使中国在经济上进一步丧失了独立性,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进一步加重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1894年6月中旬,朝鲜内部局势趋稳,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军队同时撒出朝鲜,日本拒绝,并在内阁会议上通过所谓“日中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后来据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回忆说:“我假借这个好题目, 或能调和已经一度恶化的中日两国关系,万一不能调和,则毋宁索性借此时机促其破裂。”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清朝军队退出朝鲜
B .中日关系开始破裂
C .朝鲜已沦为殖民地
D.日本蓄意挑起战端
D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生存。西方列强在华取得的下列权益中,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北京条约》的赔款额度大幅增加
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协定关税
C
3、“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材料表明( )
清政府统治全面走向瓦解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降低
中国封建社会完全崩溃
D. 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
B
4、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B. 小李: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 小林:《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小苏:签订的《马关条约》,首次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