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创新课件)-【创新课堂】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创新课件)-【创新课堂】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部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4 22:3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罂粟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同时其提取物也是多种镇静剂的来源,如吗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
罂粟
鸦片为何物?为什么因为它而引起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鸦片战争
第一课
部编人教版八上第一单元
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022课标要求:
自主预习
危机
四伏
中国
英国
贸易________地位
走私_________
资本主义制度
头号工业强国
殖民主义扩张
开辟海外市场
封建制度腐朽
经济科技落后
_____________
一、文明碰撞前的博弈(背景)
虎门销烟:__________年6月3日至25日,________命令把收缴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第一阶段:_______年6月-1841年5月: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随后直驱天津,威胁清政府。
第二阶段:1841年6月-1842年8月:在双方谈判过程中,英军于1841年初侵占_______ 。不久,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_______战死。接着,英军有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老将江南提督________率众抵抗,最后牺牲。英军进攻镇江,守军在_________指挥下英勇抵抗,最后全部牺牲。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 屈服。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_________》。
二、文明碰撞过程中(经过)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出超
鸦片
1839
林则徐
1840
香港岛
关天培
陈化成
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等殉国
海龄
南京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江宁条约》) :①五口通商:开放_______、福州、厦门、宁波和_______为通商口岸;
②割地:割_____________给英国;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__。
2.中英《虎门条约》 :_________年,获得了_____________权、_____________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3.中美《_______________》和中法《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签订,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的侵略权益。
4.影响:(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______________等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2)鸦片战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自主预习
三、文明碰撞后遗症(影响)
广州
上海
香港岛
双方协议
1843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
片面最惠国
1844
领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
CONTENTS
目录
文明碰撞前的博弈
文明碰撞过程中
文明碰撞后遗症
01
02
03
——鸦片战争的背景
——鸦片战争过程
——鸦片战争的影响
01
文明碰撞前的博弈
——鸦片战争的背景
PK
中国
英国
文明碰撞前的博弈——鸦片战争的背景
英国在18在世纪末开始了工业革命,生产能力迅速提升,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落后的农耕文明
闭关锁国
男耕女织
封建社会
先进的工业文明
刺激英国对原料产地及海外商品倾销市场的欲望。
资本主义社会
文明碰撞前的博弈——鸦片战争的背景
中英贸易的“博弈”
——根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中国
英国
布匹、呢绒、毛、棉织品
茶叶、生丝、瓷器
入超(进口额>出口额)
出超(出口额>进口额)
“1781-1790年中英贸易”统计表说明了什么?
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工业文明的英国在正当贸易中不敌农耕文明的中国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人如何做?
独学+展示
文明碰撞前的博弈——鸦片战争的背景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的资本家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中国人民是如何应对这一危机?博弈的结果如何?
虎门折断的烟枪
虎门销烟
PK
此时两种文明之间转为另一种博弈:走私鸦片PK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群学+展示
文明碰撞前的博弈——鸦片战争的背景
鸦片被大量走私入中国,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中国人民是如何应对这一危机?博弈的结果如何?
吸食鸦片的富家子弟
烟馆的普通百姓





鸦片俗称大烟、烟土、阿片或阿芙蓉,是一种毒品。本为医学上的一种麻醉性镇痛药,是从一种草本植物――罂粟中提炼出来的。
1)白银大量外流,威胁清政府财政;
2)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鸦片危害
地点
经过
时间
意义
文明碰撞前的博弈——鸦片战争的背景
独学+展示
阅读课本第4页,归纳“虎门销烟”的相关知识点
1839年6月3-25日
广州虎门
是中国人民禁烟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并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
林则徐
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为主张严禁鸦片及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有“民族英雄”之称誉。
在广州禁烟期间,组织人员翻译外文书报,了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被誉为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文明碰撞前的博弈——鸦片战争的背景
独学+展示
为纪念 “虎门销烟”,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文明碰撞前的博弈——鸦片战争的背景
以沙逊洋行为代表的大量英国犹太商人开始纷纷向中国输出鸦片。……19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以雷霆之势强令英国商人交出鸦片,烧毁英国人存放鸦片的仓库,将贩卖鸦片的英国人有的关押牢房,有的驱逐出境。……大卫.沙逊的鸦片被林则徐在虎门销毁,心痛是必然的,可在犹太人善于经商的头脑中,大卫.沙逊所关心,并不仅仅是眼前失去的小小利益,而是以后还能不能再继续对中国输出鸦片了。
这一次,大卫.沙逊号召了众多在这次虎门销烟中既得利益受损的英国商人一同向英国下议院与英国女王提出“林则徐禁烟侵犯了他们的私人财产,请求英国对中国开战,恢复鸦片贸易”。
林则徐与沙逊洋行等犹太资本家的斗争
知识拓展
文明碰撞前的博弈——鸦片战争的背景
虎门销烟后,英首相下达了与中国开战命令。这就是“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群学
“中国方面的无礼举动给了我们战争的机会。……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的”……实际上,是要用侵略战争把中国变成英国资产积极掠夺原料的基地和倾销商品的市场。
——李侃主编:《中国近代史》,16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
1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由材料可知英国进行“决斗”是为了
A .打开中国市场 B .和中国进行公开交易
C .割占香港岛 D .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2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断之理。”林则徐践行这一豪言的壮举是
A.三元里抗英 B.虎门销烟 C.抗击洋枪队 D.吴淞口抗英
3 .1842年林则徐被流放伊犁。与亲人离别时,林则徐吟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此诗句体现了林则徐
A.彻底禁绝鸦片之决心 B.因仕途渺茫而痛苦
C.深怀爱国和忧民之心 D.充分认识鸦片危害
文明碰撞前的博弈——鸦片战争的背景



课堂巩固+展示
02
文明碰撞过程中
——鸦片战争过程
文明碰撞过程中——鸦片战争的过程
第一阶段(1840年6月):
第二阶段(1841~1842年):
封锁珠江口
北上攻陷定海
直趋天津(林则徐被革职)
改派琦善与英军谈判
强占香港岛
进犯吴淞
抵达南京(清政府屈服)
占领广州四方炮台
北上攻占厦门、定海、宁波
进攻镇江
虎门大战
(关天培战死)
(三元里抗英)
(海龄牺牲)
(陈化成牺牲)
(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殉国)
关天培战死
三元里抗英
葛云飞殉国
郑国鸿殉国
王锡朋殉国
陈化成牺牲
海龄牺牲
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过程中,涌现出哪些著名的英雄?从他们身上我们学习到什么精神?
文明碰撞过程中——鸦片战争的过程
群学
关天培战死
三元里抗英
葛云飞殉国
郑国鸿殉国
王锡朋殉国
陈化成牺牲
海龄牺牲
不为强暴,勇于抗争,保卫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文明碰撞过程中——鸦片战争的过程
经济:自然经济
经济:工业经济
军事:武备落后
政治:封建君主专制
政治:君主立宪制
军事:船坚炮利
对外:闭关锁国
对外:殖民扩张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工业大国日趋强盛
中国
英国
合作探究
结合图文及课本,分析鸦片战争中国为何战败?
根本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武器装备落后,战争领导者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兵力:十万人左右
兵力:最高时2万
落后的封建制度抵不过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4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陷厦门,当地民众袭击英军,迫使英军退守鼓浪屿;入侵浙江后,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军”,狠狠地打击英军;进犯长江后,沿江人民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其舰队前进。这说明当时民众
A .对政府妥协表示不满 B .出现与政府结盟倾向
C .有自发的反侵略意识 D .成为反侵略的主力军
5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文明碰撞过程中——鸦片战争的过程


课堂巩固+展示
03
文明碰撞后遗症
——鸦片战争的影响
文明碰撞后遗症——鸦片战争的影响
清政府战败后,被迫与英国等西方国家签订了哪些条约?条约的内容有哪些?产生哪些危害?
群学+展示
条款 主要内容 危害
五口通商
割地
赔款
协定关税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割香港岛给英国
2100万银元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割让土地的先例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
最能体现
侵略本质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易错点:割让“香港岛”而不是整个“香港”
文明碰撞后遗症——鸦片战争的影响
时间 国家 条约 内容 影响
《虎门条约》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1843年
中英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
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
提供了借口
1844年
中美
中法
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
独学+展示
美国兵船任意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规定了12年后可以“修约”
法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贸易、建造教堂、坟地等
《南京条约》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其他条约。
文明碰撞后遗症——鸦片战争的影响
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合作探究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政治
经济
社会性质
协定关税
割香港岛
领事裁判权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开始沦为
主权独立完整
领土主权不完整
关税主权不完整
司法主权不完整
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
半封建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
半封建
文明碰撞后遗症——鸦片战争的影响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文明碰撞后遗症——鸦片战争的影响
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从此,西方侵略者纷至沓来,穷凶极恶地发动一次又一次对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妥协就范,把中国一步一步地推入半殖民地的深渊。——求是网《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材料二: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群学+展示
鸦片战争的影响:
1)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3)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示:
结合材料及课文,指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道 理: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怎么办: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加强海防建设等
中国近代史开始(1840-1949年)
文明碰撞后遗症——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古代史
中国现代史
鸦片战争
1840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五四运动191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革命任务
社会性质
社会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帝(反侵略)反封建
1)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西方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近代史基本线索
屈辱史
抗争史
探索史
发展史
文明碰撞后遗症——鸦片战争的影响
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
—林则徐《软尘私议》
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林则徐编译《四洲志》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道光皇帝:昏睡依旧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下,清朝皇帝与知识分子的应对方法对比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二、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
三、结果: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四、鸦片战争的影响
内容:
割地--------
赔款------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香港岛
2100万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背默关键
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1840-1842)
英国
中国
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
虎门销烟
中国战败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等
结果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开始
学习收获+展示
课堂小结
6 .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A .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 .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 .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7 . 《南京条约》中直接导致表格《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文明碰撞后遗症——鸦片战争的影响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让领土 B.五口通商
C.协定税款 D.战后赔款
8 . 19世纪中期,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就社会转型而言,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堂巩固+展示
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