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细胞通过质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教学课件(共28张PPT)-2024届高一生物学沪科版2020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4.1 细胞通过质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教学课件(共28张PPT)-2024届高一生物学沪科版2020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技版(2020)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5 08:3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细胞通过质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第一节
第四章 细胞的代谢
高一生物 必修一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份营养早餐通常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质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物质经过口腔的咀嚼和胃、肠的消化,分解为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酸等小分子后,由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为何需要被消化分解成小分子?这与细胞质膜的结构有何关系?
细胞质膜透性的模拟实验
思考与讨论:
1. 你的预测和实际结果是否相同?请对结果加以说明。
2. 根据实验结果,尝试解释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透析袋是一种半透膜,我们可以用透析袋模拟细胞质膜,直观认识其对物质的选择透过性。
取两个15cm长的透析袋,向透析袋A中加入5%可溶性淀粉溶液至距顶端5cm 处。向透析袋 B 中加入等量蒸馏水。在流水中冲洗除去透析袋外表面的淀粉。
1.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①N2、O2、CO2 等疏水性小分子物质容易从磷脂分子间透过;
②乙醇、甘油等亲水性小分子以及水也可以透过;
③氨基酸、葡萄糖等亲水性有机分子和离子均被阻挡(要借助质膜上的转运蛋白才能穿过细胞质膜)。
自由扩散:小分子物质通常是以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细胞质膜两侧的小分子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一侧扩散。
2.小分子物质经被动或主动运输进出细胞
滴加蔗糖溶液
滴加清水
质壁分离复原
质壁分离
水分子多 水分子少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O2、CO2以及乙醇等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直接透过细胞质膜。
2.小分子物质经被动或主动运输进出细胞
总结:自由扩散
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高→低)
特点: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能量
实例:①气体:O2、CO2、NH3等; ②
乙醇、苯等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③少部分水(通过由于磷脂分子运
动而产生的间隙)
影响因素:细胞内外浓度差
浓度差
扩散速度
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葡萄糖、氨基酸以及一些离子等,借助质膜上的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运输方式。
比较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总结: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高→低)
特点: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能量
实例:①葡萄糖、氨基酸以及一些离子等;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肌细胞;
浓度差
运输速度
②大部分水(细胞膜上存在水通道蛋白,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通过细胞膜)
影响因素:细胞内外浓度差和转运蛋白的数量
水分子也是以被动运输的方式透过质膜,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水分子多)渗入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水分子少),这一现象称为渗透。
渗透作用条件: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渗透现象
主动运输
为满足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细胞也会逆浓度梯度从细胞外吸收或向细胞外排出一些物质。例如,典型哺乳动物细胞胞外 Na+ 浓度比胞内高,而 K+ 浓度比胞内低,细胞需要不断地逆浓度梯度吸收 K+、排出 Na+,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借助质膜上的载体蛋白,还需要细胞提供能量的方式。
总结: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逆浓度梯度(低→高)
特点: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能量
实例: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
酸、无机盐等,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等。
影响因素: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能量供应。
运输速率
O
细胞外浓度
总结: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比较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转运蛋白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ATP) 不消耗 消耗
实例 ①气体:O2、CO2、NH3等; ②乙醇、苯等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③少部分水(通过由于磷脂分子运动而产生的间隙) ①葡萄糖、氨基酸以及一些离子等;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肌细胞; ②大部分水(细胞膜上存在水通道蛋白,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通过细胞膜) K+、Ca2+、Na+(钠钾泵,泵就是需要能量)等离子通过细胞;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胞吞:细胞还需要摄取一些大分子或颗粒物。
举例:①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②白细胞吞噬人侵的细菌和病毒,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脂蛋白
3.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
胞吞过程:大分子或颗粒物与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质膜内陷,将大分子或颗粒物包围起来形成小囊泡;随后小囊泡从细胞质膜上脱离下来进入细胞内部。在细胞内,小囊泡通常会与溶酶体融合,然后对被吞噬的物质进行分解。
胞吞过程
过程:大分子物质
在细胞内形成囊泡
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
大分子物质排到细胞外
胞吐的过程与胞吞相反,细胞将需要分泌、排出的大分子或颗粒物,用膜包裹形成小囊泡,运输到细胞质膜内侧后,与细胞质膜融合,将内含物排出细胞。分泌细胞都是以胞吐的方式排出分泌物的,如胰腺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将合成的胰蛋白酶原分泌出细胞,排入十二指肠起作用。
胞吐过程
4-1 观察外界溶液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
实验目的
观察外界溶液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
实验原理
当植物细胞失去水分时,液泡体积减小,原生质体(植物细胞脱去细胞壁的部分)变形,而细胞壁伸缩性较弱,部分区域的细胞质膜与细胞壁脱离,即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可以作为判断植物细胞内水分变化的标志。
4-1 观察外界溶液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
实验材料
紫色的洋葱鳞叶、30%蔗糖溶液、蒸馏水、显微镜、目镜测微尺、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等。
外表皮细胞
4-1 观察外界溶液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
实验过程
1. 30%蔗糖溶液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
(1)取一片紫色的洋葱鳞叶,用刀片在鳞叶外表皮上划出一个小方块(5 mm×5mm),再用镊子撕下该部分表皮,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滴里,展平并盖上盖玻片。
(2)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观察洋葱外表皮细胞的正常状态、细胞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细胞核的位置。拍摄记录观察结果(取3个视野)。
4-1 观察外界溶液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
实验过程
(3)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1~2滴30%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对侧用吸水纸引流(没有引过来,导致没有复原;细胞失水过多导致死亡)。重复几次,使蔗糖溶液渗入盖玻片下方,浸润洋葱外表皮。
(4)每隔1min用低倍镜观察洋葱外表皮细胞的变化,注意液泡体积和颜色变化,以及是否出现质壁分离现象。拍摄记录观察结果(取3个视野)。8~10 min后停止实验。(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中间的是外界溶液)
4-1 观察外界溶液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
实验过程
2. 蒸馏水对质壁分离细胞的影响
(1)在已发生质壁分离样品的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重复引流操作,使样品浸润在蒸馏水中。
(2)每隔1min观察细胞复原情况,并拍摄记录(取3个视野)。
4-1 观察外界溶液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
实验过程
3. 数据处理
(1) 选取细胞长宽比为 3:1 到 2:1 的质壁分离细胞3个,用测微尺测量其细胞长度(l1)和原生质体长度(l2),或者用软件计算细胞面积(S1)和原生质体面积(S2),记录测量结果。
(2)计算出每个时间点 三个细胞l2/l1(或 S2/S1)的平均值,并以此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绘制曲线。
4-1 观察外界溶液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
正常状态 高浓度状态 低浓度状态
图像
液泡大小变化 正常大小 逐渐变小 逐渐变大,恢复原来大小
原生质层位置 原生质层 紧贴细胞壁 原生质层逐渐脱离细胞壁 原生质层逐渐 贴近细胞壁
实验结果
课堂练习
1.科学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能研制出“瘦素穿肠蛋白”来治疗肥胖,通过口服能进入人体的血液,可以减轻肥胖症患者通过肌肉注射的痛苦,你推测这种药品穿过小肠上皮细胞最可能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 B.胞吞
C.被动运输 D.渗透作用
B
2.下列关于“胞吞”和“胞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胞吞”和“胞吐”过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B.“胞吞”和“胞吐”过程均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C.“胞吞”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被溶酶体降解
D.“胞吞”和“胞吐”过程均不需要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但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
课堂练习
D
课堂练习
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谢谢观看
THANK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