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文学文化常识与语法知识(一)-2023一模分类汇编(山东地区)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革命理想无限忠诚、战斗精神百折不挠、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人。
B.《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四次航海,均遭遇意外,先后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在飞岛国,他以巨人般的神通,击溃了敌国舰队。
C.《围城》中的方鸿渐从欧洲回到上海,后到湖南三闾大学教书,因反感学校内教职工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争风吃醋而离开。
D.《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听别人叫他“弼马温”就光火,而奉承他几句就骨头轻。他有时还爱捉弄人,闯点祸。这些反而使这一形象更真实可爱。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往往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即托物寓意。
B.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史书,《水浒传》《红楼梦》都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C.演讲稿的语言可以有不同的风格,或庄重严肃,或轻松活泼,要尽量避免使用听众不熟悉的文言、方言或生僻词语;少用短句,多用长句。
D.《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文中主人公鲁滨逊出海航行遭遇风暴,流落荒岛。他白手起家开发荒岛,使自己生存下来。
3.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醉翁亭记》《出师表》《爱莲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成语“一鼓作气”“鸿鹄之志”“心旷神怡”分别出自《曹刿论战》《陈涉世家》《岳阳楼记》。
C.《范进中举》《狼》分别选自《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作者分别是明代的吴承恩和清代的蒲松龄。
D.《天净沙·秋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两篇作品,前者是元曲,后者是宋词,其中“天净沙”“水调歌头”分别是曲牌名和词牌名,“秋思”“明月几时有”是题目。
4.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和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
B.《诗经》中的诗是配乐的歌词,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C.明清时代的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就是参加了会试,中举后喜极而疯的。
D.《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本纪”“世家”和“列传”等体例,根据历史地位和功绩,刘邦在《史记》中应该列入“本纪”。
5.下列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对计量单位有很多称呼,如:仞是长度单位,顷是面积单位,锱铢是重量单位。
B.《列子》中有很多成语故事,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不耻下问、歧路亡羊、门庭若市。
C.古人用玉体现对美的追求,“如鸣珮环”“静影沉璧”“琼楼玉宇”中的“珮环”“璧”“琼”都指玉。
D.周武王时伯夷、叔齐不食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用了比喻的修辞。
C.“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彩不同)
D.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左,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行当中的生、旦、丑分别扮演男子、女子、滑稽人物。
B.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分别属于唐诗、宋词、元曲。
C.《世说新语》和《聊斋志异》都是志怪小说集。
D.“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是一副悼念鲁迅的对联。
8.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B.“更”是旧时夜间的计时器具,用刻度标志以记时间;“漏”是古代计时单位。
C.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格律严谨,王禹偁的《村行》即为律诗。
D.旧制“锱”是“两”的四分之一,“铢”是“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注社会,心系百姓,《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后人尊为“诗圣”。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
C.“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社交用语,如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说“久违”,请人帮忙用“劳驾”,赞人见解说“高见”,中途先走用“失陪”。
10.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该书的第四十回。
B.《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属于国别体史书。
C.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用“庙堂”代指朝廷,用“桑梓”代指乡野,用“汗青”代指史册。
D.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都是现代诗;郭沫若的《屈原》是话剧剧本。
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范进中举》中,范进是参加乡试而中举,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之后还有会试和殿试,殿试录取进士分为三等,叫“三甲”。
B.《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针对某物、某事、某现象抒发感慨。《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C.“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泛指音乐;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D.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有助于我们了解鲁迅的童年生活。
12.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风、雅、颂。
B.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
C.古人十分注重敬谦之别,如“赐教”“高见”是敬辞;“拙见”“承让”是谦辞。
D.符节,古代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13.下面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注重谦敬之分,如敬辞类有“贵庚”“令爱”“见教”“仁兄”等,谦辞类有“鄙人”“寒舍”“犬子”“足下”等。
B.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黄发”指老人,“干戈”指战争,“瀚海”指沙漠,“阳”指山南水北。
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其《渔家傲》一词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都运用了典故。
D.“生”“旦”“净”“丑”是中国戏曲里的人物角色行当,其中“生”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旦”是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1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是古代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年满二十岁。
B.《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叫《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著作,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与《史记》《资治通鉴》一样都采用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
C.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俄国作家契诃夫也擅长写短篇小说,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他的代表作。
D.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内容多是对所增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动之以情”是其基本特征。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1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B.“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C.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D.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大寒、霜降。
16.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B.“社稷”常用来作为国家的代称,“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C.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D.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爱莲说》《马说》同属这种文体。
1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B.《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儒家经典著作。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C.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诗人。他的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还有《我爱这土地》《光的赞歌《向太阳》等作品。
D.古代文化中,常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汗青”代指史册,“青鸟”代指信使。
1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老子、庄子等都是对古代先哲的尊称。
B.选择独特的视角会让表达更有创意。比如莫泊桑写《我的叔叔于勒》,采用孩子的视角,表现出对成人社会的批判: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以一滴水的视角讲述丽江的山水景物和人情风貌,构思巧妙。
C.曹刿认为“肉食者鄙”,勇于进谏,提出作战必须取信于民的观点,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取得战争的胜利;唐雎忠于使命,出使秦国,面对暴秦勇敢无畏,终使秦王折服而保全国土。
D.现代汉语中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1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谦称叫作谦辞,尊称叫作敬辞。有些谦辞和敬辞现在还常用,如敬辞中的赐教、高见、奉陪、久仰等,谦辞中的愚见、拙作、见教、见谅等。
B.在古代汉语中,“说”“记”“铭”“序”等都代表着一种文体。如我们学过的《陋室铭》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我们学过的如《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就选自《左传》。
D.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
2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B.《植树的牧羊人》《驿路梨花》《孔乙己》《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让·乔诺、彭荆风、鲁迅、雨果。
C.大苏即苏轼,后人习惯用“大苏”和“小苏”来称呼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D.“桑梓”指代家乡,“瀚海”指的是沙漠;“社稷”指代国家,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
2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B.高尔基,苏联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海燕》。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宋代的朱熹将《大学》《左传》《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D.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称谓: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花甲之年七十岁。
2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垂问”“垂询”“垂念”中的“垂”,多用于别人(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为。
B.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我们学过他的诗歌《我爱这土地》。
C.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三峡》里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他所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
D.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三作家》,生动传神地描写了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肖像,揭示了列夫 托尔斯泰不凡的精神世界和人生的不幸。
2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社戏》,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和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多用“小说”笔法,叙事生动,人物个性鲜明;《左传》是编年体史书,多用事实解释《春秋》,文字优美,记事详明。
C.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序,也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如《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书序。
D.古代书信又称“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写景抒情,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2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杨绛的《老王》通过回忆老王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与老王的交往片段,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悲悯,对自身的反省,对命运的慨叹。
B.“宋词”是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C.汉字经由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经历了由繁到简的过程。
D.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我国作家冰心的创作曾受泰戈尔的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1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B.“在飞岛国,他以巨人般的神通,击溃了敌国舰队”表述不正确。格列佛不是在飞岛国,是在小人国,以巨人般的神通,击溃了敌国舰队。
故选B。
2.C
【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C.演讲稿应该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故选C。
3.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表述有误。《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吴敬梓,而非“明代的吴承恩”。
故选C。
4.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范进就是参加了会试”错误,范进参加的是乡试;
故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不耻下问、门庭若市”不是出自《列子》,“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门庭若市”出自《战国策·齐策》:“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故选B。
6.D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和语法知识。
D.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位高居上位,位低居下位,以右为尊,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左迁”表贬官。但古代座位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今人有“虚左以待”表示对宾客的等待和尊重。
故选D。
7.C
【详解】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并非志怪小说集;
故选C。
8.B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B.“漏”是旧时夜间的计时器具,用刻度标志以记时间;“更”是古代计时单位;
故选B。
9.D
【详解】D.“等候客人说‘久违’”表述错误。久违一般对很久没有见面的人说,表示客气的说法。而等候客人一般说“恭候”。
故选D。
10.C
【详解】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
C.“桑梓”代指家乡。不是“乡野”。
故选C。
11.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有误,《故乡》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故选D。
12.A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风、雅、颂”有误,应为: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故选A。
13.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有误。“足下”是敬称,常用于平辈或朋友之间。
故选A。
14.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
B.“与《史记》…一样都采用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表述有误。《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故选B。
15.D
【详解】D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大寒、霜降”表述不当。正确的应该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故选D。
16.A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战国”有误,应为:春秋。
故选A。
17.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而非“战国末期”;
故选B。
18.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故选D。
19.C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有误,《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故选C。
20.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所以“《植树的牧羊人》《驿路梨花》《孔乙己》《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让·乔诺、彭荆风、鲁迅、雨果”的表述有误;
故选B。
21.B
【详解】A.“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说法错误,《龙须沟》不是老舍的小说作品,而是话剧作品;
C.“《大学》《左传》《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说法错误,《左传》不是四书之列,应有《中庸》;
D.“花甲之年七十岁”说法错误,七十不是花甲之年,应是古稀之年;
故选B。
22.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说法有误。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而非文学名著。
故选C。
23.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说法有误。《送东阳马生序》是赠序,而非书序。
故选C。
24.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
C.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化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此项说法有误,“小篆”应在“隶书”前面;
故选C。
答案第4页,共4页
答案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