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病句辨析(二)-2023一模分类汇编(山东地区)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返回舱4月16日成功着陆,意味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B.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C.低温尽管会使海面结冰,而且会影响船舶主机的正常运行。
D.为了避免大山里的女孩不能上学读书,张桂梅创建了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2.下列句子表达正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观看央视热播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魅力。
B.学校组织消防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C.春天到来,植物园里的游客络绎不绝,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心情无比舒畅。
D.国家能源局消息,到2月份,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4.1亿千瓦,同比增长30.8%。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于云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约62%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其存在过度美化之嫌,不真实。
B.在青少年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有助于让他们懂得“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
C.随着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小镇青年创造了更多条件,提供了更多机会。
D.青少年应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积极开拓力量,关注体育,享受体育,参与体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如果要开创光明的前程,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C.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未来的不同走向,决定着世界经济和国民生活的提升。
D.一场新冠疫情,让我们深感祖国的强大与温暖,此生属于中国,此生无怨无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三星堆考古专家把先进的实验室等搬到考古现场进行考古的新尝试,具有里程碑意义。
B.当前,实体书店面临着生存困境,能否实现逆袭,关键在于探索出适合未来的发展模式。
C.袁隆平院士不仅属于世界,也属于中国,他毕生奋斗的伟大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不挨饿。
D.根据赵德发小说《经山海》改编的电视剧《经山历海》,塑造了基层党员平凡感人的故事。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网络电商的迅速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B.为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新黄河团队紧急印刷并设计了5500张宣传海报。
C.有没有伟大不朽的经典作品,是一个民族在文化上先进的标志。
D.青春孕育无限希望。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
B.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能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品位,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C.春节期间,济南公交发起小巷公交网络征名活动,小巷公交最终被命名为“红墩墩”。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五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C.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第七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再次激发了大家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
B.当前,实体书店面临生存困境,能否实现逆袭,关键在于探索出适合未来的发展模式。
C.网络电商的迅速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D.中国自古有崇尚自然的理念,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正是这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11.下面是小强阿学在“关注心理健康,生活充满阳光”班会上的发言稿,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生活如歌,每一天都是跳动的音符;生活如诗,每一日都是多彩的诗行。(B)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很重要。(C)如果你愁眉苦脸。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会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使别人也受到你坏情绪。(D)所以我们要乐观地看待周围的一切,不论成功或失败,不论顺利或挫折,只要你乐观对待,你就会从中找到快乐。
A.A B.B C.C D.D
1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开展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纳入333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
B.作为一部超大规模的巨制,影片《长津湖》可以堪称在系列抗美援朝题材战争片中取得新的影像美学突破的一部力作。
C.在淄博,海岱楼钟书阁突破传统业态,打造了一个集淄博文化和外来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成为当地文化新地标。
D.肥胖不仅会加重膝关节负担,增加膝关节软骨磨损,并且会加剧已有疼痛。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因其人格高洁,使之成为端午节中国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
B.全国多地陆续开通的中欧列班,在新冠疫情期间为欧洲多国送去宝贵的医用和生活物资。
C.我们听到一位中学生见义勇为的英勇事迹对我们教育意义很大。
D.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这一标准,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美誉度更应该成为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万里无云的天空发生日食时,大家看到太阳逐渐变成了弯弯的一个月亮。
B.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优雅的摆渡人。
C.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B.近期,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欧洲能源困境,不过欧洲想在短期内摆脱对俄能源依赖并不现实。
C.消费旺季我们更应该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购买年货要识别消费陷阱,维护自身权益。
D.由于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眼光。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使我们懂得了“爱情的纯真与美好”和“生命的价值与本质”。
B.由于地壳的运动,原来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了,所以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还不致打乱,根据这些我们仍然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C.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
D.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只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玩手机。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山海古邑·和善无棣”公益系列文化惠民工程,使广大群众充分感受到了文旅融创对促进公共文化建设的魅力。
B.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C.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许多李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一项是( )
A.2022年,某地区生产总值一年跨越两个百亿台阶,达1605.53亿元,增长率超过8.5%以上,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B.新中国在一代又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正大步行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C.一个班级能否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试卷第4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有误,成分残缺,介词滥用导致缺主语,应删掉“随着”或“意味着”;
B.有误,搭配不当,不能“提升”习惯,可在“劳动习惯”前加“培养”;
C.有误,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尽管”改为“不仅”才更符合语句逻辑关系;
故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 缺少主语,去掉“让”;
B. 句式杂糅,去掉“目的”或“为了”;
C. 搭配不当,“花香”不能“聆听”,可将“聆听”改为“享受”;
故选D。
3.B
【详解】A.前后矛盾,应删去“约”或“以上”;
C.成分残缺,应删去“随着”;
D.语序不当,应将“享受体育”和“参与体育”调换位置;
故选B。
4.D
【详解】A.句式杂糅,去掉“才能实现”或“关键在于”;
B.搭配不当,应在“独立”前加“培养”;
C.两面对一面,应在句末加“与下降”;
故选D。
5.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一面不能与两面相对,应在“在于”后加“能否”;
C.不符逻辑,“不仅……也”是递进关系,应把“中国”和“世界”的位置互换;
D.搭配不当,“塑造”不能和“故事”搭配,应把“塑造”改为“讲述”或把“故事”改为“形象”;
故选A。
6.D
【详解】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有误,搭配不当,去掉“和质量”;
B.有误,语序不当,“设计”“印刷”交换位置;
C.有误,两面对一面,去掉“有没有”;
故选D。
7.C
【详解】考查病句的辨析。
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的兴趣”;
B.语序不当,应是先“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再“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品味”;
D.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故选C。
8.C
【详解】A.“回响着……浓浓的师生情谊”搭配不当,可删去“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超过……以上”语义重复,可删去其中一个。
D.缺主语,可删去“由于”或“使”。
故选C。
9.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缺少主语,应删去“随着”;
B.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应该在“探索”前面加上“能否”或去掉“能否实现逆袭”中的“否”;
C.搭配不当,“加快”和“质量”不能搭配,应删去“和质量”;
故选D。
10.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搭配不当,可改为“会拓展我们的人生视野,增强我们的人生感受”;
B.成分残缺,在句末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添加“的身影”;
D.句式杂糅,删去“由”;
故选C。
11.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识别。
C.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影响”。
故选C。
12.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B.“可以堪称”中的“堪”指“可以”,“堪称”指“可以称作、可以称为、可以称得上”的意思,因而“可以堪称”成分赘余,修改时可以删去“可以”。
故选B。
13.B
【详解】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成分赘余,去掉“使之”。
C.结构混乱,删去“我们听到”或在“对我们”前添加“这”;
D.两面对一面,应改为“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寡这一标准”;
故选B。
14.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可将“弯弯的”调到“一个”的后面;
B.偷换主语,可在“是促进东西方”前面添加“他”;
D.成分残缺,可将“使”删去;
故选C。
15.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搭配不当,将“加强”改为“加剧”;
C.成分残缺,在“绿色低碳”后添加“的消费方式”;
D.成分残缺,删去“由于”;
故选A。
16.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注意病句一般有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类型。
A.缺少主语,“通过”和“使”任删其一;
B.关联词使用不当,“所以”表示因果关系,句中为转折关系,应该为“但是”;
D.否定不当,“阻止”和“不”应删去“不”;
故选C。
17.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
B.否定失当,应删掉“不再”;
C.有歧义,将“许多”和“李老师”调换位置;
故选D。
18.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A.语义重复。可将“超过”改为“达到”,或将“以上”删去;
C.两面对一面。可将“能否”删去;
D.句式杂糅。可将“为”和“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删去,或将“的主要读者对象”删去;
故选B。
答案第4页,共4页
答案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