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件: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课件: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12-20 09:4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1.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电烤箱
电饭锅





电解铝专用设备
人们使用电主要是利用电流的各种效应,如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等。而这些效应都和电流的大小有关,那么,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怎样调控电流的大小呢?
提出问题
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1.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压,电流会不会也随着增大呢?
2.既然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那么增大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不会减小呢?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使用方法:
控制变量法 图像法
A
V
设计电路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例如,研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因导体电阻与材料、横截面积、长度等因素有关,若只研究电阻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控制其他因素不变。
实验中的滑动变阻器起什么作用?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保护电路。
欧姆定律仿真实验
实验结论
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
数学表
达式是:
变换式是: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R
U
I=
U=IR
I
U
R=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I——电流——安培(A)
欧姆(G.S.Ohm,1787-1854)是德国物理
学家。他在物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后来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欧姆定律。欧姆的研究,主
要是在1817-1827年担任中学物理教师期间进
行的。现在我们看到欧姆定律的公式那么简单,
却不要忘记欧姆当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当时的实验条件很差,测量电流的仪器和电阻值不同的导体,都要自己设计制造。他能够完成这些精细的制作和精确的实验,主要得益于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的探究精神。
例题: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解:R=880kΩ=880×103 Ω
U=220V
所以
使用这支试电笔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0.25mA。
1.由公式I=U/R导出R=U/I,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跟电压电流无关
D.导体的电阻在电流减小到零时非常大
2.一个阻值为4 的导体,在其两端加上6V的电压后,通过 它的电流为 A。
C
1.5
3.某导体两端加上4.5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这个导体的电阻为____ 。若导体两端加上3V的电压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A,导体的电阻为____ 。若
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A,导体的电
阻为_____ 。
15
0.2
15
15
0
1.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欧姆定律
——电流I的决定式
2.表达式
任何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