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同步教学课件+检测试题,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同步教学课件+检测试题,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12-18 19:58:44

文档简介

地理·必修2(中图版)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2011年11月30日,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最新报告,世界人口今天达到70亿人。读以下联合国人口发展研究报告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显示出的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是(  )
A.各大洲的自然增长率高
B.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D.世界人口增长明显减缓
2.世界人口增长快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C.各国自然增长率有提高的趋势
D.人口数量对环境承载力影响最大
解析:第1题,注意题干中的限制词语是“图中显示出的”世界人口增长特点。A、C、D三项均未在图中显示。 第2题,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是世界人口增长加快的根本原因。
答案:1.B 2.B
3.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分别属于(  )
A.“三低”模式和过渡模式
B.“高低高”模式和过渡模式
C.“三低”模式和“高高低”模式
D.“高高低”模式和过渡模式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以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第(1)题,a区域: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模式;b区域:较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故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模式。第(2)题,c区域: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很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发达国家或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属于此种类型。
答案:(1)D (2)A
(2)影响c区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C.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D.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读以下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完成4~5题。
4.图中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
A.上海市 B.北京市
C.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5.上海人口的出生率比北京的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的低,其原因是上海(  )
A.经济发达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文化水平高 D.自然条件优越
4~5 解析:第4题,根据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读图可回答。第5题,上海市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死亡率比北京高,因此其自然增长率较低。
答案:4.A 5.B
(2013·惠州高三第三次调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较,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如下表所示,完成6~7题。
0-14岁比重
15-64岁比重
65岁以上比重
全国
-6.29%
4.38%
1.91%
甲省区
-7.28%
6.58%
0.7%
6.该数据反映我国(  )
A.人口增长加快 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C.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D.劳动力仍较充足
答案:D
7.甲省区最可能是(  )
A.广西 B.广东
C.河南 D.江西
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3.71亿人,下图是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读图,完成8~9题。
答案:B
8.我国0-14岁人口的比重大约是(  )
A.93% B.17.0%
C.33.3% D.60%
9.与十年前相比,我国人口构成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6.29%,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了1.91%,总人口增加了近0.74亿。因此,21世纪我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趋势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8~9.解析:考查人口年龄构成及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方法。第8题,利用上述方法可直接读出0-14岁人口的比重为17%多。第9题,从题干的陈述推测出新时期的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应是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防止人口增长反弹。
答案:8.B 9.B
(2014·江苏卷)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 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11.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10~11.解析:第10题,读图可以看出,自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增长始终为正增长,所以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人口增速有较大的波动,整体先增快,再减慢,后又增快,再后来持续减慢,故答案选B。第11题读图可知,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不一定持续上升,但是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故答案选C。
答案:10、B  11、C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2012年8月14日,美国人口普查局报告公布了美国人口数字,升至314 159 265人,恰好相当于圆周率(π)的一亿倍。
材料二 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发展特点。
(2)描述出目前美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3)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美国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4)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
解析:第(1)题,美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可从人口增长的速度、总量及人口寿命等方面回答。第(2)题,美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第(3)题,死亡率高低不仅与平均寿命有关,还与老年人口比重有关。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美国老年人口比重大。第(4)题,美国人均资源消费量大,结合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回答。
答案:(1)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
(2)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老年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多。
(4)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占世界比重较大,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少。
13.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 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1 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2008年人口数量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国总人口
132 802
100.0
其中:男性
68 357
51.5
女性
64 445
48.5
其中:0-14岁
25 166
19.0
15-59岁
91 647
69.0
60岁及以上
15 989
12.0
其中65岁及以上
10 956
8.2
(1)2008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_模式。
(2)下面四幅图中若曲线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能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变化趋势的是(  )
(3)下图各点能正确表示2008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由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已呈现老龄化现象,试分析该人口现象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有哪些?
(5)人口性别比是人口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表示。根据2008年出生人口性别比试说明我国人口性别构成状况及其影响。
解析:本题以我国2008年人口统计数据考查对人口增长知识的掌握。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我国目前已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第(2)题,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进入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力实施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第(3)题,正确分析三角形坐标图是解题的关键,首先应明确每一个变量的坐标轴,然后过点作平行于和所读坐标轴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第(4)题,人口老龄化会使社会养老负担加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第(5)题,2008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高达120.56,会造成我国性别比例失调,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答案:(1)5.08‰ 低低低(现代)
(2)A (3)B
(4)老龄人口增加会使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社会经济、赡养压力加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5)性别结构不合理。 造成部分人口(尤其是男性)婚姻困难,不利于家庭与社会安定,并使就业压力加大。
课件84张PPT。地理·必修2(中图版)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栏目链接1.世界人口增长。
(1)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人口____________。
(2)工业革命开始之前,世界人口增长____________。
(3)工业革命后,欧美一些工业革命起步较早的国家首先出现____________的局面。
(4)自20世纪后半叶开始,广大亚非国家和大洋洲的人口进入____________阶段,世界人口总数____________。不断增长比较缓慢持续增长快速增长  急剧增长一、人口增长模式基 础 自主 梳 理 栏目链接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及分布。
(1)人口变动的原因:人口出生率和____________的变化。
(2)人口增长的____________特点:经历了“高出生、高死亡、________增长”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过程。死亡率阶段性低  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基 础 自主 梳 理低 栏目链接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1.原因:世界各国____________不同。
2.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大大____________发达国家。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95%来源于____________国家。
3.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属于____________,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____________,少数落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处于____________。
4.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三低”模式,我国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超过工业化进程发展中基 础 自主 梳 理“三低”模式高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知识点一  世界人口增长1.图示阶段,印度的人口增长比我国快还是慢?描述人口增长快慢的参量有哪些?互 动 释疑 解 惑探究活动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 印度的人口增长比我国快。描述人口增长快慢的参量主要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其中自然增长率最为重要。 栏目链接1.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世界人口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如下图所示。互 动 释疑 解 惑知识归纳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2.影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人口增长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而引起的人口变动)和人口的机械增长(由人口移动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从全球范围看,世界人口增长主要是自然增长,它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其影响因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方法技巧1.如何阅读人口增长曲线。
人口增长曲线坡度的陡缓、起伏的大小能反映出人口增长的不同特点,在同一幅图中,曲线坡度越陡,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反之越慢;曲线起伏坡度大,说明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越剧烈,反之则平和。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2.分析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的思路。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分析原因的思路如下: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 现阶段导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差异的原因。
①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上取得民族独立,民族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保持人口高出生率的同时,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加上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很快。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②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高,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受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转变,生育意愿降低,导致人口出生率很低,人口增长缓慢。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强化训练1.读以下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图示各阶段人口增长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互 动 释疑 解 惑C 栏目链接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外,还受人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 (2)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B.地势平坦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C.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
D.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最快C 栏目链接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国家独立、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生存环境的好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养老保险事业发达,人口增长缓慢。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知识点二 人口增长模式2.2011年4月,我国完成了第六次人口普查,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00多万人口,经统计对比,全国3年时间新增加的人口与澳大利亚总人口差不多,有同学称:我国人口增长数量那么多,仍然处于高增长模式。你认可这一观点吗?为什么?互 动 释疑 解 惑探究活动 栏目链接 不认可。我国每年新增人口700多万,主要是因为人口基数大造成的,经过计算,我国年平均增长约0.57%,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正跨入“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率”模式。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1.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学家根据对近代世界人口的研究,将人口增长分为三种模式: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高高低”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模式;从“高高低”向“三低”转变的过渡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互 动 释疑 解 惑知识归纳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1)“高高低”模式和过渡模式的区别:“高高低”模式和过渡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过渡模式的出生率下降和死亡率较低,使自然增长率下降,明显低于“高高低”模式。
(2)过渡模式和“三低”模式的区别:过渡模式和“三低”模式的死亡率相差不大,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过渡模式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于“三低”模式,“三低”模式的自然增长率一般低于10‰。互 动 释疑 解 惑方法技巧 栏目链接2.各种增长模式的“三率”数值。
(1)“高高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2)过渡模式: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3)“三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
3.反映人口结构及增减趋势的金字塔图。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阅读金字塔图,首先,要看不同年龄段男女性别的人口数量,在人口增长不同阶段所占比重的变化特点;其次,要分析人口增长不同阶段,各年龄段男女性别人口比重的大小与未来人口增长趋势之间的关系。如在甲图和乙图所示的金字塔图中,不同年龄段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男女性别的人口数量,在人口增长不同阶段所占比重的变化图像呈现出下宽上窄的特征,15岁以下的儿童、少年所占比重大,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小,像一个真正的金字塔。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从未来这种人口结构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预测分析,这种类型的人口模式必定是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很高,未来人口增长的趋势是迅速增长。丙图所示的金字塔底部收缩,说明人口结构中15岁以下的儿童、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少年的比重小,反映出生育和生育潜力较小;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死亡和死亡率的潜力较大,未来这种人口模式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会呈现相等,甚至出现出生率低于死亡率,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必将会缩减。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4.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正三角形坐标图。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判读关键在于掌握以下步骤:
(1)在正三角形外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所示。
(2)过图中标出的点(在图中为①),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线。
(3)读出上述三条直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所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所求点①的三个坐标:A轴的数值为10%,B轴上的值为20%,C轴上的值为70%。另外,①点三个数值的总和一定是100%。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 如A轴代表0-14岁,B轴代表15-64岁,C轴代表65岁及以上人口各自所占的比例,则此图就是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正三角形坐标图。
在统计图中,只要是反映三个要素的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结构图表现的地理事物,都可以用此种方法去判读,且不容易出错。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强化训练2.下图甲表示2012年我国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乙表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完成(1)~(3)题。 栏目链接 (1)关于甲图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B.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D.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互 动 释疑 解 惑D 栏目链接 (2)甲图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状况最接近图乙中(  )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Ⅳ阶段
(3)该城市在今后工作中应(  )
①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②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 ③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④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互 动 释疑 解 惑BB 栏目链接 第(1)题,读图可知,甲图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1%以下,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由于出生率高于死亡率,故人口数量仍呈上升趋势。第(2)题,结合第(1)题可知,该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模式,乙图中只有Ⅱ阶段符合。第(3)题,该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因此应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应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知识点三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在人类社会之初,人类的生存、生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强,对自然灾害和疾病的抵御能力极低,人口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人口增长缓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不断地改善所依赖的生存环境,死亡率大大降低,人口增长变得迅速,在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的确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但进入工业化社会后,互 动 释疑 解 惑探究活动3.生产力水平越高,人口增长越迅速吗?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生产力水平与人口增长速度的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生产越现代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费用越高,生活质量指标越高,人们生育观念转变,使出生率明显下降,同时该时期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也越低。当前,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发展中国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1.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差异。知识归纳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2.各大洲人口增长的差异。
从全球来看,世界人口增长地区差异显著,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模式,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型。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强化训练3.读以下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完成(1)~(4)题。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 (1)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中国、美国、巴西、坦桑尼亚四国中的哪一个国家?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出生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人口出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坦桑尼亚中国  巴西美国前者高,后者低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图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人口出生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因素前者低,后者高低,计划生育的实施。 栏目链接 图中曲线表示世界平均状况,在曲线之上的国家表示同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家中,该国人口出生率较高,在曲线之下,则较低。本题理解图中曲线表示世界平均状况以及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基本国情是解题的关键。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教材案例探究1.始于1987年。
2.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3.“三低”模式。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1.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完成(1)~(2)题。学 业 达标 演 练 栏目链接学 业 达标 演 练 (1)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个国家中,分别属于现代型和原始型的增长模式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CC 栏目链接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把图中四个点的人口死亡率、出生率依次读取并进行计算,可知③点数值最大。(2)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图中①点最符合;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图中④点最符合。学 业 达标 演 练 栏目链接读图,完成2~3题。学 业 达标 演 练 栏目链接2.在1950-2005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欧洲
3.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
A.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B.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问题
C.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D.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学 业 达标 演 练CC 栏目链接 第2题,结合图中所给数据,可以计算出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第3题,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经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是人口出生率仍然很高,人口增长模式还没有完全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较高,少年儿童的比重较大。学 业 达
标 演 练 栏目链接读下面四国人口金字塔图,完成4~6题。学 业 达
标 演 练 栏目链接4.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5.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6.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学 业 达
标 演 练ADB 栏目链接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信息反映出(  )学 业 达
标 演 练B 栏目链接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学 业 达
标 演 练 栏目链接 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选项A错;1982年的4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比2009年低,选项C错;图中显示出是人口的比重,无法判定20-24岁年龄组的人口数量大小,选项D错;图中左侧为1982年数据,右侧为2009年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人口的0-14岁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老龄化问题突出,所以1982年人口老龄化比2009年低,选项为B。学 业 达
标 演 练 栏目链接 8.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学 业 达
标 演 练B 栏目链接 人口增长速度降低,选项A错误;人口老龄化加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选项B正确;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选项C错误;无法看出25-59岁的劳动力资源数量,选项D错误。学 业 达
标 演 练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B 栏目链接 此题关键是对老少比的理解,根据题干老少比的公式,可知老少比的值越大,人口老龄化越严重。再结合表中的数据可知西班牙最大,即选B。学 业 达
标 演 练 栏目链接A.波兰 B.西班牙
C.白俄罗斯 D.匈牙利学 业 达
标 演 练 栏目链接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学 业 达
标 演 练 栏目链接10.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相当
11.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
A.尼日利亚 B.韩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学 业 达
标 演 练B A 栏目链接 第10题,①~③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总数不断增长。③~⑤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则人口不断减少。第11题,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2.8%左右,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特点。学 业 达
标 演 练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12.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完成(1)~(4)题。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 (1)A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_______‰;在A、B、C 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________国。
(2)与A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________。(单项选择)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30AAC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 (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图2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
图1 2004年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 (4)分析图1和图2可以看出,B 国人口问题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应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国人口增长缓慢,老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缺乏,资源不足,社会福利负担重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栏目链接本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学 业 达
标 演 练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 (1)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三种生产概念图,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一方面消耗资源增多,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第(1)题,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国同时存在。第(2)题,人口增长过快,一方面消耗大量物质资料,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栏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