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生活的装饰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装饰布是怎样扮靓家居的,掌握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训练法三位一体的教学法则相结合,认知装饰布纹样的美感,了解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纹样的组合规律和特点,感受色彩搭配与风格的多样性。通过实践掌握简单的设计和制作方法,提高鉴赏水平。
3.通过观察生活,寻找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装饰美,感受连续纹样的结构组合与色彩搭配之美,使学生渐渐养成在生活中发现美、体会美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美化自己生活的素养,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
感受装饰布纹样、色彩与风格的美感,了解装饰布对于美化生活环境的重要作用。认知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纹样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规律,以及色彩搭配的一般方法。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纹样。
【教学难点】
对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纹样的基本骨式及色彩搭配规律的初步掌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看一看,老师今日哪里最为特别?
由老师身戴的腰带与发带,吸引学生目光,调动思维,以此导入新课。
三、新知讲授
1.装饰布的概念、作用(以其多姿多彩的纹样和颜色在家居环境中起着美化的作用)。
2.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装饰布?
学生独立思考,了解生活中的装饰布。
3.想一想:实物观察装饰布与平时的布有何不同?
学生独立思考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得出装饰布花型较大,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纹样组织灵活、富于变化。
4.找一找:小组讨论,你手中装饰布上纹样的基本形是什么?它是如何排列的?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总结得出二方连续图案的特点并感受纹样的节奏性与规律性的美感。
5.贴一贴:学生活动,利用黑板上已有的小方块,快速的拼出一幅完整的二方连续图案。巩固学生对二方连续图案的理解,并集体总结二方连续图案的基本设计骨式,如散点式、折线式、波状式等。
6.结合前一个活动,教师尝试由二方连续图案变四方连续图案,询问学生,它是如何排列的?通过教师引导总结出四方连续图案的特点及基本设计骨式。
7.展示图片,归类图案纹样,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二方连续图案与四方连续图案的组合设计。
8.观看微课:学习装饰布的设计步骤。
9.学生作业欣赏,激发学生创作思维。
四、艺术实践
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在空白的布上添加纹样,使之成为一块可以美化生活的装饰布。
2.画面美观、构图饱满、色彩和谐.
五、展示评价
1.营造作品陈列氛围,由学生对作品进行设计说明。
2.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分析。找出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及时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评价,做到对核心知识的不断强化。
六、拓展
欣赏视频,感受中国传统纹样的魅力。
【板书设计】
美化生活的装饰布
概念 作用
特点:色彩丰富、纹样多变
二方连续图案:
四方连续图案: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应当多注意学生对于二方连续图案与四方连续图案的概念掌握,学生可能会出现高涨的创作欲望与概念不清晰的情况,教师应主动积极的的发现课堂即时生成的情况并引导。
二方连续图案与四方连续图案呈现起来较为简单,可是学生可能会出现不知道如何搭配与构图,教师还需要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