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分)
(2)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2分)
(3)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分)
(4)王维《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2分)
(5)默写陈与义的《登岳阳楼》。(4分)
□□□□□□□,□□□□□□□。
□□□□□□□,□□□□□□□。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wéi miào wéi xiào( )。
(2)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zhù zú( )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3)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在山间。
(4)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cāng sú( ),绘画尚少诗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丛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
B.他见识多广,足迹遍及全世界,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70多种语言,以往的任何作家都无法望其项背。
C.南京青奥会即将开幕,各种新闻媒体接踵而至,竞相报道。
D.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递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情感丰富细腻,人物性格鲜明,而且叙述方式比较自由。(删去“之所以”或者“的原因”)
B.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在“信息”后面加“的能力”)
C.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着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一个”换到“问题”前面)
D.2010年,在我国南方抗旱救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删去“事迹”)
5.仿照例句,在横线上续写,使之构成排比。(4分)
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河落日圆”的壮丽;
我梦想: , ;
我梦想: , 。
二、(46分)
(一)湖心亭看雪(10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3分)
A.上下一白 一路平安 B. 有两人铺毡对坐 对答如流
C.是日更定矣 是非曲直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不白之冤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接着记赏雪的过程。然后笔峰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
B.本文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C.文章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D.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充分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二)肃王与沈元用①(9分)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②,馆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③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语云:“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信不诬④也。
【注】①肃王:北宋末年宋徽宗第五个儿子,封肃王,后出使金国不归。沈元用:宋朝大臣。②虏:指北方的金国。③矜:夸耀。④诬:虚假。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3分)
(1)即朗诵一再( )(2)元用素强记( )(3)不能记者阙之( )
10、选出划线句子“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的正确翻译( )。(3分)
A.肃王听听走走,假装不在意的样子。 B.肃王一边听一边走,假装不在意的样子。
C.肃王一边听着一边走着好像不在意的样子。 D.肃王听听走走,好像很随意的样子。
11、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3分)
(三)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10分)
①什么是恐惧?就是对外部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的危险做出的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如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手臂防御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自身的保护,可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但如果保护过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可能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 2012年第4期,有改动)
1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
B.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电梯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C.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D.恐惧的心理反应有时更近乎是一种本能。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什么是恐惧、恐惧的类型、恐惧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B.第②段划线句“场所恐惧症主要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中,去掉“主要”一词文意有改变。变成了场所恐惧症的表现只有“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个,和原句表意有较大差别。
C.第②段只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恐惧症。
D.“无知者无畏”,所以要想消除恐惧,“不知道”就是最好的办法,根据文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4、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4分)
【链接材料】考试时,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晕出汗、紧张焦虑、记忆模糊、反应迟钝、思维紊乱、精神不集中等现象。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生理上的胃痛、头痛、腹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考试恐惧症”。
(1)考试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分)
(2)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对考试的恐惧?(2分)
(四)绝 唱(17分)
(1)我每次都要到圆明园去。虽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青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2)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3)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4)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这一切并非如此。
(5)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6)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7)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8)那是一个10多年前的十月,我独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出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就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这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好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9)“留得残荷听雨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迎合季节的庸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
(10)它是满地枯梗残叶,但它却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11)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生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12)只要不失去那点孤高和自信,即使不再有绿叶红花,即使只剩下一根枯梗,一片枯叶,也照样会具有永远属于自己的那种独特的美。
(13)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14)去听它的精神。
(15)去听它的风格。
(16)去听它的情操。
(17)去听它的力量。
(18)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
15、文章写了圆明园荷花池中的荷花,不同时段的荷花各有什么特点?(4分)
16、文章第(5)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描写荷花?有什么作用?(4分)
17、文章第(18)段写到:“只要精神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8、文章第(1)段“我总觉得圆明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作者产生这种感觉是否与当时的特定环境有关?理由是什么?(5分)
三、作文(50分):
19.请以“美丽的插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学校名和人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甲)A,多么体面的A,变成个又瘦又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乙)B双手抱着头,陷入了沉思。他的一生,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童年到现在,一幕幕在他眼前闪过。这二十四年他过得怎样?好,还是不好?他一年又一年地回忆着,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检查着自己的一生。结果他非常满意,这一生过得还不怎么坏。
当然也犯过不少错误,有时是因为糊涂,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时是因为年轻,多半则是由于无知。但是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火热的斗争年代,他没有睡大觉,在夺取政权的激烈搏斗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岗位,在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
1、甲文选自《 》,其中的A是 ,乙文选自《 》,其中的B是 。(2分)
2、两个文段中人物的命运如何?试分析造成他们命运的原因。(4分)
3、有人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近朱者赤,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墨者黑,可也有人说,要出淤泥而不染。社会对人的成长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结合以上两步名著,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4分)
初二期中考试答案
一、(2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4分)惟妙惟肖 驻足 重峦叠嶂 伧俗
3、(3分)B
4、(3分)C
5、(4分)略
二、(46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9分)
9、(3分)两次、 向来,平时、 “阙”通“缺”,空缺
10、(3分)C
11、(3分)(1)肃王的记忆力比沈元用更好;(2)肃王并没有自夸自耀。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17分)
15、(4分)
(1)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青绿;
(2)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鲜红;
(3)十月残荷,梗枯、叶破变黑,果实变黑等。(三点具备4分,两点3分,一点2分)
16.(4分)
(1)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1分)
(2)“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像青春美丽的姑娘,有着粉粉的、淡淡的色彩和文文的、雅雅的温柔美丽的神态;(2分)
(3)“婷婷”,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拥有小姑娘一样美好的身影。(1分)
17、(4分)
(1)它的美,美在它的精神,它的风格,它的情趣,它的力量,这些美是谁也摧毁不了的。(2分)
(2)文中十月残荷在池里断梗残枝,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要不失去那点孤高和自信,即使不再有绿叶红花,即使只剩下一根枯梗,一片枯叶,也照样会具有永远属于自己的那种独特的美。(2分)
18、(5分)
(1)有关(1分);
(2)作者身处圆明园特定的环境,触景生情,看到残荷就联想到圆明园的悲惨历史(2分);
(3)看到残荷不屈不挠的形象就联想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2分)。
19、略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