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落花生 课后小练笔指导微课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 落花生 课后小练笔指导微课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5 13:3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落花生 课后小练笔指导微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由物及人、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练笔。
通过练习,让学生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借物喻人的道理,进一步读懂课文,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了学生语文迁移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由物及人、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语文迁移运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
示范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湘南红军学校的一名老师,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落花生》的课后小练笔。
二、指导方法
1、读懂要求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练笔的要求: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竹子 梅花 蜜蜂 路灯
弄懂事物代表的品质
那么这些事物各自都象征着怎样的品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竹子韧性十足、中空外直,象征那些宁折不屈、高风亮节、谦虚正直的人。
梅花在冬天开放,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放得越热烈,所以它是象征那些不畏严寒、顽强不屈、傲霜斗雪的人;
蜜蜂十分勤劳,每天都在不停地采蜜,所以它象征那些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人。
路灯每天晚上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站在那为我们照亮漆黑的夜晚,它是象征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指导练笔方法,举例说明。
知道他们的品质后又该如何来写呢?我们可以仿造《落花生》这篇课文,由物及人,用我和爸爸的对话引出梅花的品质和相关的道理。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写: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爸爸带我来到街心公园儿散步,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萧瑟的花坛里竟然有许多粉红色的小花儿在那光秃秃的枝头绽放。我指着那些花儿问:“爸爸,这是什么花儿?怎么会在这么冷的天开放?”
“那是梅花儿,”爸爸耐心的给我解释道,“它就是在冬天开花儿的,它不像菊花儿、海棠花儿那样只能在温暖的环境中开放。一遇到风霜雨雪恶劣的天气就凋谢了,梅花儿可是不畏严寒,冰雪和寒风都无法阻止它绽放美丽的青春和灿烂的笑容。所以我们要像梅花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要坚强。”
我点点头:“那么要做不怕困难坚强的人,不能做一个一有困难就被吓倒的人。”
三、自主练习
现在同学们有头绪了吗?那就选择下面其中一种事物,试着写一写吧!
佳作欣赏
1、蜜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首诗写的是谁呢 对了,是蜜蜂。
蜜蜂十分勤劳,看着他们辛勤的工作,我不禁想起农民伯伯。
那些农民大半年种的粮食自己一口都没吃就急着换成钱,这不是贪财,因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小的要上学,老的要照顾,有的甚至为了多拿点钱帮着别人打工,一天到晚饭都来不及吃一顿。每天饥一顿饱一顿,生了病也必须养家糊口,还会常常被人瞧不起。
但是没有了农民,我们就要饿肚子,国家就会变弱。所以蜜蜂和农民一样勤劳,所做的事也—样,都是在无私、默默无闻的做好事。
点评:这位同学描写蜜蜂的小片段,先用一首耳熟能详的唐代罗隐的《蜂》引入,吸引读者的眼球,再由物及人,想到像蜜蜂一样勤劳而又默默无闻的农民伯伯。描写的十分成功。
2、路灯
我爱路灯,路灯是多么地进取,多么地无私,是多么地默默无闻啊!
路灯虽然没有台灯那么精美,没有那流动着色彩的光线,没有那光滑的皮肤,没有那美丽的图案;路灯也没有那五颜六色的舞台灯闪耀,那舞台上缤纷的光柱,总能快速地吸引人们的目光,而且千姿百态,像一个大型的万花筒,花纹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给舞台增添了不少色彩。
然而路灯却很平凡,根本吸引不了人们赞叹地目光,但路灯却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职业,它们依旧用不太明亮的淡黄色光线给马路上的行人和汽车照出了一条条道路。
就像我们的老师,无私地给我们传送知识,但自己不求一丝回报。
我爱路灯,但我更爱给我们知识的老师。
点评:这个描写路灯的小片段,先用总起的方式概括路灯的品质,再通过与精致的台灯,耀眼闪耀的舞台灯对比,衬托出路灯的平凡,进而体现路灯朴实无华、默默不闻的品质,由此引出像路灯一样无私奉献的老师们。这可以说是一篇十分优秀的写作片段
课后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描写一种事物,并由物及人,借物喻人的方法。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在今后的作文中能够学以致用,为我们的作文添彩。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