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九上第三单元《金属与盐》达标检测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2021年3月三星推出土了大量惊艳世人的精美文物,图为本次考古发掘的“金面青铜人头像",下列关于该文物的说法特误的是( )
A. 青铜表面的绿色物质中含有铜元素
B.青铜是铜的合金,因此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C.黄金可以打造成很薄的“金面”,体现了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金面"光亮如新,“青铜”锈迹斑斑,由此可以判断金的活动性比铜强
2.家里的铁锅、菜刀等都是由金属或合金制成的。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黄金项链 B.黄铜 C.不锈钢 D.铁锈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合金是纯净物
C.金属常温下一定是固体
D.盐溶液的pH值不一定是7
4.庆祝建军90周年时我国在内蒙古朱日举行了大阅兵。期间特别瞩目的歼20战斗机的机身使用了钛合金等多种特殊材料。关于金属“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钛合金是金属钛和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经高温熔合而成的物质,是一种化合物
B.钛合金能承受剧烈的温差考验,可适应战斗机机在不同温度大气层高速飞行
C.金属钛密度低于铁、铜等金属,可减少战斗机的自重
D.已知金属钛的化学性质类似于金属铝,可推理得钛在空气中耐腐蚀
5.小娄将纸条分别紧紧卷在木棒和铁棒上,加热纸条(如图),木棒上的纸条立即燃烧,而铁棒上的纸条不会立即燃烧。据此推测木棒和铁棒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硬度 C.导热性 D.延展性
6.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铜、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固体乙中含有铜、银、锌三种金属,则溶液甲中的溶质是AgNO3
B.若向溶液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固体乙是Ag和Cu
C.若溶液甲呈蓝色,则固体乙中一定含Ag,可能含有Cu
D.若将固体乙加入到Cu(NO3)2溶液中,则有红色物质析出
7.取一定量的铁粉和硫粉均匀混合后放进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当试管中的光扩展到整支试管后立即停止加热,静置冷却,最终得到不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铁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 B.反应后的生成物属于盐
C.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D.此反应为化合反应
8.”证据理论”是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
A.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B.Na2O,CaO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因此所有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C.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是置换反应,所以有单质气体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因此黄铜(铜锌合金)的硬度高于铜和锌
9.为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用砂纸将大小相同的锌片、铜片和镁条表面的氧化物除掉,然后分别投入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的 5mL稀盐酸的三支试管中 (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表面氧化膜后,三种金属均呈银白色
B.注入5mL同种稀盐酸,目的是产生一样多的气体
C.镁表面产生气泡最快,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
D.反应结束后,甲、丙两试管中溶液的质量变小
10.现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质量分数均为10%的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各200克,现分别向两烧杯的溶液中缓慢加入足量的铁粉,则两个烧杯内所得金属固体的质量随加入铁粉质量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得到的滤液呈蓝色
B.所得滤渣的质量比加入铁粉的大
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D.滤液中一定有FeSO4,可能有CuSO4
12.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 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0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B.b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C.c点溶液的pH=7 D.x值为106.0
13.小明想在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上腐蚀出一个“福”字(如图),送给奶奶作为生日礼物。下列溶液能帮他实现愿望的是( )
A.食盐水 B.白酒 C.蔗糖水 D.白醋
14.现有下列试剂:①石灰水;②食醋③食盐水④纯碱溶液 ⑤烧碱溶液。其中验证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的必须要用到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②④ D.①③
15.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
A.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B.向Fe(OH)3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溶液显黄色
C.在Na2CO3、K2SO4、AgNO3三种溶液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D.久置于空气中的烧碱,加入足量稀盐酸会有气体放出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9分)
16. 2020年11月24日,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顺利返回。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征五号"火箭用的整流罩的“蒙皮"面板厚度只有0.3毫米,在相同刚度下,火箭壳段的重量将减少10%以上。选用铝合金而不选用纯铝主要原因是铝合金硬度和强度 (填“大于”或“小于")纯铝。
(2)“长征五号"的第一、 二子级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做推进剂,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4H2O+2X,则X的化学式是 。
17.铜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铜。
(1)用铜制插头,这是利用金属铜的 。
(2)将铜置于酒精灯外焰加热片刻,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整理和归纳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Mg、Fe、Cu、Hg、Ag五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归纳复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从物理性质上看,每种金属都有自己的特性。你认为Hg与其他金属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
(2)从化学性质上看,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是 ,这五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能与其他四种金属发生反应,请写出铁与该盐溶液反应得方程式 。
(3)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用镁粉制作的烟花在夜空中发出耀眼的白光,这是利用了镁的 性。
19.泡沫金属因其密度小、强度高而成为未来汽车的主要材料。
(1)泡沫金属是新型钛铝合金,金属钛、铝表面容易氧化,形成致密 ,具有抗腐蚀能力。
(2)将铝粉和氢化钛(TiH2)粉末混合,填进超强钢皮制作的汽车零部件模型,将模型加热至660℃(铝的熔点),氢化钛受热分解,产生金属单质和气体单质。该气体在熔化的铝中产生大小一致,密密麻麻的泡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结束后,冷却形成质量均匀、强度比铝高、密度比铝小,与钢皮之间牢固连接的钛铝合金零部件。因此,泡沫金属属于 (填“混合物”或“化合物”)。
20.小黄对酸碱盐的性质作了如下探究:
(1)在酸碱反应的实验中,操作如图甲所示,当他观察到红色刚好消失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小黄对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兴趣,他想探究该溶液是否完全变质,于是他做了如图乙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其中第一步中加入 ,通过观察图中一系列现象,推断出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部分变质。
21.某同学参照生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对一些化学物 质进行区分。现有 A、B、C、D 四种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他制作了右图所示的分类检索表,请帮他将图中 “ ▲ ”中的有关内容补充完整。
(1)2a: ;
(2)3a: .
22.旅游过程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结交好友,科学世界的铁元素在“旅游”中认识硫、氧、氢、氯等元素并结为好友(形成化合物),铁的旅游路线与认识朋友关系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示物质之间转化关系):
(1)A→B,B为红色固体,B的化学式为 ;
(2)C处盐1是铁与硫、氧结为好友,B→C的化学方程式 ;
(3)E处盐2是铁与氯结为好友,D→E过程是D与 (填化学式)反应得到盐2。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3.金属在生活中的许多应用都是由金属的物理性质决定的。下表是一些金属的用物理性质比较情况。
比较项目 物理性质
导电性(以银为标准,并用100表示) 银100;铜99;金74;铝61;锌27;铁17;铅8优→良
密度(克/厘米3) 金19.3;铅11.3;银10.5;铜8.9;铁7.9;锌7.1;铝2.7
熔点(℃) 钨3410;铁1535; 铜1083; 金1064; 银962;铝660;锡232
硬度(以金刚石为标准,并用10表示) 铬9;铁4-5;银2.5-4;铜2.5-3;金2.5-3;铝2-2.9;铅1.5
(1)请解释:银的导电性比铝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铝而不用银?
(2)请分析:灯泡里的灯丝材料为什么选用钨而不用锡?
24.小嘉发现学校草地周围都做上新的铁栅栏,师傅们在上面涂油漆。铁栅栏上为什么要涂油漆呢 某兴趣小组为此进行研究:
【方案】取四支试管编号为①、②、③、④,分别作如图处理,两周后,观察铁钉表面的锈蚀情况。
(1)设置①③两支试管对照,基于的猜想是 。
(2)若两周后观察到①中铁钉生锈而④中铁钉未生锈,据此可得出:导致铁钉生锈的因素为______
。
若得出食盐会加速金属锈蚀,则实验中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释】根据以上实验,请解释学校铁栅栏涂漆能防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如图所示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开始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选填“A”或“B”);
A先加热,再通氢气 B先通氢气,再加热
(2)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同时试管口有水珠出现,说明氢气具有 性。
(3)铜在空气中加热很容易氧化变成氧化铜,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实验结束 时要注意的操作是:
26.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完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同学们将B实验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渣C和滤液D,同学们想要探究滤渣C和滤液D中溶质的成分。小丽同学取滤渣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固体质量变化情况如图2图像,则推测出滤渣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
(3)【提出问题】滤液D中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Na+、Cl-、CO32-
乙同学猜想:Na+、Cl-、CO32-、SO42-
你的猜想是: (写出一种即可)
(4)【实验验证】小明同学的验证方案是:先向滤液D中加入足量的硝酸溶液,若溶液中出现气泡的现象,而后再加入 溶液,可以得出乙同学猜想的结论是正确的。
四、解答题(共23分)
27.(7分)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复兴号!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1)列车利用碳滑板与接触网接触来获取电。碳滑板通常用石墨制成,是因为石墨具有 ;石墨在常温下,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说明其化学性质稳定。
(2)建设高铁铁轨和机车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高铁建设使用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锰钢铁轨 B.车头前的玻璃钢
C.铝合金车厢 D.车厢内塑胶地板
(3)大量的钢铁是通过铁矿石冶炼而成。要炼出含铁96%的生铁1000t,至少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若高炉气体不加处理,理论上会向大气中排放CO2多少吨?(无计算过程不给分,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8.(8分)在学习“金属的冶炼”时,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实验所取氧化铜样品质量为10克。(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
(1)该实验利用了一氧化碳的 性。
(2)甲同学的方法:先称量出玻璃管及样品的总质量为m1,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m2,利用m1 m2的值,求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其中m1 m2的值是指 的质量。
(3)乙同学的方法:先测出氢氧化钠浓溶液的质量为50克,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54.4克。请你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29.(8分)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缺钙时可通过食用保健药剂来增加摄入量。某品牌补钙药剂主要含酸酸钙,为了测定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该补钙剂制成的粉末20g,逐滴滴入稀盐酸(补钙剂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数据如图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该补钙剂刚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
(2)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 。
(3)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D
根据铜绿中含有铜元素,合金和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金属的延展性及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A、青铜表面的绿色物质为铜与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反应生成的铜绿,含有铜元素 ,不符合题意;
B、青铜是铜的合金,因此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不符合题意;
C、黄金可以打造成很薄的“金面”,体现了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不符合题意;
D、“金面"光亮如新,“青铜”锈迹斑斑,由此可以判断金的活动性比铜弱 ,符合题意;
故选D。
2.D
根据金属材料的定义判断。
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则黄金项链、黄铜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而铁锈不再具有金属的光泽,硬度等金属特性,因此不属于金属材料。
故选D。
3.D
A、根据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分析;
B、根据合金由多种物质组成分析;
C、根据汞常温呈液态分析;
D、根据盐的溶液可能呈酸、碱、中性分析。
A、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不符合题意;
B、合金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金属汞常温下为液体,不符合题意;
D、盐溶液可能呈中性、酸性、碱性,pH不一定是7,符合题意;
故选D。
4.A
根据钛合金的性质确定其用途,结合金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分析。
A、 钛合金是金属钛和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经高温熔合而成的物质,是一种混合物 ,符合题意;
B、 钛合金能承受剧烈的温差考验,可适应战斗机在不同温度大气层高速飞行 ,不符合题意;
C、 金属钛密度低于铁、铜等金属,可减少战斗机的自重 ,不符合题意;
D、 已知金属钛的化学性质类似于金属铝,铝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可推理得钛在空气中耐腐蚀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根据金属的导热性及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分析。
木棒上的纸条立即燃烧,而铁棒上的纸条不会立即燃烧 ,说明铁棒上纸条温度未达到着火点,证明铁棒导热性强于木棒;
故选C。
6.C
根据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铜、锌的混合粉末, 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然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分析。
A、 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铜、锌的混合粉末, 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 若固体乙中含有铜、银 、锌,因铜、锌能与硝酸银反应,则溶液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不符合题意;
B、 若向溶液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反应后硝酸银有剩余,则固体乙是Ag,一定不含Cu ,不符合题意;
C、 若溶液甲呈蓝色,则甲中溶质成分为硝酸锌和硝酸铜,固体乙中一定含Ag,可能含有Cu ,符合题意;
D、 固体乙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或锌,若将固体乙加入到Cu(NO3)2溶液中,只有锌有剩余时,才会有红色物质析出 ,锌若无剩余,则不会有红色物质析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根据铁与硫用酒精灯加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S分析。
A、 取一定量的铁粉和硫粉均匀混合后放进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当试管中的光扩展到整支试管后立即停止加热,静置冷却,最终得到不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物质,即铁与硫发生了反应,铁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不符合题意;
B、 反应后的生成物为FeS,属于盐 ,不符合题意;
C、此反应为放热反应,符合题意;
D、 此反应为铁与硫发生化合反应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1)分析物理变化是否存在能量变化;
(2)分析氧化铜能否与水反应生成碱;
(3)注意氧气的制取是否属于置换反应;
(4)根据合金的优点判断。
A.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为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氧化铜不能溶于水,不会与水反应生成碱,故B错误;
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因此黄铜(铜锌合金)的硬度高于铜和锌,故D正确。
故选D。
9.C
根据铜为紫红色,酸的体积、浓度影响反应速率,与酸反应速率越快金属活动性越强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铜是紫红色金属,不符合题意;
B、 注入5mL同种稀盐酸,目的是控制变量,通过产生气体速率不同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C、镁表面产生气泡最快,说明镁的活动性最强,符合题意;
D、 反应结束后,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大于产生氢气质量,甲、丙两试管中溶液的质量都变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根据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利用参加反应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质量计算生成的银和铜的质量,由此判断曲线分析。
由方程式设生成银的质量为x,生成铜的质量为y
Fe+2AgNO3=Fe(NO3) 2+2Ag Fe+ Cu(NO3)2 =Fe(NO3) 2+Cu
56 340 216 56 188 64
200g×10% x 200g×10% y
x=12.7g,y=6.8g
可知, 10%的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各200克, 分别加入足量铁粉,金属固体质量随铁粉的加入而增加,且与硝酸银反应增加质量大于硝酸铜,质量比近似2:1;
故选A。
11.B
根据硫酸铜和铁粉的反应产物分析判断。
铁粉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单质,则溶液从蓝色变成浅绿色,故A错误;
因为铁粉过量,所以滤渣是铁粉和置换出的铜的混合物。因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滤渣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故B正确;
滴加稀盐酸后,它与滤渣中的铁粉会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故C错误;
因为铁粉过量,所以硫酸铜肯定完全反应,则滤液一定含有硫酸亚铁,没有硫酸铜,故D错误。
故选B。
12.D
根据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 Na2CO3溶液 ,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由图像可知,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2.2克,产生碳酸钙5.0克,利用方程式或碳元素守恒计算出共消耗碳酸钠质量分析。
A、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 Na2CO3溶液 ,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由图像可知, 0a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B、b点为氯化钙刚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符合题意;
C、c点溶液碳酸钠过量,pH>7 ,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2.2克,产生碳酸钙5.0克,由碳元素质量守恒,即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碳酸钙中碳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钠可知,反应共消耗碳酸钠质量(即X)为,符合题意;
故选D.
13.D
根据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分析。
A、碳酸钙与食盐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与白酒成分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与蔗糖水成分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与白醋中醋酸能发生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14.A
根据碳酸盐验证需使用酸和石灰水,通过加酸验证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完成分析。
要验证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盐,需取样品加入酸,再通过验证产生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来完成,故药品所需①石灰水、②食醋;
故选A。
15.A
A、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B、根据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C、根据碳酸钡、硫酸钡、氯化银都是白色沉淀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A、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反应,符合题意;
B、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呈黄色,不符合题意;
C、 在Na2CO3、K2SO4、AgNO3三种溶液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分别产生碳酸钡、硫酸钡和氯化银沉淀,不符合题意;
D、 久置于空气中的烧碱,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加入足量稀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有气体放出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1)大于
(2)CO2
(1)根据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分析;
(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分析。
(1) 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材料选用铝合金而不选用纯铝主要原因是铝合金硬度和强度大于纯铝;
(2)由所给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各原子种类和个数为:碳2、氢8、氮6、氧8,反应后为:氢8、氮6、氧4,由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可知,2X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X化学式为CO2 。
故答案为:(1)大于;(2) CO2 。
17.(1)导电性
(2)铜丝表面变黑;2Cu+O2=2CuO
(1)性质决定用途,根据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
(2)铜单质为红色,而氧化铜为黑色。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1)用铜制插头,这是利用金属铜的导电性。
(2)将铜置于酒精灯外焰加热片刻,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铜丝表面变黑。
即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为:2Cu+O2=2CuO 。
18.(1)常温下Hg是液体而其余均为固体
(2)镁;Fe+2AgNO3=Fe(NO3)2+2Ag
(3)可燃
(1)根据汞常温为液体分析;
(2)根据所给金属中最活泼的镁与酸反应最剧烈,最不活泼的银盐能与另四种金属反应分析;
(3)根据镁的可燃性分析。
(1) Hg与其他金属的不同之处是状态不同,常温下Hg是液体,而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2)所给五种金属中镁的活动性最强,与盐酸反应最剧烈。所给金属中银的活动性最弱,则银的盐溶液能与另四种金属发生反应,银的盐溶液一般为硝酸银溶液,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方程式为 Fe+2AgNO3=Fe(NO3)2+2Ag 。
(3) 用镁粉制作的烟花在夜空中发出耀眼的白光,这是利用了镁的可燃性。
故答案为:(1) 常温下Hg是液体而其余均为固体 ;(2)镁; Fe+2AgNO3=Fe(NO3)2+2Ag ;(3)可燃。
19.(1)氧化膜
(2)TiH2 Ti+H2↑
(3)混合物
(1)根据活泼金属表面有致密氧化膜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3)根据泡沫金属是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分析。
(1) 金属钛、铝表面容易氧化,形成致密氧化膜, 具有抗腐蚀能力。
(2)由题中信息可知, 氢化钛受热分解,产生金属单质和气体单质,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物为氢气和钛,反应方程式为 TiH2 Ti+H2↑ ;
(3) 泡沫金属是新型钛铝合金, 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1)氧化膜;(2) TiH2 Ti+H2↑ ;(3)混合物。
20.(1)NaOH+HCl═NaCl+H2O
(2)过量的CaCl2
(1)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分析;
(2)根据要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需先加入过量氯化钙或氯化钡检验碳酸钠再除去碳酸钠,以防止干扰氢氧化钠验证分析。
(1)甲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
(2)要探究氢氧化钠部分变质,需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或氯化钡等验证碳酸钠,同时除去碳酸钠,然后再利用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证明氢氧化钠是否有剩余。
故答案为:(1) NaOH+HCl═NaCl+H2O ;(2) 过量的CaCl2 。
21.(1)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仍为紫色
(2)碳酸钠溶液
根据氯化钠溶液呈中性,“2”类是滴加石蕊试液的现象及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分析。
(1) 由“2”类可知,是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2a为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则2a为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仍为紫色;
(2)3a为滴加氯化钡溶液有沉淀产生,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会产生碳酸钡沉淀,则3a为碳酸钠溶液。
故答案为:(1)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仍为紫色 ;(2)碳酸钠溶液。
22.(1)Fe2O3
(2)Fe2O3 + 3H2SO4 =Fe2(SO4)3+ 3H2O
(3)HCl
(1)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分析;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酸的构成的知识分析。
(1)B为铁的氧化物,而氧化铁为红色固体,因此B的化学式为: Fe2O3 ;
(2)C处的盐是氧化铁和酸反应生成,且C中含有硫和氧,则应该是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Fe2O3 + 3H2SO4 =Fe2(SO4)3+ 3H2O 。
(3)E处盐2是铁与氯的化合物,而稀盐酸有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因此是D与HCl反应得到的盐。
23.(1)银的密度比铝大得多,同样粗的电线,用银做比用铝做质量大得多,电线承重增大,架设困难;银的价格比铝高很多,制造电线成本增加。
(2)灯泡发光时温度很高,会超过锡的熔点而导致熔化;钨的熔点很高,不会熔化。
(1)根据银的成本高分析;
(2)根据钨的高熔点性质分析。
24.(1)铁钉生锈可能与空气(氧气)有关
(2)水分
(3)试管②中铁钉生锈速度比①中快;涂油漆可以使栅栏隔绝空气和水分,有利于减慢栅栏生锈速度
根据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由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选择对比实验探究各条件分析。
(1) ①中铁钉接触水和氧气,生锈,③中铁钉只接触水不接触氧气,不生锈,设计两实验对照,是为了探究 铁钉生锈可能与空气(氧气)有关 ;
(2) ④中铁钉因不接触水而不生锈,与 ①实验对比可证明铁生锈的因素为水分;
(3)试管①②中变量为是否加食盐,由试管②中铁钉生锈速度比①中快的现象可证明食盐会加速金属锈蚀; 涂油漆可以使栅栏隔绝空气和水分,有利于减慢栅栏生锈速度 。
故答案为:(1) 铁钉生锈可能与空气(氧气)有关 ;(2)水分;(3) 试管②中铁钉生锈速度比①中快 ; 涂油漆可以使栅栏隔绝空气和水分,有利于减慢栅栏生锈速度 。
25.(1)B
(2)黑色粉末变红色;还原性
(3)熄灭酒精灯后,继续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至室温
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氢气还原氧化铜时需先通氢气,再加热,结束后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氢气。
(1)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开始时,应先通氢气,排净装置内空气,然后再加热;
(2)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观察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同时试管口有水珠出现,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3) 铜在空气中加热很容易氧化变成氧化铜,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需在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后,继续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至室温;
故答案为:(1)B;(2)黑色粉末变红色;还原性;(3)熄灭酒精灯后,继续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至室温 。
26.(1)产生白色沉淀
(2)BaCO3、BaSO4
(3)Na+、Cl- 或Na+、Cl-、Ba2+
(4)硝酸钡
(1)根据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分析;
(2)根据碳酸钡能与盐酸反应,硫酸钡不能与盐酸反应分析;
(3)根据反应后溶液一定含有生成物,反应物可能有一种剩余分析;
(4)根据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验证方法分析。
(1)B试管中为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2)由图2可知,加入稀盐酸后固体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中既含有能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钡又有不与盐酸反应的硫酸钡;
(3) 滤液D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可能剩余一种,则滤液D中离子除给也的猜想外还可能是Na+、Cl- 或Na+、Cl-、Ba2+;
(4) 先向滤液D中加入足量的硝酸溶液,若溶液中出现气泡的现象, 说明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要验证乙的猜想正确,则还需证明硫酸根离子,故需加入硝酸钡溶液。
故答案为:(1)产生白色沉淀;(2) BaCO3、BaSO4 ;(3) Na+、Cl- 或Na+、Cl-、Ba2+ ;(4)硝酸钡。
27.(1)导电性
(2)A;C
(3)设至少需要赤铁矿的质量为x,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为y,
3CO+Fe2O32Fe + 3CO2
160 112 132
80%x 1000t×96% y
解得:x=1714t,y=1131t。
(1)性质决定用途,根据石墨的性质解答。
(2)根据金属材料的定义判断。
(3)根据化学方程式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解答。
(1)碳滑板通常用石墨制成,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
(2)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
A.锰钢铁轨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
B.车头前的玻璃钢是复合材料,故B错误;
C.铝合金车厢属于合金,故C正确;
D.车厢内塑胶地板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错误。
故选AC;
(3)设至少需要赤铁矿的质量为x,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为y,
3CO+Fe2O32Fe + 3CO2
160 112 132
80%x 1000t×96% y
解得:x=1714t,y=1131t。
28.(1)还原
(2)氧化铜中氧元素
(3)解:设氧化铜质量为x,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54.4g-50g=4.4g,
CuO+COCu+CO2,
80 44
X 4.4g
,
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1)根据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3)根据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氧化铜质量,从而计算氧化铜质量分数分析。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2)由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可知, m1 m2的值是指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
故答案为:(1)还原性;(2)氧化铜中氧元素;(3)80%。
29.(1)4.4g
(2)50%
(3)解:设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为y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73 44
y 4.4g
列式得 解得y=7.3g
恰好完全时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为100g
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 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折线型计算题需要看转折点,转折点表示的是恰好完全反应,故通过图中可以看出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100g,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通过图可以看出该补钙剂刚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4.4g
(2)设反应掉的CaCO3 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x 4.4g
列式得 解得x=10g
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
答: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5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