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
3.阅读鉴赏
1、【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是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是指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一切努力成了徒劳”?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句子中讲“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该如何理解?表现了斯科特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斯科特五人到达极点时,“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案】1、南极点竟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2、作为探险者,成功就在于走别人未走过的路,而“他们”都落在别人后面;3、“国旗”乃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乃斯科特内心感觉,表现了斯科特的无奈和沮丧;4、他们虽然到达南极点,但已不是成功的英雄,因而心情沮丧,便觉得“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5、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追求,虽是对手,但又彼此尊敬。21教育网
【考点】阅读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来源】
【批注】
【视频】
2、【题目】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www.21-cn-jy.com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2-1-c-n-j-y
1、斯科特上校的日记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科特将“我的妻子”改成“我的遗孀”,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科特遗体的姿势是怎样的?这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何要写“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文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案】1、他心中惦记着祖国、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朋友、妻子,有着无私的爱;2、斯科特的冷静、坚韧的性格;3、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这表明了斯科特在关键时刻爱护同伴,为探险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4、以突出他们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写出人们对他们的敬仰,而“国王”是英国人民的代表;5、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身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段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21cnjy.com
【考点】阅读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来源】
【批注】
【视频】
3、【题目】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 福尔肯 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主要是什么?正确答案是( )www-2-1-cnjy-com
A.比喻。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
B.拟人。烘托出斯科特等知道探险已被人占先时的沮丧、懊恼心情。
C.拟人,烘托挪威人第一个到达的成功。
D.对偶: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
3、文中“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4、“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21·cn·jy·com
5、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
6、“斯科特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要忠实地履行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7、运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说说探险者为什么选在1月进行南极活动,而不是7月?
【解析】1、一般来说,答案要到代词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去找;2、抓住“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两个词去回答,结合斯科特此时的感受去回答;3、从斯科特一行付出的和最终的结果去理解;4、这是斯科特当时最为强烈的感受,结合课文的相关部分回答;5、从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献身精神方面作答;6、扣住“品质”和“境界”作答;7、从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方面回答。
【答案】1、“千万年来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迹未至……两次被人发现。”第一个发现南极点。 2、B 3、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4、这是斯科特的观点。作者为他们立传本身就说明作者对他们的肯定态度,而且作者的一处处评论也表明了对他们的肯定态度。5、他们怀着绝望的心情,却没有半途而废,明知结局是失败,但还是走完全程,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与绅士风度。6、①是诚实守信的品格,使他接受了这个任务。②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崇高境界。7、南极位于南半球,他们的冬夏季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因此,1月恰好是南极大陆的夏季,是那里一年中气候最好的时候。只不过由于南极大陆号称“风极”,那儿的风雪一年四季都相当惊人。所以,斯科特他们才会接连遭遇狂风暴雪的袭击。
【考点】阅读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来源】
【批注】
【视频】
4、【题目】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问题。
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 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按要求写出叙事的要素。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怎样理解加黑词“冷漠”、“冷酷无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要引述斯科特的日记及其表达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析加线句子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斯科特的精神哪一点最感人 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的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案】1.1月18日;极点;斯科特和他的四名伙伴。
2.“冷漠”写出因别人第一个到达极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科特到达后极度沮丧、绝望的心情;“冷酷无情”一方面指别人,先到极点的已成事实,另一方面相对斯科特毕生要实现的理想来说,要他替别人业绩作证确实有点冷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引述日记与斯科特未到达极点时,对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的美丽景象的想象形成鲜明对比。由于斯科特等人不是第一个到达极点者,所以来时的深切希望、高涨的热情,对“无比美丽”的向往一下子化为乌有。这样的对比反映了人物极度失望、痛苦的心情。2·1·c·n·j·y
4.拟人 耀武扬威是指炫耀武力,显示威风,洋洋得意是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斯科特以这种心理看待挪威国旗,表现了他心里受到的侮辱和痛苦。【来源:21cnj*y.co*m】
5.因为阿蒙森所追求的事业也是斯科特所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烈追求的。虽然斯科特不是第一个到达者,但他热情地把他人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对他人还是衷心地佩服,这是人类战胜极地的伟大创举。所以,斯科特会忠实地履行这一职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提示:可从斯科特宽广的胸怀,对人类的忠诚、坚韧精神,美好的情操等方面谈。
【考点】阅读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来源】
【批注】
【视频】
5、【题目】拓展阅读题
所谓“南极大陆的物质平衡”,说通俗了,就是研究大陆冰盖的增减。至于冰盖的增减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可用一喜一悲来概括。21·世纪*教育网
先说喜。现在不仅中国,而且全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缺淡水。而总量为2700万立方千米的南极冰盖,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27﹪。有人估算,这可够全人类用上7500万年。这样一说,冰盖还是越大越好。那么南极冰盖每年增加多少呢?有材料声称,每年10厘米左右。冰盖的“收入”来自降水,主要是降雪。但南极大陆太大,面积约是中国的1.5倍,降雪极不均衡。在南极内陆,降水量简直比撒哈拉大沙漠还惨!南极大陆其实是全球最为干旱的大陆,号称“白色沙漠”。所以它的降水到底有多少,如何分布,必须把握准确。
再说悲。有人大胆设想过,南极冰盖一旦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部融化,情景如何,有两说:一说是全球海平面将上升60米,一说是60至90米。其实,不管哪位说对了,都不得了。那将意味着包括纽约、伦敦等著名城市要沦为“水晶城”。全球陆地面积将缩小2000万平方公里。冰盖的“支出”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表面蒸发,二是底部消融,三是冰山崩溃,四是快速冰流(即是快速崩溃)。 21*cnjy*com
1、细读上文,说说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先____后____,结构方式是先____后____。
3、第二、三两段中有两个词分别与第一段中的“增”“减”两个字相照应并构成比喻,那么,这两个词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4、第二段中把南极大陆称为“白色沙漠”的原因是什么?
5、读了上文。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对南极大陆的探察和开发有什么意义?
【解析】1、细读第一段,即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会; 2、把第一段看成一个部分,把第二、三段看成一个部分就很容易理解了;3、“增”对应“收入” ,“减”对应“支出”;4、读第二段的后半部分就找到原因了;5、可以从南极冰盖为人类造福和也可能造成灾难两方面作答。意义可以从造福和避免灾难方面作答。【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1、南极大陆冰盖的增减与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的关系。2、概括 具体 总 分 3、收入 支出 4、南极大陆是全球最为干旱的地方,它长年被冰雪覆盖。 5、略
【考点】阅读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来源】
【批注】
【视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1课《伟大的悲剧》
1.语言基础
1、【题目】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储(chǔ)存 怏(yàng)怏不乐 贮(zhù)藏 毛骨悚(sǒng)然
B.步履(lǚ) 姗(shān)姗来迟 厄(è)运 海市蜃(chén)楼
C.凛(lǐn)冽 忧心忡忡(chōng) 遗孀(shuāng) 坚持不懈(xiè)
D.鲁莽(mǎng) 白雪皑(ǎi)皑 羸(léi)弱 踉(liàng)踉跄跄
【解析】本题通过辨别字音学习字词。
【答案】B(蜃shèn)
【考点】字词音的正确使用
【难度】简单题
【题型】单项选择
【来源】
【批注】
【视频】
2、【题目】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吞噬 畏缩不前 风餐露宿
B.销蚀 语元沦次 夜不成眠
C.战栗 洋洋得意 精疲力竭
D.癫狂 念念有词 疲惫不勘
【解析】B.沦——伦;C.粟——栗;D.勘——堪
【答案】A
【考点】对新词语的接受能力
【难度】简单题
【题型】选择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3、【题目】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项是( )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用在句中形容卢沟桥桥面柱头上的石刻狮子雕刻得十分形象,如同真的一样。
B.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萧索:荒凉、冷落。
用在句中描写了远处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反映出农村经济日益凋敝的状况。
C.我欢悦,是因那时我已粗识文字,知道爱读书,接触了书,只觉得自己无知而空荡的脑瓜日益充盈起来。
充盈:充满。
用在句中写出了“我”经过读书之后,知识日渐增长的喜悦心情。
D.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用在句中形象地描绘出了彩霞色彩斑斓,绚丽耀眼的特点。21教育网
【解析】答案为D项。D项对“金碧辉煌”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有误,“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金碧辉煌”描绘的对象不是“彩霞”,而是“丝绣和头饰”。2·1·c·n·j·y
【答案】D
【考点】正确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难度】中档题
【题型】选择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5、【题目】下列画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储(chǔ)存 怏(yàng)怏不乐 贮(zhù)藏 毛骨悚(sǒng)然
B.步履(lǚ) 姗(shān)姗来迟 厄(è)运 海市蜃(chén)楼
C.凛(lǐn)冽 忧心忡忡(chōng) 遗孀(shuāng) 坚持不懈(xiè)
D.鲁莽(mǎng) 白雪皑(ǎi)皑 羸(léi)弱 踉(liàng)踉跄跄
【解析】注意字音准确。
【答案】C
【考点】字音拼读
【难度】基础题
【题型】选择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6、【题目】根据句意归纳成语有误的一项是( )。
A.忧愁的心情——忧心忡忡。
B.形容十分恐惧——毛骨悚然。
C.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姗姗来迟。
D.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语无伦次。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答案】C
【考点】成语典故
【难度】基础题
【题型】选择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7、【题目】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①他们( )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
②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 )
A.忧心忡忡 B.怏怏不乐
③然而,人的勇气终于渐渐地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 )。
④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冷、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以( )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五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
A.销蚀 B.毁灭
【解析】注意词语理解运用。
【答案】①B ②A ③A ④B
【考点】词语运用
【难度】基础题
【题型】选择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8、【题目】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从日记中,人们可以觉察到斯科特如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尽量掩饰着自己的恐惧,但从强制的镇静中还是一再进发出绝望的厉叫:“再这样下去,是不行了”,或者“上帝保佑呀!我们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劳累了”,或者“我们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21cnjy.com
C.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21·cn·jy·com
D.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www.21-cn-jy.com
【解析】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答案】B
【考点】标点符号
【难度】中档题
【题型】选择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1课《伟大的悲剧》 课时作业2
一、下列画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储(chǔ)存 怏(yàng)怏不乐 贮(zhù)藏 毛骨悚(sǒng)然
B.步履(lǚ) 姗(shān)姗来迟 厄(è)运 海市蜃(chén)楼
C.凛(lǐn)冽 忧心忡忡(chōng) 遗孀(shuāng) 坚持不懈(xiè)
D.鲁莽(mǎng) 白雪皑(ǎi)皑 羸(léi)弱 踉(liàng)踉跄跄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吞噬 畏缩不前 风餐露宿
B.销蚀 语元沦次 夜不成眠
C.战栗 洋洋得意 精疲力竭
D.癫狂 念念有词 疲惫不勘
三、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拽:拉,拖。
B.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告罄:指财物用完。
C.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D.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多,而又没有道理。
D(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伦次,指顺序,条理)
四、下列句子中,能用“无垠”替换加点的词语的一句是( )
A.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
B.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C.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
D.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五、对下列句子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和斯科特一样,认为角逐失败意味着毫无价值和悲哀。其悲剧色彩也就表现在这里。
B.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斯科特和伙伴输给对手的痛苦心情。
C.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斯科特坦然面对失败,并忠实接受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可敬可佩。
D.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赞誉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
参考答案:
一.B 二.A 三.D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B五.A(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其悲剧表现在“崇高”的毁灭)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1课《伟大的悲剧》课时作业 1
一、给加点字注音
拽出来________ 无垠________ 战栗_________ 履行________
辜负__________ 钦佩________ 鲁莽_________ 告罄________
二、形似字注音组词
姗( )___载( )___凌( )___眶( )___
珊( )___栽( )___陵( )___筐( )___
删( )___裁( )___绫( )___诓( )___
跚( )___哉( )___菱( )___框( )___
三、成语填空
坚持不( ) 不可思( ) 风( )露宿 精疲力( )
毛骨( )然 ( )武扬威 寸步之( ) 海市( )楼
四、课文内容填空
1.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 ( http: / / www.21cnjy.com )迟到了一个月。( )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 )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 )显得太晚太晚了。
2.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到了第二天,( )吃掉一天的口粮外,( )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因为( )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 )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21教育网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体现出人类哪些优秀品质 试从课文中找出实例。
2.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热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 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找出答案。21·cn·jy·com
3.在文章中,作者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请你说一说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__________;“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_________。
2.文中“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3.“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 为什么 www.21-cn-jy.com
4.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 伟大的悲剧
5.“斯科特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要忠实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 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 21cnjy.com
6.归纳本段大意。
七、运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说说探险者为什么选在1月进行南极活动,而不是7月
【实践·拓展】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英雄
前不久,在“古巴导弹危机”40周年纪念大会上,一位苏联老兵讲述了一段40年来一直不为外人所知的惊人内幕。2·1·c·n·j·y
1962年10月27日,苏联B-5 ( http: / / www.21cnjy.com )9号潜艇正在古巴海域潜航。突然,海面上的美国“比勒”号驱逐舰向潜艇投下了一连串的深水炸弹。美国人的意图很明显:潜艇要么浮出水面,要么葬身海底。但美国人显然没意识到,受他们攻击的这艘苏联潜艇,和另外3艘在古巴海域游弋的苏联潜艇一样,都装载着带有核弹头的鱼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深水炸弹在B-59号潜艇附近爆炸。 ( http: / / www.21cnjy.com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猛烈地冲击着潜艇,潜艇上乱作一团,潜艇员被巨大的爆炸声震得头痛欲裂,潜艇内的氧气几乎消耗殆尽,有的人已经昏迷不醒。慌乱中的苏联水兵认为战争已经开始了,马上要求发射潜艇上的鱼雷还击。根据当时的授权,发射核鱼雷需要经艇上3名军官的同意。而当时的情形是,其中两个已经同意,只等第三人一点头或举手,带给苏联、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将是毁灭性的灾难——全面核战争。
但那个名叫阿尔希波夫的苏联军官,关键时刻头脑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分清醒,正确地行使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权利,他对发射核鱼雷的提议大声说:“不!”40年后的今天,出席“古巴导弹危机”纪念大会的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表示,当时美苏之间冲突的激烈程度已超过任何人的想象,核战随时都可能因一点小小的军事冲突而一触即发……阿尔希波夫可能不知道,他简单的一个“不”字,在不经意间挽救了他的国家和整个世界。
英雄,用自己的方式对战争说“不”的英雄,默默无闻了40年!
也许你会认为,军人以服从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令为天职,既然敌人公然挑衅,“战争已经开始”,阿尔希波夫当时除了赞同发射核鱼雷外,应该已别无选择。但他选择了说“不”,其所作所为不但有损军人形象,更无异于向敌人弃械投降,这样的人又怎能算是英雄呢 罗曼·罗兰曾这样定义英雄:所谓英雄,就是做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阿尔希波夫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他作为一名苏联潜艇军官,身份卑微、权利有限,在一般情况下,他绝无可能,也无任何能力和机会去阻止一场核战争的爆发,属于他的仅仅是——在十分紧急的关头,他有三分之一的权利否决或同意自己所在的潜艇向对手发射鱼雷,按照当时的授权,他能做到的只有这么多。实际上,他真正做到的也就这么多,却成功地避免了一触即发的核大战。我承认他不是身份显赫的人物,但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21·世纪*教育网
其实,英雄——就是这样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人,他在关键时刻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符合人类社会利益的事。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这样的英雄!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个英雄可能就是你!
1.给加点字注音
游弋___ 殆尽___ 潜艇___ 显赫___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一触即发:
②挑衅:
3.作者为什么认为阿尔希波夫是英雄
4.为什么说阿尔希波夫在关键时刻做了自己所力所能及、符合人类社会利益的事
5.你会怎样评价阿尔希波夫
6.请收集一些关于“英雄”的说法,在班上和同学交流。
7.读完全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请以《评说英雄》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答案:一、略。二、略。三、略。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略。五、1.①诚信,勇于承认失败,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②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③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④无私的爱。举例略。 2.从课文最后两句话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3.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 4.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六、1.“千万年来人迹未至……两次被人发现。”第一个发现南极点。 2.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 3.这是斯科特的观点。作者为他们立传本身就说明作者对他们的肯定态度,而且作者的一处处评论也表明了对他们的肯定态度。 4.他们怀着绝望的心情,却没有半途而废,明知结局是失败,但还是走完全程,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与绅士风度。 5.①是诚实守信的品格,使他接受了这个任务。②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崇高境界。 6.斯科特等人到达南极点后极度绝望的心情。七、南极位于南半球,他们的冬夏季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因此,1月恰好是南极大陆的夏季,是那里一年中气候最好的时候。只不过由于南极大陆号称“风极”,那儿的风雪一年四季都相当惊人。所以,斯科特他们才会接连遭遇狂风暴雪的袭击。八、1. 略 2.略。3.因为作者认为:在关键时刻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符合人类社会利益的事就是英雄,而阿尔希波夫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4.他简单的一个“不”字,在不经意间挽救了他的国家和整个世界。 5.言之有理即可。 6.略。 7.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
4.写作训练
【题目】写作练习
在人生中有谁不会遭遇到挫折和失败?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失败你想些什么呢?请以“面对失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另外编写故事、寓言,等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300字。
【解析】这是一则命题作文,从众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材中,把你印象最深、最易于驾驭、写出来最具有真情实感的失败经历选择出来,完成写作。例文总评:作者凭借丰富的文史知识点评历史人物,畅谈人生感悟,纵横捭阖,酣畅淋漓。王昭君、陶渊明、苏东坡在面对生活的失意时都选择了放弃,但他们在这样的放弃中实现了人生的完美,像这样的放弃难道不是理智的选择吗?的确,这种放弃实际上并不是彻底放弃,而是在坚持寻觅,在寻觅那真实而亮丽的人生。【答案】作文例文21教育网
或许放弃不是错
历史的长河淘不尽英雄故事,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的容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警示我们:或许放弃不是错。2·1·c·n·j·y
岁月悠悠地流淌……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一次次的征战都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失败而告终。看到的是尸横遍野,听到的是人民痛苦的呻吟。难道还要继续征战吗?难道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吗?不,一位年轻的女子从容地走出来。她放弃了玉砌雕栏,放弃了锦衣玉食,放弃了金帛玉缕,在漫漫黄沙中,虽然大雁的低吟更增加了她心中的苦,但她仍然深感欣慰。因为她深知她这一去换来的将是民族的安定与团结,她将看到人们过上闲适的生活。选择放弃荣华富贵,她一生无悔。
岁月悠悠地流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生仕途坎坷。想起他的一生经历,曾有过多少的失败?想起他的一生经历,他又曾放弃过多少次?曾记得,他在做彭泽令时,对属下说过:“吾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与腐朽的官场水火不容。他没有再坚持下去,他选择的是放弃,放弃了功名利禄,去过隐居生活。他坦然看生活,以笑对人生,饮酒作诗,度完了余生。或许,适时的放弃不是错。21cnjy.com
岁月悠悠地流淌……
一蓑烟雨任平生
窗外的花香愈发芬芳,笔尖仍不时涌动着金色的梦。一代文豪——苏东坡,想起你,竟止不住让我心潮澎湃。
你才华横溢,气质过人。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文坛的宠儿,然而,你却是仕途上的弃儿。正因为你的出类拔萃,你遭受了别人的冷眼,遭受了别人的嫉妒,甚至遭受了小人的百般攻击,自“乌台诗案”后,你就与上层的官场生活绝缘了。你被一贬再贬,贬到岭南时,你居然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你向来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当你被贬到黄州时,你竟语出惊人:“一蓑烟雨任平生”。纵使你乐观对生活,笑傲人生,然而岁月无情,天亦无情,日渐衰老的你经得住再三地贬谪吗?你最终选择了放弃仕途的追求,哪怕在荒芜偏僻的海南岛上也过得坦然自在。你一生入仕、出世,历经坎坷,最终战胜了自己。是啊,都是坚持惹的祸,或许放弃没有错。21·cn·jy·com
岁月悠悠地流淌……
放弃了汉宫秋月,放弃了功名利禄,放弃了酬志展才,最终得以历史的画卷中以超然的姿态笑傲人生。历史警示我们:或许放弃没有错。www.21-cn-jy.com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难度】中档题
【题型】写作表达
【来源】
【批注】
【视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1课《伟大的悲剧》
2.语言运用
1、【题目】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课文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不仅注重典型环境的描写,同时也注重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C. 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奔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极点,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死去。全文重在记述过程,并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
D.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解析】错在:本文中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描写。
【答案】C
【考点】句子分析
【难度】中档题
【题型】选择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2、【题目】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拽:拉,拖。
B.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告罄:指财物用完。
C.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D.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多,而又没有道理。
【解析】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伦次,指顺序,条理。
【答案】D
【考点】词语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选择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3、【题目】下列句子中,能用“无垠”替换加点的词语的一句是( )
A.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
B.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C.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
D.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解析】该题考察学生的词语理解。
【答案】B
【考点】词语理解
【难度】基础题
【题型】选择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4、【题目】对下列句子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和斯科特一样,认为角逐失败意味着毫无价值和悲哀。其悲剧色彩也就表现在这里。
B.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斯科特和伙伴输给对手的痛苦心情。
C.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斯科特坦然面对失败,并忠实接受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可敬可佩。
D.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赞誉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
【解析】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其悲剧表现在“崇高”的毁灭。21cnjy.com
【答案】A
【考点】词语理解
【难度】基础题
【题型】选择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4、【题目】课文结尾“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一句该怎样理解?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句子理解不主要,重点是中心思想的升华。
【答案】斯科特与大自然搏斗的精神无比的崇高。这是有价值的、美的,而最后归于毁灭,因而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既点明了全篇主旨句,又点明了题目。www.21-cn-jy.com
【考点】句子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填空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5、【题目】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2)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最新的痛苦和失望。 2·1·c·n·j·y
(3)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
(4)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理解。
【答案】(1)议论
(2)记叙
(3)描写
(4)议论
【考点】表达方式
【难度】中档题
【题型】分析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6、【题目】回顾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在这一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___________等共________名探险队员。21·世纪*教育网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答案】南极 斯科特 鲍尔斯、埃文斯、奥茨、威尔逊 五
【考点】课文理解
【难度】基础题
【题型】填空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7、【题目】选词填空。
(1)必需 必须
他们________精打细算地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这最为_______的用品——燃料,他们________尽量节省热能,而热能恰恰是他们防御严寒的唯一武器。21教育网
(2)储存 贮藏
3月2日,他们到了下一个_________点,但再次使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那里_______的燃料又是非常之少。21·cn·jy·com
(3)寂静 寂寞
在阴森森的一片________之中,始终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因为只有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________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答案】(1)必须 必需 必须
(2)贮藏 储存
(3)寂寞 寂静
【考点】词语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填空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