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章末复习 课件(共30张PPT)-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章末复习 课件(共30张PPT)-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05 11:5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章末复习
第七章
1.能辨识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理解有机化合物中“结构和性
质”关系。
2.掌握常见烃及烃的衍生物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2.常见有机化合物性质及官能团的转化。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辨识
类别 代表物 官能团
名称 结构简式 名称 结构
烷烃 甲烷 CH4 — —
烯烃 乙烯 CH2==CH2 碳碳双键
___________
炔烃 乙炔 CH≡CH 碳碳三键 —C≡C—
芳香烃 苯 ______或______ — —
从碳骨架和官能团辨识有机化合物
卤代烃 溴乙烷 CH3CH2Br 碳溴键
醇 乙醇 CH3CH2OH 羟基 —OH
醛 乙醛 ____________ 醛基
_________
羧酸 乙酸 __________ 羧基
___________
酯 乙酸乙酯 CH3COOCH2CH3 酯基
__________
糖类 单糖 葡萄糖 CH2OH(CHOH)4CHO 羟基和醛基 —OH和
________
二糖 蔗糖 分子式:C12H22O11 — —
多糖 淀粉和纤维素 分子式:(C6H10O5)n — —
油脂 油 油酸甘油酯 — 酯基和碳碳双键 —COOR和
_________
脂肪 硬脂酸甘油酯 — 酯基 —COOR
蛋白质 毛、蚕丝 — 肽键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B.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D. 互为同系物
练习1

A错,聚氯乙烯为氯乙烯的加聚产物,不含碳碳双键,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
B错,部分油脂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对,氯苯具有苯的结构特征,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D错,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
机物, 结构不符合同系物概念。
布洛芬片常用来减轻感冒症状,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洛芬分子结构中含2种官能团
B.布洛芬分子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C.布洛芬和苯甲酸( )互为同系物
D.布洛芬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时,其一氯代物有4种
练习2

布洛芬分子中只含羧基(—COOH)一种官能团,A错误;
布洛芬分子中含有多个饱和碳原子,和饱和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在空间上为四面体结构,故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平面,B错误;
布洛芬分子中含一个苯环、一个羧基,与苯甲酸( )结构相似,且分子组成上相差6个CH2原子团,故二者互为同系物,C正确;
根据结构简式可判断布洛芬在苯环上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两种,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时,其一氯代物有2种,D错误。
有机化学反应和有机化合物的转化
1.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甲烷和Cl2生成一氯甲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烯和溴水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
(3)乙烯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烯的加聚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醇和钠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6)乙醇的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乙醇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乙酸和大理石反应: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9)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______________
______。
(10)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葡萄糖生成酒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淀粉水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反应中,(1)(9)属于取代反应,(2)(3)属于加成反应,(4)属于加聚反应,(6)(7)(10)属于氧化反应。
+H2O
CH3COOCH2CH3
2.有机化合物的转化
下列对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加聚反应
B.CH4+Cl2 CH3Cl+HCl 置换反应
C.CH3CH2Br+NaOH CH3CH2OH+NaBr 取代反应
D.CH3OH+ +H2O 酯化反应
练习1

有机化合物甲、乙、丙存在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练习2
甲、乙、丙中除C、H外,还含有第三种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故A错误;
甲中含有一个羧基,故1 mol甲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可生成1 mol CO2,即22.4 L(标准状况),故B正确;
甲、乙中都含有羧基,都显酸性,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C正确。
A.甲、乙、丙均属于芳香烃
B.1 mol甲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可生成22.4 L气体(标准状况)
C.甲、乙都能使石蕊溶液呈红色
D.乙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方法
1.溶解性和密度差异






2.反应的现象差异
淡蓝色
明亮的火焰
黑烟
明亮的火焰
浓重的黑烟
燃烧法
烧焦羽毛
3.有机物的特征性质
物质或官能团 试剂与方法 现象
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加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 褪色
醇(羟基) 加钠 有气体放出
葡萄糖(醛基) 加新制的Cu(OH)2 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羧酸(羧基) 加石蕊溶液 显红色
加NaHCO3溶液 有无色气体放出
加新制的Cu(OH)2 蓝色沉淀消失
淀粉 碘水 显蓝色
蛋白质 浓硝酸 变黄色
灼烧 有类似烧焦羽毛气味
乙酸乙酯(酯基) 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 反应前液体分层,下层溶液显红色,反应后液体不分层,溶液红色变浅或消失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鉴定蔗糖在硫酸催化作用下的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
新制的Cu(OH)2
B.鉴别汽油和酒精:用氢氧化钠溶液
C.鉴别苯乙烯( )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
苯乙烯和苯中
D.鉴别植物油和矿物油: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
练习1

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使溶液呈碱性的,再加新制Cu(OH)2。
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乙醇、乙酸、四氯化碳
B.苯、己烷、乙酸
C.乙醇、甘油、乙酸
D.乙酸乙酯、乙醇、四氯化碳
练习2

A中乙醇和乙酸都溶于水,无法鉴别;
B中苯和己烷均不溶于水且在水的上层,无法鉴别;
C中三种物质均溶于水,无法鉴别;
D中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且在水的上层,乙醇和水互溶,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在水的下层,可以鉴别。
1.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

1
2
自我测试
1
2
自我测试
乙醇能与水互溶,甲苯在水层上方,溴苯在水层下方,A项可行;
乙醇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苯燃烧时火焰明亮且伴有浓烟,而四氯化碳不能燃烧,B项可行;
乙醇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乙酸乙酯浮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表面,C项可行;
环己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能氧化苯和环己烷,且苯、环己烷的密度均小于水,故二者均浮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表面,D项不可行。
自我测试
2.某人设计的淀粉利用方案如图所示:
1
2
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C6H12O6的名称是葡萄糖,C为乙酸,含有羧基。
其中:A是乙烯,能催熟水果,B是高分子,D为乙酸乙酯。请回答以下问题:
(1)C6H12O6的名称是_______,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
葡萄糖
羧基
自我测试
1
2
A→CH3CH2OH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乙醇,C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CH3CHO中有醛基,能利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反应产生银镜或生成砖红色沉淀。
(2)A→CH3CH2OH的反应类型:________;C→D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检验CH3CHO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加成反应
酯化(或取代)反应
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
产生银镜
(或生成砖红色沉淀)
自我测试
1
2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化学方程式为CH2==CH2
+H2O CH3CH2OH。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CH3CH2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测试
1
2
CH3CH2OH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得到CH3CHO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
②CH3CH2OH→CH3CH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