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
1.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处作为通商口岸。这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
A. 倾销鸦片 B. 传播宗教 C. 输出资本 D. 打开市场
2. 1836年《中国丛报》登载“(中国)是一个不大理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的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日本 C. 美国 D. 法国
3. “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A. 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 军民体质下降 C. 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 白银大量外流
4. 有关虎门销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虎门销烟符合中国民众的意愿
B. 虎门销烟是中国民众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C. 虎门销烟使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D. 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5.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他的上述观点()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 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
C. 肯定中国抗击侵略的正义性 D. 抹杀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实质
6. 鸦片战争的相关事件,正确的时间排序是( )
①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
②林则徐虎门销烟
③英军强占香港岛
④《南京条约》签订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①④②③
7.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哪一条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源( )
A. 如果没有英国的入侵,闭关锁国政策能保太平
B. 如果没有禁烟运动,英国人不会侵略中国
C. 清政府的专制腐朽统治挽救不了国家的危机
D. 为形势所迫,清政府会主动废除君主专制,避免被侵略
8. “1840年的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这一观点的根本依据是这场战争导致()
A. 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B.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9.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 )
A. 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 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 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 提出“修约”,扩大侵略
10. 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以下英国攫取的侵略权益,哪一项不是出自这次侵略战争( )
A.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 增开天津为商埠
C. 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D. 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11. 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最能体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的条款是()①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增加大量赔款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12. 2019年11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圆明园流失马首铜像捐赠仪式。这一文物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中“流失”的?(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 “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以下史实与材料相关的是()
A. 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三元里乡民抗击英军 D.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4.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下列各项可作为研究这一历史事件的证据使用的是( )
①电影《火烧圆明园》 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③《鸦片战争》形势图 ④中俄《北京条约》文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5. 如图是某史书的部分目录,其讲述的内容应该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中华民国成立
16. 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金田起义 ②西征 ③定都天京 ④安庆失陷 ⑤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②⑤③ C. ①③⑤②④ D. ①③②⑤④
17. 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遇到的新情况主要是
A. 利用宗教来发动农民起义 B. 领导层内部争权夺利
C.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D. 多数领导人贪图享乐
18.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关于太平天国,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起于山东一带,是农民阶级发起的反封建运动
B. 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打击外国侵略势力
C.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但存在局限性
D. 是彻底的反帝反专制的革命运动
19. 关于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下列正确的是( )
①没有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②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③未能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④面对清军的围困无法突破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0. 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范文澜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A. 影响 B. 背景 C. 性质 D. 失败原因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1855—1934年)
材料三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而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感交织 ,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图一中“帝国的堕落”指谁的堕落
(2)分析材料二,你是否同意马士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 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4)你认为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是无法恰当进行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是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掉……
---《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日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在材料一这一历史事件中,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国家名称及损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被迫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
(4).通过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清军战船(模型) 图2英军“皋华丽”号(模型)
战船用杉木制,吃水浅,排水量为250-350吨; 该舰舰体用铜皮包裹,排水量为1809吨;舰上火炮既小又少且陈旧,每艘战船一般仅配置火 炮装备各型火炮74门,射程1000- 2000米;此2-4门,最多不过10 余门,射程350米左右。 外,英军还有蒸汽动力的“复神号”等战舰。
——摘编自《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在 1858年与英法的天津谈判中,咸丰帝和其朝臣最不能容忍的是“公使驻京”这一内容。咸丰帝甚至打算以全免进口关税换取公使不驻北京。而当时西方国家互派大使常驻对方首都,已经是外交惯例。为此,清朝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抗争,致使战争不断升级,最终付出惨痛代价。
——摘编自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一线”解析(一)》
材料三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所谓“以史为鉴”,正是面对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战舰有哪些不同 这些不同对战争结果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外交存在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以此为借口,使战争升级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从以上探究中“学到的东西”。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中国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冯友兰
(1)材料一、三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请为这两种观点分别阐述理由。
(2)材料二中描述的理想社会能否实现 为什么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D
15.【答案】A
16.【答案】D
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A
20.【答案】D
21.【答案】(1)清帝国。
(2)不同意。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而林则徐虎门销烟只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线。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对抗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3)转折: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使命:实现(近)现代化(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
(4)国家独立。
22.【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
(2)俄国;强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3)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4)落后就要挨打,要发展中国,振兴中华避免历史的悲剧再度重演。
23.【答案】(1)不同:中国战船船体无金属包裹,英军战舰船体有金属包裹,防护性好;中国战舰排水量小,英军战舰排水量大;中国战舰火炮落后,战斗力差,西方战舰火炮先进,战斗力强;中国战船的动力主要靠风力和人力,英国战舰已经开始使用蒸汽动力。(任答两点即可)后果: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2)问题:缺少现代外交意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丧失更多主权。(任答一点即可)
(3)重视科技发展,提升军事实力;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任答一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4.【答案】(1)材料一肯定太平天国运动。 理由:材料一是从民主革命的角度来进行说明的,太平天国的斗争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最先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材料三否定太平天国运动。理由:材料三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进行说明的。太平天国缺乏科学思想的指导(以宗教为指导思想),定都之后,政权迅速封建化,《天朝田亩制度》的社会经济主张违背历史潮流。
(2)不能;因为《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平均分配社会财富,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