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无衣
——诗经 秦风
中国最早的军歌
目 录
壹
知识回顾
贰
写作背景
叁
诗歌理解
肆
知识拓展
《诗经》知识回顾
添加相关文字内容
添加相关文字内容
添加相关文字内容
添加相关文字内容
添加相关文字内容
添加相关文字内容
添加相关文字内容
添加相关文字内容
添加文字标题
诗经六艺
内容
风
颂
雅
各地民歌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正声雅乐,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
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赋
比
兴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是直接铺陈叙述。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诗经六艺
手法
关于秦风
《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十篇,为秦地民歌。
秦,古秦国在西犬丘(今甘肃天水南部,包括西汉水流域大部),东周初,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开始列为诸侯,改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自此逐渐强大起来。统治区大致包括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
“秦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秦诗产生的时代大致说来是自春秋初至秦穆公(死于前六二二年)的一百五、六十年间。
《国风·秦风》共有十首诗:车邻、驷驖[sìtiě] 、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和权舆。
写作背景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这时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
诗歌鉴赏
“无衣”的意思是说当时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
袍:长袍,类似于斗篷。行军者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王于兴师:于,句中助词,兴师,起兵,意思是周王出兵打仗。
泽:同“襗”,贴身穿的衣服。
偕作:共同行动。
裳:下衣,这里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诗歌大意: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
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里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
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
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合作探究
任务1:请找出各章节句式相同之处。
岂曰无衣?与子……。王于兴师,修我……,与子……!
岂曰无衣?与子……。王于兴师,修我……,与子……!
岂曰无衣?与子……。王于兴师,修我……,与子……!
特点是什么?
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
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同时也具有音乐美、意境美,含蓄美。
重章叠句的效果
1
2
在内容和主题上:营造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
在诗歌艺术表现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三、请找出各章节的不同之处。
诗歌解读
1.“同袍”“同泽”“同裳”。
2.“戈矛”“矛戟”“甲兵”。
3.“同仇”“偕行”“偕作”。
诗歌解读
思考:1.“同袍”“同泽”“同裳”是否能调换顺序?表达了士兵们什么情感?
明确:不可以。诗中之“衣”从外到内,从上至下,是战时士兵必不可少的装备。
以“无衣”衬出彼此不分、同心同德、并肩御敌,有衣共享。即使无衣、赤手空拳,也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的情景
诗歌解读
思考:2.“戈矛”“矛戟”“甲兵”,表现出战争什么场景?
表现战士们齐心备战的场景。
诗歌解读
思考:3.“同仇”“偕行”“偕作”是否可以调换顺序?
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情感,大无畏精神。
明确:不可以。
“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指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
“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
“与子偕行”,行是往的意思,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
诗歌解读
1.“同袍”“同泽”“同裳”。
2.“戈矛”“矛戟”“甲兵”。
3.“同仇”“偕行”“偕作”。
战服
兵器
思想行动
层
层
递
进
总结
内容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
……甲兵
……矛戟
……偕行
……
……偕作
形象
主题
团结友爱
不计困难
积极响应
齐心备战
同仇敌忾
用赴战场
团结友爱、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慷慨豪迈和爱国精神
拓展延伸
战争诗还学过哪些?
战争诗拓展
战争是古代诗人常写的主题,回忆古代描写战争的诗句有哪些?
小组合作,找一首战争诗进行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示例
51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