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期末模拟测试卷A(含解析+答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期末模拟测试卷A(含解析+答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13 15:20:3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HS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期末模拟测试A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共7题,每空2分,共38分)
21、(1) ;(2) ;
22、(1) ;(2) ;(3) ;
23、(1) ; ;(2) ;
24、(1) ;
(2) ;
25、(1) ;(2) ;
26、(1) ;(2) ;
(3) ;
27、(1) ;(2) ;
28、(1) ;(2) ;
(3) 。
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
29、(1) ;
(2) ; ; ;
30、(1) ;
(2) ;(3) ;
31、(1) ; ;
(2) 。
四、解答题((第32题9分,第33题6分,第34题7分,共22分)
32、(1) ;(2) ;(3) ;
33、(1) ;(2) ;
(3) 解:
34、 解: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HS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期末模拟测试卷A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解析] 量筒是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专用仪器,不能用于溶解。
[答案] B
2、期末考试临近,原本成绩不太理想的娅娅同学开始积极复习迎考,以便拿个好成绩回家过个好年。以下是从她整理的笔记中摘录的一部分内容,请你帮他找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 A细胞中的水分能向B细胞渗透,说明A细胞质的浓度肯定大于B细胞
C. 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与流入肾脏的动脉血相比,氧和尿素等物大大减少
D. 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有可能一样大
[解析]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和离子也可构成物质,A正确;B. A细胞中的水分能向B细胞渗透,说明A细胞质的浓度肯定小于B细胞,因为分子向溶液浓度高处向扩散,不正确;C. 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与流入肾脏的动脉血相比,氧和尿素等物大大减少,正确;D. 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浸没在水中时,若体积相等则受到的浮力有一样大,题意中无法确定有无空心现象导致体积相等,故浮力可能一样大,也可能不一样大,正确。故B符合题意。
[答案] B
3、滑冰时,小明突发奇想:这么多人正在水平冰面上滑冰,如果这时大家所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
A.大家立即停在原地不动了
B.大家会慢慢停下来
C.大家马上都摔倒
D.每个人都向前匀速直线滑动,很有可能会发生相互碰撞事故
[解析]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或受平衡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为滑冰的人初始时在运动,当外力突然消失,滑冰的人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作匀速直线运动,由于速度大小不 同,很有可能会发生碰撞事故,故D符合题意。
[答案] D
4、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B.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C. 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 物理学中,力的大小、单位和方向是力的三个要素
[解析] A、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相反,所以总是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C、两个磁体,间隔一段距离,两者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空中飞行的足球,虽然与地球没有接触,也要受到重力的作用。由此可知,该结论是错误的;D、漂在液面上的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浮力的作用。
[答案] B
5、“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要求在一定温度进行,这是由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 ℃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
[解析]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应该是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消化作用逐渐增强,达到一定温度后(37℃),随温度升高,消化作用又逐渐减弱,即呈一弧形曲线,故选D。
[答案]D
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
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 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 m处
C.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解析] 解析 由图象知甲乙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知v甲=s甲/t甲=1.6 m/8 s=0.2 m/s,乙的速度v乙= s乙/t乙=1.2 m/12 s=0.1 m/s,v甲>v乙,故A错误;读图可知,经过6 s,甲运动了1.2 m,乙运动了0.6 m,因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1.2 m-0.6 m=0.6 m处,故B错误;因为v甲>v乙,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乙车的前面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东运动的,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小明买了台秤,现场称得自身体重为500N,当他乘坐电梯上楼时,在电梯里再次测量体重,惊奇发现,电梯从t=0时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到t=12s时停止,台秤对自己的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2s间,小明受平衡力的作用 B. 在2-10s间,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在10-12s间,小明自身重力为450N D. 电梯上升过程中,小明相对台秤是运动的
[解析] A、在0-2s间,小明受到的支持力是600N,重力为500N,合力不为0,所以受力不平衡,不正确;B、在2-10s间,小明受到的支持力是500N,重力为500N,合力为0,所以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正确;C.小明自身重力应该不变,始终为500N,故不正确;D. 电梯上升过程中,小明相对台秤是静止的,不正确。
[答案]B
8、全球11亿吸烟者中,我国占了3.3亿,我国每年死于与烟有关疾病的约100万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烟者易患慢性咽炎,咽属于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呼吸系统无关
B. 吸烟者肺气肿发病非常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气管
C. 烟的致癌物质易诱发肺癌,患者肺部受损,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
D. 吸烟者痰多,痰是尘粒、细菌和肺部分泌的粘液等的混合物
[解析] A、吸烟者易患慢性咽炎,咽既是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不符合题意;B、吸烟首先危害人的呼吸系统,使人患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癌等,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符合题意;C、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易诱发肺癌等,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严重影响了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因此肺癌患者吸氧的能力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不符合题意.D、吸烟产生的烟雾中有多种有毒物质,危害人的呼吸系统,吸烟者易患慢性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这些呼吸道的炎症会使其分泌很多粘液,和尘粒、细菌等一起形成痰,因此吸烟者痰多.痰主要是呼吸道的粘液和尘粒、细菌等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9、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的判断(结论)的过程。推理也是我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所以同种元素的所有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相同
C.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D. 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一定是金属
[解析] A.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化合物,不正确;B.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所以同种元素的所有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相同,正确;C.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不正确;D. 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是非金属也是导电,不正确。
[答案]B
10、有人用水平力拉一木板上的木块,记录如下表,可知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下面因素中有关的是( )
A. 接触面压力大小 B. 接触面面积大小 C. 木块运动速度 D. 接触面粗糙度
[解析] 由表格分析可知,唯一不同的是木块运动快慢,所以该实验是研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木块运动速度有关。C符合题意。
[答案] C
11、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5-是一种单质 B.1个N5-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C.1个N5-中共含有35个质子 D.1个N5-中共含有35个电子
[解析] N5-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故A不正确;B也不正确;每个氮原子中有7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5个氮原子共35个质子而N5-是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质子数没变化,故N5-中含35个质子,36个电子,C正确,D不正确。
[答案] C
12、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 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
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 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解析] A.若是O2含量的变化,则血液经过肺部气体交换后氧气含量含量会增加,则b代表肺,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血液经过各组织细胞处,二氧化碳的含量都会增加,b可代表脑,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血液经过肾脏时,尿素含量会减少,b不可能是肾脏,不正确但符合题意;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小肠吸收葡萄糖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增加,b可代表小肠,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3、如图所示,图甲、乙为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图,图丙的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实线)及植物光合作用(虚线)强度变化过程。如图甲和乙,由漏斗向装种子的瓶内加入少量水后(图中a点),图丙的曲线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吸水萌发,呼吸作用加强,所以图丙中曲线ab上升
B.图甲装置中种子萌发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图乙装置,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
C.曲线bd不变化,是因为种子不再进行呼吸作用和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导致的
D.当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而增强
[解析] 干燥的种子呼吸作用较弱,而干燥的种子在加入适量的水以后,由于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所以种子开始萌发,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分解有机物产生的能量为种子萌发需要,故曲线ab上升,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装置中的导管引入到装置(二)中,装置(二)中的植物在光下要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种子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所以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加,故曲线cd上升.曲线bd不变化,是因为种子不再进行呼吸作用和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导致的,符合题意。
[答案] C
14、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面一半(如图中虚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 B.pA>pB
C.ρA>ρB D.切割前后A、B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解析] C、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物体,根据p=F/S=G/S=mg/S=ρVg/S=ρShg/S=ρgh;所以A与B对地面压强分别是:PA0=ρAgHA,PB0=ρBgHB,已知它们对地面压强相等,而HA<HB,所以ρA>Ρb,C正确;长方体AB沿水平方向割去一半(如图),则hA’=hA/2,hB’=hB/2,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分别为:PA0=ρAgHA/2= PA0/2,PB0=ρBgHB/2= PB0/2,故D不正确;已知PA0 =PB0,则PA= PB,故B也不正确;由于SA>SB,根据F=pS可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A>FB,故A不正确。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15、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t1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得快
C.t1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
[解析] A.根据S=vt可知,t1时刻,图线与横轴间围起的面积就是它们的路程,乙面积大于甲的面积,故可知0-t1时间内两队所走距离情况是乙大于甲,故A不正确;B.由图像可知,t1时刻两图线相交,即二者速度相等,即甲和乙运动一样快,故B不正确,D正确;C.t1时刻,甲的路程小于乙,则甲在乙后,故C不正确。故D符合题意。
[答案] D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6、台秤上放一个装有水的杯子,通过固定在台秤上的支架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平衡时台秤的示数为某一数值,今剪断悬线,在球下落但还没有到达杯底的过程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则台秤的示数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判定
[解析] 以容器和铁球组成的整体研究对象,将细线割断,在铁球下沉的过程中铁球加速下降,加速方向向下,存在失重现象,而铁球下降留下的空位由水来填充,所以相当一个与铁球同样大小的水球向上加速运动,存在超重现象,由于同样体积的铁球质量大于水球的质量,所以整体存在失重现象,台秤的示数小于系统总重力,台秤的示数减小。
[答案] B
1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物块叠放在一起,现用5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物块乙,甲、乙、丙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对丙的摩擦力为5N B.甲对乙的摩擦力为5N
C.桌面对甲的摩擦力为5N D.桌面受到的摩擦力为5N
[解析] A.由题可知,甲、乙、丙都保持静止;以丙为研究对象,丙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乙对丙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B.以乙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上乙受到向右的拉力,则甲对乙一定有向左的摩擦力,乙才能静止,则甲对乙摩擦力f=F=5N,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D.将甲、乙、丙三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题意知,向右的拉力F与桌面对甲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相互平衡,所以桌面对甲的摩擦力f′=F=5N,又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桌面受到的摩擦力也为5N,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8、由X和Y两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X的质量分数为50%.若乙的化学式为XY3,则乙分子中X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30% C.40% D.75%
[解析] 因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设X元素、Y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nx、ny,则nxnx+2ny×100%=50%;nxny=21,nx=2ny,乙分子中X的质量分数为:nxnx+3ny×100%=40%。
[答案]C
19、小余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a组中产生气泡一定是二氧化碳 B. 叶绿体可从菜叶的任何部位提取
C. a、b组对照,可说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D. b、c组对照,可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解析] A. a组中产生气泡可能是氧气,A不正确;B. 叶绿体只可从菜叶的绿色部位提取,B不正确;C. a、b组对照,可说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C正确;D. b、c组对照,不可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不正确。C符合题意。
[答案] C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 我国自主研制的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制造过程中使用大量的铝锂合金。已知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铝原子结构示意图(注: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核内带电微粒数目、弧线上数字表示电子数)如图所示,1个碳-12原子的质量约为1.99×0-26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铝与金属锂在同一周期 B. x=3,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g
C. LiAlH4中Li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0% D. 1个锂原子的质量约为1.15×0-26kg
[解析] A.金属铝在第三周期,金属锂在第二周期,A不正确;B、x=3,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单位为1,不是克,不正确;C、LiAlH4中Li元素的质量分数7/(7+27+4)×100%=18.4%,不正确;D、1个锂原子的质量约为6.94×1.99×0-26kg×1/12=1.15×0-26kg,正确。
[答案] D
二、填空题(共7题,每空2分,共38分)
21、一款名为“史莱姆”的水晶泥玩具,其主要成分是普通脱水、硼砂晶体和水。硼砂晶体(Na2B4O7 H2O)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用作溶剂、杀虫剂等。
(1)硼砂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原子核内中子数为6,则核外电子数为 。
[解析] (1)在Na2B4O7 H2O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设硼的化合价为x,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4x+(-2)×7=0,得x=+3,(2)硼原子中中子数为6,质子数:11-6=5,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核外电子数为5。
[答案] (1)+3 (2)5
22、钓鱼岛海域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1)钓鱼岛附近水域海底蕴藏大量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则天然气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鱼类主要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需要消化成 才能被人体消化道吸收;
(3)海水通常浑浊也含有很多杂质,要使海水成为饮用水,需要采取的操作方法是( )
A. 沉降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
[解析] (1)主要成分为甲烷,所以说明其还含有少量其他成分;故属于混合物;(2)蛋白质,消化成为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小肠吸收;(3)海水要成为饮用水,先需要过滤和沉降除去难溶物,并吸附除去一些有害物质,接着要除去大量的盐分,成为淡水,这需要蒸馏才能达到目的,故ABCD都符合题意。
[答案] (1)混合物,(2)氨基酸 (3)ABCD
23、2023年3月11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了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奋斗者”呈外壳坚硬,下潜过程中体积保持不变,领先调整配备的压载铁来实现下潜和上浮。
(1)潜水器浸没后在下潜过程中所受的液体压强逐渐 ,浮力 ;
(2)潜水器悬浮在海水中时,所受浮力 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1) 下潜过程中,其所处的深度变大,故液体压强也逐渐变大,但由于体积不变,故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2)由平衡力知识可知,悬浮时处于静止状态,其浮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
[答案] (1)变大 ;不变 (2)等于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糖类是人体主的供能物质,糖类的摄入和利用维持平衡有利于人体健康。
(1)日常用餐时,米饭等食物中所含的淀粉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利用。餐后不宜剧烈运动,是因为 ,影响胃肠的功能 ,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2)若某病人血浆和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正常,但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则其病因可能是肾小管的 功能出现异常。糖尿病病人也会出现糖尿,我国科学家试验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将能分泌胰岛素的人工胰岛β细胞移植到患糖尿病的小鼠中,并弄丢了实验对比,结果如图所示,试结合实验结果评价此种治疗方法: 。
[解析] (1)饭后如果剧烈运动,运动时流经胃肠的血速率会减少,影响胃肠功能,不利于消化,从而影响人体健康;(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可以滤过小分子物质,不能滤过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等;肾小管的重吸收是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若某病人血浆和原尿中葡萄糖含量正常,但尿液中出现较多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异常,从曲线图中得出的结论是:B组小鼠的血糖浓度低于A组但高于C 组,说明此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需要进一步完善。
[答案] (1)运动时流经胃肠的血液流动速率减少(血液量减少) (2)重吸收 B组小鼠的血糖浓度低于A组小鼠但仍高于C组小鼠,说明此方法有一定效果,但需要进一步完善。
25、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图中能正确反应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填序号);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填序号)。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玻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 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解析] (1)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核外的电子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过去,由于α粒子带正电荷,原子核也带正电荷,同性相斥,所以少数α粒子遇到原子核而会发生偏向,由于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或发生了很明显的偏向,故乙符合一题意;(2)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较直观,玻尔的原子模型建立并不是最完美的,还有缺点,有待进一步完善;人类借助于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故ABD符合题意。
[答案] (1)乙 (2)ABD
26、图甲是被子植物叶片上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运输的方向,字母A表示导管、B表示筛管,代码 、П、ШIV、表示物质,图乙表示该植物置于密闭大棚内一天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请分析:
(1)图甲中的I表示的物质是 ;
(2)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通过甲图中的C (填结构名称)进出叶片;
(3)根据图乙曲线判断该植物一天24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总量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总量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
[解析] (1)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图甲中I是由导管运输来的,因此表示的物质为水;(2)C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通过图甲中的C气孔进出叶片;(3)根据图乙曲线可知,植物一天24小时内,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的二氧化碳浓度,因此植物一天24小时 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大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总量。
[答案] (1)水 (2)气孔 (3)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总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总量,因为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
27、水平桌面上的某个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推力F的大小与时间t关系如图甲,物块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
(1)图乙中阴影的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 ;
(2)若在第9秒末以后,拉力变为4N,请定量描述物体接下来的运动情况 。
[解析] (1)由图乙可知,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时速度,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vt=S,所以阴影部分应该表示路程;(2)由图乙可知0-3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f=F=4N,因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摩擦力保持4N不变,故物体沿原方向以不变的速度3m/s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1)路程 (2)沿原方向以3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28、建造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如图依次为大棚内的梨瓜、梨瓜叶片进行的三项生理过程、晴朗的夏季梨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变化曲线。请你联系教材内容学以致用:
(1)图3中,能表示图2中A过程的曲线是 (填标号);
(2)图3中曲线I在最高峰时出现短时间下降的原因是 ;
(3)要提高梨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条即可)。
[解析](1)A是呼吸作用,植物体内的活细胞无时无刻都在呼吸作用,B是蒸腾作用,C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只发生在白天,所以图3中能表示图2中A过程的曲线为П;(2)I是光合作用,中午温度过高,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无法正常进入,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在最高峰时出现短时间下降;(3)本我的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所以要提高梨瓜产量,要增强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可能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增强光照强度、适当延长光照时间、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
[答案](1)П (2)中午温度过高,气孔关闭 (3)适当增加光照时间等(合理均可)
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
29、在学习了密度计的知识后,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密度计,通过实验比较自制密度计与实验室用密度计的异同。他将两支密度计A、B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观察到密度计静止后的现象如图(a)、(b)、(c)和(d)所示。 (两支密度计的重力相同)
(1)观察比较图7(a)、(b)可以判断:液体_________密度大(选填“甲”或“乙”)。
(2)观察比较图7(c)、(d)可知,自制密度计_________判断出液体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选填“能”或“不能”),且对比密度计A、B可知,它们的刻度线都是_________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其中自制密度计B的刻度线间距较小,其原因是 。
[解析](1)(a)、(b)中密度计处于悬浮状态,故密度计所受浮力与密度计重力平衡,所以ρgV排=mg,由图可知V排甲ρ乙;(2)结合(1)问中的分析可知,自制密度计也可以判断液体的密度大小;通过对比密度计A、B可以发现,密度计的刻度并不是均匀的,并且还发现B密度计的刻度线间距较小,这是因为B密度计横截面积大,根据V=Sh可知,横截面积大的高度小,所以自制密度计B的刻度线间距较小的原因是自制密度计标刻度处的横截面积较大。
[答案] (1) 甲 (2) 能; 不均匀; 自制密度计标刻度处的横截面积较大
30、某科学兴趣小组将三组基本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甲、乙、丙在个透明玻璃钟罩中密封。经一昼夜暗处理后,置于室外相同且合适的环境中,其中甲做遮光处理,乙和丙不遮光,如图。(注:钟罩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
(1)甲和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
(2)一段时间后,将甲、乙和丙中的叶片分别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处理后发现:甲中的叶片不变蓝,乙中的叶片变蓝色;丙由于缺少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片不变蓝。
(3)上图表示0点到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甲、乙、丙三个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与上图相符的是 。
[解析](1)甲和乙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而有无光照影响的是光合作用,所以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光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吗? (2)装置丙中的氢氧化钠会吸收二氧化碳,使装置内缺乏二氧化碳,植物缺少二氧化碳这种原料就不能光合作用生成淀粉,故加碘液叶片不会变蓝色;(3)甲和丙装置中的幼苗只进行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不会降低;乙装置中的幼苗能光合作用也能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与图符合。
[答案] (1)光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吗 (2)二氧化碳 (3)乙
31、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①小华将滑块放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在某次试验中,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左的示数和F右,若F左>F右,则木板左侧更粗糙,实验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   侧更粗糙。
(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老师帮助小明发现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小明知道后将上面的步骤A改进为;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  上,其他步骤不改变就可以了。
[解析] (1)①如图甲,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左和F右,若F左>F右,则说明左侧摩擦力大,即木板的左侧更粗糙;实验时,滑块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因此受力平衡,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说明左侧摩擦力大,即木板左侧更粗糙。(2)①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可知,若依据小明的实验,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并不科学,因为这一实验过程不能确定滑块经过中线MN时的速度相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②对小明的实验可做出这样的改进: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中线MN上,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不滑离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离x1和x2。
[答案] (1)①不需要;②左;(2)中线MN。
四、解答题((第32题9分,第33题6分,第34题7分,共22分)
32、快递机器人能自动识别快递单号、规划运输路线,在物流业获得广泛应用。某型号快递机器人,整机质量8千克,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0.002米2 ,该机器人以2米/秒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40秒,把一个快递成功运送到目的地,此过程中:
(1)快递机器人载着快递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
(2)若快递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总重力的0.1倍,则牵引力多大?
(3)运送到目的地后,快递机器人马上以更快速度匀速原路返回。从开始到运送快递到返回起点,整个过程中,速度和时间的图像(不考虑图像端点情况)最合理的是 。
[解析] (1)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压力与重力大小相等,F=G=mg=(2kg+8kg)×10N/kg=100N;(2)阻力为总重力的0.1倍,则f=0.1G=0.1×100N=10N,因匀速直线运动,故F=f=10N;(3) 由题意可知,运送到目的地后,快递机器人马上以更快速度返回,说明速度是先慢后快,往返相同路程,一开始时慢速时间长,后快速度大时间短,故只有A符合题意。
[答案] (1)100N (2)10N (3)A
33、2023年3月21日,治疗流感的新药“玛巴洛沙韦”(化学式C27H23F2N3O7S,相对分子质量571)获得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用于治疗既往健康的成人和5岁及以上儿童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本品适用于成人和青少年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单次服用本品。
(1)玛巴洛沙韦片由 种元素组成;
(2)玛巴洛沙韦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5.71克玛巴洛沙韦片中碳元素质量为多少克?
[解析] (1)由化学式可知,玛巴洛沙韦由C、H、F、N、O、S六种元素组成;(2)C:H=12×27:1×23=324:23;(3)mC=5.71g×27×2/271×100%=3.24g。
[答案] (1)6 (2)324:23 (3)3.24g
34、将一瓶新买来的标有净含量550mL的矿泉水,先放在水平桌面上(瓶盖未开启),如图甲,瓶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3cm2,接着把这个水瓶放在水中,瓶子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把瓶中水喝完,测得这个空瓶(包括瓶盖)重力为0.2N;(已知矿泉水和水的密度均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1)瓶中水受到的重力;
(2)图甲中未开启过的矿泉水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图乙中瓶浸在水中的体积。
[解析] (1)由ρ=m/V可知m水=ρ水V水=1.0×103kg/m3×550×10-6m3=0.55kg;G水=mg=0.55kg×10N/kg=5.5N; (2)图甲中矿泉水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5.5N+0.2N=5.7N;压强p=F/S=5.7N/3×10-4m2=1.9×104Pa;(3)由漂浮条件可知,图乙中瓶子浮漂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F浮=G总=5.7N,由F浮=ρ液gV排可知,V排=F浮/ρ水g=5.7N/(1.0×103kg/m3×10N/kg)=5.71.0×10-4m3=570mL。
[答案] (1)5.5N (2)1.9×104Pa; (3)570mL。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HS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期末模拟测试卷A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2、期末考试临近,原本成绩不太理想的娅娅同学开始积极复习迎考,以便拿个好成绩回家过个好年。以下是从她整理的笔记中摘录的一部分内容,请你帮他找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 A细胞中的水分能向B细胞渗透,说明A细胞质的浓度肯定大于B细胞
C. 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与流入肾脏的动脉血相比,氧和尿素等物大大减少
D. 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有可能一样大
3、滑冰时,小明突发奇想:这么多人正在水平冰面上滑冰,如果这时大家所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
A.大家立即停在原地不动了
B.大家会慢慢停下来
C.大家马上都摔倒
D.每个人都向前匀速直线滑动,很有可能会发生相互碰撞事故
4、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B.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C. 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 物理学中,力的大小、单位和方向是力的三个要素
5、“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要求在一定温度进行,这是由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 ℃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
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
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 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 m处
C.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小明买了台秤,现场称得自身体重为500N,当他乘坐电梯上楼时,在电梯里再次测量体重,惊奇发现,电梯从t=0时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到t=12s时停止,台秤对自己的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2s间,小明受平衡力的作用 B. 在2-10s间,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在10-12s间,小明自身重力为450N D. 电梯上升过程中,小明相对台秤是运动的
8、全球11亿吸烟者中,我国占了3.3亿,我国每年死于与烟有关疾病的约100万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烟者易患慢性咽炎,咽属于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呼吸系统无关
B. 吸烟者肺气肿发病非常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气管
C. 烟的致癌物质易诱发肺癌,患者肺部受损,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
D. 吸烟者痰多,痰是尘粒、细菌和肺部分泌的粘液等的混合物
9、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的判断(结论)的过程。推理也是我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所以同种元素的所有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相同
C.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D. 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一定是金属
10、有人用水平力拉一木板上的木块,记录如下表,可知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下面因素中有关的是( )
A. 接触面压力大小 B. 接触面面积大小 C. 木块运动速度 D. 接触面粗糙度
11、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5-是一种单质 B.1个N5-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C.1个N5-中共含有35个质子 D.1个N5-中共含有35个电子
12、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 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
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 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3、如图所示,图甲、乙为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图,图丙的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实线)及植物光合作用(虚线)强度变化过程。如图甲和乙,由漏斗向装种子的瓶内加入少量水后(图中a点),图丙的曲线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吸水萌发,呼吸作用加强,所以图丙中曲线ab上升
B.图甲装置中种子萌发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图乙装置,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
C.曲线bd不变化,是因为种子不再进行呼吸作用和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导致的
D.当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而增强
14、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面一半(如图中虚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 B.pA>pB
C.ρA>ρB D.切割前后A、B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15、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t1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得快
C.t1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6、台秤上放一个装有水的杯子,通过固定在台秤上的支架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平衡时台秤的示数为某一数值,今剪断悬线,在球下落但还没有到达杯底的过程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则台秤的示数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判定
1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物块叠放在一起,现用5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物块乙,甲、乙、丙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对丙的摩擦力为5N B.甲对乙的摩擦力为5N
C.桌面对甲的摩擦力为5N D.桌面受到的摩擦力为5N
18、由X和Y两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X的质量分数为50%.若乙的化学式为XY3,则乙分子中X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30% C.40% D.75%
19、小余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a组中产生气泡一定是二氧化碳 B. 叶绿体可从菜叶的任何部位提取
C. a、b组对照,可说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D. b、c组对照,可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 我国自主研制的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制造过程中使用大量的铝锂合金。已知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铝原子结构示意图(注: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核内带电微粒数目、弧线上数字表示电子数)如图所示,1个碳-12原子的质量约为1.99×0-26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铝与金属锂在同一周期 B. x=3,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g
C. LiAlH4中Li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0% D. 1个锂原子的质量约为1.15×0-26kg
二、填空题(共7题,每空2分,共38分)
21、一款名为“史莱姆”的水晶泥玩具,其主要成分是普通脱水、硼砂晶体和水。硼砂晶体(Na2B4O7 H2O)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用作溶剂、杀虫剂等。
(1)硼砂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原子核内中子数为6,则核外电子数为 。
22、钓鱼岛海域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1)钓鱼岛附近水域海底蕴藏大量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则天然气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鱼类主要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需要消化成 才能被人体消化道吸收;
(3)海水通常浑浊也含有很多杂质,要使海水成为饮用水,需要采取的操作方法是( )
A. 沉降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
23、2023年3月11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了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奋斗者”呈外壳坚硬,下潜过程中体积保持不变,领先调整配备的压载铁来实现下潜和上浮。
(1)潜水器浸没后在下潜过程中所受的液体压强逐渐 ,浮力 ;
(2)潜水器悬浮在海水中时,所受浮力 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糖类是人体主的供能物质,糖类的摄入和利用维持平衡有利于人体健康。
(1)日常用餐时,米饭等食物中所含的淀粉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利用。餐后不宜剧烈运动,是因为 ,影响胃肠的功能 ,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2)若某病人血浆和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正常,但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则其病因可能是肾小管的 功能出现异常。糖尿病病人也会出现糖尿,我国科学家试验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将能分泌胰岛素的人工胰岛β细胞移植到患糖尿病的小鼠中,并弄丢了实验对比,结果如图所示,试结合实验结果评价此种治疗方法: 。
25、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图中能正确反应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填序号);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填序号)。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玻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 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26、图甲是被子植物叶片上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运输的方向,字母A表示导管、B表示筛管,代码 、П、ШIV、表示物质,图乙表示该植物置于密闭大棚内一天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请分析:
(1)图甲中的I表示的物质是 ;
(2)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通过甲图中的C (填结构名称)进出叶片;
(3)根据图乙曲线判断该植物一天24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总量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总量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
27、水平桌面上的某个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推力F的大小与时间t关系如图甲,物块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
(1)图乙中阴影的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 ;
(2)若在第9秒末以后,拉力变为4N,请定量描述物体接下来的运动情况 。
28、建造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如图依次为大棚内的梨瓜、梨瓜叶片进行的三项生理过程、晴朗的夏季梨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变化曲线。请你联系教材内容学以致用:
(1)图3中,能表示图2中A过程的曲线是 (填标号);
(2)图3中曲线I在最高峰时出现短时间下降的原因是 ;
(3)要提高梨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条即可)。
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
29、在学习了密度计的知识后,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密度计,通过实验比较自制密度计与实验室用密度计的异同。他将两支密度计A、B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观察到密度计静止后的现象如图(a)、(b)、(c)和(d)所示。 (两支密度计的重力相同)
(1)观察比较图7(a)、(b)可以判断:液体_________密度大(选填“甲”或“乙”)。
(2)观察比较图7(c)、(d)可知,自制密度计_________判断出液体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选填“能”或“不能”),且对比密度计A、B可知,它们的刻度线都是_________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其中自制密度计B的刻度线间距较小,其原因是 。
30、某科学兴趣小组将三组基本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甲、乙、丙在个透明玻璃钟罩中密封。经一昼夜暗处理后,置于室外相同且合适的环境中,其中甲做遮光处理,乙和丙不遮光,如图。(注:钟罩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
(1)甲和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
(2)一段时间后,将甲、乙和丙中的叶片分别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处理后发现:甲中的叶片不变蓝,乙中的叶片变蓝色;丙由于缺少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片不变蓝。
(3)上图表示0点到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甲、乙、丙三个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与上图相符的是 。
31、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①小华将滑块放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在某次试验中,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左的示数和F右,若F左>F右,则木板左侧更粗糙,实验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   侧更粗糙。
(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老师帮助小明发现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小明知道后将上面的步骤A改进为;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  上,其他步骤不改变就可以了。
四、解答题((第32题9分,第33题6分,第34题7分,共22分)
32、快递机器人能自动识别快递单号、规划运输路线,在物流业获得广泛应用。某型号快递机器人,整机质量8千克,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0.002米2 ,该机器人以2米/秒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40秒,把一个快递成功运送到目的地,此过程中:
(1)快递机器人载着快递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
(2)若快递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总重力的0.1倍,则牵引力多大?
(3)运送到目的地后,快递机器人马上以更快速度匀速原路返回。从开始到运送快递到返回起点,整个过程中,速度和时间的图像(不考虑图像端点情况)最合理的是 。
33、2023年3月21日,治疗流感的新药“玛巴洛沙韦”(化学式C27H23F2N3O7S,相对分子质量571)获得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用于治疗既往健康的成人和5岁及以上儿童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本品适用于成人和青少年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单次服用本品。
(1)玛巴洛沙韦片由 种元素组成;
(2)玛巴洛沙韦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5.71克玛巴洛沙韦片中碳元素质量为多少克?
34、将一瓶新买来的标有净含量550mL的矿泉水,先放在水平桌面上(瓶盖未开启),如图甲,瓶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3cm2,接着把这个水瓶放在水中,瓶子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把瓶中水喝完,测得这个空瓶(包括瓶盖)重力为0.2N;(已知矿泉水和水的密度均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1)瓶中水受到的重力;
(2)图甲中未开启过的矿泉水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图乙中瓶浸在水中的体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同课章节目录